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习作插上翅膀

来源 :中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tt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低年级学生初学看图说话,往往退避三舍,不敢去说,即使说了,也大都搜肠刮肚才“挤”出三言两语,敷衍了事。不但说不具体,而且话语雷同。针对学生看图说话现状,教师在指导看图说话的教学训练中,要启发、引导学生不但会看图说“话”,而且能把话说“细”,以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并能在认识事物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语言。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几点相关策略。
   一、给看图插上兴趣的翅膀
   实践证明,学生只有对写作感兴趣,才能够兴致勃勃,从被动的“要我说”转化为主动的“我要说”。否则,他只会敷衍了事,勉强应付,或视为一种负担、煎熬。因此要想提高看图说话水平,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只有让“兴趣”这位“老师”引导学生到“乐学”的境界,才能使学生由被动说到主动说,从而提高学生的看图说话水平。
   1.观察生活,激发学生兴趣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第一位老师,若能激发学生的看图说话的兴趣,教学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学会观察是学生看图说话的第一步,也是获取素材的重要手段。学生通过观察,用心去充分享受生活和感受生活,充实生活,并获取说写的材料。例如,布置学生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课后,可要求学生回家留意身旁的一种动物,从外形、动作、鸣叫、吃食等方面进行观察。再上课时,让他们相互交流说出他们所观察到的动物的状态。有学生说小兔,有学生说小猫,有学生说小狗,津津乐道,兴致盎然,他们还能把某一方面说得特生动。
   2.巧选画面,激发兴趣
   郑板桥曾说:“作诗非难,题为难。”这就是说,好的题目常给人以未饮先醉的感觉。学生看图说话也是如此。教师自己要善于从学生感兴趣的方面去寻找图画。手段采取多样化。低年级学生注意的时间不长,但他们又对新鲜的事物充满好奇。采用电教手段,画面清晰,形象鲜明,光彩悦目,有利于学生观察,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增强教学效果。也可让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图画,在小组内进行说话练习。
   3.享受成功,产生兴趣
   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教师要努力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和认同感。回答问题时,多从鼓励的角度评价学生,让学生在心理上感到安全,不论对错,都不影响老师、同学对他的看法,从而产生说话兴趣,增强说话信心。
   二、为看图说话插上想象的翅膀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成为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在看图说话中是至关重要的。
   1.角色联想
   低年级的说话课大多是看图说一段话,讲一个故事,其中童话故事占有很大比例,如《小熊过河》、《动物运动会》等,这些画面虽然具有儿童情趣,但如果组织不好,学生说起话来平铺直叙,就会感到乏味。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说话情趣,可以按故事的内容让学生分角色表演,他们都能进入角色,表演得有声有色,有的学生还能修改语言,动作,而且大家都争先恐后地想试一试、演一演,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无形中,他们语言中表达的创造性也就上了一个新层次。
   由于低年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处于萌芽状态,只要学生想象得有新意,与众不同,就要给予肯定和鼓励,以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逐步养成。
   此外,教师还要及时地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多种情景,在看图的“图”方面下点工夫,也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又可以促进学生语言的发展,提高表达能力。
   2.悬念联想
   低年级学生看图说话的“图”往往是多幅图,就像连环画一样,情节连贯,如果我们有意识地掩藏中间的一幅图画,那么就给学生留了个悬念,在其头脑中打了个问号:事情到底是怎么发展的?这时,“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看法,此时,让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补充,就会对学生想象能力的养成起到更大的作用,同时形成自己丰富的个性化的表达。如教学《猴子捞皮球》这幅图,大致内容是这样的:一群猴子在踢球,不小心皮球踢到了河里,最后皮球又在猴子们脚下滚动……皮球是怎样捞出来的?第三幅画是一片空白,然后引导学生想象皮球是怎样捞出来的,可以有哪些合理的办法。这样一来,学生们特感兴趣,纷纷动起了脑筋,有的学生说用长长的树枝把球拨过来的;还有的说小猴游泳捞起来的;有人想象大象伯伯来帮忙……学生的奇思妙想令我大开眼界,心悦诚服。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既锻炼了看图说话能力,也为今后学生多角度思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形成了个性化的作文思路。
