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的成就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t_chengdu_xx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花儿”艺术大师朱仲禄老先生离开我们已经一年了。每当想起他老人家对“花儿”艺术的重大贡献,除怀念之情油然而生外,更对老先生充满了无限的敬仰。
  朱仲禄老先生在几十年“花儿”艺术生涯中,不但搜集整理并出版了《花儿选》、《爱情花儿》等;发表了“花儿”研究论文150多篇;在“花儿”演唱、培养“花儿”艺术人才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用著名歌唱家胡松华的话说,“在‘花儿’领域里,从挖掘整理,到传承发展创作,朱先生立下了汗马功劳”。朱老一生改编和创作的“花儿”歌曲很多。他的改编深得“传承”之精髓,表现在歌词中,在保持原词语言风格的同时,通过拓展、刻画、连缀等方式,在提高格调、丰富内容和便于理解上下功夫;表现在音乐中,注重将不同的“花儿”音乐、民间小调巧妙地结合起来,通过音乐色彩的丰富性、表现手法的多样性来扩展乐曲的内涵,为“花儿”这种民间音乐形式提供了更宽广的发展空间。我认为,在他一生的创作和改编中,艺术成就最高、流传最广、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当属《上去高山望平川》和《花儿与少年》。
  《上去高山望平川》是一首河湟“花儿”,它流传在古河州(今甘肃省临夏市),所以对它的命名又经过了“河州二令”“河州大令”的过程。它的歌词是这样的:
  上去高山望平川,
  平川里有一朵牡丹。
  看去容易摘去难,
  摘不到手里是枉然。
  这首歌的歌词采用比兴的手法,含蓄地表达了青年男性对姑娘的赞美、仰慕和追求的心理。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歌词,寓意却非常深刻,富有想象力。朱老是从其父亲朱瑞——青海省同仁县保安堡永安村有名的唱把式——那里学到这首“花儿”的。他从父亲那里学来的《上去高山望平川》的唱词是这样的:
  上去高山望平川,
  平川里有一朵牡丹。
  心牵你者摘牡丹,
  心昏者拔了个马莲。
  1950年8月,毕业于中国人民革命大学三分部的朱仲禄在音乐家关鹤岩的推荐下来到古城西安西北音协工作,后调西北歌舞团任专职演员。期间,他认为《上去高山望平川》这首“花儿”歌词的前两句在恢弘的气势中不乏细腻,但后两句格调不高,对于不懂“花儿”的人来说,很难明白歌词所表达的意思,也不适合在多人面前演唱。经反复琢磨,朱老把原词中的第三、四句“心牵你者摘牡丹,心昏者拔了个马莲。”改为“看去容易摘去难,摘不到手里是枉然”,使后两句词与前两句词之间的过渡更加自然,整体的意蕴表达更为贴切,表现的感情色彩也更浓厚,不仅艺术地表现了一个追求爱情的男青年复杂的心理过程——想追求心上人,又怕遭到拒绝;怕失去心上人,又不甘心放弃——又在情绪上由原词表达的失望一转而变成希望,由此,巧妙而合理地提升了歌曲的艺术价值。
  这首“花儿”歌曲曲调是用河州令《阿哥的憨肉肉》,即后来命名的《河州二令》来演唱的。朱老先生找到关鹤岩、陈川静商量,把曲调的起音和中间转折音都提高,并进行一些拓展,把原先前四个音由同度进行后向下级进改为第二、三个音向上四度跳进,用弦律的起伏,将原来的苍凉、悲伤改变为热情、奔放、悠扬和舒展。改编后的曲子,商徵二音的四度进行非常多,大跳音程比较频繁,尤其是过渡句的十一度下行大跳气势非凡,音域宽广,具有激越、豪放的特点。词曲都焕然一新的《上去高山望平川》在1953年夏天举行的第一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中,由朱仲禄演唱获得优秀奖,并被推荐到中南海怀仁堂,为中央领导人表演,大获成功,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这次演出结束后,朱仲禄、王绍明、马占祥三人进行研究,把与《河州令》相近的几个调子进行了分化,把朱仲禄所改编和演唱的这个曲调称作《河州大令》。
