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共生内外兼得学教相通

来源 :新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747470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是一个包含着多重矛盾关系立体交错的过程。要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途径和策略可能有许多,但使语文教学的各种相关要素成为一个和谐统一“共同体”,相辅而行,合璧共振,是首先应该考虑的。
  一、多维共生
  语文教学必须围绕“提高语文素养”展开,使语文素养所包含的诸元素相融一体,和谐共生。首先,三维目标不可偏废。作为目标的三个维度,其实是一体的,在实际的教学中,它们互相渗透,互相牵连,唯有齐举并重,才能保证教学目标的完整性。其次,听说读写四轮并驱。作为语文素养的核心要素,读、写、听、说四种能力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缺一不可。教学中,必须改变事实上存在的重读写轻听说的做法,坚持读写听说齐头并进,和谐发展,全面提升。再次,多种教学方式应互为补充。“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自然是我们教学必须把握的方向。但它并不意味着我们只能机械地、按部就班地用某一行为统领教学。教学,本来就是灵动的、有生命力的行为,它应该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不同的学习对象采用相应的最为恰当的教学方法。比如讲授式教学,新课程实施以来似乎谈之色变。其实,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它在知识的传授,尤其是小学阶段的教学中,有时是其他方法不可替代的。因此,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年级、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合理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使之互为补充,相得益彰。还有,重视语文能力的培养,不能摈弃语文知识的掌握。学生要学习语文、形成语文能力,掌握语文的基本知识是必要的。况且,语文素养就包含着语文知识。所以,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夸大语文知识的作用,但也不能轻视知识的价值。那种教学中全盘否定语文知识的倾向必须得到纠正。
  二、内外兼得
  学生的语文学习,“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已被实践所证实。一方面,要强调课内“学得”。做好三件事:第一,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唤醒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和自主意识,才会化被动为主动,积极思维,用已掌握的知识、能力去获取新的知识,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使知识转化为能力;同时,使学习活动得以延续,提升。第二,指导语文学习的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知识学习上的“举一反三”,更要指导学生掌握知识规律上的“举三反一”,使学生真正掌握学习的方法,进而能时时、处处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地学习语文。第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特别是,要使使用工具书、圈点勾画、批注、评析、积累语言、勤于思考、主动练笔等成为学生的自觉。
  另一方面,要重视课外“习得”。一是树立大语文观,变传统的封闭型教育为开放型教育,把课外学习放在与课内学习同等重要的地位来对待、规划,积极创造条件,组织、指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语文学习实践活动,培养他们乐于、善于开展课外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二是以大量阅读为龙头,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课标),使之“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文心雕龙·知音》),语文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三是“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倡导在生活中学语文,努力开发、利用生活中的鲜活的、与学生经验世界密切相关的语文教育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地、自觉地运用多种语文实践的形式,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提高语文能力。
  三、学教相通
  语文教学要努力寻找教与学的契合点,使师生之间的心相合、情相通、意相会,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第一,教师对教学要有热情,要有情感投入。情感是开启心灵的钥匙,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教学活动是以师生感情的交流、沟通、融洽为起点的。这就要求教师对语文教学表现出满腔的热爱之情,以饱满的感情进行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真正使学生自觉地、自主地展开语文学习活动。学生一旦形成稳定的语文学习情感,其语文学习必然会逐渐走入自由王国,语文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第二,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势,恰到好处地引导、启发。只有对学生学习情势有较为准确的了解、把握,才能做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有效地学,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教学中,首先,要调整好学生的学习情绪,使之对语文课有较为强烈的期待,表现出一种积极的、略为亢奋的良好学习状态,为语文学习提供情感准备。其次,基于学生已有的语文知识、能力水平,设计、组织语文学习活动,促使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学习新知充分地发生“反应”,不断生成新知识、形成新能力。再次,启发、点拨要恰到好处,要把准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愤”和“悱”,在最恰当的时机给以点拨、指导,否则,就可能“点而不通,拨而不开”,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最后,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照顾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知识结构、学习背景、认知方式等等的不同,不搞“整齐划一”,提倡因人而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个学生通过自主性的、体验性的语文学习活动,都能够各得其所,获得发展。
