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游戏中的幼儿自主探究性活动

来源 :幼儿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n2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自主就是自己做主,探究就是探索研究。自主探究就是完全自己做主的探索研究。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在中小学提及的较多,那么幼儿园的孩子们能不能自主探究呢?经过我们的研究,我认为,自主探究是每个孩子与生俱来的本能,只不过在孩子成长的初期,这种能力因为没有适宜的土壤让其展现给众人看而被忽视。3~6岁是一个人的思维与行动方式的养成关键期,如果在这一阶段重视培养幼儿自主探究能力会惠及孩子的一生,更可能使他们今后的学习会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一、 可自主探究的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区域活动
  在区域游戏中我们常发现经过教师精心准备的区域幼儿并不选择,他们对教师推荐的区域不感兴趣。如“为小动物穿衣服扣纽扣”“钓鱼”等区域游戏,教师将配对、点数等内容穿插在操作材料上。但是这些活动在刚开始推出的几天内有幼儿选择,过了几天就搁置在一边,不管教师多么努力地引导,孩子们多不愿意进入该区域活动。为了找出孩子们最喜欢玩得区域,我们将幼儿每天选择的区域进行记录观察。以小班幼儿为例,他们每天最愿意选择的活动分别是:娃娃家(女孩多)、大型积木建构区(男孩多)、各种小型积木和积塑、橡皮泥等。他们选择的这些区域游戏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他们选择的材料没有固定的模式,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游戏而且每次玩游戏时都可以有不同的玩法。因此,我认为具有可塑性和可变性,而且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操作的区域游戏才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区域活动。
  二、自主探究是孩子的本能,只是他们的探究是浅层次、无目的性的
  仍以小班孩子为例。我们常常发现大部分孩子在玩桌面积塑前,并没有给自己一个明确的目标,我要在今天的活动中搭建一个什么样的东西,他们首先在一堆积塑中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积塑放在自己面前,然后再一边拼搭一边不停地寻找自己认为合适的积塑配件,当你询问他时他会想一想再回答你。而在泥塑活动中幼儿的边做边想的行为更为突出,他们可能随意做出各种形状,也可能跟着别人来做。他们在这样的区域乐此不疲地玩着,甚至不断重复着相同的动作,完全没有厌烦的情绪。由此可以看出孩子们是喜欢自主的,喜欢探究的,不过他们的自主探究是出于本能,停留在比较粗浅的层次。主要表现在:在区域游戏中他们喜欢重复做相同的事情。如刚入园不久的木木每天都会选择积塑区,每天都会用类似炮筒的积塑搭枪,然后不停地在教室里学习解放军走路,这种情况整整持续了两个星期。也就是说他在积塑区域学会拼搭枪后就没有再进行探究。类似的情况在大班也会发生,例如在“陀螺”的主题开展之后,每天都有3~4个男孩子选择这个区,他们主要的玩法就是转陀螺,而且一直持续两个星期以上,并且他们在区域中的活动自始自终都停留在转动上面没有任何的发展。
  三、幼儿的自主探究是受自身兴趣支配的并且稳定性较差
  幼儿在选择区域时完全是依照自己的兴趣进行的,而且他们在区域活动中非常易变,探究活动停留在表面。我们都知道对某一事物的探究是需要一定时间的,我们每天区域活动开展的时间大约是一个小时,这期间还要除掉选择游戏、做游戏准备和整理游戏区域的时间,他们用于真正活动的时间大约是40分钟,在这40分钟的时间里几乎每位幼儿都会更换游戏区域,最多的能更换6个区域,这说明他们的活动易受自己情绪或者他人的影响,探究活动没有深入进行。
  四、区域游戏是培养幼儿的自主探究性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
  1.在区域游戏时确立玩伴式的师生关系。
  教师对幼儿的影响至关重要 ,所以,我们首先从教师的思想转变开始,除了学习理论知识,立足于教师日常区域指导,我们采用互相观摩、研讨等形式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培养目标。刚开始时,教师习惯了集体教学中教师预成为主的教学模式,在区域游戏中教师过多地干涉幼儿活动,反而使这样的区域游戏既没有集体教学高效率的优势,又没有区域游戏中自主发展的优势,于是我们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教师在区域游戏中究竟该怎样指导呢?教师和孩子们究竟应该是什么样的关系呢?在不断地摸索中我们逐步得出:玩伴式的师生关系在区域游戏时是最适宜的。