   3.生活联想
   低年级课本中的看图说话的内容,大都纯真,富有童趣,与学生的生活、学习息息相关,有的还是学生的亲身经历。如:逛超市、打雪仗、大扫除等。根据这一特点,在指导学生看图说话时,运用简单的导语,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先前有过的相同或类似的亲身经历。如:有一幅“大扫除”的图片,画的是一群可爱的小朋友在教室里热火朝天地打扫的事。孩子们有的擦玻璃,有的搬桌子。这个内容学生并不陌生。所以,在指导看图说话时,我没有让学生单刀直入地看图,而是让学生回忆自己在教室里大扫除的情景,把自己的所见、所做、所思说给大家听。同学们说话的兴趣很浓、说得真切。接着我让学生按一定的顺序(从上到下,观察这幅图,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看图说话,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为学生插上知识的翅膀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俗话说:缺什么补什么。对于识字量不多的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阅读量少,脑中自然空空如也。因而丰富他们的词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成为至关重要的事情。如何有效地丰富学生的词汇,我想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1.多读书,多积累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孩子最初的习作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模仿。从课本到课外读物,可用做作文材料的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但关键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变成自己的话。这就要求学生读有所得,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教师要多提供给学生一些美文,指导学生认真地读、背。在无形中变为学生的积淀,在实际运用中脱口而出。只要持之以恒,就会具有“万物皆备于我”的能力,收到“使其言皆出吾之口,使其意皆出吾之心”的效果。有了素材,学生写作文时就可以像搭积木似的那样轻松,将已有的内容有机组合进去就大功告成了。
   另外,每天让学生积累几个好词和好句,如:找出描写花草树的好词、描写不同年龄的人的好词好句……并专门准备一个本子记录下来。同时让孩子理解自己记录的词和句,与小组其他同学一起运用好词好句进行说话练习,语言表达能力在交流中逐步提高。这样分类积累词语,便于查找,便于记忆。就为出口成章,下笔成文打下了基础。
   2.鼓励学生换词说说
   学生观察了图,按规范句式说好一两句话以后,我常启发学生把句中的某个词换一个词儿说说,使句子更生动丰富。如教《过生日》时,我问学生:“你们过生日时,妈妈送你们什么礼物?”一个小女孩兴致勃勃地说:“我过生日那天,妈妈亲手织了一件漂亮的毛衣送给我,我很高兴。”表扬她之后,我马上板书“亲手、漂亮、高兴”三个词,启发学生换词再说。小朋友很快想出用“亲自”这个词替换“亲手”,用“暖和”“开心”来替换“漂亮”“高兴”等词。这样,换来换去,学生说的话生动多了。
   3.提供必要的词语、句式,可以使学生表述更正确
   每篇课文中几乎都能找到常用句式,只要老师善于观察就能发现。比如……好像……,犹如……,一边……一边……,一……就……,因为……所以……,课上必须让孩子用这些常用的句式练习说话,长期坚持这种严格训练,要多安排学生练习说,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才会迅速发展。扩大训练面,这样会使全班同学都能得到规范语言的熏陶。
   4.引导学生扩展基本句
   学生对单幅图的某一情节,或所做的某一件事,往往只用一两句话表达。我就引导学生再仔细观察图上的细微处,抓住细节,扩展基本句,要求讲得具体、生动。如《吹泡泡》中,一个学生说:“小红轻轻地一吹,大大小小的泡泡出来了。”我一边肯定“大大小小”这个词用得好,句子也说得通顺,一边启发:这些泡泡形状像什么?颜色又怎么样?想一想怎样说更加好。小朋友们顿时活跃起来,一个学生说:“有的像透明的玻璃球,有的像五颜六色的小圆点,有的像一串串紫葡萄,还有的像花花绿绿的小气球。”这样把基本句一扩展,图意说得更清楚了,句子形象具体了,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也发展了。
   5.进行复述一段话的训练
   从心理学角度看,儿童学习语言是听觉器官和其他器官一致活动的结果,听读是基础,是对语言的理解过程,因此,训练学生说一段话,要从听读开始。除要求学生对课文中的一些片断进行复述外,还经常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讲些童话片段、寓言故事或看图编故事,要求学生认真听后复述,并要求语句完整、通顺、口齿清楚,态度自然。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认真听课的习惯,又进行了说话训练,可谓一举两得。
   总之,正如托尔斯泰所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彼得·克莱恩曾说过:“铭记在心:当学习充满乐趣时,才更为有效”。实践证明,即使是低年级的小学生,只要为他们插上翅膀,激发他们的兴趣,充实他们的大脑,他们就会敞开心胸,看图说出一片“姹紫嫣红”的作文新天地。
  (责任编辑:张华伟)
其他文献
一、研究对象   扬州市直学校是指市区直属扬州市教育局管理的学校,其中义务教育段初中共11所,专职初中化学教师70余人。市直学校教研活动由市局教研室统一运筹,形式主要有教学讲座、公开课、教学比赛、论文评比、研讨会等。听评公开课作为最传统、最实效、最受欢迎的教研活动一直定期开展,作为一名忠实的参与者和受益者,笔者将新课改以来的公开课进行了整理和反思,以期投射十余年来新课改给初中化学课堂带来的变化。
