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料施用方式对钵体毯状秧盘秧苗素质的影响

来源 :江苏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lida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机插水稻秧苗为研究对象,连粳9号为供试品种,探讨不同肥料使用方式对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旱秧绿”机插秧专用肥来配制育苗营养土,将其均匀拌入秧盘内,成苗率達到77.8%,较之肥料单独拌入铺土或盖土的处理,更有利于秧苗对养分的吸收,有利于增强肥料中成分对秧苗的控制效应和延长控制时效;对株型控制效果良好,第4叶叶鞘高度降低12.56%,叶片长度降低6.39%,整体株高降低8.85%,株高叶龄适宜,茎秆粗壮,易形成矮壮苗,增强秧苗素质,增大秧龄弹性,延长栽插期;根数增多、根长增长,秧盘根系盘结好、抗逆能力强,栽插入大田后,返青快,分蘖性强,分蘖成穗率高,最终有效穗多。
  关键词:钵体毯状秧苗;肥料;机械化移栽;秧苗素质
  中图分类号: S511.0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7-0084-03
  收稿日期:2013-10-12
  基金项目: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编号:CX(12)4034];江苏省淮安市农业科技支撑计划(编号:SN12062)。
  作者简介:邵文奇(1985—),男,江苏淮安人,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水稻秧苗培育、土壤肥料研究等工作。E-mail:wqshao1103@sina.com。水稻机插秧技术是水稻机械化、集约化、规模化及产业化的重要途径,是水稻栽插方式发展的必然方向[1],但机插秧育秧要求高,不易育出高素质且符合机插的秧苗[2-3]。目前,水稻机插多采用毯状秧苗,存在秧苗质量差、机插漏秧率高、对秧苗损伤大、缓苗期长等问题[2,4]。采用钵体毯状秧盘,培育具有上毯下钵状的水稻机插秧苗,结合了钵体秧苗和毯状秧苗的特点和优点,可比普通机插秧增产5%~10%[4-5]。在钵体毯状秧盘应用过程中,秧盘底部的钵体结构会影响秧苗根系生长,在钵体中往往只有秧苗的几条主根系,导致秧盘的盘结力较差,容易断秧,给起秧、卷秧等工作带来不少困难。在江苏地区培育机插秧苗时,以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研制的“旱秧绿”机插秧专用肥来配置育苗营养土的效果较好,其培育出的秧苗根系生长发达、素质健壮[6],而在生产实际应用中,育秧者往往贪图省时、省工,对肥料的使用方式简化、粗放操作,对秧苗的素质造成了一定影响。本试验通过对“旱秧绿”肥料不同使用方式的处理,探讨对钵体毯状秧盘秧苗素质的影响,以期筛选出合适的肥料施用方式,提高根系盘结力,增强秧苗素质,为钵体毯状秧盘育秧技术顺利发展和广泛应用提供参考,以减少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的风险。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条件
