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课改在全国全面实施,成效显著。作者积极地参与、实践,以新课改为理论指导,课堂为平台,学生为对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成为学习的主人。文章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课为例,予以说明。
关键词: 新课改 自主学习 教学心得
我们沐浴在新课改的春风中,感受着其蓬勃的生命力和独特魅力,从中汲取前进的力量,获益匪浅。我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在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取得了一定成果,现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为例,深层次分析。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作为高中教材中的典型文章,教师在讲解时,要紧扣人物、情节和环境。情节方面比较容易,可根据事件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这个固定模式套文中林冲的具体经历就可以了。但人物形象的分析就有一定难度,必须认真对待。如果只从林冲本身进行简单分析,就有些程式化、死板,虽基本能够总结出林冲的性格及其变化,但显得不够鲜明、生动、传神,只能生硬地挖掘林冲性格变化的根本原因。效果并不是太好,不能达到预期的理想结果。《水浒传》中的人物形象众多,且描写传神,刻画生动。所以,师生在分析本课过程中,由情节的波折引申出人物性格的变化时,可以回马一枪,列举《水浒》中其他几个个性鲜明,有典型意义和代表性的人物与林冲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更进一步分析,让学生认识到决定人物性格、思想、行为的根本原因是由其阶级地位、身份和所处的客观环境决定的。我列举李逵、鲁达和杨志。林冲身处鲁达和杨志之间,顺序是:李逵、鲁达、林冲和杨志。正好四人的身份和地位、阶级是由低到高,由卑微到显赫,其反抗性也就由高到低,即地位越低,反抗性越高;地位越高,反抗性就越低。这由四人走上梁山的经过可以看出来。李逵最干脆;鲁达虽是军官,也比较容易,是在打死镇关西之后被迫落草的;而林冲则是被逼上梁山的,期间曲折较多;杨志上梁山则就更不容易了,不情不愿,波澜丛生……教者以表格的形式罗列出来,一目了然,填表时,同学们积极踊跃,争先恐后,热烈非常,填表的结果完全正确。由此证明,应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他们自主思考、交流及活动,教学效果就会比较突出。
道具的使用也是《水浒》的一大亮点,其中《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也很多,运用得很传神、到位。教者在讲解时并不必一股脑地全部讲出来,可以进行提示,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师生合力先找出其中一个,再趁热打铁,讲出这个道具的妙用。然后,让学生继续自主思考,举一反三,分析其他道具。在课上,教者和学生合力分析的道具是葫芦:林冲好喝酒,且天寒难耐,林冲想打酒喝,而他的所有吃喝用具都留在了天王堂,只有老军走时留给他的这只葫芦。老军还给林冲介绍了酒店的位置,再加上这只葫芦,林冲才会去打酒。正好在打酒途中看到山神庙,才会引出林冲在草厅倒塌后到山神庙避寒的情节。陆谦等人放完火,并没有立即离开,想在火后检查勘验林冲是否被烧死,但北风凛冽,飞雪漫天,十分寒冷,就要去避风躲雪,那么离大军草料场不远的山神庙就是他们的首选。自然而然就出现下文林冲在山神庙听到真相的情节。可以说葫芦是推动文章情结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线索道具。之后,好多同学举一反三,找到了其他道具,如匕首、石头,也还可以是雪等。学生纷纷举手陈述理由,气氛热烈。他们说匕首是林冲听说陆谦追到沧州来害他,大怒之后买来报仇用的,在课文最后,林冲用这把解腕弯刀捅了陆谦,并挖出了他的心肝,可谓前后照应,使文章结构严谨;石头的作用是别人为了关庙门,挡风雪而搬刀山神庙中,林冲正好用它来堵门,挡风雪。没想到陆谦他们也来山神庙躲雪,推庙门,但因大石头挡住了门,推不开,于是站在山神庙檐下观火,同时说出了事件始末,林冲才知道了事件真相。这个石头可谓作用巨大。雪也是如此,正是它下得大,天才会冷,林冲才回去打酒并经过山神庙;因为雪压塌了草厅,林冲才到山神庙躲雪;陆谦等人也是为了躲雪才来山神庙并因得意忘形而说出真相的。
