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图书馆产业化在理论上是成立的,在实践上也是具有可行性的。在实践上已具备一些基础包括:信息需求市场逐渐发育并走向成熟,技术条件尤其是数字化技术趋于成熟,信息资源日渐丰富,人力资源逐步优化,其它门类产业化运作模式可借鉴者日趋增多等。但就目前现实条件展开还不是很充分:终端消费市场发育仍就不足,源头信息产品的生产拉动不足,内部活力缺乏;计划经济模式桎梏了信息资源的产品化和市场化,市场化运行的配套环境如版权等问题尚未妥善解决;社会化、数字化和专业化程度不高;管理的现代意识有待加强,员工的素质有待提高等等。因此,应辩证理性地来看待图书馆产业化问题,既不能因为目前现实发展条件不足就否定它,也不能不顾目前的现实而盲目乐观。
[关键词] 图书馆 产业化
图书馆产业化是近些年的一个热门话题,有赞成者,也有反对者,各说一词,它的背后透出该问题现实展开的不足以及理论研究的困惑。支持者认为,图书馆应该像企业一样进行产业化商品经营。图书馆产业化是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信息产业组成部分的图书馆, 应把分散的信息工作转变成集中的信息产业,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目标, 将信息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各个环节重新调整组合, 实现经营企业化、服务社会化、产品商业化。反对者认为,产业化、商品化、市场化不应该也不可能是图书馆改革的必由之路。更有甚者认为,图书馆的产业化就意味着图书馆的消亡。图书馆产业化会从根本上改变图书馆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实际上是取消图书馆的存在。在人们的心目中,图书馆是国家投资的社会公共事业的一部分,是对公民纳税的回报,公民无偿使用图书馆是自己作为纳税人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
两种观点虽各执一词,但核心问题都是图书馆能否产业化运作。因此,正本清源十分必要:到底什么是产业化?图书馆产业化应该具备哪些条件?“图书馆产业化”命题目前在现实中能否成立?
“产业”和“产业化”都是近二十几年才流行开来的很不确切的、很中国化的概念。英文没有对应的词语,一般翻译作Industry和Industrialization,即汉语的“工业”和“工业化”。前者指“各种制造或供应货物、劳务或形成收入来源的生产性企业或组织”;后者指转变为制造、供應货物和劳务,形成收入来源的生产性企业或组织的过程或结果,强调的是以工业化生产方式对传统手工产业生产过程进行改进。产业化的“化”字—lization,从英文原义上看,指的是“使……处于某种状态,或处于某种过程”,如现代化等;似乎是说,原本是一种状态,结果因“化”而变成(或者开始变成)另外一种状态;从中文字义看,产业化,“化”为“幻化”的意思,即原本不属产业、但一旦借鉴产业方式经营,就变成(或者开始变成)了产业,如文化本不是产业,可一旦放开按照产业模式运作,就“比产业还产业”,如今已“产业化”程度很高了。因此,对图书馆,不是看它是否已经产业化,或者产业化到什么程度,关键要看它是否具备产业化运作的天资。
其实,图书馆能不能进行产业化运作,关键还是要看图书馆作为信息产业以及文化产业的一部分,自身是否真正具备产业和产业化的条件。
参照国内外的各种理论,联系我国图书馆发展的实际,本文认为,图书馆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才能产业化运作:信息技术的专业化和数字化程度;生产过程的企业化和规模化程度;产品终端的商品化和市场化程度。其中,信息技术是图书馆产业化的前提。专业化就是具有高素质的图书信息管理人员,把图书馆知识信息资源科学分类,按照最便利的方式排列组合,便于用户检索和利用。专业化是数字化的基础。数字化就是将全部信息资源电子文本化,把实际资源转换成虚拟网络资源,便于共享。企业化和规模化是在专业化和数字化的基础上,按照现代企业运作模式,对信息资源实行策划、生产加工、管理组织、销售与售后服务一条龙,实现产、供、销一体化。商品化和市场化同样也是在专业化和数字化的基础上,把经过分类加工的图书信息资源,按照市场的需求,制成适合各类信息消费者需求的信息产品。
可以说图书馆产业化虽然已有些基础,其中有些也已十分成熟,例如数字化技术,但总体上看,图书馆产业化运行所要求的现实条件,无论从外部环境看,还是从内部环境看,都还不充分。
就外部环境而言,图书馆产业化运行需要的外部环境也还没有形成。主要包括:终端消费市场发育不足,源头生产内部动力缺乏;计划经济体制限制了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产品化和市场化;市场经济运行的配套环境如版权问题等尚未妥善解决等。
