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时候在广州夜市的一次经历,导致了我对一个传奇物种的关注。那时广东的几个朋友热情款待我们全家一起吃饭,大排档的服务生按照粤菜传统的习惯端来了一锅浓汤放在桌子正中,掀开盖子,一股清香扑面而来。但当蒸汽散去,锅里浮现的东西却让我们这些北方人吓了一跳,一只只个头奇大的壁虎漂移在汤面上,还没等母亲缓过伸,父亲的一位朋友就抢着给在座的各位一人夹了一只撑到碗里,并夸夸其谈地说:“这是仙蟾,很宝贵的补品,吃了它可以延年益寿。”直到后来我上了中学,才知道那次吃的东西叫蛤蚧,许多中药店都有风干的蛤蚧出售,价格还蛮高的。在广西中药志中将其称之为蚧蛇,是一种不易获取的补肺肾、益精血的名贵药材,由于蛤蚧只分布在我国广西、贵州、云南具有喀斯特地形的悬崖峭壁上,再加上它们行动敏捷,昼伏夜出,因此很难采集。因此对于蛤蚧的捕捉,在某些地方几乎成为了一种职业。时隔20年后,我恰好成为了一名专职拍摄自然生态的摄影师,因此带着多年未解的疑问和好奇,来到了蛤蚧的产地,广西龙州。
寻蚧高手
10月的桂西南地区依然闷热,白天,灼热的阳光直射在龙州县周围的喀斯特崖壁上,使整个色调显得灰白,蕨类植物的叶子都快烤干了,这样的天气使许多当地人也放弃手中的农活,找个背阴的地方躲了起来。我在广西西南部弄刚保护区生物多样性调查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星期,但记录到的无疑是几十种大大小小的鸟类和一两种司空见怪的蜥蜴。我甚至没有找到任何与蛤蚧相关的信息。走在村子里随便问上几个人说:“你见过蛤蚧吗?”所有人都坚决地摇摇头,只说上一句“不懂”。保护区向导农魏宏建议我向保护区3号界碑深处挺进,他说在那里住有一名老护林员,以前就抓过蛤蚧。听到此话,强烈的兴奋感使我不顾烈日的暴晒,强拉着阿农步行了两个小时来到了保护区的3号界碑弄胶。
弄胶属于保护区核心区,这里四周全是悬崖峭壁,植被也更加茂盛,只有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在一间茅草屋里日夜肩负着护林的任务。这名老护林员姓王,年轻的时候是这里有名的猎人,我与老王的交谈是从晚饭时开始的,在连续两碗米洒下肚后,他告诉我,蛤蚧现在是很敏感的动物谁要是抓就要坐牢的,所以抓蛤蚧向来不是一帆风顺的。记得以前村子里也因为蛤蚧爆发过冲突,比如有人在一个崖壁上发现一窝蛤蚧,但嫌个头太小,暂时不抓,等秋天肥了再说,谁知道没两天走漏了风声,被同村的猎手搞了去,就为此大打出手了。我与老王的交谈中,还了解到了抓蛤蚧是个技术性很强的活,而且猎手各有各的经验,绝不外传。以前有许多新手上山抓蛤蚧,顺着悬崖往上爬,有不少从悬崖上掉下摔死了。老王通常用绳套的方法,不上崖壁,而是从悬崖上续一根安全绳,这样更加安全,事先看好哪个石缝里有蛤蚧,就顺着安全绳下降并靠近,将一根细绳在小竹竿上拴一个套,然后伸进石缝,由于蛤蚧的领地性很强,一看有东西入侵,就迅速出击,咬住不放,此时趁机迅速一拉,蛤蚧就被套住了。
当老王得知我此行的目的时,劝说我不要着急,由于现在正是八月十五,月亮太大,蛤蚧是不喜欢叫的,因此不可能找到它。要等阴天才好,公蛤蚧会“咯、丐……”地连叫几声,好让母蛤蚧找它,此时顺着声音用手电一照,它就不动了。
