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活动走向课程:学校品格教育的应然选择

来源 :基础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m6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学校的德育工作大多以各类活动、报告、仪式等形式进行,尽管使学生在这一系列“教育”中得到了一些成长,但从“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1]来看,目前的德育工作还存在随意性较大、针对性不强、方法过于简单、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德育的实效性。
  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学校德育工作,2017年3月,江苏省教育厅、财政厅联合发布了《关于启动实施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的通知》。基于此,吴江区教育局出台了《吴江区中小学德善品格课程实施方案(试行)》,力求通过建构适合本区域中小学特点的德育目标和活动课程体系,推进区域中小学各学段德育工作的实施,从而促进各学段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和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一、“德善”品格课程的基本理念和目标体系
  课程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德育课程可以更系统化、合理化地推动学校德育活动的规范化,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吴江区教育局为顺应德育工作新形势、新任务,建立了“德善”品格德育课程,通过课程化的德育活动使学生受到熏陶和锻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课程目标是构建德育活动课程的关键要素,德育目标不仅决定了德育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能统领整个实施过程[2]。“德善”品格课程是一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的课程,它以解决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特点、认知能力及情感发展水平选择不同的内容及形式,从而促进学生道德情感、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发展,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夯实基础。
  二、“德善”品格课程的架构及内容
  “德善”品格课程的内容直指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化工作。根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区教育局以“提升学生道德品格,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核心,在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设置具有校本特色的“德善”品格课程体系,并梳理出中小学生应该具备的六大类18个基本品格。这些课程体系针对儿童期、少年期和青年初期三个年龄段的学生,从易到难、由低到高、循序渐进地依次开展。比如,在小学阶段坚持将“德善”品格渗透到班会、晨会课,开展以“人文底蕴”为主题的“明礼小达人”课程;初中阶段,在开足开齐国家课程的基础上落实校本德育课程,开展以“科学精神”为主题的“明辨做真我”课程;高中阶段,在鲜明的学校文化特色下,坚持以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为核心,开展以“责任担当”为主题的“领跑”课程。
  三、“德善”品格课程的特色实践构思
  在实施“德善”品格课程的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区域内的优质德育资源,以点带面,从线到面,通过区域整体规划、组织引领、分步实施、统筹建设、资源共享和推广实施,逐步构建“品格文化”“知行合一”“行为训练”和“習惯养成”等一系列品格课程。
  1.机制优化,推进课程建设
  德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不断优化管理机制,加大工作落实力度,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全面贯彻“德育就是质量”。
  区域“德善”品格课程的实施由区牵头,并与实验学校共同承担。区教育局制定实施区域大规划,同时辖区内中小学校根据各自特色架构“校本德善品格课程”,以“统筹规划,分步实施”为政策引领,选取区域内部分中小学校参与到品格课程的实践与研究中。同时,教育局业务指导部门的教研室、教科室要参与课程研发,为各校提供“外援”智力支持,帮助基层学校解决课程开发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另外,区教育局的“行政支持”服务工作,也有效推动了区域内中小学校课程德育特色的建设。
  2.科研助力,扎牢课程根基
  教育科研是德育课程开发的助推器,为学校品格课程的实施指明了方向。为了进一步推进“德善”品格课程在区域内中小学校“落地生根”,区教育局在“十三五”期间成功申报了江苏省重点规划课题“区域推进德善品格课程建设的行动研究”,并在主课题基础上建立了片级、校级和个人“三级”子课题。为确保课题研究顺利进行,区教育局又组建了区、校两级层面的课题研究队伍,为课题研究的开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德善”品格课程是推动区域德育工作改革发展的重要创新举措,是践行立德树人,促进人民幸福生活和民族素质提升的奠基工程。作为一项创新举措,需要区域内各中小学校将德育活动上升到德育课程的高度,以课程的形式开展常规德育活动。
  3.评价引领,增强育人实效
  “德善”品格课程坚持目标导向、过程导向和结果导向的评价原则,通过课程的实施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因此,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应注重过程性评价,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成立由普教科、教研室、德育中心组成的考评小组,采用自评、他评、专家组评定等多种方式,对区域内中小学校的“德善”品格课程进行多样化、动态化的评估,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学校德育工作的年终考核。而评价的最终目的是要引导区域内各中小学校明确自身在课程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及时调整课程方案,建立具有稳定性、针对性、层次性和整体性的品格课程体系,不断提升育人的实效性。
  品格活动课程化,有利于学校和教师对德育工作的宏观把握、合理布局和整体推进,也有利于学生在德育课程体系下获得多方面的综合发展,从而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夯实基础。同时,“德善”品格课程的多样性、开放性和选择性,也满足了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个性需要与共性需要。
  参考文献
  [1]崔保师.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J].教育研究,2018(9):4-8.
