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高考江苏卷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为苏辙的《伯父墓表》。此文是苏辙为二伯父苏涣(1000—1062)写的一篇墓志铭,属于散文。从选材上看,最近三年考的都是北宋散文,2010年考的是欧阳修的《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2011年考的是苏轼的《陈公弼传》,三年高考,两篇墓志铭,作者都为唐宋八大家,苏家占居其二。选文主要是叙述逝者的姓名、籍贯、生平事略。尽管命题者对其做了大量删减,但篇幅还是显得长了些。题目设置也很常规,文言实词、文意理解、翻译,都是同学们平时所练习的。
试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伯父墓表
苏辙
公讳涣,始字公群,晚字文父。少颖悟,所与交游,皆一时长老。天圣元年,始就乡试。明年登科,为凤翔宝鸡主簿。
未几,移凤州司法。王蒙正为凤州,以章献太后姻家,怙势骄横。知公之贤,屈意礼之,以郡委公。公虽以职事之,而鄙其为人。蒙正尝荐公于朝,复以书抵要官,论公可用。公喻郡邸吏,屏其奏而藏其私书。未几,蒙正败,士以此多公。
以太夫人忧去官。起为开封士曹。雍丘民有狱死者,县畏罪,以疾告。府遣吏治之,阅数人不能究。及公往,遂直其冤。夏人犯边,府当市民马以益骑士,尹以诿公,马尽得而民不扰。通判阆州。虽为政极宽,而用法必当,吏民畏而安之。阆人鲜于侁,少而好学笃行,公礼之甚厚,以备乡举,侁以获仕进。其始为吏,公复以循吏许之,侁仕至谏议大夫,号为名臣。
选知祥符。乡书手张宗久为奸利,畏公,托疾满百日去,而引其子为代。公曰:“书手法用三等人,汝等第二,不可。”宗素事权贵,诉于府。府为符县,公杖之。已而中贵人至府,传上旨,以宗为书手,公据法不奉诏。复一中贵人至曰:“必于法外与之。”公谓尹李绚曰:“一匹夫能乱法如此,府亦不可为矣,公何不以县不可故争之?”绚愧公言,明日入言之。上称善,命内侍省推之。盖宗以赂请于温成之族,不复穷治,杖矫命者,逐之,一府皆震。包孝肃公拯见公,叹曰:“君以一县令能此,贤于言事官远矣!”擢提点利州路刑狱。公至逾年,劾城固县令一人妄杀人者,一道震恐,遂以无事。
公没二十七年,不危状公遗事,以授辙曰:“先君既没,惟小子仅存,不时记录,久益散灭,则不孝大矣。”辙幼侍伯父,闻其言曰:“予少而读书,少长为文,日有程,不中程不止。出游于途,行中规矩。入居室,无惰容。故当是时,不闻有过行。尔曹才不逮人,姑亦师吾之寡过焉可也。”辙惧子弟之日怠也,故记其所闻以警焉。
(选自《苏辙集》,有删节)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蒙正败,士以此多公多:称赞
B.府当市民马以益骑士益:有利
C.公复以循吏许之许:期望
D.杖矫命者,逐之矫:假传
解析:此题选B项。此题考查实词,所考的几个文言实词在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大多接触到过。A项“蒙正败,士以此多公”中的“多”,意为称赞,这个意思在《史记选读?管仲列传》的省略部分中有:“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这里面的“多”即为“称赞”的意思。B项“府当市民马以益骑士”的“益”意为“增加”。初中课文《孟子二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所以动心忍性,行拂乱其所为,曾益其所不能”中的“益”即为“增加”的意思。C项“公复以循吏许之”的“许”的意思为“期许”,根据上下文也可推断出这个意思,并且这个词从中学生耳熟能详的诗句“塞上长城空自许”(陆游《书愤》)中也可得出。D项“杖矫命者,逐之”中的“矫”在《五人墓碑记》中出现过,“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中的“矫”的意思即为“假传”。从此题可以看出,学好课文,打下扎实的文言功底是文言文拿高分的重要保证。
