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琴素心素人

来源 :才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byxp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时候,每到晚上,楼房里就传出琴声。我写完作业,走到阳台,在月色下静静地听着,对钢琴和彈钢琴的人充满向往。有一天,我问母亲,这是谁在弹琴啊?母亲告诉我,就是那个小茜啊,跟你念同一所学校的。我既惊且喜,便问母亲她的住址。当天晚上,我便急匆匆地奔向她家。我正想叩门,心里却扑扑直跳:我和她从未打过照面,况且她是女孩子,这样会不会太唐突?越在门前多呆一秒钟,我的心跳越是加快。最终,我还是没有叩开那一扇门,只在门外紧张又欢喜地听了半天。在那琴声里,我只做了一个充满幻想的听客。我在想着她的样子,想着她弹琴的姿势。
  想弹钢琴的愿望直到上师范后才实现。学校的几间琴房,想点办法,总是能撬开门进去的。我总是在下午下课到晚上自修的那一段时间撬开房门进去弹琴。我不开灯,只是就着星光和路灯,安静而享受地弹琴。隔壁也有人在弹,但不知是谁。有一次,我停下琴声,走到隔壁,透过窗户,看见是一个女孩子。光线昏暗,见不真切,且只能看到背影和侧脸。尽管如此,我的心已经开始扑扑直跳:有人与我一样喜欢钢琴?要不要进去和她说说话,聊一聊钢琴和音乐?
  我毫无理由地对弹钢琴的人抱有好感,单纯地觉得弹琴的人一定是最美的。这样的想法在我的脑子里存在了许多年,以至于有一次,我半开玩笑地说:“我以后一定要找一个弹琴的女孩。”
  毕业后,我再没有弹琴。不过,我对音乐的痴迷不减。我成了半个“发烧友”。我淘了许多古典音乐的碟片。后来,我又迷上了“新世纪”音乐。那样的音乐很安静,很踏实。在流行歌曲大街小巷播放的时代,我找不到一个与我一样听古典音乐,听“新世纪”的人。可是,有一次,我在一住宅小区里,却听到了这样的音乐——不论是流派,风格,还是曲目,都与我听的一模一样。我站在原地,四处寻找,却找不到音乐的源头。我只得呆呆地站在原地。一如年少时,我对音乐那一头的人充满遐想:播放这音乐的人,心也和音乐一样宁静安详吧?那个人也一定喜欢弹琴吧?——在无尽的夜色里,孤寂而又自得地弹着。
  在这个迷乱的世间,看的东西不真切,不论找东西还是找人都很困难。我只是凭着一己之愿,寻找着音乐另一头的人。我怀着一种信仰:在这个世间,一定有一个人和我一样,手握同一种灵魂代码。我在寻找着她,她也在寻找着我。我们都在花一生的时间寻找着对方。
  其实,谁不是这样呢?你可能一直在寻找一个和你一样喜欢同一首歌的人,会寻找一个同样喜欢一篇文学作品的人,会寻找一个同样喜欢养宠物的人……没有什么道理,你就是用这样的标杆来衡量你们之间心与心的距离。
  我们每个人的骨子里其实都有一种剪不断的浪漫主义情结。它或深或浅地藏在你灵魂深处。不论世间如何迷离,不论我们对物质的追求多么强烈,我们的灵魂依然怀抱着那一份精神的幻想——找到儿时那个钢琴背后的身影,找到和你一样的灵魂,找到和你一样素心素情的人。(原创)
其他文献
60年代——知青  “毛主席,教导我们说,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就是这一句歌词,完全就解释了,当时什么是知青。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支援农村建设,体会农村生活。“知青”是文化大革命的产物,也是那个年代,所特有的一种情怀。在城市里养尊处优的孩子,不得不离开家乡,远走各个边远山区,产生了一个又一个可歌可泣的故事。有爱情,有亲情,有革命情谊。日子虽苦,但每当问起那代人最怀念什么日子,他们都会充满向往地说:“
期刊
新加坡属英联邦国家,教育体制新严格沿袭于英国,在英联邦国家中素以办学认真,学术成就卓越而享有盛名。新加坡的人口多元化,日常生活中,华语跟英文都是沟通的工具,这种双语环境尤其适合中国学生。  在新加坡,常能听到当地人自豪地提起—句话:“双语环境、中西融汇”。确实,新加坡人从小接受英语授课、历经英国剑桥会考与“高考”,毕业证书由英国剑桥委员会统—颁发,受英联邦国家承认。  去年底,新加坡推出了瞄准海外
期刊
