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本的问题设计艺术例谈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cy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效的语文阅读教学离不开提问。语文教师都知道问题设计的重要,可在设计具体的问题时却往往脱离了文本,远离了语文,指挥学生对诸如“朱自清先生为什么要写《荷塘月色》”等等所谓“有创意”的问题进行讨论,其结果是收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些支离破碎的问题分析,既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无法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问题的设计是一门艺术,教师理应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认真学习这门艺术,从而使问题教学起到应有的作用。
  
  一、品析语言是问题设计的思维焦点
  
  高尔基说:“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我们在阅读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作品时,一定要学会欣赏和感悟语言。汉语注重感悟,长于非逻辑的心灵观照,因为汉字是一种音、形、义兼备的文字,文学语言具有模糊性,在模糊性中求准确,在准确中蕴藏模糊,这是汉语超语言性的体现,也是汉语言阅读材料具有多义性的表现,而这种多义性最终又会导致对作品的多元解读。教材中选取了大量这样的作品,要想让学生把握作品如此丰富多彩的意义,“咬文嚼字”“讲深讲透”便是我们努力追求的目标。在具体教学时,将问题设计的思维焦点放在对文本语言的品读和感受中,也能收到见微知著的效用。
  例如教学鲁迅《药》中分析华老栓的形象特征时,笔者注意到一处“可怕”的细节:作为小说主人公之一的华老栓在全篇小说中仅说了24个字,分别是:
  ⑴“唔”,老栓一面说,一面扣上衣服,伸手过去说,“你给我罢。”(5个)
  ⑵老栓待他平静下来,才低低地叫道,“小栓,……你不要起来,……店么?你娘会安排的。”(15个)
  ⑶“得了!”(2个)
  ⑷“没有。”(2个)
  在学生一阵兴奋后我设疑:“华老栓是小说的主要人物之一,鲁迅为什么不让他多说两句话呢?与我们印象中的茶馆老板能言善辩相比,华老栓的木讷寡言背后蕴含着怎样的意义呢?”如果引导学生探析华老栓话语中出现的语境,不难发现,华老栓说话可理解为“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情态,前两句是他主动说的:向华大妈索要买人血馒头的洋钱,临行前对儿子的叮嘱。后两句是华老栓对别人问话的被动回答,都很简短,但语调不同。“得了!”兴冲冲中极度欣喜,“没有。”轻飘飘地一语而过。这样一比较可以清晰地看到:华老栓根本没有关心别人的兴趣,他关心的只是自己的儿子。从这点上来看,华老栓根本不会知道“革命者”,更不知道“革命者”会和自己还有什么关系。他在和自己的不幸命运作苦苦挣扎的同时,已变得愚昧麻木、极端无知。一个朴实本分、笃子情深的老父也是一个麻木迂讷、无知愚昧的农民。这样理解出来的华老栓形象在学生心中便会立体深刻了起来。
  再如教学朱自清先生《荷塘月色》中“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这一句孤零零地看,似乎难以确切把握其真正含义:作者觉得自由的人到底是要想还是不想?这样说不是有矛盾的吗?显然,弄清这些“矛盾点”是感悟作者复杂深沉情感的关键。教学时我们似乎无法对这简短的一句话进行语义剖析、词义索解,也没理由引经据典、知人论世去考证一番。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只要用心去品悟感受一番,稍有点生活经验的人便能体会到其间“没事偷着乐”的复杂情怀:对一个背负沉重生活负担、心理压抑的中年知识分子而言,“什么都可以想”意味着思想的无拘无束,“什么都可以不想”意味着生活的无忧无虑。这是多么令人向往的自由之境啊!
  
