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多举措助力精准扶贫的探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xz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职业学校坚持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就业为导向,既注重精准传道授业解惑,又注重精准就业创业培训。能够很好地发挥助力精准扶贫的优势,让受教育者掌握一技之长,有更好的出路。尤其对于贫困家庭来说,一人掌握一门技术,就有希望实现脱贫致富,彰显了职业教育在扶贫攻坚战中的作用。
  【关键词】职业学校 多举措 精准扶贫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立项课题XJK016AZXX013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9-0032-01
  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支持农村贫困家庭子女接受职业教育,增强脱贫致富的能力,看中职学校如何助力。
  一、授人鱼更要授以渔之精准授业
  根据精准扶贫的需求,精选专业。2016年春,选定了电子技术应用、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2个省级特色专业作为精准扶贫培训专业。2016年秋以来,根据贫困生的意愿安排在学校不同专业学习,更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为了提高贫困生的输出质量,成立由企业的技术骨干参加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定期召开研讨会,指导学校精准开设课程,结合实际编写校本教材,并制订科学严谨的教学计划。挑选教学水平高、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任教,确保教学质量, 学生职业能力得到了提升,技能水平得到了提高。
  二、既扶智也要扶起志之精准传道
  现实中,确实存在勤者不能富,贫者等要靠的现象,扶贫真正需要智慧。精准扶贫家庭的学生陷在贫穷里,不是他们的过错,可如果我们只是简单地把钱物给他们,让他们以为贫穷可以成为不劳而获的谋生手段就错了。为此,学校通过班会、专题讲座、励志视频、家校联动等方式,将励志教育贯穿扶贫教育的全过程,使贫困生树立人穷志不短,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雄心。当然不能光喊口号,而更加注重對贫困生们灌输,要想体面的生活,必须要有稳定职业的理念。让他们明白职业是收获劳动果实的土壤,是劳动者获取报酬的岗位。
  三、只输血不如能造血之精准解惑
  学校不收取贫困生任何费用,免费提供食宿、床上用品、洗漱用品、学习用品、实习工具、实习耗材,报销他们每学期往返学校的交通费等,这种输血式资助让贫困生学习有保障,从而愿学、乐学。通过主题班会指导他们分析各自家庭贫困的原因,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还针对性地为他们编写了公开出版的《就业指导》教材,让贫困生认识就业、选择就业、适应就业。同时,为了让他们转变观念,激发他们的创业意识,掌握创业技能,学校还邀请了知名的创业导师团队,为贫困生开展创业培训,着重对他们的创业意识、市场评估、制定利润计划等方面进行培训。
  四、成合力校企共育人之精准模式
  学校坚持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大开阔了贫困学生的视野。用“做中教”“做中学”教学模式,补上了这些来自大山深处的贫困生学习基础差的短板。用“工学交替”的学习模式,改变了贫困学子们的思想理念,提升了他们的职业素养。为此,学校积极探索人才培养与产业对接、与岗位对接、与职业能力需求对接的方法和途径。安排贫困生到企业进行为期两个月的教学实习,这不仅让他们学到了直观的专业知识,也丰富了他们的社会知识和企业文化知识,增加了他们的经济收入。
  五、扶上马还要陪一程之精准就业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不仅是职业学校的目标,更是实现教育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为此,学校与本市工业园区的多家企业共建了校外实习与就业一体化基地,利用基地的条件培养贫困生职业素质、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在政府的主导下,每年举办一次大型的就业签约活动,贫困学生均可与企业签定就业协议。由于贫困生在多个企业参加了跟岗实习,既学到了技术,又熟悉了企业的环境和生产流程,企业则通过实习工作了解了贫困生的技术和能力。学生与企业之间双向选择,他们可以选择自已心怡的企业,挑选自已满意的就业岗位,实现了政府、学校、企业、贫困家庭、贫困生“五赢”。
  为强化贫困生的就业稳定性与持久性,巩固精准扶贫成果,防止返贫现象发生。学校制定了贫困生就业管理制度,按每30个人安排一位工作认真负责、协调能力强的老师驻企业,跟踪管理一学期,要求掌握学生的生产生活和思想动态,了解学生的工作环境、工资待遇和及时为学生维权。由于有学校的保驾护航,学生们的工作热情高,工资待遇高,就业稳定率高,为他们的家庭走出贫穷,尽快脱贫致富,加注助推剂。
  参考文献:
  [1]朱爱国,李宁.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策略探究[J].职教论坛.2016年01期
  [2]张鸿翔.职业教育助力精准扶贫的样板工程[N].中国教育报.2018年6月13日
  作者简介:
  曾雄兵(1972.12-),男,湖南郴州人,汉族,本科,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信息技术和校企合作。
其他文献
【摘要】宿舍是高职院校学生集学习、生活和休息为一体的主要场所,是培育和教育高素质人才的阵地,是学校推进和完善素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域。本文旨在通过介绍高职院校学生宿舍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生宿舍 管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7-0198-01  学生宿舍是学生学习、生活和休息的主要
期刊
【摘要】信息技术课上操作繁多,理论深奥,然而每周只有一节信息技术课。如何更好地利用40分钟,高效简洁地完成教学任务,无疑成为了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最大挑战和考验。课堂不是教师显示自己“才华”的地方。所以,真正感人、有效的教学语言,应该是准确规范、简明扼要、形象生动,深入學生内心。  【关键词】语言的准确性 形象 生动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
期刊
