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祖父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fengwu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暮春的傍晚,我离开外祖父的坟前,只身走在山路上,夜色在远处的山头徘徊。阴冷的山风从山谷里吹出来,我望着山头朦胧的树影和灰暗静默的岩石,总以为是外祖父在注视我。茫然中又想起外祖父,我不禁在这将黑未黑的暮色中默然而住。
  外祖父是因病离世的。当时,听说外祖父患上癌症时,我正在离家数百里外工作。母亲在电话中哭着说起了外祖父病重的事,于是,我连夜往回赶。第二天下午在住院部的病床上看到了外祖父。那时候的外祖父已经是形容憔悴,看到我时他抬了几下头,想从床上坐起来,但已经没有力气。他把手搭在我的手上,高兴地问起我的身体情况和工作情况,他说:“你工作的那个地方我以前也去过,等身体好点了我去你那边走走。”听着外祖父的话,想到他身患绝症却自己不得而知,我忍不住想哭,母亲见了忙把我拉了出来。门外是外祖母和小姨哭红的眼睛。
  此后的两个月时间,外祖父都躺在病床上。我在回单位之前,向外祖父辞别,请他好好养病。外祖父似乎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点觉察,他拉着我的手说:“你说,我这病是不是要到省里去治呀,或者去市里的医院。”我紧握着他的手,不知道怎么安慰。我的舅舅们都是很重孝的。听母亲说,在这之前舅舅们已经从外祖父日常说话中听出了他的意思。他们从外祖父生病开始就一直四处寻医问药,但所有的医生都认为,外祖父的年龄和身体状况都不宜做更进一步治疗。医生说,这种情况下,做手术都有可能留在手术台上。因此,我也没有向舅舅们转述外祖父的话,以免平添众人烦恼。在所有人进退无路、束手无策的煎熬中,外祖父像风中残烛一样,一天比一天暗下去了。
  外祖父走了。我不知道他最终有没有理解释怀,或者是不是带着一丝遗憾。母亲说外祖父走的那刻,口里还念着我的名字。我心中一痛,顿时泪如泉涌。
  外祖父是个非常严厉的人,平时很少有笑容,甚至很少说话。但一旦说出口的话,却极具威严,不容置疑。我的童年是在外祖父身边度过的,我的表兄弟姐妹共有十二三个,而我在十歲以前是外祖父身边唯一的外孙,也是我自家的独苗,外祖父对我始终是有点客气的。而我以为外祖父宠我,所以我是最不怕他的。表兄妹们喊“阿爷”,我也喊“阿爷”。有时候表兄妹们嫉妒我,都冲我说:“外孙狗,吃吃走走,阿爷是我们叫的,你是外孙,要喊外公爷!”每当这时候外祖父黝黑的脸就会出现在我的背后,小孩子们就低着头一声不响了,直等外祖父把我带走,他们才敢散去。我拉着外祖父如石块一般粗糙僵硬的手,蹦蹦跳跳地跟在他身边,心里满是感激。
  因为外祖父的特殊照顾,我对外祖父也有种特别亲近的感觉,使我根本不惧怕他的严厉,而撒欢于他膝前。经常在风和日丽的时候,外祖父坐在院子里晒太阳,我就揪着他衣领从他的口袋中掏东西出来玩。外祖父喜欢穿中山装,左前胸的口袋经常插一支钢笔,口袋里还装了一本袖珍记事本。我从他口袋里拔出钢笔、掏出记事本,每次钢笔都是没水了的,记事本也都是空白的。我说,阿爷不会写字,还要带钢笔!外祖父就用他半白的胡茬扎我,逗得我翻着肚皮一直笑到求饶。外祖父笑着笑就给我讲起一些事来,有以前的故事也有新近发生的事,我基本听不懂,也根本记不住他那些年一共给我讲了些什么。我一直不知道外祖父是做什么工作的,在我记忆中,从来没见过他工作或谈论过工作。多年后的一次清明,我才听母亲说起,外祖父原本是一个很能干的泥水匠,后来建房子的时候伤了身子,正值中年就一直赋闲在家,直到好多年后才有点恢复,能做一些简单的劳动,而且,外祖父是真的不会写字。其实,外祖父的严厉对我来说,只是一种模糊的印象,或者只是一种传闻。
