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油价走势

来源 :中国经济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ez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哈里波特在魔法世界里面创造奇迹,而原油价格在现实世界缔造了神话。今年7月份人们还在兴致勃勃讨论原油价格何时能够冲上200美元,但截至2008年11月7号原油已经跌至60.77美元。短短的3个月,油价一泻千里,势头之猛实属罕见。
  
  房地产泡沫的破灭是金融危机的导火索,而原油泡沫的破灭带来的是价格的暴跌和市场的恐慌。那么在原油价格暴跌59%之后,它的明天又将会如何演绎,是继续漫漫寻底之路,还是到了超跌反弹之时?
  
  历史走势分析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致使全球原油需求下降,油价从1997年的27美元下跌至1998年年初的16美元,跌幅超过40%,因此OPEC从98年开始采取一系列的减产措施,致使原油从1999年3月份开始企稳,随后上扬。2001年9.11恐怖袭击,再次引起人们的恐慌,油价随即作出回落反应,通过国会的一系列救市活动,包括位经济注入1000亿美元等“强心剂”,终于使得美国经济在“9.11”后软着路,油价也得以恢复。
  2003年美国攻打伊拉克,市场普遍担心石油供应中断,油价从2002年的25美元涨至将近38美元,涨幅超过50%,国际各大能源机构迅速作出反应,OECD每桶补偿3-5美元出售,IEA每天释放1200万桶原油,相当于伊拉克出口量的7倍以上,油价立即得到控制,回落至30美元以下。
   接下来的两次高点主要是由飓风引起的,首先是2004年的“伊万”飓风,其次是2005年的丽塔飓风,卡特里娜飓风, 主要是“卡特里娜”飓风,它导致40万人失业,其经济损失高达1500到2000亿美元。 这里有个对比数据,“9.11”之后,美国政府统计损失为200亿美元;因此被称为,美国9.11之后最大的灾难。因此油价一度被推高至接近70美元。
   自2005年以来,频繁的军事袭击令尼日利亚石油产量下降了20%。油价在7月14日达到了77美元的历史高位,但事实上,由于OPEC其他产油国的稳定生产以及非OPEC在高油价刺激下快速增产,有数据表明增产数量远远超过尼日利亚减产数量, 这样就导致2006年下半年库存的急剧增加,供应严重过剩。据统计大约每天剩余50万桶/天,致使国际油价又经历了一次较大幅度的下跌。
  2007、2008的行情大家应该非常清楚了,剩余产能的减少,美元的疲软,以及地缘政治,但最主要的是投机资金的推波助澜,使得油价在2008年的7月11号走出了147.25美元的历史高位,随后由于金融危机爆发,需求担忧增强,油价回落。大量投资基金的撤走,使得油价血上加霜。到目前为止,油价已下触60.77美元。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原油价格的暴涨暴跌都是由于政治、金融危机因素引起的供需矛盾,还有就是投机资金的推波助澜、美元走势,美元指数的强弱使得以美元计价的商品变得十分敏感。因此以下我们将从需求,供应,投机以及美元指数这四方面进行分析。
  
  需求分析
  截至2005年11月5号的数据表明,十月份的需求已经回暖,从馏分油的需求图中我们也很容易得出这个结论。随着油价的回落,以及需求旺季的即将来临,刚性需求已经回暖,也就是说至少在本年内,需求最坏的时期已经过去,但需求水平仍然处于历史低位。因此在需求最旺的12月来临之前,需求因素对原油还不具备强力支撑作用。
  


  
  供应分析
  在供应方面,最有说话权的必定是OPEC,接下来我们就来分析,OPEC在跌荡起伏的油价中,究竟有多大的影响力。在过去的十年间,OPEC总共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减产。
  第一次:90年代亚洲经济飞速发展,油价也随之高涨,但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致使全球原油需求下降,油价从97年的27美元下跌至98年年初的16美元,跌幅超过40%,因此OPEC从98年开始采取一系列的减产措施,当年的状况与现在最为相似,在1998年3月份时减产134.5万桶/天,结果呢,市场的反应是什么,减产当月就从15.33美元/桶下滑至14.2美元/桶,下滑了7.3%。欧佩克只能在6月份再次减产135.5万桶/天,加上非OPEC承诺的减产50万桶/天,共计减产310万桶/天,但市场仍旧无动于衷,99年2月份跌至12美元/桶。OPEC不得不第三次采取减产措施,减产200万桶,至此总共减产510万桶,可见力度之大。最终市场才有所反应,加上投机资金推动,99年2月份期价终于有所企稳直至反弹,历时一年。
  第二次:2001年在美国经济疲软以及非OPEC产油国增产的夹击之下,国际油价经历了新一轮的大幅度下跌。为了维护油价,OPEC再次举起减产的大旗,2001年1月、3月和9月减产3次,日产量已累计减少350万桶,而2000年欧佩克成员国增产的400万桶已削减到只剩50万桶,因此大家都以为如此大的减产力度足以扭转局面,但由于之后的9.11恐怖袭击引起人们的极度恐慌,致使原油需求大幅回落,最终油价在9.11之后再次暴跌30%。
  为此,2002年1月OPEC再次削减产量150万桶/天,这一次的减产在2月份即有所反应,但直到5月份价格才回到暴跌之前的水平。历时9个月。
  第三次:由于原油库存的严重过剩,致使06年的国际油价又开始了一次较大幅度的下跌, 为此OPEC在当年10月、12月分两次宣布减产,减产总量达到每天170万桶。但宣布减产之后国际油价没有立即出现回升,到2007年1月国际油价依然继续下跌,最低达到50.40美元/桶,较最高点已下滑34.5%,到2月份才开始出现回升,直至7月份才达到降价之前的水平,历时9个月。
  