信息消费市场没有完全发育,图书馆内部活力还没有被外部消费激活。目前,国民的信息意识和信息素养有待培育和提高,再加上图书馆本身的制度壁垒、信息资源及所开发产品的匮乏、社会化服务尚未充分展开等现实,图书馆信息产品生产的潜能,因为缺乏消费市场的拉动,还没有完全释放出来。这样,(社会)终端消费和(图书馆)源头生产,各自为营,缺乏沟通,信息需求者没有把图书馆作为获取信息的主渠道,而图书馆无法把自己的信息资源送到真正需要信息的消费者手中。生产和消费脱节,井然有序的市场供求关系没法形成,图书馆作为信息时代三大信息资源之一的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图书馆管理体制的事业化是图书馆产业化的最大制度壁垒。在整个信息产业中,图书馆比较特殊。它既具有社会公益性质,又有特定行业性,还有信息安全等意识形态特性。因此,国家进行严格管理是必要的。但图书馆目前纯粹的“国营”性质以及相应的纯粹“公益”性质,限制了民间资本名正言顺的进入,图书馆内在巨大的潜力得不到有效开掘。一方面国家资金投入不足,另一方面民间资本又没有合法渠道注入,国家背负图书馆包袱,图书馆缩手缩脚举步维艰。因此,图书馆产业化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制度的创新。制度创新的关键是观念转换。实际上,文化与经济,事业与企业并非水火不容。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文化事业价值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经济价值的实现,即依赖市场的中介,甚至依赖产业化规模运作。图书馆信息资源价值的充分实现,最终也要依赖充分的社会化、市场化和产业化。当然,这需要一个较长的过渡,图书馆现有的以国家行政机制为中心的非自主管理模式,随着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全方位深化,随着人民群众文化权利实现方式的变化,也必将逐步转换成以市场导向为主的自主选择方式。
另外,版权使用问题,网上信用问题等,也是制约图书馆产业化的外部因素。
从图书馆内部看,目前产业化运作的条件也还不具备。表现为内部管理缺乏现代意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社会化数字化专业化程度不高等等。
总之,图书馆产业化在理论上是成立的,有利于图书馆的发展,在实践上也是具有可行性的。但就目前的现实条件还不完全具备。因此,应辩证理性地来看待图书馆产业化问题,既不能因为目前现实发展条件不足就否定它,也不能不顾目前的现实而盲目乐观。要立足现实,放眼未来,理论探讨与实践创新并举。既要大胆探索和借鉴产业化运作的经验模式,促进制度创新和政策创新,又要坚持图书馆服务社会的办馆宗旨,努力用好现有资源提高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质量,大力提高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专业化和数字化水平以及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管理和专业素质,为未来图书馆的产业化做好准备。■
[关键词] 图书馆 产业化
图书馆产业化是近些年的一个热门话题,有赞成者,也有反对者,各说一词,它的背后透出该问题现实展开的不足以及理论研究的困惑。支持者认为,图书馆应该像企业一样进行产业化商品经营。图书馆产业化是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信息产业组成部分的图书馆, 应把分散的信息工作转变成集中的信息产业,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目标, 将信息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各个环节重新调整组合, 实现经营企业化、服务社会化、产品商业化。反对者认为,产业化、商品化、市场化不应该也不可能是图书馆改革的必由之路。更有甚者认为,图书馆的产业化就意味着图书馆的消亡。图书馆产业化会从根本上改变图书馆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实际上是取消图书馆的存在。在人们的心目中,图书馆是国家投资的社会公共事业的一部分,是对公民纳税的回报,公民无偿使用图书馆是自己作为纳税人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
两种观点虽各执一词,但核心问题都是图书馆能否产业化运作。因此,正本清源十分必要:到底什么是产业化?图书馆产业化应该具备哪些条件?“图书馆产业化”命题目前在现实中能否成立?
