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历史课堂的有效性教学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能力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非常重要。因此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势在必行。现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点感受和做法。
一、培养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某项事物感兴趣,就会主动地接近它,思考它,就会主动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学生对教学若感到枯燥无味,必然“厌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这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首先,设计启发性问题,导入新课。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历史课,如果有个好的开头,成功地导入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有个先声夺人的力量,就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学生进入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提高教学效率。例如讲解“九·一八”事变时,设计这样的情境:同学们都会唱《松花江上》这首歌吧,“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哪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高粱叶子青又青,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先占火药库,后站大本营。”这首歌反映了当时什么历史事件呢?学生回答:“九·一八”事变。”教师接着说:“这节课,我们就从九·一八事变说起。”由此导入新课,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充分的激发,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本课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其次,寻找兴奋点,促使学生学习兴趣化。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与视角,寻找“兴奋点”。教师一方面要深入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背后的感性材料;另一方面要有意识做好教学的准备工作,如广泛搜集教学用的各种素材性课程资源,如生动的文学、历史、科学故事,各种有趣的问题,发人深省的警句,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保证教学内容生动有趣,引人入胜,让学生“愿学”“乐学”。在历史教学中经常用时事热点会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兴趣,如在讲火烧圆明园的时候,就联系了2009年2月26日,圆明园被盗文物鼠首、兔首铜像以2800万欧元在法国被高价拍卖。也联系了当前流落在海外的国宝的情况。通过讲述,学生就自然而然地了解火烧圆明园对中国的损失是十分巨大的,也就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创设和谐教学氛围是有效性的关键
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提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能力,这种发展应是全面发展、和谐发展、自由发展。因而营造一种自由和谐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形成和谐校园文化氛围,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和谐发展。应充分关注并致力于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自由度与亲合度。所谓自由度指课堂宽松和谐自然。这里的“自由”,意在力求确保学生想象的空间,有利于学生保持、优化和张扬个性;所谓亲合度指师生平等合作交流。所谓“亲和”,则是以教师的人格魅力与应有素养,创造保证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所需要的和谐氛围。心理学研究表明,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以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的统一。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是传授知识,它必须由传授者与接受者双边配合才能完成。对预定的教学内容来说,教学效果的好坏,完全取决于教与学双边活动,而影响这个质量水平的一条无形却又有力的杠杆就是情感因素。历史教师不仅要科学准确地传授历史知识,而且要用充分的情感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首先,对学生抱有爱心。马克思说过:“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任。”在此前提下教育学生,学生才乐意接受,教育方能获得成功。其次,尊重学生。著名教育家爱默生曾指出:“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这种尊重就在于把学生看成有思想、有个性的“完全平等的人”,而不仅仅是被管理的对象。没有尊重,教育就难以深入人心,取得应有的效果。再者,理解学生。教师应该更容易理解做学生的苦衷,因为我们也曾有过那段纯真而渴望的年代,让每一颗心灵快乐健康地成长,是我们对教育最大的理解。
三、教学中要注重历史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历史与现实是密不可分的,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古为今用。历史教学应该尽可能与现实生活和时事联系起来,利用所学历史知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前两年,我们关注这样的历史知识传播讲授,例如上到“郑成功收复台湾”这一内容时,联系现在的台湾某些人鼓吹的“台独”观念,我让学生联系学过的历史知识分析说明这种观点为什么是错误的,也是我们所有中国人所不能接受的。然后再让学生联系我们国家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的方法,让学生说一说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景如何?这样将书本知识同实际问题结合,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探究意识,同时也改变了许多学生认为学习历史无用的观点,并且在教学中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了爱国主义情感。
那么今天,我们还要将目光对准新疆、西藏的历史史实。在“藏独”和“疆独”势力破坏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时,我们更有义务将历史的真相告诉学生,让大家知道这些分裂势力是在违背历史,违背人民的意愿的。例如我在讲到“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时,告诉大家在唐朝时,我们汉族就和藏族同胞“和同为一家”了;在元朝时,西藏地区就归属于中央政府管辖了;包括幕后黑手——達赖喇嘛,他的称号也是中央政府册封的,驻藏大臣的设置等等,让学生清醒的认识,有正确的世界观,明辨是非。同样新疆问题也是现如今的社会热点,当学生知道了“西域都护”的设置,都惊叹,原来早在公元前60年,新疆地区就归中央政府管辖,当然就不会为那些骗人的鬼话所迷惑;再看左宗棠收复新疆,每位中华儿女都会为之骄傲。
当我们历史教师都能自觉的将你的教学和社会联系起来,我们也不会为学生不看历史,不喜欢历史而烦恼,你就看到每个学生都关心起身边事、天下事。“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不是我们教书育人的目标,培养“以天下为己任”的新青年事我们的追求。
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门很有研究的教学艺术,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课堂教学的和谐氛围,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再历史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就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课堂教学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达到高效的目的。