灯诱吸引
一天我在下山买菜的时候,意外从手机短信中得到一条台风警报的消息,第16号台风“凯萨娜”将在越南登陆。得到此消息。我却觉得拍摄蛤蚧的机会来了,果然第二天下起了蒙蒙细雨,傍晚,我拿出了一块灯诱白布和一颗300瓦的灯泡准备引诱昆虫,忽然间听到“咯丐、咯丐”的声音,是屋后那块紧挨石壁的大树上传来的。“是蛤蚧!”老王指着树上的一个裂缝告诉我“那只蛤蚧就藏在里面,先不用惊动它,我们可以吸引它下来。”老王让我把诱虫的灯挂在树下,白布贴在树干上,接上电瓶。没过多久,山林里向光的昆虫陆续抵达,包括各种天蛾,蝽,蝗虫,蟑螂,甲虫和螳螂。它们不停地围着灯泡乱飞,然后撞到白布上栖息。到了深夜,这些昆虫吸引来了几只小型的无蹼壁虎,它们在灯诱布上互相追逐打斗,不时吞食着几种不知名的小蛾,忽然,一只中华大刀螳飞了过来,迅速上前,用两个钩住其中的一只壁虎,尽管壁虎反复挣无济于事。螳螂迅速用口器撕开了嚼钳夹扎,但已它锋利的咀嚼式壁虎的肚皮,开始大起来。就在这时,更惊奇的事情发生了,老王忽然指着螳螂下方的位置喊道:“蛤蚧王”。我迅速放下手中的相机,朝他指的地方看去,竟然是一只稀有的凭祥睑虎。红红的大眼睛显得尤为邪恶,这是我国近年来新记录到的一种壁虎,这种爬行动物与一般的壁虎不同,它们不但有美丽的色彩,最关键是眼睛长有可以活动的眼睑,它们虽然个头较大,但生性胆小,只喜欢吃一些小型的甲虫和蟑螂,而面对螳螂这种凶猛的肉食性昆虫,它们尽量避免狭路相逢。由于当地人看它们颜色绚丽,外形古怪,通常也产生了敬畏的心理,因此称它们是“蛤蚧王”。我举起相机,给这只难得一见的小家伙拍照,在连续不断释放快门的同时,没想听“啪”的一声,我抬头一看,那只吃得津津有味的螳螂迅速甩掉吃了一半的壁虎飞走了。看到此景,我不由有些奇怪,难道是什么更大的家伙把螳螂吓跑了?刚想到这里,只听连续三声巨大的“咯丐、咯丐,咯丐”。我抬头一看,一只成年的大蛤蚧就在距离我头顶不到一米的地方虎视眈眈地盯着白布上的昆虫,这条大家伙足有30厘米长,背部橘黄色的斑点分外迷人,正当我给他拍完一张照片时,它迅速一跃,蹿到一米远的另一个树杆上,我庆幸看到了蛤蚧这种有意思的跳跃行为,它们的栖息环境多数以悬崖的石缝为主,因此它们的掌心可以伸出极其微小的钩状绒毛,绒毛可以插进石壁甚至玻璃物质微小的缝隙中,因此它们可以像蜘蛛侠一样飞檐走壁。更关键的是由于喀斯特地形的岩缝通常较大,因此它们进化出了一种跳跃的行为,蛤蚧的跳跃能力很强,最远可以跃出1.5米,用尾巴掌握平衡,然后前肢伸出,这样可以安全地落在目标处。
眼前的这只蛤蚧爬到白布上开始大开杀戒,只要它吃得下的都不放过,转眼间就吞下几只蝴蝶大小的天蛾,诱布上的虫子也被它吓跑了一大半。事实上,蛤蚧是世界上最大最凶的一种壁虎,属于蜥蜴目壁虎科。它们在野外不但吃昆虫,甚至捕食小鸟和其他小型蜥蜴,而且生性好斗。领地意识很强,一旦在地盘上发生冲突,两只蛤蚧就会打得你死我活,直到将对方赶跑或咬死。