“产业”和“产业化”都是近二十几年才流行开来的很不确切的、很中国化的概念。英文没有对应的词语,一般翻译作Industry和Industrialization,即汉语的“工业”和“工业化”。前者指“各种制造或供应货物、劳务或形成收入来源的生产性企业或组织”;后者指转变为制造、供應货物和劳务,形成收入来源的生产性企业或组织的过程或结果,强调的是以工业化生产方式对传统手工产业生产过程进行改进。产业化的“化”字—lization,从英文原义上看,指的是“使……处于某种状态,或处于某种过程”,如现代化等;似乎是说,原本是一种状态,结果因“化”而变成(或者开始变成)另外一种状态;从中文字义看,产业化,“化”为“幻化”的意思,即原本不属产业、但一旦借鉴产业方式经营,就变成(或者开始变成)了产业,如文化本不是产业,可一旦放开按照产业模式运作,就“比产业还产业”,如今已“产业化”程度很高了。因此,对图书馆,不是看它是否已经产业化,或者产业化到什么程度,关键要看它是否具备产业化运作的天资。
其实,图书馆能不能进行产业化运作,关键还是要看图书馆作为信息产业以及文化产业的一部分,自身是否真正具备产业和产业化的条件。
参照国内外的各种理论,联系我国图书馆发展的实际,本文认为,图书馆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才能产业化运作:信息技术的专业化和数字化程度;生产过程的企业化和规模化程度;产品终端的商品化和市场化程度。其中,信息技术是图书馆产业化的前提。专业化就是具有高素质的图书信息管理人员,把图书馆知识信息资源科学分类,按照最便利的方式排列组合,便于用户检索和利用。专业化是数字化的基础。数字化就是将全部信息资源电子文本化,把实际资源转换成虚拟网络资源,便于共享。企业化和规模化是在专业化和数字化的基础上,按照现代企业运作模式,对信息资源实行策划、生产加工、管理组织、销售与售后服务一条龙,实现产、供、销一体化。商品化和市场化同样也是在专业化和数字化的基础上,把经过分类加工的图书信息资源,按照市场的需求,制成适合各类信息消费者需求的信息产品。
可以说图书馆产业化虽然已有些基础,其中有些也已十分成熟,例如数字化技术,但总体上看,图书馆产业化运行所要求的现实条件,无论从外部环境看,还是从内部环境看,都还不充分。
就外部环境而言,图书馆产业化运行需要的外部环境也还没有形成。主要包括:终端消费市场发育不足,源头生产内部动力缺乏;计划经济体制限制了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产品化和市场化;市场经济运行的配套环境如版权问题等尚未妥善解决等。
信息消费市场没有完全发育,图书馆内部活力还没有被外部消费激活。目前,国民的信息意识和信息素养有待培育和提高,再加上图书馆本身的制度壁垒、信息资源及所开发产品的匮乏、社会化服务尚未充分展开等现实,图书馆信息产品生产的潜能,因为缺乏消费市场的拉动,还没有完全释放出来。这样,(社会)终端消费和(图书馆)源头生产,各自为营,缺乏沟通,信息需求者没有把图书馆作为获取信息的主渠道,而图书馆无法把自己的信息资源送到真正需要信息的消费者手中。生产和消费脱节,井然有序的市场供求关系没法形成,图书馆作为信息时代三大信息资源之一的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图书馆管理体制的事业化是图书馆产业化的最大制度壁垒。在整个信息产业中,图书馆比较特殊。它既具有社会公益性质,又有特定行业性,还有信息安全等意识形态特性。因此,国家进行严格管理是必要的。但图书馆目前纯粹的“国营”性质以及相应的纯粹“公益”性质,限制了民间资本名正言顺的进入,图书馆内在巨大的潜力得不到有效开掘。一方面国家资金投入不足,另一方面民间资本又没有合法渠道注入,国家背负图书馆包袱,图书馆缩手缩脚举步维艰。因此,图书馆产业化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制度的创新。制度创新的关键是观念转换。实际上,文化与经济,事业与企业并非水火不容。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文化事业价值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经济价值的实现,即依赖市场的中介,甚至依赖产业化规模运作。图书馆信息资源价值的充分实现,最终也要依赖充分的社会化、市场化和产业化。当然,这需要一个较长的过渡,图书馆现有的以国家行政机制为中心的非自主管理模式,随着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全方位深化,随着人民群众文化权利实现方式的变化,也必将逐步转换成以市场导向为主的自主选择方式。
另外,版权使用问题,网上信用问题等,也是制约图书馆产业化的外部因素。
从图书馆内部看,目前产业化运作的条件也还不具备。表现为内部管理缺乏现代意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社会化数字化专业化程度不高等等。
总之,图书馆产业化在理论上是成立的,有利于图书馆的发展,在实践上也是具有可行性的。但就目前的现实条件还不完全具备。因此,应辩证理性地来看待图书馆产业化问题,既不能因为目前现实发展条件不足就否定它,也不能不顾目前的现实而盲目乐观。要立足现实,放眼未来,理论探讨与实践创新并举。既要大胆探索和借鉴产业化运作的经验模式,促进制度创新和政策创新,又要坚持图书馆服务社会的办馆宗旨,努力用好现有资源提高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质量,大力提高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专业化和数字化水平以及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管理和专业素质,为未来图书馆的产业化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