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莎菲女士的日记》的日记体意义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yaoma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记体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使女作家丁玲在上世纪30年代的文坛上崭露头角。这篇自我表白型的心理小说,大胆地采用日记体的第一人称叙述方式,主观直感地呐喊出“五·四”时期新女性的精神苦闷,反映出内心似火的时代知识青年在混沌动荡的时代中无法寻求精神出路的惆怅心情。
  
  一、对《莎菲女士的日记》的评价
  
  《莎菲女士的日记》发表后所得的评价褒贬不一。在上世纪30年代,茅盾曾高度评价:“莎菲女士是‘五·四’以后解放的青年女子在性爱上的矛盾心理的代表者!”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对于这篇使丁玲名噪一时的日记体作品,当时的文坛是曾给予了较高评价。但在“文革”期间,这篇丁玲的成名作也恰恰成为了她受到冲击的缘由。“莎菲是一个有着女性的‘病态心理’的厌世主义者,她‘既苦闷又残忍,既无耻又虚伪’,她的‘恶劣的性格’在今天只能赢得人民的唾弃。”
  这主要是由于莎菲女士这一特立独行的人物形象所带来的影响。“莎菲女士是心灵上负着时代苦闷的创伤的青年女性的叛逆的绝叫者。”“绝叫者”这一称呼准确地点出了莎菲女士这一文学形象在现代文坛上的特殊地位。她的这一叫,叫出了一代青年的时代苦闷,叫出了“五·四”新女性热烈而矛盾的挣扎。
  日记体的第一人称叙述法巧妙而有力地帮助莎菲女士成为了时代欲求的“绝叫者”。
  日记体小说的第一人称叙述法明显受到西方日记体、书信体小说的影响。《少年维特之烦恼》的翻译曾在上世纪文坛风靡一时就有力的说明了《莎菲女士的日记》中第一人称叙述方法受到了西方模式的启发。这种从“我”的口中讲故事的模式很快成为“五·四”文坛上引人注目的新现象。这是由于,在中国传统小说的创作中,讲故事的人受到了高度的限制,“他从故事以外的有利地形上来叙述和评价他的故事,依靠为人们所接受的对于人生经历的种种假设来打动读者。”总而言之,中国传统小说的叙述者远离于故事本身,以旁观者的身份冷静的进行陈述,而《莎菲女士的日记》中的叙述者参与到故事当中,对于表面事件进行带个性和带疑问的反映,所以“我”被戏剧化了。
  
  二、《莎菲女士的日记》的时代意义
  
  《莎菲女士的日记》是一种心灵敞开的自我表白,非常贴切地表现了“五·四”时代的心灵解放的时代欲求,文体表现功能获得了时代意义。
  在《莎菲女士的日记》这部丁玲的早期作品中,作者似乎主观情感丰富而庞杂,统于笔下那并不通畅的文字就是最好的说明。“五·四”时的丁玲只有十四、五岁,“五·四”的新思想新文化是在潜移默化中对丁玲进行着文学培育,而她的文学真正开花结果是在大革命低潮的混沌时期。由此看来,丁玲的文学创作在某种意义上是远离政治的,她并不是一个英勇的“革命派”。却“替在混沌的时代、闭塞的时代中寻求出路的青年们,彷徨惆怅的青年们代言,反映他们那种虚无、渺茫的心情。”
  换句话说,早期的丁玲与政治风云隔着相当的距离,但作为一个成长中的时代青年,丁玲更乐于将一个时代的病痛毫不留情地公之于众。“五·四”叫醒了一代青年,却没能告诉他们下一站的去向。“五·四”后的青年当中涌现出一批出走的“娜拉”。丁玲任凭她细腻的女性视角,用她手中的“逃亡之笔”,身临其境地收集到“五·四”青年无以排解的时代欲求,并借莎菲女士之口叫出了一代青年的时代苦闷。此时的作家丁玲和主人公莎菲以及千千万万心灵解放、内心矛盾的“五·四”青年异口同声,共同呐喊出内心不知走向何处的空虚和郁闷。
  日记体独特的第一人称叙述方式,直接为作为时代青年代言人的莎菲提供便利。作者本人借由日记体的特殊方式,能够轻松“附体”到莎菲女士身上,轻松表达作家本人的思想看法。
  
  三、结语
  
  同时,大胆的心灵倾述方式,是叛逆女性形象自我层次的有效视角,便于人物的复杂矛盾心理的展示。
  丁玲在《三八节有感》中说过,“我自己也是个女人,我比别人更了解妇女的缺点。”从中不难看出,作为一名女性作家的丁玲,是要为千千万万的莎菲女士振臂一呼。莎菲女士这样的知识女性具有近代教养,在自我意识中觉醒,与敏锐的感受性,却无法找出人生的明确方向,因而终日郁闷烦恼。利用日记体体式,借着莎菲之口,丁玲呐喊出自我的女性“话语”,闪耀着一片女性自我的个性光芒。
  丁玲曾说她渴望着像鹰一样飞翔。对时代青年和女性个体的关照,投射到《莎菲女士的日记》这部作品中。丁玲用莎菲的日记,替一个时代的苦闷和欲求立言,而日记体以主人公亲历性感受的记录来书写,大大增加了作品的真实性和感染力,增强了主体经验的表现功能。
  
