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昆曲作为传承了百年的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代大学生中的接受程度并不高。但曾一度流行的青春版《牡丹亭》却在高校间一石激起千层浪。面对这样的状况,传统精粹昆曲应该何去何从。青春版《牡丹亭》带来的成功又告诉我们了什么。
关键词:昆曲;牡丹亭;传统文化
创作于1598年的《牡丹亭》至今已流传四百余年了, 它是汤显祖的代表作,是昆曲最具代表性的剧目之一,更是中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其中洋溢着的追求个人幸福、呼唤个性解放、反对封建制度的浪漫主义理想更是随着昆曲的呆呆发展而不断的被演绎着。曾在2004年年初登陆全国各大高校舞台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受到了极大关注,尤其是受到了广大大学生的青睐,立即在大学生中掀起一股《牡丹亭》热,甚至上升为昆曲热、传统文化热。在我们为大学生的文化欣赏能力提升而感到欣慰,为中华传统文化形式昆曲的受欢迎而感到雀跃时,我们不得不去思考,为什么昆曲青春版《牡丹亭》在高校的演出场场爆满?为什么昆曲这样一门久经风霜的古老艺术会在如今的大学生群体中产生如此大的反响?
不少大学生观看完都表示“受到了来自传统的熏陶”,“是一次灵魂与传统艺术的对话”,“体味到传统美学的精华”。这些评价纷纷体现出大学生对传统的昆曲的关切与惊喜。不得不承认,在文化消费外国化、粗糙化、快餐化、视觉化的今天,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绝对是昆曲这个传统文化在当今这个时代的再一次崛起与容光焕发。那如何让昆曲这样的传统文化能够源远流长,能够在青春版《牡丹亭》展演过后仍旧焕发活力呢?或许答案在“青春”二字上。
据白先勇先生解释,所谓“青春版《牡丹亭》”,其含义主要包含了三个方面:一是这个戏本来就是讲的青春爱情故事,二来这次戏里选用的演员主要是年轻人,第三 ,这个戏是演给年轻观众看的[1]。”因此青春版《牡丹亭》的所有演员全都是青年演员,而且演员个个都面容姣好,身姿挺拔,具备了视觉上的美感,能够在几个小时的演绎中吸引着观众们的眼球。这不仅使古老的昆曲重新焕发容光,也让台下的青年一代感同身受。青年演员的演绎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体现了与爱情主题相关的“青春意识”。
而在《姹紫嫣红开遍——青春版<牡丹亭>八大名校巡演盛况纪实》一文中,白先勇先生更一语道破:解决昆曲传承的问题是“制作青春版《牡丹亭》最重要的宗旨之一”,“演员老化,观众老化——这就是昆曲最大的危机。青春版《牡丹亭》的制作和演出,不仅希望借着这出昆曲经典的排演,训练出一批才赋形貌俱佳的青年演员接班,以免昆曲薪传断层,同样当务之急是培养青年观众,没有观众,戏演不下去。青年观众中,又以大学学生为首要目标,因为大学生的文化水平较高,有一定的审美观,昆曲是精致文化,自古以来,观众本就以文化人为主[2]。”
除了演员的青春靓丽,青春版《牡丹亭》还在舞台设计、服装设计、灯光、角色等多方面着眼,使得词美、曲美、舞美、人美、光美、装美等各种美动静相宜的结合到了一起。再把青现代化的西方油画式打光和背景构建方法与传统的苏州古典园林的古色古香相结合,在充分展现了传统美学的基础上也彰显了青春意识和青春色彩。