  [2]沈伟萍.从活动走向课程——构建实施德育活动课程、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探索[J].思想理论教育,2011(2):68-71.
  (责任编辑
其他文献
为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促进基础教育内涵优质均衡发展,上海市教委出台了《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促进优质均衡发展推进学区化集团化办学的实施意见》。上海市奉贤区在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过程中果断将其应用于实践,缓解南桥城区民众对优质教育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与优质教育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多元化需求。  2015年,奉贤区教育局将南桥城区若干学区相近的学校和校区组建为“学区集
2017年11月24日,湖南省长沙市召开教育信息化工作推进大会,就如何推进教育信息化,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将会发生哪些变化,以及信息化支撑下的课堂将会呈现何种形态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引导。  会上发布了《長沙市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和《关于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实施意见》。“十三五”期间,长沙市将以“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
[摘 要]开发应用案例“通话记录/流量信息筛选分析”及微课视频,扩展形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项目“中学生如何合理使用手机及数字化学习”,分析从信息技术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项目案例与微课开发应用的可行性、实施效果与改进方向,并总结了实践经验。  [关键词]案例教学;项目;微课;迁移;翻转课堂  项目教学指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具有实践性、自主性、发展性、综合性、开放性等特点,
[摘 要]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梅沙小学以学校门口一块不起眼的烂泥地为探究对象,开发了跨学科合作的人工湖湿地STEM项目。以科学为首,语文、英语、信息技术、美术、音乐等多学科参与,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表达了对人工湖湿地的认识、理解与保护。  [关键词]STEM;跨学科;湿地保护  一、项目背景  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梅沙小学自2012年起开展“先学后教、问题导学”的课改实验,旨在培养学生使用互联网等工具
学校文化对学校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开放式的海洋文化影响下,上海市航华第二中学不断进行海洋文化的宣传,对海洋文化下的学校环境、主题活动、校本课程等方面进行了改进,并将海洋文化逐步渗透到教学改革之中。学校先后参与了闵行区“后茶馆”实验项目和“电子书包”实验项目的研究,将外来模式进行本土化,并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充分分析学情、教情、校情的基础上,努力探索适应本校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提出了在学校海洋
每个学生在学习习惯、行为方式、智力水平和兴趣爱好等方面都有所不同,为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获,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实验中学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分层教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课堂是提高学生成绩的主要阵地,为此,学校在毕业年级进行了区域化分层教学,在六至八年级进行了分层走班和“师友制”爱心互助小组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一、区域化分层教学,  让
[内容摘要]角色转换是开展高中教学的隐性前提。虽然科任教师、班主任、学生的角色定位被多次提及,但定位的科学性、时代性、思想性却少有具体的呈现。新课改背景下,梳理传统高中师生角色定位的发展变化,分析总结出师生定位的心理成因,着重强调“问题与自我”“德行与自我”的社会性阐释,以对话、平等的眼光还原课堂生活的真实性与艺术性,显得不可或缺。  [关键词]角色转换 定位 班主任 学生  [中图分类号]
当个体的焦虑情绪严重干扰其行为和社会生活时,他便可能患上了焦虑症。调查发现,约32%的青少年在童年或青春期的某个阶段经历过焦虑症。那么,父母该如何帮助自己的孩子克服焦虑呢?  一是考虑治疗方案。焦虑症往往不会随时间而自愈。因此心理治疗往往是焦虑症的首选疗法,也是有效方法。心理治疗师或精神科医生可以帮助父母确定孩子是否真的患有焦虑症以及需要什么样的治疗。一般来说,焦虑症的心理治疗包括增加与焦虑相关事
2018年9月21日,重庆市梁平区美术课程创新及“非遗”传承进校园探讨会在重庆市梁平红旗中学校举行,区文化委、教委、进修校相关领导及全区美术骨干教师、美术“非遗”传承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创新了美术课堂教学和“非遗”传承的发展模式。  学校是重庆市首批第一个高中美术课程创新基地,于2015年7月由重慶市教育委员会批准立项。三年来,基地建设充分体现课程“创新”的理念,呈现出教学环境创新、课程设置创新、教
[摘 要]以初中物理托盘天平的教学为例,说明如何将技术与科学融合,结合课程特点与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整合与加工,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感悟知识的发展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物理;教学设计;技术与科学;物理学史  托盘天平是初中学生在物理学习中最早接触的较复杂的测量仪器,是学生后续学习质量及相关知识的基础。如何让学生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