  据说外祖父是极其反对赌博的,有一次外祖父发现我大舅赌博,拿着扁担追打那时已为人父的大舅,从家门口一直追打到“七圣殿”,又从“七圣殿”追打到山上。到后来,我舅舅们都成了家有了事业,他们把老房子都卖掉,在外面建了新房搬出去了。外祖父依旧脾气不改,经常到各家进行现场管控。为此,家眷们颇有微词。那时候外祖父已日渐苍老,后来他索性不闻不问,常常一个人背一把锄头上山。
  外祖父上山干活时,我就在兜兜里揣了弹弓跑在他后面叫“阿爷,我跟你上山一起干活”,而到了山上我就满山地跑,掏鸟窝,挖草根……直到快要天黑时,外祖父拄着锄头柄,站在山头上喊我,但又不敢喊我的名字(乡俗说,在山上不能喊孩子的名字):“童子佬,回去了!”我就从石头缝里冒出来,或从草丛里钻出来,一边答应着,一边从番薯园里一层一层地往下跳,朝着外祖父的位置跑去。我说:“阿爷,我帮你扛锄头。”外祖父就把锄头递给我,嘴里说着:“三斤的猫狸拖四斤的鸡……”祖孙俩就在这将黑未黑的夜色中沿山路下来。我和外祖父就在这一次次的上山下山中,加厚了情感。在灰暗的暮光中,外祖父那拄着锄头喊我的情景,一次一次在我的脑壳里印刻,留下了抹不去的印象。
  度过少年时光后,我远离了外祖父,直到我远赴京城求学和留在外地工作,我就一直没有长时间在家乡待过。期间母亲常说外祖父和外祖母很想我,我也特地回去看过他们。但在外祖父的脸上我再也找不到少年时期印象中的旧影子了,反而看到了以往在大人们眼中的那个严厉的外祖父。就像当年的人们一样,我很少看到他的笑,偶尔在他的沉静中的皱纹中闪出的瞬间温情,就像山上那些小时候攀爬过的岩石、草丛,欢呼跳跃过的番薯园,已经似是而非,若有若无。外祖父见面无语,临走的时候才说了句:“做牛为条绳,做人为个名。回去后好好学习,好好工作!”这时候我才对外祖父的严厉突然有所感悟,我不禁开始怀疑起以往与外祖父之间的时光了。
  外祖父出殡前的那天深夜,我看到舅舅们、我母亲和小姨都曾悄悄地独自躲在外祖父的灵前哭。我相信这时候,或许他们都想起了他们和父亲之间的一些往事,正如我对外祖父的回忆一般……后来再次想起外祖父,病中握我的那双手,我突然感悟到,原来他的内心是多么的孤独。
  责任编辑:青芒果
  美术插图:知 止
其他文献
“我对不起你妈。”父亲说这话时,两个嘴角下沉,泪眼迷蒙,声音哽咽。在此之前我没看过父亲流泪,哪怕是软弱一点的样子也没有过。母亲的离世,让父亲一下子变成了爱哭的孩子,好像要把几十年没流的眼泪补回来。  父亲和母亲都是江苏人。  父亲在苗林,母亲在贾林,两村相隔六里地。2017年,我陪父亲回故乡时一步一步量了三遍。  出身于书香门第的母亲18岁那年出落成一朵花儿似的,成了十里八村小伙子追求的目标。虽说
期刊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首《苔》的诗,由清代诗人袁枚所作。在浩瀚璀璨的中国诗海中并不出彩,鲜为人知。直到在《经典咏流传》的舞台上,与悠扬婉转的流行民谣音乐相遇,竟迸发绚丽的火花。一夜之间,它从三百年的孤独沉睡中被唤醒。  支教老师梁俊带着来自贵州山里的孩子们,在舞台上动情地演绎了这首小诗,演唱视频全网播放突破5000万,传播量超过了过去三百年来的总和,被千百万中国人记
期刊
单车,对于一般人来说,是一种简单的机械装置,一种价格低廉的代步工具。  而对于单车一族来说,单车几乎是我们业余生活的全部,除了工作、吃饭、睡觉,其他的时间都要与单车相伴了。骑车上下班、郊游、聚会、参加各种活动,不骑车的时候就是保养车子,聊天的话题离不开单车,离不开骑行,开口闭口就是拉爆、破风、踏频、齿比这些专业术语;即使上网,也是为了搜寻骑行路线、学习单车知识,偶尔上网店看看,八成是为了淘骑行装备
