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incra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教学中合理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对于优化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突出教学重点和突破教学难点有事半功倍之效。现代教育技术犹如一座架设在学生和语文教材之间的不可替代的桥梁,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再现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录像、投影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能再现课文情境,使课文内容形象化,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初中语文《春》的教学中。通过录像再现,学生从屏幕上看到小草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风吹杨柳,柳条摆动;桃花、杏花、梨花竞相开放;农民在田间辛勤地劳作;孩子们欢跳着,风筝在天空中尽情地飞舞……学生全神贯注地看着屏幕,尽情地品味着“一碧千里”“流水淙淙”的内涵。通过这些活生生的画面,学生深刻地理解了春的美景,体会出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可见,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使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大增,增加了学生的知识量。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灵感,引导想象说话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适当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的灵感,引导学生打开说话的天窗,从而培养和发展学生说话的创新能力。例如,在教学《白毛女》一课时,教师可先让学生看有关电影片断,引导学生观察人物的动作、表情,使其深刻地理解课文,把握“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主旨。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增强教学内容美感,陶冶学生情操
  
  审美感知是人对于能够引起愉悦的事物完整形象的反映。感知美是审美过程的起点,学生对于艳丽的色彩、和谐的声音有一种天然喜爱的倾向。根据这一点,把语文课中美的形象、事物通过录像、投影展现出来,创设一定的意境,让学生感知审美对象,产生美的情感,陶冶其情操,以培养学生拥有鉴赏美的大脑和创造美的双手。
  
  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难点,更好地把握课文重点
  
  在讲读课中,恰当地运用录像、投影可起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功效,使重点易于突出。例如,《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一课的重点是门子面授机宜给贾雨村。教学中通过有关《红楼梦》的影视片断,其中贾雨村和门子的动作、表情、语言,对分析贾雨村及门子这两个形象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二人说话的表情、动作、尤其是门子从口袋里掏出“护官符”的动作、贾雨村拿过“护官符”时的动作和现场的声音,都能很好表现出小说要表现的主题,揭露了作为封建地主阶级代表的四大家族互相勾结、狼狈为奸的事实。
  教学过程中,形式多样的现代教育技术的灵活运用,改变了传统的、单一的“一块黑板一支笔,一个先生一张嘴”的授课模式,把学生带人到一个崭新的视听氛围之中,对于提高语文课堂效率起到了妙不可言的作用。
  
  加强课外阅读提高语文能力  赵渭侠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是学生听、说、读、写不断实践的过程,也是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受到熏陶感染的过程。
  就阅读而言,语文新课标在“基本理念”部分就强调语言的积累和语感的培养,在总目标中又要求在阅读方面注意“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然后在各阶段目标中再对此加以具体化,导向是很明确的。语文的学习是很难做到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没有积累,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当然学不好语文。
  为落实这一指导思想,应先从扩大阅读量着手。这包括两方面要求:一是提倡扩大阅读面,二是规定课外阅读量。
  目前,许多教师认为课外阅读是有弹性的任务、有时间就读,没时间就不读。还有的教师认为。学生连课本上的都学不会,还读什么课外书?我认为,这些教师还没有摆正课内与课外的关系,即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也没有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因为语文学习是个“慢功”,语文听、说、读、写的基本功必须经过大量的实践才能练就。
  观念更新了,但课外阅读量怎么保证?教师是要花些心思讲一些方法的。要做到三个保证:
  
  1 看书时间的保证。学校开设的阅读课,不能随意占用,要让学生尽情地在书中畅游,还可以适时地布置家庭阅读作业。
  
  2 书籍的保证。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班级图书角,或者让同学互相借阅,使学生有书读。
  
  3 指导的保证。任务布置下去就不管了,让学生去读吧,这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小学生的识别能力差,该读什么书,不该读什么书,他们往往不会选择。因此,教师要有目的地帮助学生选择课外书。
  (1)指导学生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的阅读。如学了《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给学生推荐《安徒生童话》;学了《草船借箭》一文,给学生推荐《三国演义》;学了《狱中联欢》,给学生推荐《红岩》,等等。
  (2)推荐适合阅读的书籍供学生阅读。如科幻小说、童话故事、名人传记、游记等。
  这样,学生不仅仅扩大了知识面,重要的是学生经过大量的语言实践,逐渐将书中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积淀为语感,从而不断提高语文能力。
  以上三点做到了,一个有经验的教师还应不断地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如于永正老师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时是这样做的:每当看到学生有了进步,就给学生买课外书当奖品,鼓励学生阅读。我们可通过开展读书汇报会,举办故事会,开展阅读比赛、谈天说地等活动,交流读书心得,让学生自觉地、发自内心地喜欢阅读。
  在阅读中,学生会逐步品味到语言的形象美、意境美、思想美,感悟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产生热爱祖国语言和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并且通过阅读,吸纳的语言材料由量的积累逐渐到质的飞跃,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也必将随之提高。
其他文献
黄河在东汉至唐的800多年间所谓“长期安流”,实际包括三种情况:(1)由于河道治理而暂时稳定;(2)虽无重大改道,但决溢仍很频繁;(3)由于下游严重战乱及人烟稀少,决溢徙损失相对
最初接触电脑,是从玩电子游戏开始的,以致刚学会上网时除了看点新闻就是打游戏。2000年,学校电脑教室建成,并联了网。渐渐地,我学会了上网查资料,开始利用网络进行工作。  2002年8月,我参加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辅导老师推荐了英特尔未来教育网的论坛,并教大家怎么注册,当时还不知道论坛是怎么回事,登陆后才知道是大家交流的地方。于是,就经常在这个论坛游荡,不久发帖数便跃居排行榜第11位。当时对论坛认识
从上古三晋大地人文和地理特定情况、自然和社会特定环境出发 ,在大量历史事实的基础上 ,对三晋文化的历史特色 ,作了宏观的论述和概括。结果认为 ,三晋文化作为上古时期中原
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学术期刊质量,促进学术交流,激励广大科技人员不断创新,倡导和鼓励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在国内学术期刊发表,中国科协于2006年举行了“第四届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
社会思维学是研究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条件下,人们相互交往、相互作用中的具体思维活动。通过对社会思维学的定义、内容、几个重要范畴及三大规律进行论述,可以看出社会思维学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学校都在积极探索教育改革的创新之路.洛阳八中实验初级中学在实施教改的过程中,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在初一创建实验班,初三实行走班制教学,把自主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生活阅历浅,生活经验少,因而很容易在不经意间发生伤害事故,给校长、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压力.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减少校园伤害事故呢?我校的做法是:
一般来说,学生是不敢轻易骂老师的。当他认为教师对他的不友好行为超出了自己的忍受限度时,当面顶撞老师甚至骂老师便成了发泄自己情绪的最后方式。尽管新课程理念强调了师生关
照片上的她名叫赵小飞,生活在一个条件优越的农村家庭里,爸爸大学毕业后没有服从国家的分配,而是南下独闯“江湖”,几年后事业有成。她上小学二年级时,妈妈也随爸爸南下了。她和姐姐跟着姥姥生活,养成了任性、倔强的性格。家人对她的学习放任自流,她成绩很差。  她是全班年龄最小的学生。三年级时,班里有一位男生叫了她一声“小不点”,她给了那个男生一记响亮的耳光,从那以后班里同学都怕她三分。升入六年级后,我担任她
改革开放以来,农户非农产业群体在发展我国市场经济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政府行政体制尚没有建立起对这一产业群体系统性的保护和管理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