  二、把握整体是问题设计的主要策略
  
  在有些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就某个重要的语段就能列举几个或十几个问题,知识点“沙化”现象严重。这样的教学大多带有静止、孤立等弊端,其着眼点往往不能牵一“问”而动全“篇”,缺少指向于联结全文的整体性阅读。要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本,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也就需要站在一定的高度,从整节课、整篇课文出发,设计出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要问题。从设问效果上看,这类问题对课文内容和教学过程有内在的牵引力,并能形成教学活动板块,有“以一当十”之效,把这一问题当作引导学生入境的路标,能把学生引向更深一步的研读。
  例如在执教《荷花淀》时,笔者曾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供学生讨论:俗话说,战争让女人走开,作者孙犁在描写战争时为什么反而让女人唱主角,直至她们也走向了战场?引导学生从作家的创作风格,当时的社会背景乃至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等角度去思考这一问题,便可以理解《荷花淀》这篇小说绝不仅仅是一篇“夫妻话别”式的爱情小说,也绝不仅仅只表现“一个妇女的成长”的政治小说。它极为含蓄地表露了中华民族的民族大义、民族精神,是一部外秀内刚、柔美如水的战争史诗,一如中华女性固有的坚韧、内秀、不事张扬而深谙大道。
  再如在教学古诗《迢迢牵牛星》时,笔者设疑:诗前两句说“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意为织女星和牵牛星相隔遥远,而为何后面又说“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如何理解这里远和近的矛盾?引导学生结合全诗谈谈各自的理解。有学生认为:两颗星相距的确很远,虽然因此而无法相见,但是两颗诚挚忠贞的爱心却始终相依相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所以在他们看来,这河汉也就“清且浅”了。也有学生认为:那浅浅的天河,定然不甚宽广。可是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却不能骑着牛儿来往。咫尺之间,却无法倾诉衷肠,只能无言凝望。只能等待一年去守望一日的团圆。这正如泰戈尔所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不能说我想你/而是/彼此相爱/却不能够在一起。还有学生认为:若是无法相见是因为隔了万水千山,那么这种悲伤总还算有个理由来消释,但是明明只有咫尺之间却如远在天边,这种无奈才更加令人刻骨铭心。
  一般来说,对一篇内容较为丰富的文章,在把握整体的基础上进行问题设计,可以按如下几方面的基本阶段进行。
  (1)在初读阶段,以问题牵动对全文的理解,凝聚阅读兴趣,提高品读质量。例如教学《祝福》时设问:“为什么说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引导学生细读全文后可以发现:祥林嫂的大半生的悲惨命运发展轨迹,其每一个临界点都与春天有关——立春之日,丧掉丈夫;孟春之日,被迫再嫁;暮春之日,病失爱子;迎春之日,一命归天。春天是多么美好啊!祥林嫂不能像常人一样拥有一个生机盎然的春天,这不能不使我们为她掬一把同情的泪水,而透过这一悲惨人物的命运轨迹,又能让我们找寻到那比没有春天更为可怕的压抑、冷漠、世俗的旧世界。在课堂教学中如能以这样的一个问题作为导入,颇有“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能引发学生无尽的思考。
  (2)在主体阶段,以问题形成教学活动板块,形成清晰教学思路,激发学生参与讨论。例如:课文共写了几次祝福,设想一下祥林嫂在每一次祝福时都想说些什么?我们知道,人为什么要祝福、祈福?那是因为自己目前无法拥有或者拥有得不够。祥林嫂在每次祝福之前能拥有什么呢?一个没有丈夫、没有孩子、没有家、没有地位、没有身份甚至连名字也没有的人,她在不同的时期又会为自己祝福些什么呢?在每一次祝福的希望都被无情地破灭后,她又能剩下什么呢?如果我们一步步、一次次地思索这样的问题,祥林嫂“行尸”般地苟活着的命运便可想而知了。
  (3)在深化阶段,以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探寻文章主题、意义、思想,形成教学波澜,制造教学高潮。例如:“祥林嫂是注定要往死路上走的。”(丁玲语)那么谁该为祥林嫂的死担负责任呢?是迂腐冷酷的鲁四,还是麻木不仁的看客?是巧舌如簧的柳妈,还是软弱无聊的“我”?是可怕的世俗缰绳还是礼教笼罩下的鲁镇?这些问题也都值得我们细细思索。
  