【摘要】高职教育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培养综合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对当前高职院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高职院校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平台为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提供交流和学习的平台。本文针对新媒体视角下高职生创业教育与实践进行探讨,分析了高职生创业教育与实践存在的问题及创业教育实践体系的构建路径,从而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促进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与实践的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
期刊
【摘要】高校管理中,品牌经营与管理是一项重要内容,在自媒体时代中更为重要。在如今自媒体影响深入的时代,营销已成为各行各业的必要措施,大学之间的竞争自然而然地会演变成高校品牌竞争。高校必须针对自身特点,结合外部环境,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制定促进自身发展的品牌营销战略,塑造更为鲜明的高校品牌形象。本文通过分析自媒体时代下高校品牌营销管理的现状,提出了具体策略。  【关键词】自媒体 高校品牌 营销与管理
期刊
【摘要】基于教育改革新形势下,我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程需要加强实践创新工作。各地区高校要充分认识到就业指导课程教育工作重要性,其直接关系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因此,就业指导课程专业教师要想最大程度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就必须发挥出体验式教学方法的作用,创建出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本文将进一步对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中体验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展开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就业指导课程 实践教学 体验式教学法  【
期刊
【摘要】在我国教育体系中,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关系着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效果。新时期,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于土木建筑人才的需求量也逐步增加。高职院校需要重视土木建筑大类人才培养的方案,并且根据社会的实际发展以及院校的人才培养目的来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从而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本文结合新时期我国高职院校土木建筑大类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了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土木建筑大类人才培养存在的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经济新常态联动引发了社会各方面的新常态。在新常态背景下,我国高校成人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搭载新常态发展的快箭,大力推进创新我国高校成人教育的发展机制,是关系我国高校成人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新常态 成人教育 机制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常态’下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研究”(湘教通【201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高校教育体制、管理机制、培养模式等各项改革的深入发展,为了提高本科生的教育质量,越来越多的高校相继建立了班导师制度。本文根据笔者担任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班导师10多年的工作实践体会探讨了班导师工作的内容与目标,尤其着重指出班导师要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班导师 土木工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基金项目】上海师范大学德育实践研究课题(A-0230-15-005
期刊
【摘要】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翻转课堂的教育实践开始风靡全球。我国已经有很多学校开始实施这种新型的,以学生学习为主,老师课堂辅导的教学方式。然而翻转课堂的实践仍处于起步阶段,高校中采用这种方法的课程仍较为少见。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本文结合课程内容和特点,从课前准备和教学过程两个方面,重新设计本科服务管理课程,旨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其应用知识的能力。  【关键词】翻转课堂 服务管理 课
期刊
【摘要】高校课程改革十分关键,关系到广大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所以尤为重要。近些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高等教育也焕发出新的光彩,但在高等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逐步调整改革。高等教育课程亟待革新和完善,并且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对毕业生就业和高校教育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本篇文章针对当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于此同时对相关高校课程改革提出了部分意见和建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