  再来看2008年,在10月24日OPEC宣布减产150万桶/天之后,国际油价24日开盘后就大幅下挫超过7%。当天上午,纽约商品交易所12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一度暴跌4.99美元,报于每桶62.85美元。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欧佩克要多次减产才能使得国际原油止住下跌步伐。那么我们会问,为什么欧佩克的减产难以有效或立即阻止原油期价的下跌?究其原因最根本的是减产的力度不够及减产的执行效力的不足。
  首先,如果其他产油国不赞同欧佩克减产,在欧佩克单方面减产后增加,那么欧佩克不仅可能会失去其市场份额,还可能引发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大战,这也使得欧佩克在制定减产数量时有所顾虑。
  事实上,欧佩克虽然控制了国际原油市场75%的市场供应量,其减产或增产对国际油价有着一定的影响力,但欧佩克的产量只占国际总产量的不到40%,并且石油消费过于集中在欧美两地,在经济疲软的年代,欧佩克通过减产提高油价的做法会进一步拖累这些国家的经济,因此很难得到他们的支持,甚至有可能通过施加压力使得欧佩克只能减少减产力度。
  其次,鉴于世界经济下滑趋势难以阻挡,受利益驱动以及自身发展影响,欧佩克内部成员国之间在减产问题上也很难达成一致。欧佩克的减产一般都是集中在沙特以及跟沙特关系较为密切的阿拉伯成员国如科威特、利比亚等国家肩上,一旦其他国家不减产甚至超产,必将加重这些国家的不满,而事实上,这种现象是不可避免的。据统计,06年欧佩克的减产数目完全不到170万桶/天。因为,许多中东产油国都是依靠石油生产作为自己国家的收入,出于利益驱使,都会希望他国减产以提高油价,而自己偷偷增产以牟利。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欧佩克的减产行动还将继续。事实上,在10月24日欧佩克宣布减产150万桶/天的当日,欧佩克官员就表示,如果减产决定不能遏制油价下滑趋势,欧佩克将考虑进一步减产。OPEC成员国委内瑞拉在11月4号也表示,其已经通知客户将削减原油供应量,并强调将在12月举行的下一次OPEC会议上支持进一步减产100万桶/日。
  
  投机因素分析
  
  数据表明,在07-08年CFTC基金净多持仓最高到达129615手,比07年之前最高净多持仓80000手整整上升了62%。可见投机力量的猖獗。但是目前数据表明投机资金已经基本撤走,截至10月28号,CFTC净多持仓只有-8406手,因此欧佩克轮值主席哈利勒也表示,投机资金曾对国际原油市场造成恶劣影响,但随着这部分投机资金的撤离,未来几个月国际市场油价走势将反映供求基本面。因此在未来几个月我们从轻考虑投机因素。
  
  美元指数分析
  首先同大家来探讨一个现象,每次美国不同党派的总统换届上任之后,美元指数都会经历一段盘整,随后走出与先前完全相反的行情, 1993年1月,民主党的克林顿上任上台之后美元指数随即进行盘整,最后走出与先前下降完全相反的行情,一路上扬。2001年1月共和党派的小布什上台,美元指数也是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盘整之后,开始了与先前完全相反的行情,一路下滑。
  从中我们发现一个规律,不同党派的总统上台后,美元指数都会经历一段时间的盘整,随后走出与先前完全相反的行情。那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不能想到他们背后集团的利益驱动,是的,小布什的支持集团是石油集团,因此他主张高油价政策,使得美元一路下行,而克林顿的背后集团事实业集团,主张低油价和强美元政策,因此我们认为美元走势的拐点出现在总统换届之际,有它的偶然性,但我们更相信其中的必然性。
  2009年一月份之后,也将经历一波盘整行情,民主党派奥巴马上台之后,那么他也将和克林顿一样采取强美元政策,使得美元指数再次上扬。因此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2009年1月份前美元指数的走势仍将打压油价。
  