  试验于2013年在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进行,试验所用水稻品种为连粳9号。露天软盘育秧,软盘规格为58 cm×28 cm。苗床培肥水平为150 g/m2(N 9.0%、P2O5 4.5%、K2O 1.5%),在秧盘铺放前撒施入苗床;使用“秧病灵”拌种剂[7]对种子进行拌种处理,药种质量比为1 ∶100,在播种前1 d,使用种子质量5%的水将种子湿润后,使用拌种剂充分均匀拌种;整平育秧苗床,育秧前上水使苗床充分湿润,6月5日播种,使用江苏徐淮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制精确定量手工播种器[8]播种,播种量为90 g/盘;上水使秧盘内充分湿润后排去苗床多余水分,覆盖无纺布,6月14日揭去无纺布;后期苗床主要为水分管理,在早晨或傍晚浇1次水,以苗床不缺水为宜。
  1.2试验设置
  以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研制的“旱秧绿”机插秧专用肥来配制育苗营养土,每盘使用育苗营养土4 kg,其中含有肥料16.7 g,营养土中2.5 kg用于铺盘(记作“铺土”,下文同)、1.5 kg用于播种后盖种(记作“盖土”,下文同)。针对生产上几种不同的肥料施用方式,设4个处理:A1 作为对照,施普通复合肥(N 9.0%、P2O5 4.5%、K2O 1.5%),均匀拌入铺土与盖土中;A2 旱秧绿机插秧专用肥均匀拌入铺土与盖土中;A3 旱秧绿机插秧专用肥均匀拌入铺土中,盖土为空白土;A4 旱秧绿机插秧专用肥均匀拌入盖土中,铺土为空白土。
  1.3测定项目
  1.3.1种子成苗率成苗后(指适栽期秧苗,为19 d秧龄秧苗,下文同),取各处理生长一致秧盘秧苗,3个重复,剔除秧盘内的弱苗死苗(株高不足正常秧苗1/2、叶片数不足正常秧苗1/2,茎秆瘦弱),分别计数整个秧盘内成苗数及成苗率。
  1.3.2地上部形态取生长一致的秧苗20株,分别测量其叶龄、株高、各叶叶鞘及叶片长度、苗基部宽度。
  1.3.3秧苗鲜重及根冠比每个处理在秧盘上选择出苗均匀、生长一致处切取秧块(10 cm×10 cm),剔除苗高在平均苗高1/2以下的矮小苗,洗去根部草木灰基质,将秧苗地上部与根系分开;擦干表面水分后,分别称取地上部鲜重、根系鲜重。
  1.3.4根数及根长取生长一致的水稻秧苗20株,分别测量其根数、根长。
  1.3.5大田分蘖动态调查6月28日秧苗栽插,返青成活后在田间选取各处理栽插一致无缺漏穴行定点10穴苗,调查基本苗数,并每隔7 d调查其分蘖动态,直至水稻齐穗。重复3次。为便于比较各处理分蘖情况,在秧苗栽插入大田时,通过调节插秧机取秧量等措施,使4个处理在大田中的基本苗相同,处于同一水平。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肥料施用方式对种子出苗、成苗的影响
  由表1可见,A1至A4各处理间在出苗数及出苗率上无明显差异,说明不同的肥料使用方式对种子出苗基本无影响;从成苗数及成苗率来看,处理A2至A4都要明显优于A1,这是由于A2至A4所用肥料中含有植物生长调节剂成分,对秧苗的株型和生长一致性具有调控效应,而A1中不含有此成分,弱小苗较多,影响了成苗率;对处理A2、A3、A4进行相互比较发现,以处理A2表现最好,A4、A3次之,这可能是由于将肥料拌入底土或者盖土中,秧盘中养分分布不均并导致局部盐分增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秧苗的生长一致性,使弱小苗相应增多。   3小结与讨论
  3.1使用育秧肥育苗可以增强秧苗素质
