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课程观念下的德育观

来源 :教育研究学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rij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在某些方面承担的角色,不过是一个偏重于知识的促进者,是一个强调“知识拥有”和“知识积累”的促进者,而结果是有些学生“高分低能”,有些成绩优秀的学生无法解决心里的困惑,或者在人品和道德水准上表现为不尽如人意。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而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我们的教育更关注学生知识的发展,而忽略了学生道德品质、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作为一个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教育不应止于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而应以形成完整品格为最终目的。让学生成为德育的主体,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明辨是非能力,力求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懂得进行自我教育,培养学生道德教育的自我享用功能,并尊重道德主体的“个性”,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在多年的教学中,我认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通过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
  德育往往是旗帜鲜明的提倡或反对某种观念和行为,学生生活环境除学校外,还有社会、家庭。在很多时候,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学校教育是不可能完全预想和控制。支配学生行为的是其道德判断能力。在德育教育过程中,我们以往的思想品德课的最大失误就是脱离孩子们的实际,脱离社会生活的实际,空讲多,成人化的东西多。为此,我们在进行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时,要特别强调结合生活实际,结合孩子们的实际,群体实际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和中华优良传统教育以及民主法治教育,要使教学贴近孩子们的实际生活,贴近学生的情感体现。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实施教育的重要途径。教师在各种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例如,语文课要通过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形象和教育思想教育学生,历史课程通过对英雄人物和祖国灿烂文化的讲授,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自豪感。
  “要想红旗飘万代,重在教育下一代;思想道德建设好,后继有人大步迈。”这首小诗精确阐明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必要性,通过道德细节实践来教育未成年人。例如,在国庆节前久,我校组织全体学生,带着讲卫生工具到新建路、西城路、城市广场打扫街道卫生:擦洗电杆、门柱、旗台、雕塑、拾烟头、捡杂物,认真保护新建的美丽游园。这一些列活动,使学生树立了良好的道德风尚;通过组织未成年人参观红色旅游区,来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我校组织学生参观了常行窑洞保卫战的遗址,观看了当年民兵的英勇阻击日寇的图片展览。通过这些德育实践活动,使同学们受到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教育。
  随着学校对未成年人的道德建设的加强,学生的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也在日益提高,讲文明,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从每个人做起。教师言传身教,领导率先垂首,学校文明蔚然成风。由于我校狠抓了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目前,我校不文明的陋习不见了,青少年的思想觉悟提高了,讲文明礼貌多了,进网吧的少了,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脏物的少了,营造出一种文明、和谐的校园氛围。
  2通过德育教育探讨德育过程中与自我教育的关系
  德育是教育与受教育者共同参与的教育活动,任何外在的教育都必须经过受教育的内化才能发生作用,学生对班主任所提出的德育要求,并不是机械地、全部的予以接受,而是根据自己已有的思想水平,知识水平以及各种需要有选择地接受,接受的部分就会转化为品德意识,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的自我教育过程,自我教育是指青少年为了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而自觉地进行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的活动。青少年的自我教育能力表现在各个方面:在知识方面有自我意识、自我批评;在行为方面有自我训练、自我检查;在情感方面有自我体验、自我悔恨;在意识方面有自命令、自我誓言等。自我教育实际上是学生自觉参与与他自身思想品德塑造最高形式,如果青少年能逐步具有上述自我教育的能力,就能大大推动他们的思想品德的成长。为了处理好教育与自我教育的关系,教育必须把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结合起来。在德育教育过程中,为了要激发学生的自我教育,必须让学生成为的德育教育的主体,要使他们在德育教育过程中,获得一种愉快的精神体现。在德育过程中,如果学生通过道德行为而得到赞许、表扬和肯定,产生积极快乐的情绪,他今后就会主动重复这些行为。在学生履行道德的行为后,要及时地表扬,以增强学生思想行为的积极方面,抑制消极方面。很多教师都会在学生履行道德行为后对他进行表扬、奖励,但他们往往会忽视将学生作为德育主体进行教育,没有让其他学生参与讨论受表扬、奖励的学生为什么会受到表扬、奖励,包括受表扬、奖励的学生自己也没有更深一步的得到自我教育。我在从事班主任的工作时,发现学生做了好事后,并不及时地给予表扬、奖励,而是集中所有的同学讲这件事告诉他们,让他们去判断、评价。这样不仅让所有的学生都同时接受教育,也会使受表扬的同学更有荣誉感,获得一种愉快的精神体现。
  3培养学生道德教育的自我享受功能
  在传统的观念中,道德教育是让做好事的学生得到表扬,这固然是德育教育的重要一环,但仅仅是这样,会使学生产生功利观念。要让学生从道德理想、道德体会中获得一种崇高感,体会到一种幸福,感受到一种享受,让学生对各种道德规范逐渐从他律变成自律,不是把各种道德规范视为约束与限制,而是作为自我肯定,自我发展的需要,成为自身的主动要求。只有这样,道德教育才能成为一种人们乐于接受的教育,如果学生不断深化提高对道德享用价值的内心体验,在接受教育时就会更具主动性。在我经过的德育教育过程中,我常常会让学生自己去列举、总结哪些是否该去做、值得去做的事,加以引导。使他们明白哪些才是好人好事,再让他们去做,并要求他们做完后去体会感受。这样,学生就会乐于去做自己认为该做的事,就会有一种愉快感。
  4要注重德育主体的“个性”