一、培养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某项事物感兴趣,就会主动地接近它,思考它,就会主动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学生对教学若感到枯燥无味,必然“厌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这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首先,设计启发性问题,导入新课。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历史课,如果有个好的开头,成功地导入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有个先声夺人的力量,就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学生进入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提高教学效率。例如讲解“九·一八”事变时,设计这样的情境:同学们都会唱《松花江上》这首歌吧,“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哪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高粱叶子青又青,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先占火药库,后站大本营。”这首歌反映了当时什么历史事件呢?学生回答:“九·一八”事变。”教师接着说:“这节课,我们就从九·一八事变说起。”由此导入新课,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充分的激发,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本课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其次,寻找兴奋点,促使学生学习兴趣化。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与视角,寻找“兴奋点”。教师一方面要深入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背后的感性材料;另一方面要有意识做好教学的准备工作,如广泛搜集教学用的各种素材性课程资源,如生动的文学、历史、科学故事,各种有趣的问题,发人深省的警句,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保证教学内容生动有趣,引人入胜,让学生“愿学”“乐学”。在历史教学中经常用时事热点会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兴趣,如在讲火烧圆明园的时候,就联系了2009年2月26日,圆明园被盗文物鼠首、兔首铜像以2800万欧元在法国被高价拍卖。也联系了当前流落在海外的国宝的情况。通过讲述,学生就自然而然地了解火烧圆明园对中国的损失是十分巨大的,也就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创设和谐教学氛围是有效性的关键
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提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能力,这种发展应是全面发展、和谐发展、自由发展。因而营造一种自由和谐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形成和谐校园文化氛围,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和谐发展。应充分关注并致力于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自由度与亲合度。所谓自由度指课堂宽松和谐自然。这里的“自由”,意在力求确保学生想象的空间,有利于学生保持、优化和张扬个性;所谓亲合度指师生平等合作交流。所谓“亲和”,则是以教师的人格魅力与应有素养,创造保证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所需要的和谐氛围。心理学研究表明,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以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的统一。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是传授知识,它必须由传授者与接受者双边配合才能完成。对预定的教学内容来说,教学效果的好坏,完全取决于教与学双边活动,而影响这个质量水平的一条无形却又有力的杠杆就是情感因素。历史教师不仅要科学准确地传授历史知识,而且要用充分的情感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首先,对学生抱有爱心。马克思说过:“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任。”在此前提下教育学生,学生才乐意接受,教育方能获得成功。其次,尊重学生。著名教育家爱默生曾指出:“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这种尊重就在于把学生看成有思想、有个性的“完全平等的人”,而不仅仅是被管理的对象。没有尊重,教育就难以深入人心,取得应有的效果。再者,理解学生。教师应该更容易理解做学生的苦衷,因为我们也曾有过那段纯真而渴望的年代,让每一颗心灵快乐健康地成长,是我们对教育最大的理解。
三、教学中要注重历史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历史与现实是密不可分的,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古为今用。历史教学应该尽可能与现实生活和时事联系起来,利用所学历史知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前两年,我们关注这样的历史知识传播讲授,例如上到“郑成功收复台湾”这一内容时,联系现在的台湾某些人鼓吹的“台独”观念,我让学生联系学过的历史知识分析说明这种观点为什么是错误的,也是我们所有中国人所不能接受的。然后再让学生联系我们国家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的方法,让学生说一说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景如何?这样将书本知识同实际问题结合,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探究意识,同时也改变了许多学生认为学习历史无用的观点,并且在教学中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了爱国主义情感。
那么今天,我们还要将目光对准新疆、西藏的历史史实。在“藏独”和“疆独”势力破坏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时,我们更有义务将历史的真相告诉学生,让大家知道这些分裂势力是在违背历史,违背人民的意愿的。例如我在讲到“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时,告诉大家在唐朝时,我们汉族就和藏族同胞“和同为一家”了;在元朝时,西藏地区就归属于中央政府管辖了;包括幕后黑手——達赖喇嘛,他的称号也是中央政府册封的,驻藏大臣的设置等等,让学生清醒的认识,有正确的世界观,明辨是非。同样新疆问题也是现如今的社会热点,当学生知道了“西域都护”的设置,都惊叹,原来早在公元前60年,新疆地区就归中央政府管辖,当然就不会为那些骗人的鬼话所迷惑;再看左宗棠收复新疆,每位中华儿女都会为之骄傲。
当我们历史教师都能自觉的将你的教学和社会联系起来,我们也不会为学生不看历史,不喜欢历史而烦恼,你就看到每个学生都关心起身边事、天下事。“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不是我们教书育人的目标,培养“以天下为己任”的新青年事我们的追求。
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门很有研究的教学艺术,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课堂教学的和谐氛围,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再历史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就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课堂教学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达到高效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