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提郭美美就想吐。”中国商业系统红十字会副会长王树民说。揣度王树民说此话的感受,定是如被毒蛇噬咬了一般,痛彻心扉。
在网络上将郭美美“围剿”得穷途末路的网民们,似乎并不如王树民这般出离愤怒——对于郭美美,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怀有复杂的情绪。无知炫富固然令人生厌,但她的愚昧却为我们推开了一扇大门,让我们得以窥见中国红十字会这官办慈善机构乱象,反思慈善事业的出路。
因为郭美美,中国红十字会下辖的红商会商业化运作模式被迫浮出水面,其十年未进行社团登记、没有财务审计的事实被曝光;因为郭美美,中国红十字会亦官亦民身份再遭质疑,这一慈善机构在治理结构上的天然缺陷再次被放大;因为郭美美,人们对炫富者的“围剿”,从对“为富不仁”的简单判断转向对社会公平、公正问题的深层思考,公民意识再次得到锤炼;也因为郭美美,汹涌的网络民意再度引发网络“围观”与民主距离的话题。
郭美美就像是在正确时间、正确地点,以正确的角度弹射出的一粒石子,击向的确不止是中国红十字会这一处看似平静的水面。问题必然存在,爆发只是时间问题,冥冥之中用来警示中国慈善业的郭美美,无知而且卑微,却注定要在历史留下她错乱的足迹。
或者也可以说,郭美美是历史给予中国慈善业的一次机会,让其在阵痛中蜕变、成长,真正成为民众服务的慈善组织,而非向上负责的官僚机构。
作为全国最大的人道慈善组织,中国红十字会是中国慈善业的代表,不夸张地说,她的颜色决定了中国慈善业的色彩。如果中国红十字会意识到自己肩负的历史责任,它就有必要认真回应郭美美事件,而不是简单地与之撇清关系。事实上,在郭美美之前,诸多偶然事件已经证明了中国红十字会与权力利益、商业利润扯不清、道不明的关系,一次新闻发布会的公开告白,以及北京警方关于“郭美美与中国红十字会无直接关联”的声明,就能平息众怒,将郭美美不小心撞开的大门再度合上吗?
深陷郭美美事件漩涡的中国红十字会别无选择。撇清了和郭美美的关系,并不能消弭“天价帐篷”、“天价餐费”造成的与公众之间的隔阂,也无法让公众忘记国家审计署关于它数百万问题金额的审计报告。除了从体制上刮骨疗伤,规范公开、透明的运行机制,任何“自查自纠”、“自证清白”的举措都无法阻止“丑闻”的延续。
2010年上海世博会,国际红十字会和红新月馆是面积最小的独立展馆之一,却是最令人动容的展馆。展馆墙上镌刻着这样一句话:“经历战争与灾难的黑暗,我们更需要人道的光芒”。“人道的光芒”是什么?人道主义捍卫自由的理想,捍卫人的基本安全、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人道主义不是权力的仆从,更不能沦为权力作秀的道具。
一个半世纪以来,作为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世界性人道运动,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在全世界拥有186个国家成员和超过1亿的个人会员及志愿者。它独立存在,始终提醒世人“生命无价,人道无界”。而恰恰是它的独立,使它能凝聚各方力量,在救灾、救护、救助方面积极展开活动,扶助无数饱受战乱、自然灾害、疾病等困苦的人民。它是政府机构的补充,却不是政府机构的附庸。
遗憾的是,我们不幸将红十字会置于了政府与权力的附庸这样一个尴尬地位,也因此给了红十字会颐指气使的官气,给权力与商业结合的机会。在官僚主义的熏陶下,这一庞大的人道主义公益机构已然忘了自己身处何处,而更多地将自己放在一个当权者和施予者地位上。从它对郭美美事件最初傲慢的回应,以及后来所谓“自查自纠”的声明来看,它似乎已忘却了它作为公益组织的独立存在,忘了它手中所掌握的善款來自民间的事实。
郭美美事件之后,媒体关于中国商业系统红十字会、中国红十字会的调查连篇累牍,与媒体呼声相对应的,却是相关部门和司法机构的沉默。谁来问责?问谁的责?在这两个问题背后,更为迫切的一个问题是,谁的红十字会?
