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之美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l12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史铁生是一位独特的当代小说家、散文家,在文坛上独树一帜。他的散文名篇《我与地坛》从一个残疾人的特殊视角去鸟瞰人生、社会和宇宙,影响广泛,可以说是当代散文艺术的精华。
  史铁生曾经说过,他想写一群残疾人从出生到长大、到老死的整个人生历程和内心经历。这是一个独特的视角,不仅可以让读者看到一个长期被忽视,然而又极重要的人生天地。
  苏教版必修二节选的是其中两部分,第一部分写的是坐在轮椅中的史铁生与地坛的亲密关系,着重写了地坛里的一些小动物和草木;第二部分写的是到地坛来找他的母亲,着重是写对母亲的追思。作家是一个在人生的春季——20岁时失去了双腿的人,之后,天天到地坛来枯坐,一坐就是15年,而他也就在这15年后写了这一篇名作。
  纵观全文,我们可以发现作家的追索是深刻的,他并不仅仅去写残疾人如何痛苦、如何敏感、如何需要获得同情和帮助。哲理境界作为文学创作的最高层次,就需要向普遍性和整体性迁跃。他想到,残疾人的痛苦其实是被放大了的一切人的痛苦。因为残疾人之所以感到痛苦,是由于他们的主观愿望受到了客观条件的限制。而这一切矛盾,一切正常人也时常遇到。例如残疾人想走路而不能走路,正常人想飞翔而不能飞翔,同样是主客观的矛盾。从这个意义上说,愿望超过实际可能的健康人,同样也可能变成“残疾人”,同样可能受到与残疾人性质相仿的痛苦。这种追索已经非常深刻,它已经触及到人生价值的课题。
  但他的追索的目光到此还未终止。我们看到,史铁生并不准备用冷冰冰的目光去指出健康人与残疾人相类似,他们同样会遇到人生的痛苦,而是要用温煦的目光发现残疾人与健康人一样,也有自己的天堂。这种天堂即是与人的主观愿望和客观条件之间保持着一种和谐的调节关系,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客观条件,又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主观愿望。于是,人生也就走上了通往天堂之路。因此,他的文章紧紧把握住了哲理,焕发出普照生活整体和整体人群的强光,使一切健康人、一切读者也能深有感悟。
  试看第一部分中的描写: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地坛)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这里并没有写自己作为一个残疾人如何痛苦、如何敏感、如何需要获得同情和帮助,只是用了“逃避”这个词来表达他在达到与地坛的和谐之前的一种必然的无可回避的痛苦。这就是一种哲理的高度。如一朵跳舞的“蜂儿”,摇头晃脑的“蚂蚁”,悠然升空的“瓢虫”;寂寞如一间空屋的“蝉蜕”,摔开万道金光的“露水”: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片刻不息。“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他开始在这儿找到通向天堂之路,他观察、聆听、感受和思索,与时间和历史,自然和生命进行绵绵不尽的交流和对话。他在不停地追索中,终于找到了一种和谐: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
  列夫·托尔斯泰也曾经说过:“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①这种感思是深刻的,故它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一个残疾人遇到的难题,也就是一个正常人遇到的难题,这样一来,作家写一个幸福的人或一个不幸的人不再只是表现他们个人的欢乐与悲哀,原来欢乐也好,悲哀也好,都是每个人在自己的人生履历中可能体验到的。读者就与作家共同把握和体验人生真谛,于是,文章的意义就上升到了人生价值的发现。之后,他仿佛就在地坛里找到了天堂,在这个“天堂”里他找到了各种各样的生命气息,找到了对生命执著热爱的信念:灿烂的落日,高歌的雨燕,雪地上孩子们的脚印,镇静苍黑的古柏,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或飘摇歌舞或坦然而安卧的落叶……
  我相信,读完这一部分文字的读者,都会在心中引起强烈的震撼:我们都可能是“残疾人”,都可能受到与残疾人性质相仿的痛苦,于是,文章的这种光芒就普照了每一个人的精神世界。
  而文章的第二部分写的是他的母亲,这也与地坛有关,因为母亲每次悄悄地在背后目送我去地坛,又因为母亲忍受不了牵挂而常常悄悄地到地坛里来看看我是否安好。作家写了很多细节,表现了他的母亲日日夜夜生活在愁苦之中,她的爱深沉而毫不张扬,不但愿意为儿子承担一切,而且希望儿子能够坚强地活着。但是现实再次袭击了史铁生,残疾的他活下来了,而健康的母亲却匆匆离世了。文中的感人语句比比皆是,例如: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视力不好,端着眼睛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丛很密,我看见她没有找到我;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我不知道她已经找了多久还要找多久,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决意不喊她——但这绝不是小时候的捉迷藏,这也许是出于长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强或羞涩?