教者在课堂上还可以对学生进行知识牵引,引发他们的想象和联想,激发兴趣,认真思考,积极讨论,从而得到提高。教者提问:“如果没有高俅,林冲还会上梁山吗?”。结果学生一下子来了兴趣,还分成两派,深入思考,认真探讨,真是你来我往,唇枪舌剑,互不相让。他们都十分认真地从社会、人物性格等方面分析原因。如正方同学陈述的观点是:北宋社会政治黑暗,吏治腐败,民不聊生,如果没有高太尉,还有李太尉、张太尉等,则以林冲的处境和性格,他最终一定会上梁山的……反方同学的观点是:以林冲的本性,如果没有高太尉,则可以没有后来的祸事,可以不上梁山,要了解其上梁山的偶然性与必然性。我从他们的陈述中听到了这么几条上梁山的理由,对我很有启发:①林冲的本性导致他在这个社会活得艰难,甚至活不下去。因为在这个吃人的社会里,他心存善良,不够坏,不够阴狠毒辣,只会被这个社会吞噬掉。②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林冲的老婆很漂亮,但他职位低微,没有能力(权力和金钱)保护她。③林冲没有靠山。他只是一名禁军枪棒教头,一名下级小军官,而高衙内的背后是太尉高俅,其结果可想而知。④作者已经在小说开头做好了安排。如林冲就属于一百单八将之一,是三十六天罡中的星宿——天雄星,那么他上梁山就成为必然。
同学们的情绪很激动,也很兴奋。他们用心思考,认真讨论,积极陈说,效果明显。然后老师因势利导,自然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①在比较中突出人物形象;
②写作时,不能有可有可无的东西;
③可以发掘学生潜力,努力提升其水平。
同学们对以上这三个观点予以认可和肯定,并表态要在以后的学习中严格践行今天课上得出的这三种方法。
由此得出,在课堂上,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他们自主学习,则会事半功倍;反之,则事倍功半。教者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将继续严格遵循新课改的思想,努力实践,以取得较大收获。
关键词: 新课改 自主学习 教学心得
我们沐浴在新课改的春风中,感受着其蓬勃的生命力和独特魅力,从中汲取前进的力量,获益匪浅。我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在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取得了一定成果,现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为例,深层次分析。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作为高中教材中的典型文章,教师在讲解时,要紧扣人物、情节和环境。情节方面比较容易,可根据事件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这个固定模式套文中林冲的具体经历就可以了。但人物形象的分析就有一定难度,必须认真对待。如果只从林冲本身进行简单分析,就有些程式化、死板,虽基本能够总结出林冲的性格及其变化,但显得不够鲜明、生动、传神,只能生硬地挖掘林冲性格变化的根本原因。效果并不是太好,不能达到预期的理想结果。《水浒传》中的人物形象众多,且描写传神,刻画生动。所以,师生在分析本课过程中,由情节的波折引申出人物性格的变化时,可以回马一枪,列举《水浒》中其他几个个性鲜明,有典型意义和代表性的人物与林冲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更进一步分析,让学生认识到决定人物性格、思想、行为的根本原因是由其阶级地位、身份和所处的客观环境决定的。我列举李逵、鲁达和杨志。林冲身处鲁达和杨志之间,顺序是:李逵、鲁达、林冲和杨志。正好四人的身份和地位、阶级是由低到高,由卑微到显赫,其反抗性也就由高到低,即地位越低,反抗性越高;地位越高,反抗性就越低。这由四人走上梁山的经过可以看出来。李逵最干脆;鲁达虽是军官,也比较容易,是在打死镇关西之后被迫落草的;而林冲则是被逼上梁山的,期间曲折较多;杨志上梁山则就更不容易了,不情不愿,波澜丛生……教者以表格的形式罗列出来,一目了然,填表时,同学们积极踊跃,争先恐后,热烈非常,填表的结果完全正确。由此证明,应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他们自主思考、交流及活动,教学效果就会比较突出。