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苏涣为官公正的一组是()(3分)
①所与交游,皆一时长老
②公虽以职事之,而鄙其为人
③虽为政极宽,而用法必当
④公礼之甚厚,以备乡举
⑤传上旨,以宗为书手,公据法不奉诏
⑥劾城固县令一人妄杀人者
A.①②⑥B.①③④
C.②④⑤D.③⑤⑥
解析:此题选D项。①讲的是苏涣少时的事,还未为官;②是说苏涣鄙视王蒙正怙势骄横,体现的是苏涣的为人性格,不能体现为官公正;④说的是苏涣爱惜人才。做这类题要注意审题,本题要扣住“为官公正”四字,如做不到,则很容易出错。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涣担任凤州司法时,知州王蒙正很赏识他,曾经把他推荐给朝廷,又给要官写信,认为他可以担当大任。
B.雍丘县有百姓死在狱中,县官报告说是因病而死。开封府多次派人处理而没能查明真相,苏涣去后,便洗雪了冤情。
C.祥符县张宗长期作奸营私,因畏惧苏涣,称病辞职,让儿子来接替自己。苏涣认为他儿子不合书手的要求,加以杖责。
D.苏涣去世二十七年后,他儿子苏不危记叙了父亲遗事,交给苏辙;苏辙又补充了他所听到的伯父言谈,写成这篇墓表。
解析:此题选C。解答此题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每个选项置于原文进行比对,即能发现问题所在。C项中“苏涣认为他儿子不合书手的要求,加以杖责”不合原文“宗素事权贵,诉于府。府为符县,公杖之”。从比对中可以发现,苏涣杖责的是张宗,而不是他的儿子。这篇文言文有许多删减的地方,跨度相当大,文后又没有注解,如“不危”,如果不是在选项里出现,学生还真不知这“不危”是什么。因此,答题时,一定要把所有题目都认真读一遍,力图从里面得到更多有用信息。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知公之贤,屈意礼之,以郡委公。(3分)
(2)君以一县令能此,贤于言事官远矣!(3分)
(3)尔曹才不逮人,姑亦师吾之寡过焉可也。(4分)
试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伯父墓表
苏辙
公讳涣,始字公群,晚字文父。少颖悟,所与交游,皆一时长老。天圣元年,始就乡试。明年登科,为凤翔宝鸡主簿。
未几,移凤州司法。王蒙正为凤州,以章献太后姻家,怙势骄横。知公之贤,屈意礼之,以郡委公。公虽以职事之,而鄙其为人。蒙正尝荐公于朝,复以书抵要官,论公可用。公喻郡邸吏,屏其奏而藏其私书。未几,蒙正败,士以此多公。
以太夫人忧去官。起为开封士曹。雍丘民有狱死者,县畏罪,以疾告。府遣吏治之,阅数人不能究。及公往,遂直其冤。夏人犯边,府当市民马以益骑士,尹以诿公,马尽得而民不扰。通判阆州。虽为政极宽,而用法必当,吏民畏而安之。阆人鲜于侁,少而好学笃行,公礼之甚厚,以备乡举,侁以获仕进。其始为吏,公复以循吏许之,侁仕至谏议大夫,号为名臣。
选知祥符。乡书手张宗久为奸利,畏公,托疾满百日去,而引其子为代。公曰:“书手法用三等人,汝等第二,不可。”宗素事权贵,诉于府。府为符县,公杖之。已而中贵人至府,传上旨,以宗为书手,公据法不奉诏。复一中贵人至曰:“必于法外与之。”公谓尹李绚曰:“一匹夫能乱法如此,府亦不可为矣,公何不以县不可故争之?”绚愧公言,明日入言之。上称善,命内侍省推之。盖宗以赂请于温成之族,不复穷治,杖矫命者,逐之,一府皆震。包孝肃公拯见公,叹曰:“君以一县令能此,贤于言事官远矣!”擢提点利州路刑狱。公至逾年,劾城固县令一人妄杀人者,一道震恐,遂以无事。
