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教学与教研:“深度学习”教学改进的区域实践

来源 :中小学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mimim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北京市海淀區作为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实验示范区,形成了区级层面的项目实践模式及工作机制。具体包括:区教委和教师进修学校从区域层面整体统筹、规划和实施项目;在课例研究中探索教学改进路径,形成“学科协同推进、研究实践并行”的区域教研机制;“区域-联片-学校”三级教研联动,分层分类构建教学共同体;一体化学科教学与教研整合实施,推动研究成果及时转化应用。
  关键词 教学改革;深度学习;三级教研联动;单元教学;课例研究;学科教研基地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84(2021)07-0010-04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育人为本导向的课程实施及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成为必然,广大一线教师面临诸多新挑战。2014年9月,北京市海淀区加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以下简称“课程中心”)“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以下简称“深度学习”项目),并成为项目实验的示范区,承担起先行先试、创造经验的任务。经过近七年的探索,项目实验从开始的初中学段、六个学科和三所实验校,逐渐扩展到覆盖小学到高中所有学段、所有学科和区内大多数中小学校。在实践过程中,项目团队聚焦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深研学科育人价值,学习深度学习的理论,探索单元教学的基本流程及实践模型,逐步形成区级层面的项目实践模式及工作机制,取得了丰富的阶段性成果。

一、区域统筹,整体推进项目研究与实践


  课改的关键是改课。“海淀区中学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立项后,海淀区将其作为全区推进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区教委和区教师进修学校从区域层面整体统筹、规划和实施项目,使其有序高效开展。遵循“研训整合、试点先行、逐步拓展、持续改进”的工作思路,海淀区将项目的教师培训与区域学科教研整合,选择实验学校和实验学科,从实验学校重点学科的常态课教学探索和改进切入,研发单元教学样例,再逐步拓展和深入。项目实践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建立区级学科团队,探索单元教学的内涵及要领。项目实施的第一年,我们组建了学科核心团队,成员包括区学科教研员、高校学科专家及学科骨干教师。在参加课程中心的集中培训后,学科教研员带领小团队研讨学习,深度理解学科本质,聚焦单元教学的实践要素,开展选择单元主题、确定单元目标、设计学习活动、持续性评价的系列研讨和教学实践,初步形成深度学习的学科教学案例,逐步提高对单元教学的认识和理解。
  第二阶段,聚焦教学关键问题,探索素养导向的教改实践路径。项目实施的第二年到第四年,我们逐步增加实验学段、学科和学校。区教研探索以项目为载体的跟进指导机制,各学科聚焦深度学习教学的关键环节,调研分析教师教学实然情况,梳理提炼教学改进关键问题,深入课堂开展行动研究。项目组通过问卷测查、学生访谈、教师访谈等方式进行调研,探索出基于教研共同体的“学习-实践-评价-反思-改进”一体化教学与教研路径。
  第三阶段,全面深入常态实施,推进教学与教研的一体化实践。项目实施后期,我们将深度学习理念融入常态课教学。各学科将深度学习教学改进案例与学科教研课程进行一体化设计和实施。教研主题聚焦核心素养导向的深度学习教学策略,教研内容围绕深度学习教学实践模型各要素逐层展开,教研形式体现众筹众研、多方互动。一体化的教学与教研实践为多层级、立体化开展教师培训提供示范和引领。

