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基于学生主体的小学语文习作“品质课堂”构建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sdgerfdgcvbrrgfdg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促进小学语文习作“品质课堂”建设的落实。
   一、统编教材习作教学目标及特点
   新的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阅读量大大增加,强调核心素养与能力提升,在习作能力的训练上也有了新的编排和改变。
   (一)统编教材习作部分与人教版的比较
   1.统编教材高年级习作部分的编排与人教版的比较。统编版习作能力训练点有:把一件事情写清楚(如《生活万花筒》《记一次游戏》);按一定的顺序写景物(如《游》);运用说明方法介绍一种事物;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如《他陶醉了》《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围绕中心意思写(如《有你,真好》);表达真情实感(如《让真情自然流露》)。
   对比统编教材,人教版教材中没有单独的写作单元。由此可见,统编教材对于习作的要求有所提高,同时也更注重应用文的教学。
   2.统编教材同一课文的改变(以《太阳》为例)。相同的课文出现在统编教材中,不仅所在单元的主题不同,而且有了不同的教学目标。人教版单元主题为“神奇的科技世界”;统编版单元主题为“介绍一种事物”。人教版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语言。(2)了解太阳的三个特点,知道太阳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3)在读中理解课文是怎样把太阳的特点写清楚的。统编版教学目标:(1)梳理文章梗概,了解作者围绕太阳,从哪几个方面进行介绍。(2)了解作者运用的说明方法,并体会运用这些说明方法的好处。
   《太阳》一文由学习说明方法变为习作单元中学习说明文的习作方法,可见统编教材对于应用文习作的要求有所提高。
   (二)统编教材对于习作教学的趋势
   统编教材中的每次习作目标指向都清晰明确,训练的切口都非常小,便于学生学习某一类作文,也有利于教师根据习作目标开展教学。
   二、小学习作教学现状
   小学生习作存在缺乏写作兴趣、写作内容空洞情感失真、爱写“套路”作文、信息检索能力弱等问题。在教师的教学层面,则体现为注重形式,轻情感体验;教学方法单一枯燥;评价不及时,评价片面等。
   三、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
   (一)用创意创造情境
   以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说明文习作为例。统编教科书在五年级上册安排了说明文单元的学习,要求学生“阅读简单的说明性文章,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在借鉴课文写法的基础上,学习写说明性的文章。习作板块中提供了两篇习作例文。基于《巨鲸》一文,我创设了自我介绍的情境,让学生挑选一种鲸,并化身为鲸,制作名片。借助名片制作,让学生由被动写作转变为主动写作,从而主动地收集资料。
   (二)用情感激发表达
   小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天真可爱,教师应激发他们表达真情实感的欲望。例如,通过教师示范,能够引发学生共鸣。在《巨鲸》这篇习作例文的教学中,我化身巨鲸代言人,将课文改写成妙趣横生的自我介绍,并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将自己带入巨鲸的角色中,言语之中尽是作为巨鲸的自豪感。
   (三)以信心鼓励学生
   当学生有了表达的欲望时,如何巩固写作的内在动机就显得尤为重要。
   1.及时讲评赏析,引导会表达。习作结束时,教师应及时进行讲评。尤其是要积极评价,发现闪光点,如好词、好句等。
   2.提供各种平台,方便常表达。教师的认可对于学生来说很重要。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帮助学生建立信心。互联网日益发达,各类写作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教师可以将学生习作修改后向各大网络平台投稿。同时,也可以成立班级公眾号,每周发表三次学生优秀习作,并请班级学生进行投票,选出“每周之星”。
   总之,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学生的习作能力充分反映了个人的语文素养。教师应该创设创意情境,激发学生真情实感,提供多种平台,帮助学生建立习作信心,让学生从“要我写”变为“我要写”。
其他文献
猜读策略是一种集趣味性与实用性为一体的阅读策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敢于预测,乐于预测。   一、循序渐进教策略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有一个创新的主题,即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预测”。为什么要“预测”?因为三年级的学生,在阅读中难免存在“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的问题,在阅读内涵深刻的文本时,只能做到“蜻蜓点水”,几乎没有深入思考的习惯。因此,在阅读中引导“预测”,其实就
期刊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也在快速发展,并已经融入生产生活以及社会发展的各个行业中,自然也包括作为支持社会发展、为社会发展不断培养人才的教育事业。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当前已经实现了“互联网+”技术手段的广泛应用。“互联网+”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和全新的教学方式,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促进了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巧用“互聯网+