  以上我们从三方面进行了分析,刚性需求虽然回暖但仍处于历史低位,OPEC减产影响期价还有待时日,美元指数在今后两个月内有可能继续打压油价,因此预计在2009年之前油价很难有起色,在正常情况下,我们认为今后两个月原油期价将维持60美元/桶上下震荡,
  从技术面上分析,在50美元/桶一线有一定支撑,上行100美元/桶一线阻力较大。当然,如果全球经济步入人们无法想象的危机当中(虽然各国正在极力阻止这种现象的发生),那么可能跌破30美元/桶。(作者系南华期货能源分析师)
其他文献
我们是不是该问问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我们的真理是什么?我们的发展模式是什么?我们为什么总是在“挖空中国,喂肥世界”?    市场化依赖过于严重    30年中,中国经济增长年均达到了9.8%,这样的增长率在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人类进入20世纪以后,曾经有两个国家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奇迹,一个是德国,一个是日本。但是它们的经济高速增长都只保持了20年,也就是“二战”后从50年代到70
期刊
张晓朴:中国社科院金融所博士后    美国的此次金融危机与其说是次贷危机,还不如说是由于风险管理不适应新形势而引发的“发起-分销”模式危机。  过去10多年间,美国主要商业银行的业务运营模式发生了巨大转型,由过去的“购买-持有”转变为“发起-分销”模式。“发起-分销”模式的特征概括而言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不同于传统上发起贷款并持有到期的经营模式,银行不再将全部贷款持有到期,而是将全部或部分贷
期刊
孙杰: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世界经济》常务副主编    虽然次贷危机与中国没有太多直接联系,比如ABS、CDS等确实离中国还很远。但到底应该怎么看这个问题,现在还没有合理的解释。    关于美国金融危机,现在应该考虑三个问题。  第一个就是美国现在还只是放松银根和发国债,还没有到印钞的阶段,如果印钞就是直接赤字货币化,也就是它的赤字收入直接来自于货币化。非常有意思的是,一两年前我们还在热烈讨论全世
期刊
8年来,俄罗斯人均实际收入增长速度比人均GDP的增速高两倍,俄罗斯老百姓实实在在地分享了经济增长的成果。    目前,俄罗斯正在悄然反击美国对俄罗斯油气定价权和外汇交易权的控制。  2006年5月,前总统普京在国情咨文中提出建立俄罗斯自己的石油交易所并用卢布计价的计划,随后于2007年11月14日,俄罗斯在圣彼得堡正式推出了石油交易平台。  为什么俄罗斯敢于以“石油卢布”叫板美国霸权?这是因为俄罗
期刊
王中宇:《科学时报》首席评论员    应对金融危机到了格林斯潘时期,还还多了一个任务,就是要把银行体系中的上层“笼中虎”安抚好。    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说,这次美国金融危机是百年一遇,至少比1929年的经济危机更严重。以往,格林斯潘的讲话往往没有人能够听得懂,但是这个话却说得很明白。其危机的程度可见一斑。  先以中国来说。  中国的货币实际上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个是构成有效需求的货币,一个是赚
期刊
国有供水行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已由过去不足2%下降为2008年的-1%以下,而外商依然维持了15%以上的收益率。是 “外资先进、国企无能”吗?    像水这样的公用产品,与竞争性产品的市场定价方式不同,其定价严格受《价格法》的约束,即:价格调整首先要由物价部门主持的听证会征求消费者、经营者及各界的意见,达成一致后报省级物价部门核准,最后报城市政府批准施行。  这原本是一项很好的制度设计,但在实践中遇到
期刊
学者碰撞:  中国该怎样应对美国金融海啸?    策划者语:  美国金融危机一波一波地泛滥,超出了大多数人的估计。难得明确表达观点的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这次却肯定地指出这是场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  毫无疑问,这场金融危机已经跃出美国引发全球性的经济危机,随着经济全球化越深入影响将会越大越长远。  然而,现在看来,从国家领导人到普罗大众,都觉得金融黑幕很大,感觉对这场金融危机的认识还不是很清楚,依
期刊
贺力平: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系主任    单就这次次贷危机来看,为什么对美国经济影响很大而对中国有限呢?    前几年,国内外都有一种看法,美国通过美元本位制得到了很多好处,而世界上其他国家都在吃亏,所以,以美元为本位的国际货币制度不合理,要改革。这个问题曾被反复提起,目前又遭遇了金融危机,“回归金本位制”的呼声就更高了。  其实,金本位制是一个市场选择的结果。比如,英国在19世纪初就实行了金本位制,
期刊
在享受外资红利的同时,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所产生的危害都是固有的和根源性的。    美德技术战争    事关技术与利益的斗争一直在世界范围内不断上演。鲜为人知的是,美国这个经济大国、科技强国、世界警察,也曾经卷入“专利和技术战争”的泥淖难以自拔,甚至受到亡国威胁。这场战争可说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双生姊妹,美国和德国在其中几次靠技术翻转局势,同时,美国在这一过程中也逐步确立了跨国并购审查制度。  19
期刊
美国提出的全球合作应对危机并非没有道理,但中国只有自己保持强有力的、结构合理的、平稳较快的经济增长态势,才是世界经济的最大贡献。    美国参、众两院通过新版7000亿美元救市方案后,美国开始筹集融资。与此同时,有香港媒体报道称,中国可能认购多达2000亿美元美国国债,协助美国渡过难关,目前第一阶段可能会认购700亿至800亿美元。  7000亿美元的救市计划,本质上就是说由财政部买断这些坏账。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