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备课中如何研究学生

来源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jians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备学生是备课的重要环节,对于教学质量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备课中研究学生是很值得深入探究的课题。
  关键词:研究学生;捕捉信息;教学措施;有效备课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1)12-0039-03在备课中要准确地分析、研究学生;把学生的有关信息有针对性地运用到教学预案的编制及课堂教学实施之中;用科学的方式呈现课程内容以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一、案例简介
  1.初次教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第l课时)
  师:10支铅笔,每人分2支,可以分给几个人?
  学生用小棒操作,再交流。
  师:如果每人分3支呢?
  学生继续操作,交流:每人分3支,分给了3个人,还剩1支。师:剩下的1支能再分吗?学生都说不能。师出示表格:
  请学生按照表格,继续操作,填写表格。
  交流时按照"10支铅笔,每人分( )支,分给( )人,还剩( )支”的格式完整地说一说。
  提问:根据表格中最后一栏的情况,可以分成几种情况?
  同学们一时无语,沉默了好久,一生答道:还剩1支,还剩2支,还剩4支。
  师接下去就带领学生用除法算式表示每种分法。
  10÷5=2(人)10÷3=3(人)……1(支)
  由此揭题:有余数的除法。
  评析:从实录中看到,当教师提出问题“根据表格中最后一栏的情况,可以分成几种情况?”同学们沉默了好久,表示存在很大困难,即使有一个同学回答,他也是认为剩下的1、2、4都是不同的情况。出现这样的交流一是由于教师在设计问题时没有很好地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年龄特点,他们还缺乏一定的归纳能力;二是当“每人分3支,分给3人,还剩1支”时,没有强调能不能再分,导致学生对有剩余和无剩余的不同表象模糊,以此看出,教师没有很好地运用好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即学生在二年级(上册)表内除法里已经接触过许多正好全部分完的事例,以此为对比,先让学生在分东西的活动中先形成有“剩余”的表象,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余数、有余数除法的概念。
  2.再度教学。
  认识到这一点,该教师重新分析了学情,调整了教学过程,在另一个班展开了再度教学:
  师:上学期我们认识了“平均分”(板书:平均分),说说什么是平均分?怎样分是平均分?
  生:分东西的时候每份分得同样多。
  师:10支铅笔,可以怎样平均分?
  生1:每人2支,分给5人
  生2:每人5支,分给2人
  生3:每人1支,分给10人
  生4:每人10支,分给1人。
  师随着学生的回答分别把10支铅笔分一分。
  师:这些平均分的过程可以用什么表示?
  生:除法。
  学生开始说算式:10÷2=5(人)10÷5=2(人)10÷1=10(人)10÷10=1(人)
  师:如果每人3支,分给了几个人?
  师演示操作,把10枝铅笔随意的每人3支分给下面的同学。
  师举着手里的1支问:还剩1支能不能再分,为什么?
  生:不能再分,不够3支。
  师请分到铅笔的同学站起来,明确分给了3个人。
  师:观察他们手里的铅笔都是3支,也是平均分。
  提问:这里的平均分跟前面的平均分有什么不同?
  生:没有全部分完。
  师板书:每人3支分给3人还剩1支
  介绍除法算式的写法、各部分名称及单位名称。
  10÷3=3(人)……1(支)
  师:每人几支,也会有剩余?