一、发现问题  初中英语写作(也称“书面表达”)长期以来是初中学生的难点,写作教学是英语教师们一直在探索研讨的专题。我区属于农村地区,由于种种原因,学生英语成绩较广州市其他地区有一定的差距,书面表达差距尤其大。从近三年全区初中英语期末质量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来看,我区初中书面表达平均得分率仅为45.43%,零分率为13.1%,书面表达得分率偏低和零分率高是我区初中英语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笔者从教学
教学评价改革是新课程的重要内容,也是检验落实新课程理念的重要标志,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展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这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美术教学评价,一般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教师“教”的评价,二是对学生“学”的评价。(本文重点探讨的是后者)。现
摘 要:德育课堂是学生德育教育的载体,是班主任进行学生思想教育的抓手。如何在当前德育教育下创新德育课堂,增强教育实效呢?本文分析了当前德育课堂的现状,以“承传统,学感恩之感恩父母”主题班会为例,运用心理学教育理论,提出了创新德育课堂形式、利用家校合作以及德育课堂系列化等优化措施,从而增强了德育教育的效果。  关键词:德育课堂 创新形式 家校合作 系列化  《资治通鉴》司马光言:“德胜才,谓之君子;
阅读教学中,教师进行问题式教学的具体操作方法一般是由学生分组活动通过合作提出疑问,教师收集整理学生的疑问,制作教学学案,分配问题,学生通过合作解决疑问,学生展示成果,与教师共同评价、总结。具体如下:  一、课前教师制定规则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是一个“导演”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要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此,教师要事先做好具体的安排,规定
摘 要:班级文化是一个孩子在他的学习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东西,可以说他无时无刻不受到班级文化的熏陶。班级文化建设是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和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进而优化学校教育的有效途径。营造一个良好、健康的班级文化是班主任责无旁贷的事情。  关键词:班级文化;精神文化;环境文化;绿色文化;行为文化;学习文化  班级文化是班级内部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观、共同思想、作风和行为准则的总和。班级文化建设是提
摘 要:认真审视当前的课堂教学,不少教师对于新课程缺乏深入的理解,重现象不重本质,用非此即彼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看待问题,有的甚至完全舍弃了传统教学中的优秀方法,盲目跟风,追求时髦,致使课堂教学出现虚假的活跃,教学改革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极端。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有必要对课改实践中的某些优秀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深入的研讨、学习,以把握好课改的方向,去“浮华”求“真淳”,使课改沿着健康的轨道向前推进。  
作为母语的语文学科有它一定的特殊性。就内容而言,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不但要关注教材“说什么”,更要关注教材“怎样说”。语文教学其实是一个通过语言文字理解“说什么”,进而由“说什么”到理解“怎样说”的过程。在这里,通过语言文字去理解“说什么”是与其他学科相同或相似的要求,而理解“怎样说”则是语文教学的特殊要求,是语文教学应该特别关注的内容。  一、目标设立的针对性  《夹竹桃》是苏教版小学语文高段的
教师在授课时要讲究艺术性,越具有艺术性,教学效果就越好,越能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大凡优秀的教师课上都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内容深一些的课文上得深入浅出,平白一点的能引经据典、左右逢源。学生们思维活跃,学习效率很高。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不仅需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开阔的视野、丰富的知识,而且还要有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开端引趣,激发欲望    教师要把课堂教学变成一种向知识奥秘探索的活动,一开始就
语文知识博大精深,应用广泛。一个人的知识底蕴、修养内涵甚至能力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笔者认为,单凭一本语文教材对孩子进行语文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而且,小学阶段是人的一生学习和积累的黄金期,小学阶段又是学习任务和学习负担相对轻松的时期。如果我们能充分利用这一时期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广博和精深的开发,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无疑会起到巨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因此,我校创新性地开展了“五加一”大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