悖论领导力:两全可以齐美

来源 :销售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taaa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都知道,领导者总是面对局面矛盾的难题:既要逐步发展,改进现有产品,又要彻底创新,开发基于新商业模式的新产品;既要力求走向世界,又要满足独特的本地需求。面临此种困境,一些CEO权衡孰轻孰重,还有一些人则寻求中庸之道,商定所有利益相关者都能接受的折中办法。这两种方式有一点共通之处:意图以一种不变的方法应对几种相互冲突的挑战。其背后隐含的假设是,组织惟有稳定,方可繁荣发展。
  如此理解领导力,我们实在不能苟同,因为其根源是一种对商业环境的错误描述。这些难题并不是相互矛盾的、需要权衡抉择或折中处理的目标,而是长久以来存在的根本性悖论,因为现在的“长期”便是未来的“短期”。
  领导者面对的悖论
  许多领导者以为只能非此即彼的选择题通常有以下三类:我们的管理是着眼当下还是放眼未来? 我们要严守界限还是跨越界限? 我们注重的是为公司股东和投资者创造价值,还是为更广大的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
  这几个看似二选一的问题不会有惟一明确的答案。部分原因是,这些问题的两个选项并不是非黑即白,换个角度看我们就会发现:这两种需求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领导者须重新界定问题,摒弃一贯的非此即彼思路,不要希冀有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而是要在发展变动中实现“两全其美”,设法同时照顾到两个方面。


  要采取“双全”之法自然颇为不易。对立双方的关系会随着时间和竞争对手的动作等外部事件而发生变化。举例来说,如果公司重视短期业绩而忽视了创新,那么不投资创新的风险——可能错失未来收益增长——会与时俱增。
  要从“择一而从”转为“两全其美”,领导者须在短期内频繁转换重点,以在长期上满足相互对立的需求。领导者不必在针锋相对的两者之间大幅度转变,而是必须实行有针对性的、能促进长期可持续增长的“微转换”。
  把握动态平衡
  事实是多元而非单一的,资源是充足而非匮乏的,管理的作用是为了应对改变而非对抗改变——接受了这三个观念,领导者便能帮助组织达成动态平衡。这是悖论领导力的精髓。为了发挥悖论的力量,领导者必须将起支持作用的组织能力嵌入高管团队。这就需要管理者在对立双方之间建立既分离又连结的关系。
  分离
  挖掘悖论的潜力,首先要尊重目的不同的团体有着各自不同的需求。为此,要把组织的多个目标分离开来,分别评估。实现这一点的一种方法是,根据职能、地理位置或产品划分业务单元,每个单元有自己的领导者、使命、衡量标准和文化。一个强大的销售及营销部门会专注于高效服务主要利益相关者(即客户),而一个强大的财务部门则会留意经济效益和公司在金融市场中的形象。甚至某一部门内部也还可以划分出几个不同团体,比如现在越来越多的公司就把激进式创新团队与渐进式改进团队分离开来。
  但是,如果组织的几项重要任务相互交织, 就不太可能分别建立业务单元了。比如组织的全球一体化工作,必须由各个当地业务部门开展。在这样的情况下,“分离”就是要分出专门的时间和空间以探索每个目标,运用不同的决策过程,或者发展一些能让各团队按照各自策略分别行事的沟通方式。
  连结
  连结是在各个目标间寻找联系和协同增效。要实现连结,有一种方法是在总体上建立组织认同,用一个更高的目标让人们团结起来,让员工和高管都能接受几个战略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事实。
  实现动态平衡
  组织的成功取决于分离和连结,只专注于这两者中的任何一个都是有害的。划分独立部门可以在短期内避免矛盾,但会造成相冲突的团体无法互惠,对创造长期共享价值造成阻碍。
  没有分离,只有连结,同样会带来问题。为了促进协同作用,高级领导者要推广对组织的总体认同,强调集体使命,并发展统一的衡量体系。但如果没有鼓励对各利益相关团体独特价值和需求的深刻重视,结果可能只是平平无奇的折中,出现一种“虚假协同作用”。最糟糕的结果是,一方占据主导,另一方销声匿迹。
  为避免这些陷阱,明智的领导者会为每个战略分别设计衡量标准和奖励机制,甚至做出不同的财务报表,并在整个组织获得成功时补充额外的标准和奖励。他们创设了这样的团队动态:既鼓励关注每个战略各自的特殊需求,又营造出尊重、信赖的文化,促进合作与学习。他们认识到高管团队成员起着多重作用:既要为本团队的优先事项发声,也要考虑组织整体需求。最重要的是,他们证明了做到这一点,既要有坦然接受悖论的信心,也要有明白其任重而道远的谦逊。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尼尔斯·玻尔曾说过:“多好啊,我们遇到了悖论。现在我们有望进步了。”
其他文献
创业是什么?王胜江将创业比喻成是一场狼性的修行,他是前SOHO中国营销副总裁,洪泰创新空间的创始人,王胜江说:“我喜欢那些有大脑,有四肢,执行力强的,以一当十的创业者,这个就是‘狼性’。狼性的修行就是一个创业者自身的一个修行。你必须要面对一些坑,苦难,挑战。如果想修行,首先必须有一个狼性的状态,修行是创业的本质。必须要用商业化和市场化去赚钱,才能修行。为什么说狼性加修行你才敢创业?因为创业是通过赚