  学生交流,并进行操作,说算式……
  评析:我们看到,相比第一次教学,教师充分考虑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进行了合理提问,有效引领,“10支铅笔,可以怎样平均分?如果每人3支,分给了几个人?还剩1支能不能再分,为什么?这里的平均分跟前面的平均分有什么不同?每人几支,也会有剩余?”并结合观察、操作、对比、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发现平均分东西时,不是都能正好全部分完,有可能还剩下一些不够继续分,从而初步形成“剩余”的表象。
  反思与点拨:
  课堂教学应是有充分预设的教育活动,因此,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备课的具体工作包括备课标、备教科书和备学生等。备学生是重要环节,对于教学效果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备课中,要联系自己实施新课程的实际,准确地分析、研究学生的哪些实际可以运用到教学预案编制及课堂教学的实施之中,用怎样的方式呈现更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二、怎样备学生
  1.备学生的意义。
  新课程强调“面向学生”,包含四层含义,一是强调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提高;二是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都能达到要求,获得成功;三是强调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四是课程教学的设计符合学生的心理和发展特点,关注、关照学生的需要、兴趣、追求、体验、经验、感觉、困惑和疑难等。与以往的课堂教学观念相比,让学生学会知识和全面发展,是课堂教学实施的最终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备学生时,一方面要从学生思维方式出发,确定教材中哪些内容能拓展学生能力和思维,合理设计教学过程,另一方面要依据学生认知发展的最近发展区及最佳发展区,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对教材进行适当重组和整合,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感受学习的意义。
  2.备学生的哪些实际。
  学生的发展目标是教学的追求,而学生的现实基础是教学的出发点,备课就是要在学生的已知和未知之间搭建一个最近发展区。因而,在备课活动中,备学生主要围绕学生的学科认知特点和规律,学生的知识基础,学生的经验基础和生活关注点,学生的能力和兴趣等实际展开,这些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善于捕捉和分析,以制定相应的教学措施。
  (1)捕捉学生的“已知”和“未知”。
  这可以通过教师的课前观测与调查来进行,也可以通过对学生访谈获得,目的就是让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已经知道了什么,知道了多少,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已知”和“不知”,寻找新知教学的“发生点”,进而从“发生点”出发推进教学的进行。
  如,浙江省特级教师刘松老师在备《用字母表示数》前,思考了这样一个问题:“《用字母表示数》的第一课时,我们究竟要教什么?”为了了解学生,刘老师选取一些练习,分别对两个学习层次不同的班级学生进行前测统计分析,并选择一些同学进行了访谈:“听说过或见过用字母表示数吗?”“为什么要用字母表示数?”,在调查中刘老师感受到“学生以前都在具体量中操作,不知道一对多,字母表示哪些数,要看问题情境”。带着这样的了解,刘老师一改以往名师们用的“魔盒”“数青蛙”等经典游戏,而是设计了“10秒钟和1秒钟写数”和“猜信封中的粉笔”游戏,贴近学生真实的体验活动,让学生体会已经有这么多的数、无穷无尽的数,为什么还要用字母表示数,感受到字母表示数的好处。
  (2)捕捉学生的“疑问”和“差错”。   我们深知学生的疑虑会直接影响新知识的接受和课后习题的完成。在课堂上,教师常常会看到学生表情呆板,脸色凝重,学生的思维不能与自己同步。此时,学生思维中出现的疑虑如果不及时排除,必然会造成心理上的不和谐,成为学生继续思维和学习的障碍,使思维中断。备课时善于转换到学生的角度来思考这些疑虑,合理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采取积极、乐观、向上的措施来加以引导,努力在课堂上消除这种尴尬的疑虑,
  在学生尝试练习、批阅作业、批阅试卷时,教师经常发现学生有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为了不让学生再出现错误,在备课时,教师可以特意准备一些学生易错的典型习题,故意上课时错给学生看,错给学生思考,使学生引以为戒,达到防微杜渐的目的。
  (3)捕捉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这可以通过对学生开展课间访谈和问卷调查获得,听听学生们的感受,了解学生喜欢什么?喜欢怎样学数学?教师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并采取各种有力措施,把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纳入合理的轨道,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才能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在备课中可以通过设计突出学生的活动时间和突出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容来体现,侧重考虑以下三点:第一,用好素材,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第二,给学生独立操作、思考的平台;第三,给学生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
  (4)捕捉学生的“差异”和“创见”。
  每名学生在来到学校学习的同时,也带了各自不同的生活经历和不同观点、看法。教师要做到尊重差异,承认差异,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不同情况,有的放矢地备课。备课中要利用多种反馈渠道,积极创设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的条件和情境,尽可能为每一名学生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无论是优秀生还是学困生都各有所长,应注重在教学中进行分层指导,因材施教。
  具体表现为:第一,设计课堂教学分层。在备课时,教师要因人而异地设计教学环节,特别是要针对学生的差异,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使能力较强的学生发展了思维,能力中等的学生产生了兴趣,能力较差的学生掌握了方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相应提高。