  2. 带动家长观念的转变,形成家园协力。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幼儿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特别需要家长的全力支持。我们通过家访、家长学校、家长会、开放日、幼儿园网站等做好家长的工作,这样逐渐形成了家园合力的局面,共同开发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例如,一次小班家长开放日,在小巧手区域活动中,让幼儿尝试用不同形状的勺子将黄豆、蚕豆等装入瓶中。我事先准备好表格,让幼儿试验探究后在自己认为最合适的勺子下做标记,活动中教师完全让幼儿自主操作,不干涉幼儿的活动,可旁边的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始终不能将豆子顺利舀入瓶中,不断提醒自己的孩子,有的甚至还动手帮忙。这时,教师及时制止了家长的行为,并与家长交流活动的目的,并请家长信任自己的孩子通过尝试肯定会完成任务。当家长看到刚入园两个月的孩子对着记录表讲出自己在试验中的探究结果时,对自己孩子能有这样的能力表示非常吃惊,纷纷表示赞同这样的教育方法。
  3. 肯定幼儿的探究成果,鼓励幼儿敢想敢做。
  在幼儿的心目中教师是伟大的,是他们崇拜的对象,因此教师对他们的肯定就会使他们认为自己是成功的。例如,在“五彩的衣服”的活动中,教师用彩色皱纹纸将画好的衣服装饰后放在区域中,孩子们纷纷被这件美丽的衣服吸引,他们很快在区域中找出了和老师用的一样的材料。但是他们不知道老师是怎么做的,他们看看教师的范样后,很快拿起材料操作起来,他们有的将皱纸撕成需要的长度粘贴上去,有的用来回缠绕的方法、有的用皱纸贴出自己想象的画面。看着孩子们自己完成的作品,我十分欣慰,我非常肯定他们的做法,夸他们真会动脑筋。孩子们受到我的表扬后,在区域活动更加放开胆量的想和做,也使我看到了一次又一次的惊奇。记得一次一名幼儿将紫砂茶壶带到幼儿园来,引起了孩子们极大的兴趣,他们问紫砂茶壶是用什么做的,我告诉他们是用一种特殊的泥土做的,我们这没有,如果你们想做,可以用我们这有的黄粘土做出茶壶的样子。孩子们非常积极,要家长带来了粘土,我就和孩子们一起养泥、摔泥,将泥土准备好后,我将茶壶放在区域中,告诉他们茶壶是易碎的,要他们仔细维护后就让他们边观察边自己动手制作。这群孩子才刚刚学过将橡皮泥团圆的技能,他们能做出茶壶吗?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一边观察一边指导。孩子们的想象力和操作能力大大出乎我的想象,他们不仅做出了茶壶,而且方法很多,有的将土团圆后,用小手将中间的泥抠出,被他们掏空了的泥团就是茶壶的身体,然后将抠出的泥团圆压扁做成茶壶盖,请我帮忙安上壶嘴和壶盖上的尖子;有的幼儿将一团泥搓成球做茶壶的身体,再用一团泥做成茶壶的盖子,也请我帮忙安上壶嘴和壶盖上的尖子;还有的孩子直接在一团泥中用手捏出一部分做成茶壶盖,一部分做成茶壶嘴,连连接的步骤都不需要。我惊奇于孩子们的想象力和操作能力,我将他们制作的茶壶办成了茶壶展,请来了其他班的老师和孩子来参观,孩子们看到自己的作品这么受欢迎,他们的劲头更足了。
  4.从兴趣入手,让探究活动成为孩子们主动的活动。
  (1)从幼儿兴趣出发创设区域游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孩子们对活动游戏非常感兴趣时,他们在区域中活动的效率越高。我们区域游戏创设正是从幼儿的兴趣入手,积极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引导幼儿主动探究。例如小班的孩子非常喜欢玩娃娃家,我们就将一些分类整理活动内容通过丰富的材料充实到娃娃家区域中。我们为娃娃家设计了许多分类标志:餐具、玩具、衣服等,要求幼儿每天在结束娃娃家游戏时,按照标记将娃娃家的物品整理好。在孩子整理过程中我们及时表扬整理好的幼儿,并发放小贴花鼓励,奖励她多做一次娃娃家中自己喜欢的角色。渐渐的,凡是玩娃娃家的小朋友都会按照标记将物品摆放好。在幼儿学习分类摆放的过程中教师始终细心地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情况,用数码相机记录幼儿活动情况,利用集体活动时间和幼儿讨论总结自己在活动中有什么地方不足,可以有什么更好的方法。通过这样的活动,小班的孩子在区域游戏中主动学会了分类和匹配,真正做到了玩中学,学中玩。
  (2)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变枯燥的学习为有趣的游戏。
  我们充分利用区域游戏的活动形式灵活的优势,将一些相对枯燥的活动转变成幼儿感兴趣的游戏活动,从而使幼儿愿意主动探究。例如,我们将音乐活动中的节奏活动与区域活动相结合开展的主题活动“音乐王国”,节奏练习相对枯燥,在以往的活动中都是教师将需要练习的节奏用各种方式展示出来,引导幼儿通过模仿来学习。而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大胆突破,彻底打破节奏练习的模式,让幼儿尝试为自己熟悉的乐曲配上合适的节奏。教师事先在幼儿中进行调查,选择幼儿最喜欢的歌曲,再从中进行筛选,选择节奏比较简单的歌曲录好放置区域中,然后教师再用图画的方式为歌曲配置图谱也投放至区域中。在区域活动前,教师利用集体活动的时间和幼儿学习认识了一些简单的节奏图谱并学会敲击他们的节奏。教师同样将幼儿学习过的节奏图谱制成许多份投放至区域中,同时也提供了各种打击乐器(幼儿已学会使用)。区域活动介绍时,教师就利用区域里提供的材料为歌曲配上节奏并用打击乐器敲击出来,孩子们非常羡慕,当老师说你们也可以为你们喜欢的歌曲配上你们喜欢的节奏并可以敲打出来给同伴听时,他们都非常愿意尝试。就这样通过事先一系列的准备活动,逐渐调动了幼儿的学习的兴趣,他们争先恐后地进入该区域活动,幼儿在区域游戏中的自主探究的结果完全出乎教师预料,他们听音乐,将节奏图谱摆放到歌曲图谱相对应的位置,并不断敲击乐器进行尝试,他们一边尝试一边更换自己选中的节奏图谱。最后,在该区域中活动的六名幼儿自发地、整齐地为自己喜欢的歌曲配上了适合的节奏并演奏出来。虽然他们配上的节奏非常简单,但他们能根据乐曲选择合适的节奏,完成自己的作品是一件非常了不去的事情。