  三、形成流程是问题设计的操作原则
  
  如果说设计从整体上感知的问题是把学生引入课文,那么形成流程的问题设计就是引导学生到课文中去寻宝、获取猎物;前者属于略读,后者就是要引导学生去精读。在具体教学时,所设计的问题要形成流程或阶梯,或由浅入深,或由易到难,要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思维规律,教师要在此点与彼点之间筑起阶梯或架上跳板。这种打破沙锅问到底式的问题设计,能够把学生引向更广更深的阅读层次。
  例如教学《最后的常春藤叶》时的问题设计:(1)小说最震撼人心的是哪一个情节?请说明原因。(2)小说的结局有怎样的特点?能找出前面的伏笔吗?(3)最后一片叶子与琼珊有怎样的关系?为什么最后的藤叶能挽救琼珊的生命?(4)为什么说贝尔曼画的最后一片藤叶是他的杰作?(5)贝尔曼画常青藤叶本应是小说的重要情节,作者却没有实写,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6)贝尔曼是小说的主人公,作品集中写他的只有两处,试分析他是怎样的人?(7)欧·亨利式的语言有什么特征?
  我们知道,小说中最震撼人心的情节当属出乎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的意外结局。琼珊把这最后一片叶子作为自己生命的征兆,作为最后一丝与世界的微弱牵连,作为放弃生命的理由,却想不到这最后的常春藤叶竟能战胜“秋风扫落叶”的命运,这给陷入绝望中的琼珊以极大的鼓舞,促使她重新振作起来。以上的几个问题牢牢地扣住文本,对小说的主要情节、人物命运、人物性格、主题思想、艺术特色层层设疑,引导学生环环相扣地对文本进行解读。
  再如在教学《孔雀东南飞》时笔者主要设计了如下四个问题:(1)焦仲卿的母亲出于何种心理让儿子休妻呢?(2)除了殉情,刘兰芝和焦仲卿还有哪些路可走?(3)与焦、刘遭遇相似的陆游、唐琬却走了另外一条路,这又是为什么?(4)爱情如此美好,但是什么让爱情偏离了航向?四个问题中既有对全诗情节的疏离,也有主要人物形象的命运、性格分析,更难得的是,在较广阔的空间中引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爱情”主题进行探讨剖析,使原本较为直白的命题变得深沉、严肃,促人深思。
  (责编 雷 艳)
其他文献
地理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像写文章一样包括导入、中心和结尾三个部分。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导入做到提纲挚领,应该说并不难,以前很多老师都是这样做的。但
当下以改革行政审批为突破口的政府职能转变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之中.同样,科学合理地做好质监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于转变质监职能、真正发挥质监的应有作用至关重要.下面,笔
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对凝聚党心军心民心、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
提起山东潍坊的风筝,远近闻名;提起潍坊的名牌产品——潍柴动力、福田汽车、海化纯碱、希努尔男装、孚日家纺……灿若星辰,流光溢彩,像风筝一样声名远扬。
顶着炎炎烈口,踩着发烫的钢板,动不动就要移动数吨重的砝码,如果你亲眼目睹计量人员检定汽车电子衡的场景,你一定会被深深触动,山东省沂水县计靛检定所的计量检定人员现在每天部在
近年来,中考政治试题越来越突出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尤其是注重在考查知识重点时融入重大时事政治热点。因此,在复习中,我们不仅要抓住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而且要抓住时事政治热点和社会热点问题,同时还要抓准“重点”与“热点”两者的结合点。这是因为,教学的重点与考试的重点是一致的,而这种一致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变化的。能否掌握这种变化的趋势和规律,关键就在于能否把握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重大时政热点的结合点。所
【摘 要】 从高考英语答卷中不难发现,学生普遍存在写作能力较弱的现象。究其原因,除缺乏系统有效的写作训练外,写作评价方法的单一也是制约学生写作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笔者本着科学理性的态度,结合教学实践经验,阐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高三英语写作评价模式,旨在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关键词】 以学生发展为本 写作评价     一、 传统的高三英语写作评价存在的误区    1.评价主体单一  传统
【摘 要】 课堂笔记对学生学习和复习英语知识能起到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对聋哑学生来说更是如此。教师应让聋哑学生认识到做好课堂笔记的重要性,并且教会他们做笔记的方法,培养他们良好的笔记习惯。  【关键词】 聋哑学生 英语学习 课堂笔记    社会在不断进步,所要求的人才能力水平越来越高。对弱势群体的教育越来越受人关注,聋哑学生的高中教育也在社会上铺开了。在校的高中聋哑学生毕业后如果要参加高考,需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