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语文课堂提问技巧浅探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fucyou4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想、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感情、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的共同发展。
  新课改的这种以人为本的精神确实深入人心,在汹涌的课改浪潮中,我不敢懈怠,认真学习精神,领会主旨,钻研业务,勇于实践。通过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语文课堂的观摩,我收获了不少也大开了眼界,但也发现了一些令人深思的地方。现实教学课堂中的氛围的确很浓厚气氛也很热烈,好像对新课改的精神贯彻得很到位,但深入其中你不难发现,更多的是学生应付甚至是做个样子给老师看,即使有些学生谈得很深入,也完全在老师的意料之中,究其原因只不过是满堂灌被满堂问所机械取代,问题铺天盖地,而这些问题如果缺乏一定的有效性,就无法实现新课改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虽然这样不会使起主导作用的语文教师陷于尴尬境地,但这也不过是让课堂成了曲低和众的闹剧罢了。因此对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的锤炼不但不能少,而且越深入越好。
  一、课堂提问要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新课程最核心的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是课程实施的核心。参与是个体投身认识与实践活动的过程的基本形式。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是教学中主体地位最基本的表现形式。这蕴含现代课程理念:活动、民主、自由。学生参与应该是积极参与和有效参与的统一。积极参与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针对不同知识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简单地说,也就是只有适合大多数学生的问题才能在课堂上取得一定的成效。因此保证全体学生的积极与有效参与到教学当中去,是课堂提问的前提。
  二、课堂提问要有实效性
  在自己的平时教学和听别的教师上课的时候经常发现为了充实课堂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氛围而设置一些浅显没有多少意义的问题。这样的问题不仅无益于活跃思维,解决教学问题,反而会使课堂结构松散,学生注意力分散,甚至于只是让课堂添些混乱而已。如某高中老师在教学《祝福》时设计了如下的问题:①祥林嫂的命运是悲惨的,鲁迅先生将她的不幸总是设置在一个特殊的季节里,那是什么季节?②失去丈夫是否不幸?这两个问题显然没有多少思考的价值,起不到启发的作用。鲁迅先生“将祥林嫂的不幸设置在一个什么季节”不是一看便知吗?这个问题几乎用不着思考便可回答。至于对一个正常人提出“失去丈夫是否不幸”这样的问题并要求作答,简直有点捉弄人的味道。因此能否生成有意义的内容是提问前必须考虑的前提,有意义的内容生成应紧扣着新课标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来实现。
  三、课堂提问要有挑战性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的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要使语文的学习内容富有“挑战性”,问题的设计至关重要。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老师在课堂上也提出过许多问题,但这些问题普遍缺乏思考力度,从而导致了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水平表现偏低。因此,我认为,所谓语文课堂问题设计的挑战性,应该是引导学生如何进行思维训练上,是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皮亚杰等人的研究表明儿童在集体中发生了争论才会产生要证实自己思想的挑战性,在遇到问题时学生会把自己当成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而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能使人们的这些角色得到充分发挥,促进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如在教《孔乙己》一课时,我一开始便提出一个问题:“读完课文后,你认为孔乙己是死还是没死?”这一问题对学生来说不仅具有趣味性,更具挑战性,促使学生在文本中探索、研究、总结,最后根据自己创造性的推断给孔乙己安排一个合理的结局。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阅读技能,而且增强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课堂提问要有技巧性
  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的程度上是靠阅读教学来实现的,阅读能力体现在学生对语言文字感悟能力上。以往我们有一种失之偏颇的认识,认为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要靠系统讲授语文知识,要靠严整体系指导下一步一步进行语文训练,忽略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语文学科这一特点。语文学习不是靠传播知识、揭示规律,而是靠大量的丰富多彩的语文朗读去感悟、体验习得语感,点燃学生的思想火花,掀起感情波澜。有效引领学生在知识上领悟、在阅读能力上提高,真正让学生在心灵上触动,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目的重方法的读书技巧至关重要,这是有益学生一生的阅读方法和习惯的培养。
  五、课堂提问要能够发挥纽带作用