  在人类一切优良品质中,奉献精神是核心。具有奉献精神的人,其人生价值即在奉献中度过自己的人生历程。人格化的奉献精神是出自于人的心灵深处的,能与读者的心灵相通的。
  就这样,一个具有人格化的奉献精神的母亲永远活在了作者和读者的心里,但是,我以为,文章的哲理意味并不只是表达这一点,而在:自己从奉献一生的母亲那里得到了反馈,更新了自己的人格,造就了新的人生。作者原先一直在内疚,内疚不能让母亲在活着时看到自己用纸笔碰撞开了一条路,即内疚不能让她看到自己出名了。但是母亲的那种“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让自己领悟到那种为着荣耀的道路并不就是她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她只是有着一个残疾人母亲的最为朴素的愿望,也是一个最为动人的愿望:好好活着!作者也这样写到:“任时光流转,(她)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这不仅仅是哀思,其实也是对母亲的一种感激,一份无言的好好活着的承诺。
  原来,奉献自己、燃烧自己的母亲虽然是痛苦的,但她却照亮了自己这个残疾儿子,让他获得了新生。我们这些健康的正常人,似乎得到了这样一种哲理的感悟,就如巴金先生所说的:“我曾在我心灵的祭坛前立下这样的誓言,要做一个在寒天送炭、在痛苦中送安慰的人。”②我们或许可以这样说了:地坛,就是一个残疾人的天堂,因为他在这里得到了重生。文学创作其实是一个精神和个性自我净化的过程。也正是由于此,许许多多的小说家,如托尔斯泰、罗曼·罗兰等都把文学创作比做燃烧。燃烧是痛苦的,但它不但能照亮别人的心灵,温暖着别人的身心,而且自己也在燃烧中获得一次新生。
  《我与地坛》对哲理境界的追索,使得文章有更高更清醒的哲理水平,更深沉更带有普遍性和整体性的情感层次,从而提高了人之所以为人的精神自觉性。■
  
  注释
  ①托尔斯泰《最后日记》,第61页
  ②巴金《巴金论创作·序》
其他文献
传统的观点把《归园田居》主旨总结为: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和对田园风光的追求。笔者认为,不够深入,不够精确;应该是,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深恶痛绝和对本色人生的心驰神往。笔者之所以这样说,理由如下:  一是从诗眼可以看出。《归园田居》的诗眼是“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中的“久”和“复”,因为它们是这首诗中最精炼传神、最能充分体现诗歌主旨的精彩字眼。“久”字可以看出作者对压抑人性的官场生活不是一
期刊
新人教版教材语文必修四的“中国古代戏曲和中外话剧”单元选用了传统篇目《窦娥冤》。不同的是,以往的人教版教材只节选了《窦娥冤》的第三折,而新人教版教材则选取第一到三折,只删去了第四折,即窦天章做了高官后到楚州为窦娥平反昭雪的情节。  我个人认为新人教版节选的《窦娥冤》更接近关汉卿的创作意图,也更具有现实的启迪,不禁为之叫好。下面从几个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旧人教版节选的《窦娥冤》的特点和不足
期刊
《边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小说杰作,沈从文先生也因为《边城》和其他众多作品闻名中外,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高中语文教材节选了《边城》的第13至15章,教材和教参谈的基本上是主题和情节,主要引导学生理解小说的人性美和人情美。我以为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纯净的小说文本、现代文学牧歌传统中的顶峰之作《边城》,光让高中生理解其深刻的主题是片面的,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必须引导学生鉴赏它独特