公没二十七年,不危状公遗事,以授辙曰:“先君既没,惟小子仅存,不时记录,久益散灭,则不孝大矣。”辙幼侍伯父,闻其言曰:“予少而读书,少长为文,日有程,不中程不止。出游于途,行中规矩。入居室,无惰容。故当是时,不闻有过行。尔曹才不逮人,姑亦师吾之寡过焉可也。”辙惧子弟之日怠也,故记其所闻以警焉。
(选自《苏辙集》,有删节)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蒙正败,士以此多公多:称赞
B.府当市民马以益骑士益:有利
C.公复以循吏许之许:期望
D.杖矫命者,逐之矫:假传
解析:此题选B项。此题考查实词,所考的几个文言实词在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大多接触到过。A项“蒙正败,士以此多公”中的“多”,意为称赞,这个意思在《史记选读?管仲列传》的省略部分中有:“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这里面的“多”即为“称赞”的意思。B项“府当市民马以益骑士”的“益”意为“增加”。初中课文《孟子二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所以动心忍性,行拂乱其所为,曾益其所不能”中的“益”即为“增加”的意思。C项“公复以循吏许之”的“许”的意思为“期许”,根据上下文也可推断出这个意思,并且这个词从中学生耳熟能详的诗句“塞上长城空自许”(陆游《书愤》)中也可得出。D项“杖矫命者,逐之”中的“矫”在《五人墓碑记》中出现过,“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中的“矫”的意思即为“假传”。从此题可以看出,学好课文,打下扎实的文言功底是文言文拿高分的重要保证。
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苏涣为官公正的一组是()(3分)
①所与交游,皆一时长老
②公虽以职事之,而鄙其为人
③虽为政极宽,而用法必当
④公礼之甚厚,以备乡举
⑤传上旨,以宗为书手,公据法不奉诏
⑥劾城固县令一人妄杀人者
A.①②⑥B.①③④
C.②④⑤D.③⑤⑥
解析:此题选D项。①讲的是苏涣少时的事,还未为官;②是说苏涣鄙视王蒙正怙势骄横,体现的是苏涣的为人性格,不能体现为官公正;④说的是苏涣爱惜人才。做这类题要注意审题,本题要扣住“为官公正”四字,如做不到,则很容易出错。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涣担任凤州司法时,知州王蒙正很赏识他,曾经把他推荐给朝廷,又给要官写信,认为他可以担当大任。
B.雍丘县有百姓死在狱中,县官报告说是因病而死。开封府多次派人处理而没能查明真相,苏涣去后,便洗雪了冤情。
C.祥符县张宗长期作奸营私,因畏惧苏涣,称病辞职,让儿子来接替自己。苏涣认为他儿子不合书手的要求,加以杖责。
D.苏涣去世二十七年后,他儿子苏不危记叙了父亲遗事,交给苏辙;苏辙又补充了他所听到的伯父言谈,写成这篇墓表。
解析:此题选C。解答此题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每个选项置于原文进行比对,即能发现问题所在。C项中“苏涣认为他儿子不合书手的要求,加以杖责”不合原文“宗素事权贵,诉于府。府为符县,公杖之”。从比对中可以发现,苏涣杖责的是张宗,而不是他的儿子。这篇文言文有许多删减的地方,跨度相当大,文后又没有注解,如“不危”,如果不是在选项里出现,学生还真不知这“不危”是什么。因此,答题时,一定要把所有题目都认真读一遍,力图从里面得到更多有用信息。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知公之贤,屈意礼之,以郡委公。(3分)
(2)君以一县令能此,贤于言事官远矣!(3分)
(3)尔曹才不逮人,姑亦师吾之寡过焉可也。(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