再从剧本改编来看 ,“只删不改”意味着改编者只是在原著的基础上进行删削使得整个戏曲节奏更加紧凑,并且更加突出了“青春与爱情”的主题感情线。而这一情感线索乃是正值绚烂年华的少男少女们的真情、纯情、痴情、至情,甚至是至死不渝之情。因此当演员们演绎出纯白无暇的受到无数豆蔻年华的青年人们所渴望的浓郁真情之时,一下子便唤醒了人们心灵深处渴求纯洁情爱的悸动,尤其是青年大学生的心。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同青春版《牡丹亭》的表现形式。很多人认为, “只删不改”只是宣传语,其实改动很多,并且改动后非常累赘,失去了剧本的文学美感。更多人觉得,演员们唱腔生硬涩耳,远不及老一辈的艺术家们。很多经典的昆曲表演程式被无端篡改,昆曲原有的舞台美学被扭曲。不少舞台装饰、砌末摆件并不是传统的。最为严重的问题是青春版《牡丹亭》抽离了昆曲本身。之所以创作青春版,其本身就是为了引导观众去关注昆曲,关注昆曲的文化内核,欣赏评鉴传统美学。然而大多数人观看结束后仅仅时被青春版《牡丹亭》的“美”所震撼,而这“美”来自于华服舞美、背景灯光、甚至于演员们年轻姣好的面容和宣传方洗脑式的渲染以及大众传媒对其的肆意渲染,却无关于昆曲本身,更无关于昆曲背后所承载的传统美学。
无论欣赏与批评,这让我们看到了昆曲等这一类的传统文化并不乐观的生存现状。传统的昆曲文化欣赏者并不看好青春版《牡丹亭》,甚至对其嗤之以鼻。而一些青年人却对这样表现形式的传统戏曲饶有趣味。对于固守传统与改革创新这确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青春版《牡丹亭》确实使得昆曲这个传统的戏曲文化又一次在高校以及社会间一石激起千层浪。但我们更不得不看到,传统美学性的戏曲要想走向未来,走向一代代的新生代群体中去,不能仅仅孤芳自赏的固守。需要的是精准的把握年轻的大学生的心态与现代化的审美价值标准,把传统文化的表现力和现代化的技术设计结合,才能使得传统文化中考究的美在现代文化的涛浪中冲出一片新的青春。同时需要一代代的人们重拾对于中华传统美学的欣赏、重树中华民族传统自信,在葆有一份对于传统文化的温情与敬意的基础上在进行二次创作,找到其与潮流的结合点,让昆曲的典雅精致与现代化的审美与技术完美的结合,熔铸出青春焕发的昆曲文化。
参考文献:
[1]刘淑清,白先勇.《牡丹亭》是情感教育[N].竞报,2005,04,12.
[2]白先勇,圆梦.广州花城出版社,2006.
关键词:昆曲;牡丹亭;传统文化
创作于1598年的《牡丹亭》至今已流传四百余年了, 它是汤显祖的代表作,是昆曲最具代表性的剧目之一,更是中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其中洋溢着的追求个人幸福、呼唤个性解放、反对封建制度的浪漫主义理想更是随着昆曲的呆呆发展而不断的被演绎着。曾在2004年年初登陆全国各大高校舞台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受到了极大关注,尤其是受到了广大大学生的青睐,立即在大学生中掀起一股《牡丹亭》热,甚至上升为昆曲热、传统文化热。在我们为大学生的文化欣赏能力提升而感到欣慰,为中华传统文化形式昆曲的受欢迎而感到雀跃时,我们不得不去思考,为什么昆曲青春版《牡丹亭》在高校的演出场场爆满?为什么昆曲这样一门久经风霜的古老艺术会在如今的大学生群体中产生如此大的反响?