老王告诉我,由于以前蛤蚧的价格炒得很高,抓的人也多,现在野生蛤蚧已经很少了,在城市里买到的大多都是养殖的,所以药力也没有那么强,因此价格也就降低了。现在保护区管理得非常严格,蛤蚧也被列为三级保护物种。在蛤蚧数量大幅度减小的今天,我庆幸还能用相机记录到这种极富传奇色彩的物种,在回到保护站的路上,我得知保护区周边刚抓了一个人,身上搜出了一只野生蛤蚧,据说一只就够判刑一年。虽然捕捉蛤蚧是当地人的狩猎传统,但在人口密集,社区众多的今天,野生蛤蚧的数量已经不足以满足市场需求了。根据我国80年代的调查统计,每年本国市场和对外出口的蛤蚧数量要在40万条以上,而进入90年代前期,每年只有不到20万条了,到了后期,数量急剧减少,每年采集量不足七万,因此也只有严格地控制和保护才能挽救这一物种,只有加强保护,我国喀斯特岩壁上才能听到大蛤蚧清脆悠远的鸣叫。
寻蚧高手
10月的桂西南地区依然闷热,白天,灼热的阳光直射在龙州县周围的喀斯特崖壁上,使整个色调显得灰白,蕨类植物的叶子都快烤干了,这样的天气使许多当地人也放弃手中的农活,找个背阴的地方躲了起来。我在广西西南部弄刚保护区生物多样性调查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星期,但记录到的无疑是几十种大大小小的鸟类和一两种司空见怪的蜥蜴。我甚至没有找到任何与蛤蚧相关的信息。走在村子里随便问上几个人说:“你见过蛤蚧吗?”所有人都坚决地摇摇头,只说上一句“不懂”。保护区向导农魏宏建议我向保护区3号界碑深处挺进,他说在那里住有一名老护林员,以前就抓过蛤蚧。听到此话,强烈的兴奋感使我不顾烈日的暴晒,强拉着阿农步行了两个小时来到了保护区的3号界碑弄胶。
弄胶属于保护区核心区,这里四周全是悬崖峭壁,植被也更加茂盛,只有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在一间茅草屋里日夜肩负着护林的任务。这名老护林员姓王,年轻的时候是这里有名的猎人,我与老王的交谈是从晚饭时开始的,在连续两碗米洒下肚后,他告诉我,蛤蚧现在是很敏感的动物谁要是抓就要坐牢的,所以抓蛤蚧向来不是一帆风顺的。记得以前村子里也因为蛤蚧爆发过冲突,比如有人在一个崖壁上发现一窝蛤蚧,但嫌个头太小,暂时不抓,等秋天肥了再说,谁知道没两天走漏了风声,被同村的猎手搞了去,就为此大打出手了。我与老王的交谈中,还了解到了抓蛤蚧是个技术性很强的活,而且猎手各有各的经验,绝不外传。以前有许多新手上山抓蛤蚧,顺着悬崖往上爬,有不少从悬崖上掉下摔死了。老王通常用绳套的方法,不上崖壁,而是从悬崖上续一根安全绳,这样更加安全,事先看好哪个石缝里有蛤蚧,就顺着安全绳下降并靠近,将一根细绳在小竹竿上拴一个套,然后伸进石缝,由于蛤蚧的领地性很强,一看有东西入侵,就迅速出击,咬住不放,此时趁机迅速一拉,蛤蚧就被套住了。
当老王得知我此行的目的时,劝说我不要着急,由于现在正是八月十五,月亮太大,蛤蚧是不喜欢叫的,因此不可能找到它。要等阴天才好,公蛤蚧会“咯、丐……”地连叫几声,好让母蛤蚧找它,此时顺着声音用手电一照,它就不动了。
灯诱吸引
一天我在下山买菜的时候,意外从手机短信中得到一条台风警报的消息,第16号台风“凯萨娜”将在越南登陆。得到此消息。我却觉得拍摄蛤蚧的机会来了,果然第二天下起了蒙蒙细雨,傍晚,我拿出了一块灯诱白布和一颗300瓦的灯泡准备引诱昆虫,忽然间听到“咯丐、咯丐”的声音,是屋后那块紧挨石壁的大树上传来的。“是蛤蚧!”老王指着树上的一个裂缝告诉我“那只蛤蚧就藏在里面,先不用惊动它,我们可以吸引它下来。”老王让我把诱虫的灯挂在树下,白布贴在树干上,接上电瓶。没过多久,山林里向光的昆虫陆续抵达,包括各种天蛾,蝽,蝗虫,蟑螂,甲虫和螳螂。