  第三,教师要挖掘、把握教材的情感因素,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教学中,要深入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情感,运用生动的语言,再现课文中所提供的形象或画面,启发或唤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大胆想象,沿着作者的思路,把学生引入课文的情境之中,使学生身临其境,眼观其景,耳闻其声,同课文描绘的景物、塑造的人物、编排的故事情节、论证的事理、抒发的感情同爱憎、共褒贬,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这样,从语言文字入手,品析幽微,学生既能更快、更好地走进课文,与作品情感、作者情怀、教师的体悟融汇一体,产生“共鸣效应”,获得深刻的体会、感受、领悟,又能使课文饱含的真挚感情——散见于教材各处的亲情、友情、乡情、爱国情、师生情、同志情,爱心、善心、事业心、进取心、自信心,正义感、责任感、使命感等美好情感传播到学生的心中,使之受到感染和熏陶,达到动情、启智、激思、励志、纯德的效果。同时,学生在积极的情感状态下学习语文,将会更大地提升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作者单位:福建省平潭县教师进修学校 责任编辑:辛铭)
其他文献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70~71页。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经历摆一摆、说一说的过程,正确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物体的个数,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读出11~20各数,初步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  2. 让学生经历摆出指定的数的活动,初步了解数的十进制,知道“10个一是1个十”,知道“一”和“十”都是计数单位。  3. 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获得
期刊
一个小学教师,可以很“小”,也可以很“大”。一个大学教师,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教育的畸形,让人们所学越来越精专,很多人在学问上越来越“窄小”;时代的发展,也让很多人直奔金钱而去,在品德上越来越“矮小”。无论是小学还是大学的发展,中国教育的进步只能寄希望于无数“大”教师的身上。郭英剑就是这样的一位教师。  英剑兄是在业界颇具影响力的学者。他担任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是教育行政管理人员
期刊
一、求异式比较,让数学思维走向深刻  求异式比较,就是对一个静态的数学知识、数学现象进行动态的延展,在变化中寻求数学本质,让数学思维由肤浅走向深入,进而获得对问题的深刻认识和本质理解。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相同素材中开展求异比较,从不同侧面去挖掘蕴含其中的深层含义,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例如,笔者在教学“认识负数”时,为了让学生对负数的概念有清晰、深刻而独到的认识,设计了 “比身高”拓
期刊
曾经听过这样一节课,一位教师在教学《半截蜡烛》时,很重视学生的朗读训练,让学生围绕课文中三个人物所说的三句话,进行个别读、小组读、齐读等。读的方式多样,学生读得声势浩大,但让听者感觉那读书声平平淡淡,好似齐声喊口号。读者口干舌燥,听者却觉得索然无味。我们不得不深思,这样朗读的目的是什么?学生究竟读出了什么?该如何认识朗读教学的意义,如何提高朗读教学的效果?  一、对朗读教学的反思  《义务教育语文
期刊
新版本数学六上教材从总体框架上看,除了把《比》的内容从《分数除法》中独立出来另设单元外,教材修订前后的单元名称基本相同。但有两个单元的内容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是《位置与方向(二)》单元的内容由“用数对确定位置”调整为“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二是《数学广角》的内容由“鸡兔同笼问题”调整为“数与形”。除此之外,教材把“百分数”的系列内容分成两段,其中百分数的特殊应用(如折扣、成数、税率、利率等)移至
期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评价建议”中指出:“写作的评价,要重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习惯。”“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要考察学生对作文内容、文字表达的修改,也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笔者以为,习作讲评,应关注学生的三大需求。  一、被回应,乐于习作有信心  “言为心声”。学生用习作的方式发出真诚的自我声音,自然渴望得到重视、得到回应。如何回应学生呢?有的教师借助评语与学
期刊
传统的数学教学过度关注问题解决的结果,课堂上提供给学生的大多是“封闭型”的问题,即条件完整无缺且没有多余信息,解题模式固定,结果唯一。这样的课堂学习,学生墨守教材或教师的言说,生怕解题过程不符合教师要求而丢了分,因此不敢个性化地解决问题。课堂上学生常常没有思考、不打折扣地吸纳教师或其他同学的观点,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思维的惰性。《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指出:“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
期刊
徐斌老师执教《倍的认识》时,抓住概念的本质,通过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情境和有效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倍”的意义,逐步理解概念,积累活动经验,熟练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  一、创设情境,找准“衔接点”  课始,徐老师从谈话引入,出示了三道口答题:6里面有几个3?10里面有几个2?15里面有几个5?学生一下子想到了可以依次用6÷3=2,10÷2=5,15÷5=3来计算。接着,教师追问:
期刊
学校要求各教研组在学校联欢晚会上表演一个节目,张老师所在的教研组同事听说要表演节目,纷纷表示不愿意参加此次表演,而张老师作为该教研组的组长,无奈之下只能接下任务,当然其中也有一种想有机会在全校性场合表现一下的冲动。然而,接下任务后张老师才感觉到压力巨大,她一方面觉得自己没有表演天赋,害怕上台会出丑;另一方面她又希望自己这次的表演能够出彩,毕竟这次是全校性的表演,表演得好坏代表着自己也代表着整个教研
期刊
一篇课文要教的点总是很多,但课堂教学时间是个常量。如何准确捕捉知识的生长点和学生学习能力的渐进点,做到“弱水三千,只取一瓢”,让40分钟的课堂教学高效产出,让语文学习更富实效性指导?笔者认为,以课文为本,落实学生读书方法的指导,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一剂良方。  一、初读,落实把课文读“薄”的学法指导  把课文读“薄”是一种学会概括的读书方法。长期坚持训练,对于形成快速浏览、快速捕捉信息能力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