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里的白居易

来源 :文苑·经典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00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浔阳江,秋瑟瑟
  琵琶拨动出了山间的禅音
  禅音飘过了浔阳江,流经出西湖
  汇入了伊河洛河伊洛河
  文曲武曲思春曲
  越上了龙门,汇聚到了石窟里
  石窟传来回声
  石窟的回音廊余音袅袅
  乐天诗翁弹奏着秋月春风
  香山居士面壁焚香,醉吟先生添酒回灯
  千呼万唤始出来
  龙门山成连天巨擘
  香峰顶落下众神的居所
  千佛洞万佛崖
  层层叠叠的楼阁笼罩着天地
  琵琶峰躺在地上,琵琶峰立在树间
  琵琶峰永远奏响着《琵琶行》
  墓穴中的太子少傅
  面对着卢舍那大佛
  睡梦中的《长恨歌》遗恨千古
  松风亭回荡着悬瀑声
  乌头门推开了一片天
  天门的峭壁撑张出了两山
  两山间涌现来飘飞的佛龛大军
  奉先寺雍容的仪态,点化着《新乐府》
  他已成了一尊佛
  他是詩佛,他是诗王
  他的诗高过了17.14米的释迦牟尼
  他的诗融入两厘米的石刻中
  他的野草永烧不尽
  他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
  他的香山寺飞临到了燕山脚下
  他的墓冢是再生的六道轮回
  400年营造的皇家宫殿
  迎来南山的《卖炭翁》
其他文献
诗人和作家应该写什么?怎么写?  对一个“怎么写”已经具足的人而言,“写什么”自然更重要。“怎么写”已经具足指什么,就是说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套写法,并行之有效。  一代人执着于“怎么写”,这没有问题,但“写什么”却被一再忽略。后者也是阅读和进入写作的一个重要视角。  开始写作时的焦虑集中于“写什么”。紧接着,“怎么写”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一些人滞留在这一阶段。“写什么”的问题再次被触及,但已经不是当初
禾熟  宋·孔平仲  百里西风禾黍香,  鳴泉落窦谷登场。  老牛粗了耕耘债,  啮草坡头卧夕阳。  这首诗很像一幅古代农村风俗画。据钱锺书《宋诗选注》记载,清初著名画家恽格(寿平)曾借此诗题画。作者孔平仲曾多次遭受贬谪,做过地方官吏。对农村的熟悉与了解使他能够真切而生动地描绘出农村风光;而对官场的厌倦情绪,也正好借这野朴的乡村风俗得到淘洗与宽慰。  首句“百里西风禾黍香”,大笔勾勒出农村金秋季节
城東早春  唐·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  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  出门俱是看花人。  宣城见杜鹃花  唐·李白  蜀国曾闻子规鸟,  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  三春三月忆三巴。  绝句二首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好事近·梦中作  宋·秦观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
陆文夫先生如果还在世,今年已经91岁高龄。  1998年春,南京一家杂志社举办作者笔会,我受邀前往苏州出席。笔会第二天,陆先生邀我们到他开的老苏州茶酒楼小坐。我们到时,先生已经候在那里。  那是我第一次见到陆文夫先生。他瘦骨峥嵘的脸上,一双眼睛清亮如山泉,又幽深似古潭。见我们来了,先生微微欠身,朝我们每个人望了一眼,双目炯炯,却没有笑容。难怪苏州的一位作家说,先生有不怒自威的气度,他的做人、作文都
预告 ︱7月 读书会  书名:《苏东坡传》  作者:林语堂  内容概要:   《苏东坡传》是林语堂最得意的作品,也是中国现代长篇传记开标立范之作。林语堂先生认为,他之所以完全知道苏东坡,正是因为他了解苏东坡;他了解苏东坡,正是因为他喜欢苏东坡。   在本书中,林语堂为您讲述了一个与世人眼中不同的苏东坡,一个政绩卓著、爱民如子、文韬武略兼備的苏东坡,一个虽累遭打击却乐观情怀依旧不变的苏东坡。岁月
随着现代都市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理论也发生了新的变代。过去餐桌上“鱼肉蛋”视为佳肴,如今“菇笋菜”居于其首。尤其是对近年新开发的千姿百态、五颜六色“可蔬可补、可食可药”的珍稀菇品更是一见钟情,成了时尚美食。由于这些珍菇在市场上名称混乱,消费者辨认困难,且又很想了解这些菇品的营养价值和食用方法。为此特作介绍,借以指导消费。  ,学名:P.nebrodensis(Inzengae)Quel,又名翅
近有域外杜嘉班纳之设计师,公然嘲弄吾人之筷子,其言不逊,闻之愤然。故明其源,彰其俗,著其礼,三字成韵,率尔为文,以为回应焉。意非华夷之辨,理在互信互尊,斯维鄙怀也。  溯源起,太公悟。  伐竹丝,初名箸。  后易名,谐音住。  今曰筷,取意速。  七寸六,是准度。  方又圆,天地属。  阴谐阳,方成组。  敬天常,尊五谷。  筷之道,贵以传。  习礼仪,岁三千。  亲相近,邻相安。  反哺情,孝在
雪落在了徽州,就落在了思乡人的心尖尖儿上。  清清丽丽的江南,雪下得也是那般温柔,那般妩媚,那般婀娜多姿又百转千回。  雪花,在空中就耳厮鬓磨的窃窃私语着,仿佛落在徽州的雪一样有说不完的乡愁道不尽的思念。它落在了奇松怪石上,惊艳了徐霞客的思绪,激荡着李太白的诗情。  雪,落白了石桥,又落白了青瓦。在徽州古城的屋檐下,静坐花格窗里,泡一杯茶,闲看雪花簌簌而落。任时光荏苒,任排门斑驳,任它淹没了徽州商
我们兄弟六人,姐妹二人,我是倒数第二。在家,男孩子规定应当扫地,由井上往缸里挑水,还要浇菜园子。把水桶系下井去,到了底下时,让桶慢慢倾斜,这种技巧我们很快就学会了。水井口上有边缘,虽然一整桶水够沉的,但是我很快就发觉打水蛮有趣。只是厨房里用的那个水缸,能装十二桶水,我不久就把倒水的活推给二姐做。  在夏天,哥哥们回家来了,我们每逢上课前先打铃。父亲就是老师,他教我们念诗,念经书,念古文,还有普通的
名家品读  名片夹:闫红,1975年生,安徽《新安晚报》编辑。著有《在<红楼梦>里读懂中国》《诗经往事》《她们谋生亦谋爱》《如果这都不算爱——胡适情事》《我认出许多熟悉的脸》等书。作品被作家王蒙评价为“不拘一格,振聋发聩,言前人所未言,堪称启人心智、动人心魂”。《在<红楼梦>里读懂中国》是闫红解读《红楼梦》的最新著作,对红楼人物的解读非常精到,尤其对宝钗和探春的解读极其精彩。将《红楼梦》与人生打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