  采用钵体毯状秧盘培育具有上毯下缽状的水稻机插秧苗,结合了钵体秧苗和毯状秧苗的特点和优点,但秧盘底部的钵体结构会影响秧苗根系生长,导致秧盘的盘结力较差,容易断秧,给起秧、卷秧等工作带来不少困难。彭春瑞等研究表明在配制营养土时,使用育秧肥具有促进秧苗分蘖和发根,使秧苗矮壮,提高秧苗叶绿素含量和光合生产能力,提高秧苗综合素质等作用[11]。使用“旱秧绿”机插秧专用肥配制水稻育苗营养土,育出的秧苗适栽期秧龄为18~28 d,叶龄为4~5叶,株高15 cm左右;茎秆粗壮,易形成矮壮苗,增强秧苗素质;根数多、根系长,秧盘根系盘结好、抗逆能力强。
  3.2不同肥料使用方式对秧苗素质影响的差异明显
  在水稻育秧的生产实践中,往往会发生育秧者对肥料的使用方式简化、粗放操作的问题,对秧苗的素质造成一定影响。本试验采用旱秧绿机插秧专用肥配制水稻育苗营养土,采取对肥料的不同施用方式,育出的秧苗素质均可以达到生产需求,其中,以肥料均匀施用的方式效果最好。将肥料集中使用于底土或盖土中,虽对出苗率影响不大,但其秧苗生长一致性受到影响,残次苗增多,成苗率明显低于均匀施用肥料的方式。成苗后适栽期时,均匀使用肥料更有利于秧苗对养分的充分吸收,有利于增强育秧肥对秧苗形态的控制效应和控制时效的延长。均匀施用肥料的方式对秧苗株型有良好的控制效果,较之另外2种方式其第4叶叶鞘高度降低12.56%、叶片长度降低6.39%,整体株高降低8.85%,根系生长更好,盘结力更强,茎秆粗壮,易形成矮壮苗,增强秧苗素质,增大秧龄弹性。
  总之,虽然生产上对肥料的粗放操作仍能育出素质较好、符合机插需求的秧苗,但均匀施用肥料育出的秧苗素质更好,大田中分蘖性强,最终有效穗数多,更能保障水稻获得高产。因此,进行育秧工作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使育秧肥在秧盘营养土中均匀使用。
  参考文献:
  [1]张文毅,袁钊和,吴崇友,等. 水稻种植机械化进程分析研究——水稻种植机械化由快速向高速发展的进程[J]. 中国农机化,2011(1):19-22.
  [2]陈川,张山泉,庄春,等. 水稻机插旱育秧与水育秧幼苗素质的比较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2003(6):27-29.
  [3]邵文娟,沈建辉,张祖建,等. 水稻机插双膜育秧床土培肥对秧苗素质和秧龄弹性的影响[J].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4,25(2):22-26.
  [4]刘和平,刘丛江. 钵体毯状育苗与普通子盘育苗对比试验[J]. 北方水稻,2010,40(2):36,39.
  [5]李新军,高向达,柴楠. 水稻钵体毯状育秧机插新技术应用试验报告[J]. 北方水稻,2012,42(5):37-40.
  [6]陈宗明,杨彩云,孙春梅,等. “旱秧绿”苗床专用肥在旱育秧苗床上的培肥效应[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5):1414-1415.
  [7]庄春,陈川,孙春梅,等. 机插秧专用拌种剂——秧病灵使用效果研究[J]. 现代农村科技,2009(3):48-49.
  [8]陈川. 机插秧水稻育秧简易播种器:中国,CN200720039117.6[P]. 2008-10-08.
  [9]景启坚,薛艳凤. 水稻机插与其它种植方式在产量及分蘖特性上的差异比较[J]. 中国农机化,2003(4):13-15.
  [10]张祖建,王君,郎有忠,等. 机插稻超秧龄秧苗的生长特点研究[J]. 作物学报,2008,34(2):297-304.
  [11]彭春瑞,邵彩虹,潘晓华,等. 水稻育秧肥的壮秧效应及其蛋白质组学分析[J]. 中国水稻科学,2012,26(1):27-33.