它们不停地围着灯泡乱飞,然后撞到白布上栖息。到了深夜,这些昆虫吸引来了几只小型的无蹼壁虎,它们在灯诱布上互相追逐打斗,不时吞食着几种不知名的小蛾,忽然,一只中华大刀螳飞了过来,迅速上前,用两个钩住其中的一只壁虎,尽管壁虎反复挣无济于事。螳螂迅速用口器撕开了嚼钳夹扎,但已它锋利的咀嚼式壁虎的肚皮,开始大起来。就在这时,更惊奇的事情发生了,老王忽然指着螳螂下方的位置喊道:“蛤蚧王”。我迅速放下手中的相机,朝他指的地方看去,竟然是一只稀有的凭祥睑虎。红红的大眼睛显得尤为邪恶,这是我国近年来新记录到的一种壁虎,这种爬行动物与一般的壁虎不同,它们不但有美丽的色彩,最关键是眼睛长有可以活动的眼睑,它们虽然个头较大,但生性胆小,只喜欢吃一些小型的甲虫和蟑螂,而面对螳螂这种凶猛的肉食性昆虫,它们尽量避免狭路相逢。由于当地人看它们颜色绚丽,外形古怪,通常也产生了敬畏的心理,因此称它们是“蛤蚧王”。我举起相机,给这只难得一见的小家伙拍照,在连续不断释放快门的同时,没想听“啪”的一声,我抬头一看,那只吃得津津有味的螳螂迅速甩掉吃了一半的壁虎飞走了。看到此景,我不由有些奇怪,难道是什么更大的家伙把螳螂吓跑了?刚想到这里,只听连续三声巨大的“咯丐、咯丐,咯丐”。我抬头一看,一只成年的大蛤蚧就在距离我头顶不到一米的地方虎视眈眈地盯着白布上的昆虫,这条大家伙足有30厘米长,背部橘黄色的斑点分外迷人,正当我给他拍完一张照片时,它迅速一跃,蹿到一米远的另一个树杆上,我庆幸看到了蛤蚧这种有意思的跳跃行为,它们的栖息环境多数以悬崖的石缝为主,因此它们的掌心可以伸出极其微小的钩状绒毛,绒毛可以插进石壁甚至玻璃物质微小的缝隙中,因此它们可以像蜘蛛侠一样飞檐走壁。更关键的是由于喀斯特地形的岩缝通常较大,因此它们进化出了一种跳跃的行为,蛤蚧的跳跃能力很强,最远可以跃出1.5米,用尾巴掌握平衡,然后前肢伸出,这样可以安全地落在目标处。
眼前的这只蛤蚧爬到白布上开始大开杀戒,只要它吃得下的都不放过,转眼间就吞下几只蝴蝶大小的天蛾,诱布上的虫子也被它吓跑了一大半。事实上,蛤蚧是世界上最大最凶的一种壁虎,属于蜥蜴目壁虎科。它们在野外不但吃昆虫,甚至捕食小鸟和其他小型蜥蜴,而且生性好斗。领地意识很强,一旦在地盘上发生冲突,两只蛤蚧就会打得你死我活,直到将对方赶跑或咬死。
老王告诉我,由于以前蛤蚧的价格炒得很高,抓的人也多,现在野生蛤蚧已经很少了,在城市里买到的大多都是养殖的,所以药力也没有那么强,因此价格也就降低了。现在保护区管理得非常严格,蛤蚧也被列为三级保护物种。在蛤蚧数量大幅度减小的今天,我庆幸还能用相机记录到这种极富传奇色彩的物种,在回到保护站的路上,我得知保护区周边刚抓了一个人,身上搜出了一只野生蛤蚧,据说一只就够判刑一年。虽然捕捉蛤蚧是当地人的狩猎传统,但在人口密集,社区众多的今天,野生蛤蚧的数量已经不足以满足市场需求了。根据我国80年代的调查统计,每年本国市场和对外出口的蛤蚧数量要在40万条以上,而进入90年代前期,每年只有不到20万条了,到了后期,数量急剧减少,每年采集量不足七万,因此也只有严格地控制和保护才能挽救这一物种,只有加强保护,我国喀斯特岩壁上才能听到大蛤蚧清脆悠远的鸣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