在网络上将郭美美“围剿”得穷途末路的网民们,似乎并不如王树民这般出离愤怒——对于郭美美,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怀有复杂的情绪。无知炫富固然令人生厌,但她的愚昧却为我们推开了一扇大门,让我们得以窥见中国红十字会这官办慈善机构乱象,反思慈善事业的出路。
因为郭美美,中国红十字会下辖的红商会商业化运作模式被迫浮出水面,其十年未进行社团登记、没有财务审计的事实被曝光;因为郭美美,中国红十字会亦官亦民身份再遭质疑,这一慈善机构在治理结构上的天然缺陷再次被放大;因为郭美美,人们对炫富者的“围剿”,从对“为富不仁”的简单判断转向对社会公平、公正问题的深层思考,公民意识再次得到锤炼;也因为郭美美,汹涌的网络民意再度引发网络“围观”与民主距离的话题。
郭美美就像是在正确时间、正确地点,以正确的角度弹射出的一粒石子,击向的确不止是中国红十字会这一处看似平静的水面。问题必然存在,爆发只是时间问题,冥冥之中用来警示中国慈善业的郭美美,无知而且卑微,却注定要在历史留下她错乱的足迹。
或者也可以说,郭美美是历史给予中国慈善业的一次机会,让其在阵痛中蜕变、成长,真正成为民众服务的慈善组织,而非向上负责的官僚机构。
作为全国最大的人道慈善组织,中国红十字会是中国慈善业的代表,不夸张地说,她的颜色决定了中国慈善业的色彩。如果中国红十字会意识到自己肩负的历史责任,它就有必要认真回应郭美美事件,而不是简单地与之撇清关系。事实上,在郭美美之前,诸多偶然事件已经证明了中国红十字会与权力利益、商业利润扯不清、道不明的关系,一次新闻发布会的公开告白,以及北京警方关于“郭美美与中国红十字会无直接关联”的声明,就能平息众怒,将郭美美不小心撞开的大门再度合上吗?
深陷郭美美事件漩涡的中国红十字会别无选择。撇清了和郭美美的关系,并不能消弭“天价帐篷”、“天价餐费”造成的与公众之间的隔阂,也无法让公众忘记国家审计署关于它数百万问题金额的审计报告。除了从体制上刮骨疗伤,规范公开、透明的运行机制,任何“自查自纠”、“自证清白”的举措都无法阻止“丑闻”的延续。
2010年上海世博会,国际红十字会和红新月馆是面积最小的独立展馆之一,却是最令人动容的展馆。展馆墙上镌刻着这样一句话:“经历战争与灾难的黑暗,我们更需要人道的光芒”。“人道的光芒”是什么?人道主义捍卫自由的理想,捍卫人的基本安全、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人道主义不是权力的仆从,更不能沦为权力作秀的道具。
一个半世纪以来,作为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世界性人道运动,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在全世界拥有186个国家成员和超过1亿的个人会员及志愿者。它独立存在,始终提醒世人“生命无价,人道无界”。而恰恰是它的独立,使它能凝聚各方力量,在救灾、救护、救助方面积极展开活动,扶助无数饱受战乱、自然灾害、疾病等困苦的人民。它是政府机构的补充,却不是政府机构的附庸。
遗憾的是,我们不幸将红十字会置于了政府与权力的附庸这样一个尴尬地位,也因此给了红十字会颐指气使的官气,给权力与商业结合的机会。在官僚主义的熏陶下,这一庞大的人道主义公益机构已然忘了自己身处何处,而更多地将自己放在一个当权者和施予者地位上。从它对郭美美事件最初傲慢的回应,以及后来所谓“自查自纠”的声明来看,它似乎已忘却了它作为公益组织的独立存在,忘了它手中所掌握的善款來自民间的事实。
郭美美事件之后,媒体关于中国商业系统红十字会、中国红十字会的调查连篇累牍,与媒体呼声相对应的,却是相关部门和司法机构的沉默。谁来问责?问谁的责?在这两个问题背后,更为迫切的一个问题是,谁的红十字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