  1962年,朱仲禄在上海结识了我国著名歌唱家胡松华,在朱仲禄的影响下,酷爱民歌的胡松华对“花儿”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朱仲禄的口传心授,胡松华把美声唱法和花儿的传统唱法有机结合起来,并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在歌曲的开头加进了很自然的副词“哎咳咳”,然后用宫音作为装饰音的开头,在“上去高山望平川”的“上”字上很巧妙地用了一个回转滑音,用传统音乐五声音节中的宫、羽、宫一回转,即进入主音商,然后唱出了朱仲禄教给他的曲调。在继承原曲调高亢、嘹亮、舒展的前两句即比兴句后,在下行11度大跳后进行了节奏上的发展,加进了一个八分附点音符,然后又围绕主音徵音加进了一个回转滑音,使曲调更加委婉和谐。在结束句的最后,把原来四平八稳的四分音符改成了切分节奏,以节奏的抑扬顿挫和跳跃性来表现歌唱者脱口而出将心上人比做牡丹花的情景,从而将旋律与节奏的跃动与情绪的波动有机结合起来,使词、曲、意完美融合,浑然一体。胡松华把这首“花儿”作为他的保留曲目,用他那浑厚的演唱,走出国门,传播到了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抒情“花儿”歌舞《花儿与少年》是朱老和作曲家吕冰、舞蹈编导章民新共同创作的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这首歌曲的渊源可以追溯到青海民间社火节目《八大光棍》和它所采用的民间小调《再等上一等我》(后经人重新填词后更名为《四季调》。直到现在,青海广大农村跳《八大光棍》时就唱《四季调》)。1956年,为给全国专业音乐舞蹈汇演创作新节目,由朱仲禄提议,用《四季调》为基本素材编一个歌舞。在构思这个曲目的时候,朱仲禄提供了三首青海民间小调:《蓝桥会》《四季调》《五更鼓》,参与了舞蹈构思、服装和道具的设计,并写下了12段歌词,这一创作曲目就是现在的《花儿与少年》。可以说,这个歌舞在融合民间音乐并进行发展和创新方面的探索是非常成功的。
  《花儿与少年》堪称用音乐元素和唱词紧密结合的方式表现地域特色的经典。音乐一开始用广阔的商调式慢板作为引子,用具有商徵性调式特点的河湟花儿引出女声领唱:“春风(呀)吹醒(这)凤凰山(呀),山前的流水映蓝天”,点明“花儿”歌舞所表现的时间是阳春三月,地点是黄土高原的凤凰山。然后分女高、女低、男高、男低四个声部的混声合唱,揭示了这个抒情花儿歌舞的爱情主题——“杨柳迎风点头笑,桃花悄悄地红了脸。”这个引子音乐除乐队演奏的前奏外,全部采用了朱老提供的《蓝玉莲》的音乐素材,只是在速度上进行了一些处理,拉长了乐曲进行中的商音,将原素材的行板速度处理为广板速度。体现高原人宽厚、舒展的节奏韵律。接下来的六段歌词,作者采用了《四季调》和《五更鼓》的音乐素材,用小快板的速度来回穿插,旋律欢快跳跃,手法上采取男女不同音色的对比——女声齐唱和男声齐唱,表现青年男女相互赞美,互相爱慕,播下爱情种子的动人情景。音乐同样是商徵性调式。在这两段青海小调中间很巧妙地插入“花儿”的起句,“哎……哟……”的旋律,很自然地把民间小调和“花儿”揉和到一起,既突出了花儿的音列特点,又恰如其分地运用了小调具有鲜明节奏特点的长处,加深了音乐的情感色彩和表现力度。