期刊
何为风流?   李白嗜酒,大醉,吟出“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是为风流。明人张岱,晚年著《陶庵梦忆》回忆年少过往,叹息“疏影横斜,远映西湖清浅;暗香浮动,长陪夜白黄昏”,闲适之心,不失为另一番风流。而早在公元三世纪,《列子》里就有一篇非常著名的《杨朱》篇,反映了人们的外、内两个层面的“风流”:“生民之不得休息,为四事故:一为寿,二为名,三为位,四为货。有此四者,畏鬼畏人,畏威畏刑。此之
期刊
小时候,特别盼着过年。  这一个年刚刚过完没几天,就开始盼着、数着过下一个年了。因为只有过年才能穿上新衣服,女孩子还可以扎上几条鲜艳漂亮的绫子。过年还能分到几块糖和几个冻梨,还能吃到香喷喷的饺子,还有炒瓜籽。晚饭后还可以拎着用红纸或者粉纸糊的小灯笼和小朋友们一起到户外玩耍。有时候不小心,摔个跟头灯笼破碎了,或者风大把纸吹着了,就哭得小脸儿像花蝴蝶一样。每到过年,还能和小弟弟一起抢几个小洋鞭儿放。过
期刊
2017年的冬天,暖冬。我们从深山里回到老家,和奶奶一起晒太阳。  奶奶今年九十有六,身子骨硬朗,可腿脚不便。暖暖的冬阳晒在身上,舒服极了。小狗狗依偎在奶奶脚下,母鸡在地上觅食,骄傲的公鸡踱着方步,头东扭扭,西扭扭,像一位保护神。奶奶坐在古铜色的竹椅上,懒慵慵地晒太阳,眯着眼,打着盹,发出均匀而细小的鼾声。我们坐在奶奶的身边,静静地欣赏奶奶:圆圆的脸盘,白白的皮肤上透着褐色的老年斑,格外打眼,村里
期刊
我娘,姓康,名招香,出生在一个贫困农民家庭,娘是一个纯朴的农村妇女。8岁被外公送给一户有钱的人家做童养媳,娘看不起那户人家的男人,一直不愿成婚,但娘没办法,始终无法脱离童养媳的苦海。  新中国成立后,娘一直守住那户人家,过着艰辛的日子。18岁那年,正遇上了破旧立新,反封建的高潮,于是,娘冲破枷锁,在公社革委会妇女主任的干预下挣脱了苦海。  可何去何从,娘又到哪里去呢?  娘的一个亲戚知道娘脱身童养
期刊
再过几天,就是“5·12”汶川大地震十周年祭,我的脑海里不由自主地闪现出一个清晰的影像。  他,就是远在北川县小坝羌族藏族自治乡的胡宗裔老师。  我与胡老师偶识于2000年4月下旬。当时,我还在乡镇工作,有幸应邀参加《四川农村日报》社举办的首届新闻培训班。到达指定地点报到后,我径直朝房间走去。刚放下行李,只见一个中等身材、略显清瘦、衣着朴素的长者快步走了进来,笑容满面。我还未开口,他就主动搭讪:“
期刊
那是我幼小的时候。一个夜晚,突发高烧。父亲背着我,在山路上步履匆匆,向医院奔去。寂静的山谷中,偶尔的一两声鸟叫,怪异,惊恐,让人不寒而栗。母亲在前面打着火把,照亮着长满茅草的小路。父亲背上的我,随着父亲脚步的高低,起伏沉浮着。只有那红红的火把,在我眼前晃来晃去,一时模糊,一时清晰……从此,那火把的影子,永远铭刻在我的记忆深处。  长大一点,我学会了打着火把,跟着哥哥姐姐照泥鳅。哥哥一手提着火笼,一
期刊
到达婺源,已是黄昏,小小的县城显得神气十足,整洁的街道旁车辆不多,没有想象中的拥挤,似乎过了看花的时机。  不知道什么时候,江浙一带也兴起了一股辣旋风,现在上饭馆用餐,想点一份一点不辣的菜难上加难。不过,浙江的辣掺杂着四面八方的味儿,汇聚了四川麻辣,贵州香辣,辣辣湘气,于是演变成既麻又香的浙辣了,越是往西南方向,吃辣越是适合其口味,究其原因,就是靠近江西的缘故。稍稍吃点辣的我既然到了吃辣的地方,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