  第二,设计课堂练习分层。在备课时,教师可针对本班学生的学习差异,设计三个层次练习,即基本练习、变式练习、拓展练习。通过分层练习,各类学生学有收获,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第三,设计课后作业分层。布置作业是检查教学质量及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一种手段。作业的布置不应整齐划一,在掌握各层次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效果后,可分层设计。作业可分为A、B、C三组。A组为基础,B组为中等,c组为最佳。通过作业分层设计,全体学生可不同程度地落实新知,充满对学习的自信和兴趣。
  以上,是我在实施新课程这十年来建立的对“备学生”的认识与体会。我想,只有在充分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志趣的基础上备课,在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设计教案,才能备好课,进而上好课,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一听到外面小鸟唱歌,八戒就知道今天天气很好。   可他的心情可没有这天气好。   原来,他新开了一家饭店,可是生意冷清,门可罗雀。   猪八戒琢磨了一番,想了一个好办法。他在门口竖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   天下免费午餐,不信过来一瞧!   这时,老猫从这儿经过,看到这几个招摇的大字,馋得直流口水。它捻了捻胡须,走了进去。   老猫坐下来,摇摇尾巴,问道:“八戒师傅,真的……真的免费吗
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我没有听从全家人的意愿,而是选择填报了物理专业。最终录取通知书发下来的时候,爸爸妈妈不住地叹气,他们担心的无非是一个女孩子去读这种专业,毕业之后怕是不大好养活自己。  出发去大学报到的前一天,晚饭之后,爸爸叫我陪他去散散步。我内心诧异了一下,但也了然。夏夜的微风,驱逐了白日里的燥热,几盏寥寥的路灯点亮静谧的夜空。爸爸像是思考了许久,终于下定决心与我说,他其实并不希望我去学物理。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跨学科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英语的能力,充分符合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的目标。   1. 理论基础   跨学科学习是由英国科学家汉佛莱(Humphreys)在1981年提出的。他认为:“跨学科学习是指学生广泛地探索与他們生活环境中某些问题相联系的不同学科的知识,这些知识可以涉及多个领域,如文学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音乐、美术甚至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实录;综合与实践;联系生活;积累经验;学以致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09-0078-03  活动背景: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学生最喜欢上的课,它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已有知识、体验的基础上解决生活或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增设“实践活动与综合
大雪天   早上起床的时候并没有什么异样的感觉,似乎天气并不如昨天寒冷。洗刷完毕吃过早饭推车出门时,天空还是黑黑的,偶尔飘下几片雪花拂在脸上,感觉挺惬意。   骑自行车驶出村庄时,天空已经是灰蒙蒙的了,依稀看见路上匆忙的小商贩们骑着三轮车,驮着蔬菜大米来来去去。是啊,“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带给人们的是希望、信心和力量。   不知从哪一个时刻,感觉雪花变大变密了,伴随着耳旁呼呼的
刚刚消逝的2008年,有太多“惊天”“动地”的重大事件定格其中,必是国人长久铭记的年份。年初,正值繁忙“春运”期间,罕见的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突袭我国南方,在交通运输受阻、电力设施毁损、社会生产人民生活陷入危难之时,全国军民戮力同心,顽强抗击冰冻灾害,共度难关。“5.12”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顷刻间,数万同胞罹难,数十万同胞伤残,数百万同胞无家可归;灾情就是命令,党中央在第一时间发出号令
内容提要:郭店楚简中有大量儒家简,其中的“仁内义外”之说引起了理解分歧。本文结合《中庸》及郭店《五行》篇的相关内容,阐述了子思学派仁义内外说的独特内涵与哲学意义,认为仁义从根源上说是天命于人的内在本性,为人性之内涵与本质;但从人伦的角度讲,仁义则是“教”之内容,是表现于外的道德行为与规范。  关键词 子思学派 仁 义 《中庸》 《五行》  〔中图分类号〕B2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摘 要:立足课堂、延伸课外、走近科学——让科技活动成为科学课的延伸,是开展科技活动不竭的源泉和动力。科学课的教学为科技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科技活动的开展又为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将科学课的教学与科技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才会得到锻炼;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认识科学、理解科学,走近科学,实现科学教育的目标。  关键词:立足课堂;延伸课外;走近科学  中
I will readily admit; it took me a long time to grow up. I graduated from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in 1980 at the age of 23, with a freshly printed bachelor’s degree in psychology and no idea what I
关键词:晨诵;乐趣;感受生活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09)05-0060-02    语文,是一门美丽的语言艺术。它把各种美妙的词句展现给孩子,让每个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母语带给他们的多姿多彩的世界。可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语文课堂不再是美的享受,更多的是一种知识的“填鸭”,学生们无法从中找到学习的乐趣。针对这一现象,由朱永新教授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