  参考文献:
  [1]张天翼.关于莎菲女士[N].人民日报,1957.
  [2]茅盾.茅盾论中国现代作家作品[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0.
  [3]袁良骏编.丁玲研究资料[M].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
  [4](美)梅仪慈.丁玲研究丛书[M].厦门大学出版社,1991.
  [5]茅盾.茅盾论中国现代作家作品[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0.
  (作者简介: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其他文献
一代“花儿”王朱仲禄先生在“花儿”世界里修成正果后,别“花”而去。我们在惋惜这位“花儿”天才的同时,也为其留下丰厚的艺术遗产而自豪、自慰。  朱仲禄“花儿”演唱艺术的内核可归结为:继承而不拘泥,创新而不离本。  朱仲禄的“花儿”,来自传统,而且传统味十足,尤其乡间野味十足。聆听其演唱,总给人一种回归感;回归乡村,回归田野,回归自然,使人心灵濯然,情感朴真。但他的“花儿”并非原始“花儿”的克隆,而是
期刊
沉默权又称反对自我归罪特权,是指在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司法人员的询问享有保持沉默、不被强迫自证其罪的权利。沉默权是现代法治国家刑事司法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能否真正享有辩护权的基础之所在。是否确认该权利及是否建立了保障其实现的程序机制,不仅体现出一个国家在特定时期对实体真实与程序正当、控制犯罪与保障人权等相冲突的诉讼价值的选择态度,而且也反映出一国刑事程序中犯罪嫌疑人、
期刊
一、引言与文献综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极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中央政府执政重点逐步转向建设“和谐社会”,而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无疑是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所需要着手解决的问题。自1978年始,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经历了“缩小—持续扩大”的增长路线①:1978年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仅为209.8元,到1980年增长到261.46元;1980—1985年这一数字下降到242.
期刊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有8亿多,要建立和谐社会,必须要把农村放在重要位置。由于体育可以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健康素质,改善生活质量,繁荣先进文化,引导农民移风易俗,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因此农村和谐社会的创建离不开农村体育的发展。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农村体育(1949—1956)    (一)社会背景  新中国成立后,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但国家仍然面临着社会的动荡。国内大部分地
期刊
一、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的内涵    武汉城市圈,是指以武汉为中心,以100公里为半径的城市群落,包括武汉以及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等8个中小城市,面积达6万平方公里,是湖北乃至长江中游最大、最密集的城市群。  “两型社会”是指“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建立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资源。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
期刊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不同形式的媒介开始崭露头角,手机报就是其中之一,很多人会担心现在流行的都市报会不会因为手机报的出现而退出中国传媒江湖。就像当初网络出现时,我们对传统媒体的担心一样。日渐盛行的手机报会不会取代都市报的地位呢?  有人这样定义手机报:“手机报就是将纸媒体的新闻内容,通过无线技术平台发送到用户的手机上,使用户在每天的第一时间通过手机阅读到当天报纸内容,它是最新电信增值业务与传统媒
期刊
档案是人们用以记录、保存和供查阅的文秘载体,是人类社会各项实践活动的真实记录。不同的范畴和门类有着不同内容和要求。群众文化艺术档案是文化艺术单位和艺术工作者在艺术创作、艺术演出、艺术教育、艺术研究、社会文化等工作和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实物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是宝贵的文化信息资源。它是从事群众文化艺术档案是从事群众文化艺术工作辛勤劳动的结晶,是一个地方群众文化活动的真是
期刊
“中国威胁论”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已经在美国火热过,事异时移,美苏冷战的大背景已经不存在了,然而“中国威胁论”却从上世纪90年代起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究其根本,就是国际上围绕中国经济崛起而引发的特殊言论之一,而美国,特别是美国国会,是这个言论的温床。自从“9·11”事件之后,美国小布什政府在反恐和防止武器扩散等方面需要中国的支持,“中国威胁论”声音渐弱,但是,正如美中安全评估委员会委员Patrick
期刊
先锋艺术属于现代主义艺术的范畴,发轫于西方二十世纪60、70年代的“身体艺术”,后来经过一系列的发展变化,形成以心理体验、时间体验以及环境气氛的体验为一体的一种综合的表演艺术。相对于传统造型艺术的“外在视觉性”而言,先锋艺术更注重“内在体验”,根据体验物质载体的变化,可以看出其中彰显的先锋精神。  二十世纪80年代先锋精神的潮流刮入中国,先锋艺术经过本土化的包装与一系列的改革实验,具体的侧重点与依
期刊
作为文化翻译学派的核心人物, 苏珊·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以其对翻译的深刻认识和独到见解引起广泛的注意。苏珊·巴斯奈笔耕不辍,其专著和编著多达40余部。其中《翻译研究》总结了她的主要译学思想,是其翻译思想及研究的里程碑。她不仅是位著名的翻译理论家,而且在教学、翻译中实践自己的理论,她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对翻译研究、文学和文化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并且为这些领域提出了富有启发性的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