  在教育条件下的学习是指凭借经验产生的,按照教育目标进行的比较持久的行为变化,而学生的学习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学生学习与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都遵循着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认知原则。因此,语文课堂提问不仅要考虑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而且要注重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更要考虑到是否贴近学生的“就近发展区”和新知识的“生长点”,使学生的“现有水平”向“潜在发展水平”转化,使学生思维向深层发展,培养学生具有挑战性思维。问题设计的出发点不是为了为难、甄别学生,而是要让大多数学生可以解决,并从中获得必要的经验和成就,这种经验与成就就是如何向更高的知识层次攀登,如何获得更深透的情感体验,它是符合新课程的标准理念。
  陶行知曾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知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知,只在每事问。”语文教学实践证明,提问是教师了解学生、因材施教的重要手段;提问是教师把学习内容,提高学生分析、鉴赏、表达能力的基本方法。《学记》也说:“善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呜,叩之以大者,则大呜,待其以容,然后尽其声。”这就是说提问还须善问,提问要区别对象,根据不同程度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提问方法和提问角度。可见,课堂提问已成为现代语文教学的重要的综合性的手段,以三维目标为宗旨,开放性地提出问题一定会使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发生变化,也改善课堂气氛,收到让人耳目一新的效果,感受到教学的新鲜与幸福。因此学会提问,巧于提问也是新课改对教师提出的一大挑战。语文老师要把握好教学提问的尺度、梯度和深度,让课堂提问具有学科性、可行性和发展性,这样一定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一步推进新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黄振中,王世堪主编.中学语文教学法.广西民族出版社,1986.6:32.
  [2]张世富.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10:106.
  [3]雎文龙,冯忠汉,廖树人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其他文献
摘 要: 普通高中语文模块教学,教材的编写有了重大变化,教学中必然带来新的问题。经过高中新课改推进一年多的实践,作者就语文模块教学谈一些认识。  关键词: 高中语文模块式教学 教学难点 应对措施    早在2003年4月,教育部就推出新一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除思想政治以外的高中各科《课程标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首次提出“模块”这一概念,且全文达18次之多。新课改以模块的方式设计、组
在欣赏中国文人绘画作品时.只有将画家的画与画中的题诗、题句结合起来欣赏,才能体味出画中的诗意,才能从中更深体悟到画家的人生经历和对人生的哲理思考。
如何把经济报道采制得真实、好看,起到更大的积极效应,我们应下大功夫。试分析一些较成功的经济报道,在“新、实、活”等方面确实颇具匠心。一新即新角度,好多人却不以为然,
一、前言安全规程规定:在煤矿井下凡有工人工作或通行的地方,空气中的氧气浓度均应在19%以上。此外,发生灾害打密闭时,也需对其内部的氧气浓度进行管理。在这些氧气浓度的管
作为创意产业的典型代表,动漫产业对现代社会有着广泛而深刻的经济文化渗透力,是现代社会的“绿色工业”。苏州市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就建成了一批动画公司,当时主要有宏广、宏扬、樊谷等5家企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苏州形成了泰山动画、宏广、宏扬、神游科技、蜗牛电子、天堂动画等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动漫企业。近年来,苏州市动漫产业持续保持快速发展,相关扶持政策也为企业市场化运作创造了良好环境。  一、苏州地区动漫
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更加强调教育教学的终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语文教学过去走过不少弯路,如:有时侧重思想政治教育,忽略语文能力培养和语文知识传授;有时又干脆不提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学教育,这些教训是非常深刻的。  新课程的性质突出的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课程目标是从双基训练到语文素养的提高。语文素养最基本的是要有一定的语文功底,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文化积淀,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特大粒小麦——86(79) 罕见的特大粒小麦新品系是我国小麦育种专家沈天民历经29年的潜心研究、培育,以“86—178”为母体,“11013”为父本杂交培育而成的。86(79)属半冬性中
摘 要: 让生活走进职高语文的课堂,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从而优化教学过程;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还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那么如何让生活气息充盈职高语文的课堂,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呢?作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职高语文课堂 生活气息 生活化教学    走上职高语文的讲坛已有八个年头,目睹职高语文
大肠杆菌作为人畜肠道菌群重要的一员,对维持肠道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但某些致病性大肠杆菌可引起动物腹泻,泌尿道感染等疾病,给养殖业造成巨大损失。近年来,多药耐药大肠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