期刊
《孔乙己》这篇小说选入实验区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二单元,单元的主题是“人物画廊”,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中有这样一段分析:“作家以极俭省的笔墨和典型的生活细节,塑造了孔乙己这位被残酷地抛弃于社会底层,生活穷困潦倒,最终被强大的黑暗势力所吞没的读书人形象。孔乙己那可怜而可笑的个性及悲惨结局,既是旧中国广大下层知识分子不幸命运的生动写照,又是中国封建传统文化氛围‘吃人’本质的具体表现。”  这段分析,
期刊
明代冯梦龙编撰的“三言”堪称中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之翘楚,其中《醒世恒言》第十八卷《施润泽滩阙遇友》无论题材内容、表现手法,还是所展示的社会心理、时代特征,皆可视为明代拟话本的代表作。  小说讲述的是小商人施复拾金不昧、积下阴德而屡获好报、逢凶化吉,最终财源广进、家业兴旺的故事。  对本篇小说的主题,学界大致持此种观点:歌颂广大中小工商业者建立在平等互利经营基础上的信义、友谊等新的道德标准,反映了扶
期刊
我惊诧于张爱玲的才华,一个只有二十二三岁的年轻女子,竟能写出那么多美丽苍凉的故事。她的《传奇》“读下去像听凄幽的音乐,连最好的图画都赶不上”。“点上一炉沉香屑”,那“霉绿斑斓的铜香炉”里,弥漫的全是些轻灵清扬的句子。是啊,这位末世的贵族,经历着独特的生活氛围——既有“奇异的西方文化的鲜活”,又有“东方文化中厚沉沉的鸦片”。特殊的生活节奏让她养成了赏玩身边物象、细节的精致趣味。她善于“以一种审美的态
期刊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写道:“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虽然说司马迁“恨私心不尽”,其实质上写《史记》的目的还在于“鄙没世”,使得“文采不表于后”。  诚然,司马迁所说的“文采”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但作为绝唱之作,其“文采”的表现方式定然是多样而耀眼的。本文仅就《史记》中如何灵活运用虚词来表现“文采”,谈点看法。  虚词,它的意义虽然空灵,但在表
期刊
审美阅读,是从审美体验出发,把文学作品作为审美对象,把自己作为审美主体,以审美情感为媒介,以双向植入为手段,达到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的感应、契合、妙悟,合同而化的境界,从而深切真实地体味文学作品的种种佳处的阅读方法。  传统的阅读方法,大多把作品作为分析对象,偏重于字、词、句、篇的意义解析,注重知识的获取。这种阅读方法,大大降低了文学作品的审美欣赏价值和感染力度,使作品与读者互相对立,互不相干。读者
期刊
自春秋时期那位为万世景仰的儒学大师手拂长髯,吟哦出“诗言情”之后;自东晋那位睿智的学者以秃毫枯锋在《文赋》中慎重地写下“诗缘情”之后,中国诗歌的创作与鉴赏似乎就与“抒情”结下了不解之缘。但是放眼中国诗歌的烂漫星空,我们总能毫不费力地找到这样一朵另类的艺术奇葩:它背叛了抒情的传统,却闪烁着迷人的思辨光芒,格外夺人眼目;它有一个警人深省的名字——哲理诗。它阐释了人生的哲理,洞悉着世事的奥妙,散发着迷人
期刊
《闺塾》又名《春香闹学》,是编入中学教材中为数不多的戏剧名段。它出自明代著名戏剧家汤显祖代表作《牡丹亭》中的第七出,写杜丽娘的父亲杜宝为了杜丽娘以后嫁人,能够知书达理,“谈吐相称”,给父母脸上“增添光辉”,所以延请了饱学儒士,六十岁的陈最良给杜丽娘上课。没想到,第一堂课,就被小丫环春香闹得一团糟,最后陈最良也没有办法,只好自嘲云:“女弟子则争个不求闻达,和男学生一般儿教法。……咱和公相陪话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