  坚持“个性”,就是指在德育工作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成为德育工作中重要的与老师同等的特殊地位,在我们传统的德育教育中,过分强调了课本的重要性,老师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其实坚持个性是主体与个体互相转化的体现,坚持德育工作的个性又是培养创造性人才逻辑起点的内在要求,所以我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会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来制定不同的教育方式,能够充分发挥他们各自的个性,同时又使他们得到教育。让每个人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观点。教师要从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认知特点和特殊教育需要出发实施教学,要让更多的孩子有所选择,让更多的孩子能够表现,让更多的孩子陶醉在用功的喜悦中,让更多的孩子拥有健康的心态,健全的人格和自信的人生。
  总之,将学生变为德育主体就是要教给学生自我教育的方法,就是要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不能光凭规章制度和抽象的政治说教,必须有生动活泼、丰富多样适合学生特点的活动,使学生乐于接受教育而收到实效。另一方面,从学生来看,也只有在多种活动中才能提高认识,增长才干,陶冶情操,实行在教师指导下的自我管理。正如多年前有人说的话:培养的学生如果身体不好是废品;如果智育不好是次品;如果德育不好是危险品。我们爱学生、爱教育事业就是要出“正品”,让我们的学生都成为合格人才、优秀人才,高素质的劳动者。
其他文献
课余常听得同行议论:某孩子好可爱,穿的干干净净,说话懂事,对人有礼貌,学习成绩好;某孩子真讨嫌,调皮捣蛋,学习不用心,一问三不知。其实当我们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用微笑面对他们时,你会发现孩子都有可爱之处。  在我眼里没有优生和差生,只有优缺点不同罢了。在一次“怎样看待优生和差生”的说话课上,学生大胆向我发问:“老师,你怎样看待了?”我真诚的说道:“优生和差生是在两条不同的道路上向着目标前进的两
期刊
为了追求教学效果在考试中发挥出最大的分数效应,适应考试的需要,在现行的初中生物学科教学中,教师更多的偏重于课堂教学中对知识的传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非常必要的,但是生物教师在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更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建立在良好的学习兴趣和爱好基础之上的学习才是自觉能动的学习,才是最有实效的推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教学方式。那么,在教学中,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提高学生学习生
期刊
导读:早期阅读对人生成长进步产生重要的作用,它们是幼儿增长知识,开拓眼界和陶冶情操的有效途径,对幼儿进入书面语言阶段的阅读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只要调动起幼儿的兴趣,正确有效地开展早期阅读教育,不断培养和提高幼儿阅读能力,就能为幼儿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幼儿早期阅读,有利于幼儿获得语言、提高阅读能力和概括能力。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凡是没有学会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的人,是不可能顺利地掌
期刊
众所周知,艺术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五大领域之一,在不司领域的交叉和融合过程中发挥着中介作用,是其他领域都不能比拟的;而音乐教育作为艺术教育之基础构件,又在艺术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特殊意义。本文从音乐教育对幼儿成长发展的全面影响作以详实的阐述,以期希望引起同行对音乐教育重新认识,并能更有效地实施健康、优美、快乐的音乐教育课件。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健康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体育作为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作为实施健康教育的阵地,要努力通过体育健康教育来改变学生的不良的行为方式和习惯,培养终生体育意识,树立切实可行的培养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学校体育;健康教育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民的健康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最初的病理健康发展到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
期刊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已成为一个民族兴衰存亡的关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展开,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摆在每一位政治课教师面前的首要任务。政治课教学中究竟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继续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不断培养大批合格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期刊
青春期是指青少年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急剧变化的时期,是童年向成年过渡的时期,也是人生观和世界观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青春期目前在各国并没有一致的年龄范围,一般指13、14岁~17、18岁这个阶段,在心理学上,它又称为青年初期,相当于教育学上的中学阶段,以身体的急速成长为特征。  青春期是生长发育的高峰期,也是心理发展的重大转折期,因为身体迅速发育而强烈要求独立,又因为心理发展的相对缓慢而保持儿童似的依
期刊
直觉在科学发现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普朗克曾经说过,"每一种假说都是想象力发挥作用的产物,而想象力又是通过直觉发挥作用的"。直觉思维通常来源于对问题的直感,它要受到思维主体原有经验知识、审美情感、态度倾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却缺乏逻辑上的支持。直觉思维的成果往往只是一种猜测,不一定能保证正确无误,其正确性有待于进一步的检验和证明。物理解题,尤其是求解探索性的物理问题是一个创造性的智力活动,在进行过
期刊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但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当学生读得不合要求时,有的老师就简单提示一下“要注意读出感情”等要求后,让学生再读一次就行了,长此以往,必将会影响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因此,必须改变这种状况,切实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1 体会感情,把握基调  要读好一篇文章,必须先深入阅读理解其内容,体会其思想感情,必须紧扣课文,从字、词、句入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根据这一要求,在小学语文学科中渗透德育教育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目前很多学校都认识到品德的重要,把培养学生的“德”放在了学校工作的首位。以往的应试教育使老师和家长们只注意到孩子的学习成绩,几乎忽略了对孩子的品德教育。造成了有的学生成绩很好,人品很差的怪现象。虽然素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