不少大学生观看完都表示“受到了来自传统的熏陶”,“是一次灵魂与传统艺术的对话”,“体味到传统美学的精华”。这些评价纷纷体现出大学生对传统的昆曲的关切与惊喜。不得不承认,在文化消费外国化、粗糙化、快餐化、视觉化的今天,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绝对是昆曲这个传统文化在当今这个时代的再一次崛起与容光焕发。那如何让昆曲这样的传统文化能够源远流长,能够在青春版《牡丹亭》展演过后仍旧焕发活力呢?或许答案在“青春”二字上。
据白先勇先生解释,所谓“青春版《牡丹亭》”,其含义主要包含了三个方面:一是这个戏本来就是讲的青春爱情故事,二来这次戏里选用的演员主要是年轻人,第三 ,这个戏是演给年轻观众看的[1]。”因此青春版《牡丹亭》的所有演员全都是青年演员,而且演员个个都面容姣好,身姿挺拔,具备了视觉上的美感,能够在几个小时的演绎中吸引着观众们的眼球。这不仅使古老的昆曲重新焕发容光,也让台下的青年一代感同身受。青年演员的演绎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体现了与爱情主题相关的“青春意识”。
而在《姹紫嫣红开遍——青春版<牡丹亭>八大名校巡演盛况纪实》一文中,白先勇先生更一语道破:解决昆曲传承的问题是“制作青春版《牡丹亭》最重要的宗旨之一”,“演员老化,观众老化——这就是昆曲最大的危机。青春版《牡丹亭》的制作和演出,不仅希望借着这出昆曲经典的排演,训练出一批才赋形貌俱佳的青年演员接班,以免昆曲薪传断层,同样当务之急是培养青年观众,没有观众,戏演不下去。青年观众中,又以大学学生为首要目标,因为大学生的文化水平较高,有一定的审美观,昆曲是精致文化,自古以来,观众本就以文化人为主[2]。”
除了演员的青春靓丽,青春版《牡丹亭》还在舞台设计、服装设计、灯光、角色等多方面着眼,使得词美、曲美、舞美、人美、光美、装美等各种美动静相宜的结合到了一起。再把青现代化的西方油画式打光和背景构建方法与传统的苏州古典园林的古色古香相结合,在充分展现了传统美学的基础上也彰显了青春意识和青春色彩。
再从剧本改编来看 ,“只删不改”意味着改编者只是在原著的基础上进行删削使得整个戏曲节奏更加紧凑,并且更加突出了“青春与爱情”的主题感情线。而这一情感线索乃是正值绚烂年华的少男少女们的真情、纯情、痴情、至情,甚至是至死不渝之情。因此当演员们演绎出纯白无暇的受到无数豆蔻年华的青年人们所渴望的浓郁真情之时,一下子便唤醒了人们心灵深处渴求纯洁情爱的悸动,尤其是青年大学生的心。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同青春版《牡丹亭》的表现形式。很多人认为, “只删不改”只是宣传语,其实改动很多,并且改动后非常累赘,失去了剧本的文学美感。更多人觉得,演员们唱腔生硬涩耳,远不及老一辈的艺术家们。很多经典的昆曲表演程式被无端篡改,昆曲原有的舞台美学被扭曲。不少舞台装饰、砌末摆件并不是传统的。最为严重的问题是青春版《牡丹亭》抽离了昆曲本身。之所以创作青春版,其本身就是为了引导观众去关注昆曲,关注昆曲的文化内核,欣赏评鉴传统美学。然而大多数人观看结束后仅仅时被青春版《牡丹亭》的“美”所震撼,而这“美”来自于华服舞美、背景灯光、甚至于演员们年轻姣好的面容和宣传方洗脑式的渲染以及大众传媒对其的肆意渲染,却无关于昆曲本身,更无关于昆曲背后所承载的传统美学。
无论欣赏与批评,这让我们看到了昆曲等这一类的传统文化并不乐观的生存现状。传统的昆曲文化欣赏者并不看好青春版《牡丹亭》,甚至对其嗤之以鼻。而一些青年人却对这样表现形式的传统戏曲饶有趣味。对于固守传统与改革创新这确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青春版《牡丹亭》确实使得昆曲这个传统的戏曲文化又一次在高校以及社会间一石激起千层浪。但我们更不得不看到,传统美学性的戏曲要想走向未来,走向一代代的新生代群体中去,不能仅仅孤芳自赏的固守。需要的是精准的把握年轻的大学生的心态与现代化的审美价值标准,把传统文化的表现力和现代化的技术设计结合,才能使得传统文化中考究的美在现代文化的涛浪中冲出一片新的青春。同时需要一代代的人们重拾对于中华传统美学的欣赏、重树中华民族传统自信,在葆有一份对于传统文化的温情与敬意的基础上在进行二次创作,找到其与潮流的结合点,让昆曲的典雅精致与现代化的审美与技术完美的结合,熔铸出青春焕发的昆曲文化。
参考文献:
[1]刘淑清,白先勇.《牡丹亭》是情感教育[N].竞报,2005,04,12.
[2]白先勇,圆梦.广州花城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