其他文献
摘要:羟丙基-β-环糊精(HPCD)和β-环糊精(BCD)具有增溶土壤铅离子的潜力。试验中土壤铅污染浓度设置为600、1 200 mg/kg,螯合剂浓度为土壤铅浓度的0.5、1.0倍,通过与EDTA增溶效果作比较,分析HPCD和BCD对土壤铅离子的增溶作用。结果表明,加入3种螯合剂,土壤有效态铅离子浓度均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增溶作用符合HPCD>EDTA>BCD>CK,且HPCD与EDTA间无显
期刊
摘要:以贵州长期定位试验的黄壤性水稻土为对象,以单施有机肥处理为例,采用湿筛法和碱液吸收法研究不同粒径土壤[粗颗粒(>250 μm)、微团聚体(53~250 μm)、单粉粒(2≤粒径单黏粒>微团聚体>单粉粒。不同粒径土壤中可矿化有机碳的分配比例隨粒级减小而变大,大粒径土壤固碳能力较小粒径强。  关键词:黄壤性水稻土;粒径;有机碳;矿化;稳定性;矿化速率;累积矿化量  中图分类号:S152文献标志码
期刊
摘要:以某石油化工污染场地为研究对象,参照国家环保部颁布的HJ25.3—2014《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确定健康风险评价中的相关参数,对该场地污染土壤和地下水进行健康风险分析。监测结果表明,土壤和地下水中有机污染物苯超过了其风险筛选值。基于经口摄入、皮肤接触、呼吸吸入土壤颗粒物、吸入室外空气中来自表层土壤的气态污染物、吸入室外空气中来自下层土壤的气态污染物和吸入室内空气中来自下层土壤的气态污
期刊
摘要:为明确甲哌[XCZ17.tif;%95%95]对棉花酚酸类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采用盆栽法室内测定甲哌[XCZ17.tif;%95%95]处理后棉花叶片木质素、总酚、单宁、黄酮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甲哌[XCZ17.tif;%95%95]处理棉花,棉花叶片中次生代谢产物含量发生不同程度变化,均高于對照,且不同剂量处理的次生代谢产物含量最高值出现时间不同;4.5 g/hm2甲哌[XCZ1
期刊
摘要:宁油22是从甘蓝型油菜品种宁油12号中经系统选育而成的常规油菜新品种,属甘蓝型油菜中熟品种类型。株高162.20 cm,一次分枝9.22个,二次分枝8.46个。结角密,单株有效角果数424个,角果中长。每角种子数20.02粒,千粒质量3.72 g。芥酸含量0.21%,硫苷含量20.91 μmol/g,含油量45.17%。全生育期244.2 d,比对照早熟0.5 d。江苏省油菜区域试验结果表明
期刊
摘要: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在打顶后喷施油菜素内酯(BR)和吲哚乙酸(IAA)对烤烟质体色素及其降解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BR和IAA能不同程度提高烤后中、上部烟叶的质体色素及其降解产物的含量,而对下部烟叶没有明显影响;當BR与IAA配合施用时,对中、上部烟叶的影响更为显著,其中,喷施IAA 20 mg/kg 与 BR 10 mg/kg,中、上部烟叶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新植二烯、类胡萝卜素降解产
期刊
摘要:作为光合作用的底物,大气二氧化碳(CO2)体积分数升高可促进水稻生长发育,但对稻米矿质元素体积分数的影响及其与栽培条件的关系尚不明确。2011年,利用中国稻田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高(free air CO2 enrichment,FACE)系统平台,以敏感水稻品种汕优63为供试材料,二氧化碳设置环境CO2浓度、高CO2浓度(增加200 μmol/mol),施氮量设置低氮(15 g/m2)、
期刊
摘要:TD-12菌株是前期分离筛选得到的在防治马铃薯晚疫病中很有潜力的内生细菌。为加快对该菌株的深入研究和利用,本试验利用滤纸片法对其部分发酵条件进行了初步优化,结果表明,该菌株在37 ℃、150 r/min、初始 pH值7.0、培养30 h得到的菌液抑菌效果最佳,抑菌率达到了93.12%,抑菌率比优化前提高了7.86%。并通过对该菌株的形态和培养特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以及16 S rDNA序列分
期刊
摘要:比较江苏省常见的育苗基质对辣椒幼苗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育苗基质的理化指标存在差异,但均符合辣椒育苗要求。辣椒幼苗的生长、生理指标检测结果,以T2为育苗基质,辣椒幼苗的株高、茎粗、根系活力、干质量、鲜质量、壮苗指数明显提高,表现出较好的育苗效果。研究结果以期为辣椒工厂化育苗选择合适基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辣椒;穴盘;育苗;基质  中图分类号: S641.304+.3文献标志码: A
期刊
摘要:从甘草、阿魏、苦豆子中筛选出4株对棉花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ium)抑制效果较好的内生菌,通过其生理生化检测、16S rDNA序列分析进行鉴定;选择抑菌效果最好的拮抗菌A,分别测定其胞内、胞外分泌物的抑菌效果,并检测该菌株对棉花种子萌发和活性氧酶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拮抗菌A为解淀粉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其胞内分泌物对枯萎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