接下来曲作者对音乐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延长了“阿哥是太阳山口里看,尕妹是才开的红牡丹”最后的商音,并在原来商调式的基础上,大量增加了清角和羽音,在商、清角、羽、徵音中来回变化,给人以清新的变调感觉。同时,曲调的节奏也进行了调整,由原来的四二节奏变为八三节奏。这段三拍子的音乐旋律起伏多变,非常舒展优美,在自然小调音乐中堪称一绝。再配上优雅抒情、比喻独到和赞美奇特的歌词,把少男少女对美好生活和爱情的向往及追求,刻画得淋漓尽致。
  当人们还沉静在对这段美妙绝伦歌词的无限遐想之中的时候,还完全陶醉在对这段优美的音乐旋律的审美愉悦当中的时候,乐曲又转入明快的四二节奏和跳跃的旋律中。作曲家吕冰在原调的基础上,把四季调第一、二句间的八度大跳改为纯五度大跳,使旋律的发展更加自然、和谐。在接下来的旋律中,大量运用羽音,使歌曲在羽、宫、商、徵几个音中来回穿梭,互相映衬,在欢快的节奏和四个声部的混声合唱中把歌舞表演推向高潮。最后,作者以一段合唱的方式作为结束,表现“少年爱上了红牡丹”,用“花儿”的开始句“哎……哟……”结束在商调式的主音上,首尾呼应。这段尾声采用了中板的速度,在高潮以后的舒展音乐旋律中,把一对对的少男少女送进广阔的原野,给观众留下了无限的回味。
  这个作品在1957年全国第一届专业音乐舞蹈会演中,得到了很高的评价。会演期间就有许多兄弟省市的专业文艺团体,向陕西歌舞团学习这个节目,并参加了同年秋天在莫斯科举行的世界青年联欢节,受到许多外国朋友的赞赏,为祖国赢得了荣誉。1958年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了介绍这个歌舞的专著《花儿与少年》。据著名学者、西北师范大学敦煌音乐学院张君仁博士的粗略统计,到目前为止,以各种方式出版和演出的《花儿与少年》有十多种。笔者查看网上,以各种形式的独唱、对唱、组合、器乐演奏的《花儿与少年》不下百余种。如黄灿演唱的《花儿与少年》(错冠以王洛宾改编词曲);阿宝演唱的《花儿与少年》;中央3台第十三届青年歌手大奖赛上吕蔚和吕继宏的对唱《花儿与少年》;青燕子演唱组演唱的《花儿与少年》;用小提琴、手风琴、笛子、二胡等乐器演奏的《花儿与少年》以及女子十二乐坊表演的《花儿与少年》等等……
  2006年我去看望朱老先生时,在他家看到了一个外地朋友写给朱仲禄的信,大意是他唱着《花儿与少年》长大,但苦于找不到完整曲谱,到现在还只会唱其中的一两段,希望朱老邮寄一份《花儿与少年》的完整曲谱给他。这位“歌迷”最终如愿以偿。
  如果音乐是生活在特定环境下的一个民族感情的物质载体,那么,不同生存环境和生活内容浸润下的民间音乐自然就具有独特的地域特点。花儿起源于这片黄土高原,其高亢抑扬的曲调和极富比兴手法的辞章,既是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他们向往美好未来的真诚表达。当下有一句流行的话,说凡是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们也可以说根植于民间沃土之中的音乐是经久不衰的,从这个意义上解读,朱仲禄老先生追求一生创作出的“花儿”艺术作品,其经久不衰应该是必然的。
  
  参考文献:
  刘凯:《青海民歌探宝》青海省文学研究所1987年版
  施咏:《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年4月第1版
  张君仁:《花儿王朱仲禄》敦煌文艺出版社2004年6月第1版
  张君仁:天津电视台专题片《中国人》——花儿王朱仲禄
  郭正清:《河州大令·上去高山望平川》应该怎样署名?
