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时期我国环境治理的经济学分析

来源 :时代金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vic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环境治理作为政府提供的一种公共物品,与我国的经济制度变迁和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对环境问题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的环境治理法律法规,但是依然难以遏制环境问题不断恶化的势头。本文立足经济学视角,从经济制度变迁和政府行为两个方面对我国的环境治理问题进行深入理论分析,在次基础之上提出相关环境治理对策。
  【关键词】环境治理 经济制度 政府行为
  从20世纪80年代我国提出环境治理政策以来,地方政府在环境治理中一直承担着重要的职能,环境治理成为政府向公民提供的公共产品。20世纪90年代推出的“环境治理目标责任制”,中央政府更是将地方政府推至环境治理的主体地位。按照这一制度设计,下级政府向上级政府承担环境治理的责任,中央政府把地方政府官员要承担的环境治理的责任和义务纳入到领导干部的考核体系中,以此来加强地方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度。但是这一地方政府主导的环境治理模式设计,忽略了转型时期我国经济制度变迁下的地方政府行为目标选择,与现实严重脱节,难以发挥应有的功效。
  一、经济制度变迁与地方政府的环境治理行为
  1978年以前的计划经济时代,地方政府在中央集权控制之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存在相同的利益目标。改革开放尤其是1994年分税制改革之后,地方政府财政收益独立化愈发明显。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也不再仅仅是简单的行政隶属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两种具有不同利益目标的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从行为目标来看,中央政府面对所有的社会群体,追求的是全体公民利益的最大化。而地方政府追求的是自身利益最大化。从实际情况来看,地方政府自身利益与区域的经济实力密不可分,区域企业数量越多,发展水平越好,地方政府所能收缴的税费就越多,自身利益就越能得到保证。而地方政府对经济目标的追求,必然不可能把环境治理问题放在重要的位置。道理很明显,虽说环境治理也是政府官员责任的一部分,但地方政府与辖区内企业的经济利益和社会责任紧密联系在一起,结成了一个无形的利益整体,地方政府为了自身利益需要倾力维护企业的发展,对于企业的环境污染行为也就默许了。
  二、政绩考核体系与地方政府的环境治理行为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对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逐渐由政治考核转变为辖区经济增长的考核,GDP等指标成为政府选拔官员升迁的首要衡量标准。虽说环境治理也是政府官员考核的一个方面,但与GDP相比已显得微不足道。下级政府官员出于个人的理性选择,追求个人升迁,最终选择具有显示政绩行为的倾向。为了追求经济增长,招商引资、城市扩张、基础设施建设一系列措施接踵而至,只要能带来利益流入的企业都是地方政府争取的对象。而GDP的高速增长产生了一系列负面影响,不仅出现了大量的“面子工程”、“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等低效甚至无效投资,浪费资源,而且对社会生态环境造成重大影响。
  按照以GDP指标为标准的官员考核体制,GDP增长越快的辖区地方政府官员获得升迁的机会就越高。这一考核体系将经济发展绩效同职务升迁挂钩,把官员的个人利益和辖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诱使地方政府官员充分挖掘整合各种资源,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通过政策和资源优势,最大限度地攫取外部流动要素资源向本地区的流入,从某种程度上对企业的环境不经济行为产生了变相的激励效应。再者,环境治理是一个长期的工程,治理成效在官员任期内往往无法显示出来,因此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官员在任期内不可能开展有效的环境治理行为而为后任积累晋升的资本。因此,以GDP为主要目标的政绩考核体系下,地方政府的环境治理责任和义务也就只是形式上的规定,不可能产生实际效果。
  经济制度变迁下的地方政府在行为选择上,往往只顾及能够很快带来“政绩”的眼前利益和短期利益,为了经济发展而不惜牺牲环境。而地方政府掌握着地方经济决策和资源分配的权利,在与中央政府的环境治理策略博弈中,往往采取“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方式,竭力为污染环境但能带来经济利益的企业提供政策保护,对于产生跨区域污染的企业行为,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三、结论和对策
  经济制度的变迁,使得地方政府具有不同于中央政府的目标函数,两者在环境治理的行为上出现根本性的偏差。中央政府从经济社会全局出发,重视环境治理,而地方政府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追求,与辖区企业有着紧密的利益联系,对企业的污染行为视而不见,从而使得国家的环境治理政策无法发挥实效。笔者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采取以下对策:
  (一)完善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体系
  负向的激励产生负效应的行为,以GDP为核心的地方政府官员考核体系,不仅催生了地方政府间的“GDP”锦标赛竞争,而且导致环境污染无法得到控制。首先,刨除“唯GDP”论。一方面降低经济增量在政绩考核中的比重,另一方面增加对环境治理效益的考察,消除为晋升为发展,为晋升而无视污染的负向制度激励。其次,明确规定环境治理主体责任,谁污染,谁治理,并把环境指标纳入政绩考核之内,把任期内地方政府环境污染治理,环境资源节约与官员的晋升联系起来。