  (3)游戏内容与生活活动相结合,充分调动幼儿探究的积极性。
  大班幼儿有一个认识日历的活动,幼儿不易掌握。教师观察到许多孩子过生日时都非常高兴,还有孩子会请家长买来生日蛋糕到幼儿园和小伙伴一起庆祝自己的生日,于是教师结合教学活动“认识日历”设计了这样的区域游戏:以“生日”为切入口,让幼儿进行生日调查,在日历中给自己和同伴的生日作标记,制作生日挂历,将自己认为很重要的日子绘制成自己的小画册。在开展这一区域活动时,孩子们快乐的忙碌,每天都忙着采访同伴,学习看日历和挂历,研究自己怎么会有两个生日,日历上怎么会有红色和黑色,挂历上为什么配有许多图片和广告?他们每天都有新发现,都有新的问题需要解决。
  5.逐步提高幼儿自主探究活动的层次。
  在区域游戏中我们尝试根据幼儿的能力分层次创设区域活动,根据幼儿在活动中的情况不断充实活动内容。
  在区域游戏中,我们发现个体差异成了幼儿自主探究层次发展的严重障碍。“外界影响并不是自发地进入个体的活动领域的,而是要由个体从为‘我’的角度进行选择。个体已达到的身心发展水平是个体发展的内部环境,它支配着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决定他注意什么,不注意什么,对什么采取积极的行动,对什么采取回避的态度。”也就是说幼儿在区域中选择什么,会怎样发展有着非常大的差异。我们在区域活动中考虑到幼儿的个体差异,采用分层级创设活动区域,幼儿可以选择自己认为自己最适合的区域活动。活动中教师们发现班级内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孩子能够不断深入探究,这部分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发展非常快,经过一段时间的活动后,他们大多自主意识强烈,活动中敢想敢做,在活动中也能不断有新的发现孩子会自觉跟随这部分孩子学习,能力也在不断提高,还有三分之一的孩子每天沉浸在他们非常容易完成的区域中,自主探究的能力没有多大的发展。这其中有一半的孩子经过教师的引导能尝试更深层次的区域。教师发现这部分孩子是因为胆小,怕失败,畏难情绪战胜了他们的探究欲望,这也与家长的教养方式有关。对于这部分孩子,教师在区域活动中给予更多的关怀与鼓励,让他们克服胆怯心里,建立自信,大胆探究。对于那种探究欲望弱的孩子,教师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引导。方法一:布置任务,倾心交谈,及时把握他们在区域活动的情况。比如,要求他们把自己在区域中的任务完成情况向老师汇报,比如自己在区域活动时都玩过哪些区域,都和谁一起玩的,看到什么,有什么觉得奇怪的,有什么新的发现,教师通过这样的活动及时掌握他们的活动动态,并采取相应的鼓励、表扬与惩罚措施,让他们养成初步的任务意识。方法二:强弱搭配,互帮互扶。对于这部分孩子,他们探究能力也许并不弱,但是他们的探究的欲望确是薄弱的。因此,我们让其与能力强的幼儿结对,在活动中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同伴的力量,逐渐影响自己的探究行为,逐渐加入到自主探究的行列中来。
  笔者认为具有自主探究能力的孩子将来必定成为学习的主人,快乐的区域活动会让他们更愿意探究,更爱学习。
其他文献
摘 要  美术教育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美术作品是孩子最好的表达感情的方式。面对当今日益恶劣的环境问题,如何在美术活动中渗透对幼儿的环境教育呢?本文提出了几点具体可行的做法,以此来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和增强环保的责任感,旨在把环境教育寓于美术教育中,促使幼儿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环保意识。  关键词  环境价值观 环境审美观 宣传环保    当今,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一项重
期刊
摘 要  在我国,随着幼教理论和实践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拓展,“早期阅读”和“幼儿主体性”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本文对 “幼儿主体性”进行界定的同时,探究了在早期阅读中发挥幼儿主体性的方法。  关键词  早期阅读 幼儿主体性  主体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幼儿的主体性是指幼儿在其对象性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幼儿语言教育中十分强调尊重幼儿在语言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早期阅读活动也同样如此。由于幼儿
期刊