其他文献
日记体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使女作家丁玲在上世纪30年代的文坛上崭露头角。这篇自我表白型的心理小说,大胆地采用日记体的第一人称叙述方式,主观直感地呐喊出“五·四”时期新女性的精神苦闷,反映出内心似火的时代知识青年在混沌动荡的时代中无法寻求精神出路的惆怅心情。    一、对《莎菲女士的日记》的评价    《莎菲女士的日记》发表后所得的评价褒贬不一。在上世纪30年代,茅盾曾高度评价:“莎菲女士是‘五·
期刊
梅娘是二十世纪40年代北平沦陷区文坛与上海的张爱玲齐名的女作家,她们一南一北遥相呼应,共同关注女性命运,深切地抒写着女性的情欲世界。而梅娘通过《鱼》《蟹》《蚌》等一系列具有符号隐喻的作品,表现了更鲜明的女性意识和立场。一般认为,“对女性的关怀和对男权及其社会文化的鞭挞是梅娘女性意识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   “复调”本是音乐术语,是指由几个各自独立的音调或者声部组成的音乐。俄国文学评论家巴赫金在研
期刊
抚州市位于江西省东部,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才子之都,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道“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这里人文气息浓厚,文物古迹众多,古典文化的足迹和现代生活气息在这里汇聚。抚州有宝贵的革命纪念故居和故事,也是江西红色旅游的一部分。国内一次抽样调查表明,来华美国游客中主要目标是欣赏名胜古迹的占26%,而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最感兴趣的却达56.7%。民俗风情旅游不仅仅成
期刊
神秘的鸡头寨是南方蒙昧社会超稳定形态的一个缩影,它里面充满着国民劣根性的苍老遗传。丙崽是这个社会的畸形产物,是一个抽象而荒诞的象征符号。丙崽的荒诞与鸡头寨的荒诞是和谐并且互渗的。  韩少功认为,文学有根,根深植于民族传统的文化土壤中。而他的代表作《爸爸爸》则充分体现了他的文学主张。《爸爸爸》完全去掉了时代和社会背景,具有模糊性,使读者在绵延不断的历史中去确定人物的位置,故事中加入了现代艺术的审美。
期刊
一、 引言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十九世纪美国伟大作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也是他最重要的作品,曾被厄内斯特·海明威评价为“美国现代文学的源泉”。书中以第一人称的方式,生动地讲述了美国内战前十三岁的主人公哈克贝利·费恩(简称“哈克”)不甘社会循规蹈矩的“教化”,于是,和黑奴吉姆逃亡到密西西比的历险故事。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描写的是南北战争以前的故事,但成书于1884年,已
期刊
邓小平法治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理论,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法治国家具有重要作用。    一、邓小平法治思想的提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及时总结国际、国内民主法制建设方面的经验教训,把我们党和国家从危难中拯救出来。但是,文革带来的后遗症还很严重,国家的社会民主法治生活还未走上正确的轨道。以言
期刊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何谓“以人为本”?追溯“以人为本”的思想渊源,见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是新兴资产阶级为反对封建专制和宗教神学打出的一面旗帜,内容强调人生来是独立、自由、平等的;虽然在中国古代史上也有过“以人为本”的描述,但是其含义与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所论述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内涵有本质不同,中国古代史上描述的“以人为本”思想主要指“民本”。例如
期刊
长久以来,通说认为调解制度同行政权的不可处分理论相违背,然而随着行政诉讼法学理论研究的深化以及多年来司法实践的推进,这一观念受到来自理论界和实务界越来越多的挑战和质疑。众多学者开始关注行政诉讼调解制度,全面地对调解制度的理论障碍、可行性以及程序设计等进行研究;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黄松有在中国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2004年年会上也指出,应当尽快确立行政诉讼的调解制度。在我国行政诉讼法面临重大修改之际,
期刊
为何中美的首次交往要旧瓶装新水?一来对事件起因的重读会引起对历史的新阐释,二来目前的研究:一方面如梁碧莹的《广州口岸与美国对华贸易的缘起》集中在当时的美方语境,另一方面如韩德的《一种特殊关系的形成》虽有涉及双方的语境但又不甚详实。出于上述考虑,本文着重以互视视角重新探究山茂昭来华时中美双方的历史语境。  谈到解读历史就得先谈谈新历史主义里所引起的认识论和本体论的矛盾。这种矛盾虽然存在,但并不意味着
期刊
语用学作为一门快速发展的学科,它的分析焦点涉及到语言使用的现实环境,反映语言使用者的交际意图。公司简介作为一种宣传性的材料,有其特定的内容和功能。具有不同文体特征的语篇,对其翻译的语言和语用功能有着不同的要求,因此了解这种文体的语言特点和语用功能才能更好地进行翻译,达到有效的宣传目的。    一、公司简介的语用功能和语言特点    皮特·纽马特(1982)曾根据不同的功能,将语篇类型分为表情类、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