二、学科协同,深研单元学习设计与实施


  海淀区在课例研究过程中探索教学改进路径,逐步形成“学科协同推进、研究实践并行”的区域教研机制。
  1. 从“内容单元”到“学习单元”,深入理解单元教学的价值及内涵
  深度学习强调单元教学,以单元的视角来备课、上课。从“内容单元”到“学习单元”是深度学习的重大突破。“内容单元”是单纯站在课程内容组合的角度教学,而深度学习强调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通过学生和教师、学生和学生、学生和环境之间深入互动,经历相对完整的学科认识活动或问题解决过程,进而实现相应学科核心素养的进阶发展,即单元的本质内涵是学生的“学习单元”。
  这样的突破对于教师来说,仅仅通过文献查阅、听讲座是难以深入理解的,必须亲身经历单元教学核心问题及其解决过程才有可能实现。这些核心问题包括:如何将课程标准中要求的学科核心素养具体化为单元学习目标?哪些课程内容能够承载素养发展的单元学习目标的达成?学生要经历什么样的挑战性任务能够实现目标?如何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目标达成情况进行持续性评价?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地经历、反思这样的教学,才能真正理解“单元”是素养导向的课程实施基本单位,是学生学科素养发展目标落实的基本单位,从更系统和全局的站位来思考教学,并逐步落实在日常的教学中。
  2. 从“课例研发”到“课例研究”,持续完善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
  项目初期,研发课例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当学科教学实践增多、课例增加后,我们开始深入常态课堂开展课例研究,对核心内容逐个突破,由点到面,逐渐深化和拓展单元教学的实践经验。这些实践有利于教师整体理解深度学习的要义,把握实施的关键。素养导向的学习目标、引领性学习主题、挑战性学习任务、持续性学习评价是“深度学习单元教学实践模型2.0”的四个核心要素。从主题确立、目标细化和分解,到任务的设计,再到评价方案的制定,教师在单元教学中要保证四个要素的一致性。深度学习单元教学有助于教师深入思考和挖掘具体学科课程内容的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价值,思考学科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内涵及外在表现、水平划分及评价指标等。

  课例研究过程中,我们以学科课程标准中要求的核心内容为切入点,以两个基本问题“学科核心知识的素养发展价值是什么”“如何通过单元教学实现核心知识的素养发展价值”为驱动任务,针对重要的课程内容,开展多轮次单元教学设计和实施的持续改进。每一轮改进中,教师对深度学习的关注点不同,解决的教学关键问题也不相同,因此,每一轮改进都有其独特价值,都能够加深团队对深度学习的内涵理解,丰富相应的教学策略。
  例如:在高中化学必修课程“离子反应”单元教学中,课例经过四轮次改进,每轮次的教学基本信息及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点如表1所示。