道具的使用也是《水浒》的一大亮点,其中《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也很多,运用得很传神、到位。教者在讲解时并不必一股脑地全部讲出来,可以进行提示,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师生合力先找出其中一个,再趁热打铁,讲出这个道具的妙用。然后,让学生继续自主思考,举一反三,分析其他道具。在课上,教者和学生合力分析的道具是葫芦:林冲好喝酒,且天寒难耐,林冲想打酒喝,而他的所有吃喝用具都留在了天王堂,只有老军走时留给他的这只葫芦。老军还给林冲介绍了酒店的位置,再加上这只葫芦,林冲才会去打酒。正好在打酒途中看到山神庙,才会引出林冲在草厅倒塌后到山神庙避寒的情节。陆谦等人放完火,并没有立即离开,想在火后检查勘验林冲是否被烧死,但北风凛冽,飞雪漫天,十分寒冷,就要去避风躲雪,那么离大军草料场不远的山神庙就是他们的首选。自然而然就出现下文林冲在山神庙听到真相的情节。可以说葫芦是推动文章情结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线索道具。之后,好多同学举一反三,找到了其他道具,如匕首、石头,也还可以是雪等。学生纷纷举手陈述理由,气氛热烈。他们说匕首是林冲听说陆谦追到沧州来害他,大怒之后买来报仇用的,在课文最后,林冲用这把解腕弯刀捅了陆谦,并挖出了他的心肝,可谓前后照应,使文章结构严谨;石头的作用是别人为了关庙门,挡风雪而搬刀山神庙中,林冲正好用它来堵门,挡风雪。没想到陆谦他们也来山神庙躲雪,推庙门,但因大石头挡住了门,推不开,于是站在山神庙檐下观火,同时说出了事件始末,林冲才知道了事件真相。这个石头可谓作用巨大。雪也是如此,正是它下得大,天才会冷,林冲才回去打酒并经过山神庙;因为雪压塌了草厅,林冲才到山神庙躲雪;陆谦等人也是为了躲雪才来山神庙并因得意忘形而说出真相的。
教者在课堂上还可以对学生进行知识牵引,引发他们的想象和联想,激发兴趣,认真思考,积极讨论,从而得到提高。教者提问:“如果没有高俅,林冲还会上梁山吗?”。结果学生一下子来了兴趣,还分成两派,深入思考,认真探讨,真是你来我往,唇枪舌剑,互不相让。他们都十分认真地从社会、人物性格等方面分析原因。如正方同学陈述的观点是:北宋社会政治黑暗,吏治腐败,民不聊生,如果没有高太尉,还有李太尉、张太尉等,则以林冲的处境和性格,他最终一定会上梁山的……反方同学的观点是:以林冲的本性,如果没有高太尉,则可以没有后来的祸事,可以不上梁山,要了解其上梁山的偶然性与必然性。我从他们的陈述中听到了这么几条上梁山的理由,对我很有启发:①林冲的本性导致他在这个社会活得艰难,甚至活不下去。因为在这个吃人的社会里,他心存善良,不够坏,不够阴狠毒辣,只会被这个社会吞噬掉。②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林冲的老婆很漂亮,但他职位低微,没有能力(权力和金钱)保护她。③林冲没有靠山。他只是一名禁军枪棒教头,一名下级小军官,而高衙内的背后是太尉高俅,其结果可想而知。④作者已经在小说开头做好了安排。如林冲就属于一百单八将之一,是三十六天罡中的星宿——天雄星,那么他上梁山就成为必然。
同学们的情绪很激动,也很兴奋。他们用心思考,认真讨论,积极陈说,效果明显。然后老师因势利导,自然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①在比较中突出人物形象;
②写作时,不能有可有可无的东西;
③可以发掘学生潜力,努力提升其水平。
同学们对以上这三个观点予以认可和肯定,并表态要在以后的学习中严格践行今天课上得出的这三种方法。
由此得出,在课堂上,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他们自主学习,则会事半功倍;反之,则事倍功半。教者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将继续严格遵循新课改的思想,努力实践,以取得较大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