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告别暑热的夏季,到了农历秋分,便迎来了中国人民的传统节日--八月十五中秋节。
中秋,原来是"秋天中间"的意思,又称仲秋。农历以七、八、九三个月为秋季,八月在秋季中间,所以古人称八月为中秋。仲,也是中间、居中的意思。《逸周书·周月》:"岁有春、夏、秋、冬,各有孟、仲、季,以名十有二月。"所以仲秋也是指的农历八月。
我国古代的节俗有很多与月亮有关。月半(农历每月的十五日)的月亮为满月,而节侯到了秋分,太阳直射月亮朝地球的一面,月亮看起来又圆又大,加以秋高气爽,月光如水,月夜就格外显得澄澈明媚,所以人们说"月到中秋分外明"。
我国古代很早就有祭月的风俗。这是一种来源非常古老的日月崇拜的宗教礼俗。《礼记·祭法》:"夜明,祭月也。"《礼记·祭义》:"祭日于坛,祭月于坎,以别幽明,以制上下。祭日于东,祭月于西,以别外内,以端其位。日出于东,月生于西,阴阳长短,终始相巡,以致天下之和。"这些记载反映的都是先秦、秦汉时期统治阶级官方的宗教礼俗,当时老百姓祭月的情况尚不得而知。魏晋时期仍然如此。唐代中晚期以后,有关士庶百姓"拜新月"的记载逐渐多了起来。因此不少学者推断,"拜新月"的风俗可能是唐以后才形成的。"拜新月"的时间一般在"七夕"或中秋,拜月的目的是为了祈求月神保佑自己幸福长寿、家庭团圆 ,这自然是日月崇拜的遗习。
唐代晚期不仅形成了"拜新月"的风气,也出现了中秋赏月、玩月的新风尚。这与唐代思想开放、精神浪漫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传说开赏月、玩月风气之先的是唐玄宗李隆基。他在位时,例于每年八月十五日在宫中赏月,举办乐舞宴席,吃"玩月羹"。以后,此种活动传入民间,渐渐形成了中秋玩月的风气。虽然当时还不一定有"中秋节"节日的名称,但中秋赏月确已成为当时文人的时尚。尤其是,这一时期由古代传承下来的有关月宫的神话又增添了新的色彩,除了偷吃不死之药奔月的嫦娥、蟾蜍、玉兔,又新添了-位因学仙有过被贬到广寒宫不停地砍桂树的吴刚。这就使得中秋赏月、玩月更富于浪漫色彩,更具有艺术美感。
宋代,以赏月、玩月为主要内容的中秋节已成为民间的民俗节日。《梦粱录》、《东京梦华录》等书记载:"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日三秋恰半,故谓之中秋","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圆子女,以酬佳节。虽陋巷贫窭之人,解衣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此夜大街卖买,直至五鼓,玩月游人,婆娑于市,至晓不绝。"宋代以赏月、、玩月为中心的中秋节俗的形成,与宋代都市生活和市井文化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据查,南宋写成的《武林旧事》里已经有"月饼"之名,苏轼诗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句子,说的就是包馅的月饼。这说明月饼当时已成为受欢迎的节令食品,
把月饼作为中秋节相互馈赠的礼物并以之供月,大概是在元末明初形成的。明清以降,中秋节赏月、玩月的性质有所减弱,而追求功利、寄托情感的世俗性加强,这突出地表现为中秋"拜月"的成分增多和追求"团圆"的意识的加强。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 。"《明宫史》亦记载:"至十五日,家家供月饼、瓜果。"供,是用于拜月的供品。《帝京景物略》记载:"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饼必圆……家设月光位于月所出方,向月供而拜,则焚月光纸,撤所供,散家之人必遍。月饼月果,戚属馈相报,饼有径二尺者。女归宁,是日必返其夫家,曰‘团圆节‘也。"《燕京岁时记》等也说:"京师之曰八月节者……府第朱门,皆以月饼品相馈赠。至十五月圆时,陈瓜果于庭,以供月,并祀以毛豆鸡冠花。是时也,皓魄当空,彩云初散,传杯洗盏,子女喧哗,真所谓佳节也。"
明清北方中秋拜月还有"拜兔爷"的风俗:"月中之兔,尊之为‘兔爷儿‘,逐利者肖像如人状,有泥塑者,布扎者,纸绘者……家人携小儿女购归,陈瓜果拜之。"南方拜月称"斋月宫","瓶花香蜡,望空顶礼,小儿膜拜月下,嬉戏灯前"。值得说明的是,明清拜月已经脱离了神道设教的神灵迷信性质,更多地反映的是人们对幸福的向往和追求。明清拜月的主角是妇女,"男不拜月,女不祭灶"。 妇女拜月的目的主要放在婚嫁子嗣上,其追求的最高目标仍然是"团圆"。现在人们仍然把中秋节叫做"团圆节",也是继承了明清以来人们对家庭幸福圆满的向往和追求。
我国古代诗人留下了很多吟咏中秋明月的诗篇,其中大多数都充满了对天意人事"圆满"的追求和对家人、亲友的怀念。其著名者如:
三五夜中新月色,一千里外故人思。(白居易《中秋夜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
万里无云镜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殷文圭《八月十五夜》)
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曹松《中秋对月》)
脍炙人口的当然还属人们比较熟悉的宋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词虽然是感物伤怀之作,但作者并没有沉陷在消极悲观的情绪之中,而是把"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作为对久不见面的兄弟意味深长的祝慰,寄意高远,豁达开阔,成为千古传诵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