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过:“善良的情感是良好行为的肥沃土壤,良好的情感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由此可见幼儿期不仅是开发智力、发展能力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幼儿良好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游戏活动是幼儿最为喜爱的一种形式,也是培养孩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重要形式。游戏可以缩短幼儿掌握道德行为准则的过程。在游戏中幼儿懂得了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也在解决问题或纠纷的过程
期刊
活动内容:德育实践课——快乐健康校园行  活动主题:快乐健康校园行  活动班级:学前班  背景分析:  “千层之台,起于垒土。”新一代中国公民既要有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感,远大理想,又要扎扎实实,一步一步地行动,用良好的道德标尺约束自己。通过本次活动丰富校园文化,使学生对“快乐健康成长”有较深刻的认识,使他们自身健康水平有所提高。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  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获得亲身探究的
期刊
纸工制作活动是孩子们非常喜爱的活动,孩子通过剪、撕、折、粘、贴等技能来制作某一形象和物体,使幼儿在集体活动中学会自己动手制作,完成特定任务,同时也是培养幼儿责任心的良好时机。  在纸工制作活动的实施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些现象:1.纸工课上,有时为了更好地组织教学,教师会布置幼儿一些任务,如带废旧物品,有些幼儿能很好的完成,而有些没带的幼儿却会理直气壮地说:“我妈妈忘了给我拿”“我奶奶没给我装”
期刊
摘 要  自然角是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不可缺少的一块区域,它是孩子们观察、学习、情感体验的一个场所。如何创设自然角,使自然角保持长久的吸引力, 成为幼儿主动关心、主动探索、主动学习的场所。笔者结合农村幼儿园实际,从自然角创设要贴近幼儿的生活、要激发幼儿的有效探究、要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3方面来简单谈谈幼儿园自然角创设有效性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自然角 创设 观察记录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设置
期刊
有关“如何开展小足球活动的教学”是我们一直研究的课题。“足球”是一项高技术的运动项目,高超的足球技能不仅需要刻苦的锻炼,还需要有很好的身体素质。对于幼儿来说,如何学习简单的足球技能呢?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园将足球活动游戏化,结合足球的技能特点,以游戏的形式组织活动。  小足球活动中的“三趣”是指童趣、乐趣和兴趣。“童趣”是指在活动前,为幼儿创设符合幼儿学习特点的,可以自主探索,有一定挑战性的活动
期刊
在幼儿园,孩子们每天都和文学打交道,背诵儿歌、朗诵童谣、讲述故事,积累了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依托文学作品,幼儿背诵、复述甚至仿编能力很强,但是,一旦离开了文学作品,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很少能迁移优秀的文学语言,更不用说有机、灵活、恰当地运用了。如何让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句式能更好地和幼儿生活链接,提高幼儿灵活运用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在生活中自主讲述的能力,我们进行了创造性的尝试。  一、运用
期刊
有兄弟俩,一个出奇的乐观,另一个则非常的悲观。他们的父母想让他们的性格都改变一些,于是就把那个乐观的孩子锁进了一间堆满马粪的屋子里,把悲观的孩子锁进放满漂亮玩具的屋子里。过了一个小时,当他们打开悲观孩子的屋门时,发现他坐在一个角落里,正在伤心地哭泣,原来他怕不小心弄坏了玩具,受父母责骂。  当他们打开满是马粪的房间时,发现那乐观的孩子正在兴奋地用一把小铲子挖着马粪,并不断地把散乱到门口的马粪铲干净
期刊
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儿童在婴幼儿时期就开始表现出对一些数学概念的理解,如数字、基本的几何形状等,任何文化背景中的儿童都能发展并积累起一定的日常数学概念,如借助生活中的情景片段理解多少、大小、地点、方位等,儿童在日常生活和游戏活动中能够自然而然地学会一些数学概念。因此,通过操作和游戏的方式进行早期儿童数学启蒙教育也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认识。  数学教育从学科取向到生活取向的转化中,渗透于日常生活情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