期刊
为什么在苹果公司发布的每一款电子产品前夕,都会有大量“果粉”在专卖店门前彻夜排队?为什么可口可乐只有一种口味,却可以畅销百年而长盛不衰?为什么2015年“双十一”天猫销售额为912亿,创历史新高?是什么让他们如此流行,如此疯传?这背后的秘密又是什么呢?  在这个互联网时代,信息扑面而来,爆炸式的信息让很多消费者应接不暇,甚至很反感,普通的营销手段已经越来越难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在这样的时代,企业既
期刊
中国企业应努力提高组织健康度以增强竞争力,实现永续经营。  为什么有些企业能够永续经营基业长青,有些看似业绩辉煌的企业,却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一击即溃?麦肯锡10余年来对1500多家企业持续调研后发现,绩效与组织健康密切相关。事实上,健康组织生成的股东总回报(TSR)是不健康同业的3倍,平均年TSR高达26%。健康度能够直接影响一半以上的部门绩效结果。这使得健康度成为预测组织在长期实现杰出财务和运营
期刊
对于很多有事业心的员工来说,衡量职业成功与否的标准在于是否能晋升管理层。很多行业的职业发展轨迹都是如此。锐意进取的员工迟早都会发现自己在向领导岗位迈进。“对那些考虑长期发展的一线员工来说,是否进入管理层,进入管理层是否于人于己有益,以及你是否具有领导气质和能力,是很多人都试图解答的职业问题。”沃顿商学院管理学教授、领导力与变革管理中心主任迈克尔·尤西姆这样说道。  然而,并非每个人都天生适合扮演领
期刊
你希望大幅提升企业的预测能力吗?那就必须先让问题暴露出来:现有的预测人员和预测方法相当不可靠。所以,真正有效的预测方法能更好地为企业决策提供正确的参考,让企业风险控制更加精确。  企业经常需要预测不可控的结果,如竞争对手会对新产品做何反应、促销能带来多少收入、应聘者是否会表现出色等。上述发现对企业提高预测能力有重要启示。  下文将介绍一套方法,帮助组织持续提升预测能力。当然,这项方法并不能确保成功
期刊
近日,面对全行业数字化转型大潮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将目光聚焦到数字经济市场。他们借助技术力量,打造出新的平台商业模式,让隐形价值得以释放。而由此获得的收益又将再次投入到新型的数字化生态系统中,进而形成良性循环。因此,对于传统企业而言,积极地探寻全新的数字化业务模式,优化数字投资以提升竞争力和生产力正是恰逢其时。  经埃森哲战略与牛津经济研究院研究发现,表现亮眼的经济体能够在数字技能、数字技术和数字化
期刊
想象一下这样一个画面,你已经预定了一辆出租车,可是到现在连个鬼影都没出现,打电话去询问的时候接线员只是不耐烦地说,“他十五分钟以后就到”。十五分钟过去了,你还得再打电话,这次接线员改口说,“司机已经在路上了,分分钟就到”。随即他啪嗒一声挂上电话。你站在街上冷得要命,天也完全黑下来了,而且就算现在出租车来了你也已经迟到了……  假设现在有一款手机应用,能让你随时找到一辆空闲的出租车或者私人轿车,可以
期刊
工业化进程推动了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快速增长,然而若想长期保持这一态势并非易事。大多数新兴经济体落入了经济学家所谓的“增长陷阱”,具体表现为:经济增长率止步不前,或者低收入国家在尚未完全达到高收入水平前,便已倒回重来。“增长陷阱”的背后成因不一而足,但其根源在于新兴市场国家发展战略的失策:将重心放在经济政策和体制改革上,而忽略了对国内企业的战略管理,导致它们无法培育出足够多的世界级企业来助力长期稳定的
期刊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互联网人群的扩大,互联网商业模式将不断演变、创新。目前,一些新的互联网商业模式如种子正在孕育之中,不久的将来,它们将会破土而出,快速生长。那么,未来可能出现的商业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未来4大类商业模式  1.与物联网及产业互联网相关的商业模式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通常被定义为“物物联连的互联网”,即互联网延伸至物体和物理对象,并使之相互通信
期刊
我们身处在一个转变的时代,无论这种转变是以互联网为标志,还是以个体价值崛起为标志,转变已经成为公认的事实。在这样的一个时代,知识和信息是个人和整个经济的主要资源,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等经济学家认定的传统生产要素还在发挥作用,但已经不再是生产过程中的核心要素。因为拥有知识的人,或者借助互联网技术,可以让这些传统的生产要素发生移动和聚合。  伊丽莎白·拉威尔在其“利用群体智慧”一文中说:“无论公司是否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