期刊
为了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育工作者要搭建自主学习课堂模式,更好地发挥自主学习课堂的教学效果。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受传统应试教育理念影响,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一直不对等。在教学过程当中,学生总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无差别的知识灌输。课堂教学形式也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发展成为一种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满堂灌”以及无差別的教学模式。处在这种教学环境下,学生既不敢对教师的授课
期刊
一、结合教学情境   教育信息化,就是将计算机技术、电视技术、投影技术、互联网信息技术等,灵活应用于教学活动中,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时效性。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将教学情境与教育信息化紧密结合,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首先,教师要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重难点内容等,制作成精美课件,以图片、视频、声乐等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其次,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播放,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如故事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在识字教学方面,与时俱进,提出了新的要求:“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习惯。”“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愿望。”并在识字和写字方面,实行“识写分开”,提出“认识”和“学会”两种要求。研究识字教学,就是要探求出既能减轻学生负担,又能提高识字教学质量的教学途径。   一、识字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识字教学方法和形式比较单一   在随课文识字中,教师采用集中识
期刊
我最敬佩的人,是在我家楼下开杂货铺的大爷。大爷是卖杂食的出身,他的妻子前几年离开了他,他的孩子也不在他身边,他的家通常又脏又乱。大爷很瘦,腿细如麻杆,个子又矮,还经常穿打着补丁的衣服。这副穷酸相,很容易让人讨厌和嫌弃,但邻居们却从不嫌弃他,反而对他很好。今天到他家买袋盐照顾生意,明天给他带去几棵葱说吃不了,大爷也知情大家的诸多照顾,经常小打小闹地回报大家。    去年秋天,刚收完秋,远房姨姥送给
期刊
一、两个“立足”——“个人专场展示”的理论依据   (一)立足《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阅读教学评价建议中提出:重视学生课外阅读的评价。应根据各学段的要求,通过小组和班级交流、学习成果展示等方式,了解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面,进而考察其阅读的兴趣、习惯、品位、方法和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改变课外阅读中重结果轻过程的现实,寻求全新的途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阅读成為学
期刊
在语文教学中,我根据季节、节日以及课程内容等,设计了多个实践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根据季节设计的实践活动课   秋天,到处一派丰收景象。我们开展了“秋韵”主题活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很高。我适时提出三条建议:一是借助图片、影像来咏秋,用画笔来描绘秋天;二是以“春华秋实”这个词语为中心,可以用情景剧、舞蹈等多种形式来赏秋、赞秋;三是当小作家、小音乐家,
期刊
一、语文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德育教育之首。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爱国主义思想的渗透,使爱国主义教育与语文学科教学有机统一起来。例如,教学《我爱这土地》这首诗时,当学生朗读到“土地”这一意象时,要让他们去体会诗人艾青对祖国大地最深沉的爱。结合时代背景,让学生反复朗读“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让
期刊
一、目前室内区域材料选择存在的问题   (一)材料投入目的性不强   室内区域活动主要是为了激发儿童探索、学习的兴趣,培养儿童的实践能力,丰富儿童的想象力。但是,在室内区域材料的选择上,部分教师没有根据儿童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材料,无法引起儿童的兴趣。以益智活动区的拼图活动为例,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的思维能力、发展水平不一,但是教师选择投入的拼图材料,没有根据不同层次儿童的水平进行划分和区别,导致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