别让“多才多艺”成为绊脚石    提起幼儿阶段的教育,人们耳熟能详的是“钢琴班”、“珠心算”、“幼儿英语”、“幼儿识字”。这些教育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教育效果明显,见效也很快。因此,家长也很容易因为孩子阶段性的成果而获得鼓励。但这些课程在孩子进入学校后的后续效果,却很少有人去研究和关注。而事实上,很多孩子在小学阶段由于准备早,知识储备足,因此学习尚能领先,但进入初中阶段,优势就逐渐丧失,而进^高中
期刊
中国人形容诗词有一种境界叫“绚烂之极归于平淡”,我们经常会羡慕那些睿智的老者,坐在斜阳余晖中,带着一丝淡然的微笑。但那不是年轻人的境界,年轻时就该追求绚烂之极,该绚烂的时候你干嘛不绚烂呢?一个人如果没了激情和梦想,你精通所有社会规则、懂得太多的技能管什么用呢?你过去十几年被压抑得太久了,太习惯于遵守标准答案了,你已经学会不痛恨标准答案,并且与标准答案达成了认同与默契。可是,你甘心如此吗?  我们的
期刊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成就天才的目的和手段,社会的希望在于教育,同样,家庭的希望也在于教育。但是,教育方法的选择却是全世界每个家庭最为困惑的难题。    儿童教育的难题最终被美国人解开了,专家们从哈佛大学一些最为成功的天才身上,得出了这些家庭成就这些天才的教育模式,然后把这些模式在每个家庭中加以推广,这些教育模式有如魔法,给那些试图开启孩子们心灵智慧的家长们打开了一扇奇妙的大门。许多美国家庭的父母根据这
期刊
在科学史上,爱因斯坦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也是古往今来仅次于牛顿第二伟大的科学家,是现代物理学的开山鼻祖、集大成者和奠基人,同时也是著名思想家和哲学家。如果按全球知名度来看,爱因斯坦可能比牛顿和伽利略更有名。  在科学领域,要拿到博士学位或当上名校教授,普通智商加上勤奋努力并不难办到,但要伟大到牛顿或者爱因斯坦的地步,天赋和高智商恐怕还是需要的。  对爱因斯坦的智商,专家们大都認为在16
期刊
许多年前,美国一家大型装修公司的管理层在管理中碰到了一个头疼的问题:公司原本配备了充足的工具,但是没过多长时间,由于丢失或损坏就不够用了,以致于不得不临时购置新工具,这既耽误了施工进度,也让公司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工具丢失往往是因为员工在离开工作现场时粗心给落下了,而损坏很多时候是因为员工没有按照规范的流程来操作,说到底都是员工责任心缺失所致。  公司的管理者希望通过严格的监督程序来端正员工的态
期刊
曹操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还是个在美食方面很有研究的著名吃货。  首先是曹操对酒情有独钟,而且见解超乎常人。从《三国演义》青梅煮酒故事中可以看出曹操不但会吃,而且很懂得吃。我们知道,梅子是一种营养价值高的绿色食品,将它与美酒同煮,喝起来岂不是别有一番风味?这既是一种饮食境界,更是曹操独特的养生之道。  除了青梅酒,曹操还喜欢杜康酒。在他著名的《短歌行》里,就有“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句
期刊
有一部根据经典舞台剧改编的同名电影《名扬四海》,讲的是一群年轻的艺术生在纽约表演艺术高中求学的故事。印象最深的是一个苦练芭蕾却资质平平的小伙,临近毕业,眼见班里的佼佼者们纷纷和艺术团或舞蹈公司签约,情急之下鼓起勇气去请指导老师也为他写封推荐信。老师一脸难色,不得不坦陈:“真的很抱歉,我不能幫你写这封推荐信。我知道你想跳芭蕾舞,但我不认为你能做到,至少在专业水平上不行。”  男孩说:“可我比其他人都
期刊
春秋年间,智慧爆炸,百家争鸣。诸多学术流派,无不是各立体系,自成一家,奔走于庙堂之上争论不休。但有一家,不和诸流派争论,而是玩真的———墨家!  墨家流派也和孔子一样,有着众多的门徒,但比孔子更胜一筹的是,墨家的门徒有严密的组织,并分成森严的等级体系。比之于孔子,墨子的教义更富传奇性。  曾经有一次,楚国得到了科学家公输般的协助,制造了云梯,准备攻取宋国。当时墨子正在鲁国访问,听说了这个消息,立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