  通过一体化学科教学与教研的整合实施,越来越多的学校自愿加入项目,学科教学团队的规模逐步增大,项目课例的内容主题涵盖越来越全面,也带动了区级教研、校际联片和校本教研的内涵发展和形式转变。在2020年初的中小学线上教学期间,项目团队基于已有的实践成果研发《海淀区中学学科线上教学评估标准1.0版》,指导教师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探索技术支持下的深度学习教学策略,研发了系列的线上教学及教研资源。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海淀区学科建设2.0行动计划”再次助力区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示范校建设,“深度学习2.0行动”是其中的核心任务之一。未来,项目团队将聚焦“技术赋能深度学习”“以课例研究为载体的教师自主反思和发展”“多样化评价促进素养导向的教-学-评一体化实施”等主题,持续开展区域实践。
  (编辑 崔若峰)
  注释:
  ① 本文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實验示范区阶段性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人民日报》在我国大众媒介中拥有特殊地位,其构建的民族传统体育拟态图景直接影响大众的认知和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通过运用拟态环境理论对《人民日报》(2000-2020年)有关民族传统体育的报道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展现民族传统体育拟态图景。研究认为,目前《人民日报》构建的拟态图景在展现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丰富多彩的现状、提升民族自豪感、促进民族传统体育走向现代化、加深大众对民族传统体育认知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价值。但受意识形态、国家话语结构、国际竞争形势以及媒体认知结构偏失等影响,其拟态图景与现实存在偏差和失衡现象
摘 要:1+X证书制度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史上一次重大的制度创新,这一制度创新也推动着职业教育改革向新方向发展: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关注复合型人才,在课程体系上倡导整合型课程,在教学中强调多样化教学方式,在教师专业素质上要求多能型教师角色,在职教评价中注重第三方评价机制的构建。1+X证书制度引领着职业教育改革新方向,有助于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  关键字:1+X证书制度;职业教育;改革新方向  基金项
大型体育赛事志愿服务作为最具代表性的赛会志愿服务活动已成为当今社会开展最广泛、最受群众欢迎的大型群众性活动之一.为解决当前大型体育赛事志愿服务需求升级与有效供给
以高校“体教融合”为背景,考察高校学生运动员的心理疲劳在不同运动项目中表现形式。研究采用专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作为研究方法,以浙江省高校169名校队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在项群理论的基础上,调查不同项群运动训练对大学生运动员心理疲劳产生的影响。调查结果表明:①高校运动员存在运动性心理疲劳问题。②在成就感下降和运动负评价2个维度上,体能主导类项目在问卷上的得分高于技能主导类项目;在情绪(体力)耗竭这一维度上,技能主导类项目的得分更高。研究基于目前高校学生运动员中存在的心理疲劳问题,从“体教融合”的竞技人才培养视
通过干预前后的指标变化分析神经肌肉训练对短跑运动员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5名符合研究条件的短跑运动员随机抽签分配到实验组(EG)和对照组(CG),实验组进行8周的神经肌肉训练干预,对照组则按照日常训练安排进行。干预后星形偏移平衡测试和单腿跳跃测试的结果采用单因素协方差分析进行处理。结果:①干预结束后实验组星形偏移平衡测试中外前方向上的对称指数、外方向上非优势侧成绩和对称指数、外后方向上非优势侧和优势侧成绩及对称指数、后方向上非优势成绩和对称指数、内后方向上非优势侧和优势侧成绩及对称指数以及内、内前、总
摘要随着新课标新教材的实施推进,如何让学科核心素养落地成为普通高中面临的最大挑战。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依据新课程理念,从教学方案变革入手,开发“单元学历案”,探索让核心素养落地的教学设计与实施专业化之路。“单元学历案”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会”,从传统的“知识点 课时”走向“核心素养 单元”,对整个单元进行一体化设计,实现了“教之案”向“学之案”的转变。学校基于学理探索,建构“单元学历案”的设计模型,
摘 要:随着职业教育课程基础论的新发展,专业知识为职业本科课程内容开发提供了新视角,从而奠定了职业本科课程内容以生为本的价值取向,强化了职业本科课程对基础性理论知识的重视,促使职业本科课程内容开发从任务转向情境。在专业知识分析视角下,职业本科课程内容开发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现实性与适度超前性并存、层次性与衔接性并重、专业性与跨界性并举。职业本科课程内容在开发依据方面,应编制职业本科课程标准,规范课
古希腊人信仰多神教,其竞技与神话存在紧密的联系。竞技图案常现于古希腊陶器之上。神祇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参与竞技。画家有时将神祇描绘为竞技者以再现神话场景。“泛雅典娜节”奖品上常可见神祇与竞技者共现的图案,旨在表现竞技优胜得到了神的认可。在部分瓶画中,雅典娜或厄洛斯的出现与竞技者无法抗拒的命运有关。总体而言,瓶画中的神祇身形与英雄或凡人无明显差异。
摘要广东省广州市第一中学通过多种途径全面推进深度教学研究与教学改进实践。一是研制包括知识结构学习标准、学科思想与关键能力表現标准、学习过程标准、学科素养表现评价标准的学科教学质量标准;二是通过“教材二次开发”,把握课程知识背后的多维属性;三是以学科观察、学科想象和学科思维为中心,构建深度教学视野下的学习新形态;四是以学习过程质量监测为支撑,达成学科素养导向的教-学-评一致性。  关键词 教学改革;
基于对巴基斯坦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体系研讨和实地调研的基础,通过文献检索、案例研究、解析分析等方法,对巴基斯坦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体系现状进行了研究和对比,就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