  (二)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环境治理中的作用
  单纯依靠政府的行政指令治理环境往往收效甚微,也无法形成完善的环境保护的内在机制。因此,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环境治理中资源配置和行为激励的功效,使建立在市场机制基础上的环境治理和环境保护利益机制成为约束企业行为和调动社会各方资源参与环境发展的强大驱动力。从而形成政府的环境政策与管理行为与市场机制相互协调、相互补充、共同发挥作用的新机制。
  (三)优化现行的环境治理体制
  合理界定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环境治理中的权责分工,中央政府负责全局上的政策制定和跨区域性的环境问题治理,地方政府承担起区域内环境保护和治理的职责,同时要对同一层级的地方政府进行合理的职责分工。保障中央政府在环境治理上的绝对权威,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约束地方在环境治理上的不负责任行为,从而使地方追求经济增长的冲动限制在环境的承受范围之内。
  参考文献
  [1]聂国卿.我国转型时期环境治理的政府行为特征分析[J].经济学动态,2005(1):31-34.
  [2]肖巍,钱箭星.环境治理中的政府行为[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73-78.
  [3][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陈幽泓等译.制度激励与可持续发展[M].上海:三联书店,2000,32.
  作者简介:杨会改(1988-),女,汉族,河南许昌人,就读于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研究方向:环境污染控制与环境经济学;李现刚(1988-),男,汉族,河南周口人,就读于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研究方向:政治经济学。
其他文献
在班主任的日常工作中,任务最艰巨的便是对学困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学困生是一个班级中不可避免地群体。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一个关键所在,它直
校园影视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拓展学生发展空间的重要平台。自2013年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建陵高级中学成为
随着经济多元化的发展,中小企业已成为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大企业无法替代的特殊的战略地位,其融资困境日益凸现。文章在分析中小企业融资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
在新时期,我们国家全面推进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开展如此具有中国特色的党性再教育活动,有着极其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社会意义。现在,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初期成果已经显现,而如何在
思想政治素质决定了企业发展的方向,为企业做大做强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思想支持.企业内部保卫队伍在保障企业资产和职工生命财产安全方面不可或缺.目前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各种不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5月我院住院收治肺炎患儿92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布地奈德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46例)和
民族音乐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分支,历来为人们所重视,而近年来出现的西洋乐热,对民族音乐文化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而民族文化类节目近年来的大热,说明国人正在重新拾回
灵感是智慧的闪光,是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典型特征之一.在倡导教学改革的新形势下,如何激发灵感,运用灵感进行教学革新,是每一个创新型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本文从对灵感的分析入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且对教学效果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微课的制作对教师教学设计及教学水平的提高也
【摘要】近年来外资银行加速在中国的扩张步伐,国内银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以建行为首的商业银行吹响了网点转型号角。经过转型,商业银行的产品体系、人才团队、销售渠道和基础设施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发生了质的飞跃,转型成效明显。  【关键词】邮政代理金融 转型发展 建议  当前邮政代理金融在业务种类、网点环境、销售能力、客户管理、风险防范、人才队伍、经营管理体系等方面,和商业银行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市场竞争能力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