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老鸭”李扬:青春之光闪耀在青联

来源 :中华儿女·青联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Come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扬做过配音演员、电视编导,做过主持人,继而下海,转战香江,成为知名的文化商人。而每一重身份的转换,都是他对既定局面的突破和尝试。他总是不安于现状,似乎要将自己的每一种天赋都发挥到极致。
  如今,李扬任中央政法委长安法制电视制作中心主任,并成立了李扬电视制作中心。不久前制作完成的大型电视法制教育片《平安之路》和《法铸方圆》已经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而由他主持筹建计划投资四亿人民币的蟹岛影视基地也已经通过审批,很快将动工建造。另外,李扬还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建立中国自己的迪斯尼,打造中国动漫产业的“航空母舰”。
  今年,李扬刚好50岁,可青春的神采依然写在脸上。他“太忙了”,吃饭不忘谈事,日程安排紧密。走路总是大踏步,急速前行,似乎慢下一点,便要被时间抛下。
  作为连续四届的全国青联委员、常委、副主席,李扬和青联的感情非同寻常。他不止一次地说,他的青春时光与青联息息相关,那段日子过得充实且满含价值。如今,他虽然已卸任,可提起青联,他仍是充满感激。
  在青联,李扬既影响着他人,又被他人所影响。青春,青联,两者都是他生命里永不磨灭的标签。
  
  全国青联志愿者艺术团里的“唐老鸭”
  
  1985年,李扬正式加入青联。那时候的他,因为成功地塑造了《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的声音而为人们所熟知。不久以后,为迪斯尼动画片《米老鼠与唐老鸭》中唐老鸭的配音更加让他声名大振。他主持了连续好几年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成了家喻户晓的明星人物。
  加入青联,李扬无疑是兴奋的。“你要知道,青联组织是从全国各行各业优秀青年代表里选出来的、出类拔萃的人组成的。参加这个组织,首先就意味着社会对你的认可。”李扬坦言,“尽管青联不给你钱,不给你房子,不给你汽车,也不给你任何利益上的东西,但是有一个群星荟萃、心心相惜的平台;是一种追求和标志。”
  对于青联工作,李扬有自己的理解。“这么多年来,我的经验就是,通过青联,把全国的青年精英团结在一起,从而发挥更大的作用。”其目的,李扬解释说“是向上,走正路,服务社会”。
  


  作为青联的一员,李扬是全国青联志愿者艺术团的常客,后来还担任团长。他和很多演员一起,为千千万万的人们送去欢乐。
  李扬记不清自己参加过多少次青联的活动,“太多了,数百场的三下乡、送温暖、心连心义务演出……”那些火热的日子里,李扬感受到一种纯粹的快乐。
  他记得,有一次去陕西露天演出,“现场观众有四五万人,漫山遍野,你可以想象那种气势!”演出的时候,突然狂风大作,顿时昏天黑地,沙子飞起来“吹到嘴里嘎吱嘎吱的”。但观众们都不走,演员们也都坚持演出。没有任何人觉得苦,没有任何人抱怨。“因为我们就是干这个来的。”李扬说,平时参加演出,哪怕音响有一点小问题,演员们都会有意见,但参加青联的活动时,没有人计较这些,“因为他们知道这个舞台的真正意义”。
  他还记得,有一年的春节期间,参加全国青联组织的“送温暖”慰问演出。他们深入到几百米的矿井中,给那时正在加班的七八位矿工现场演出。“这些矿工平时工作的地点分散得很开,我们就利用这个机会把他们集中起来。现场没有伴奏,没有音乐,我们一样表演得很高兴、他们也听得很高兴。”那次,他戴着矿工帽,为矿工们表演配音片段,冯巩说相声,殷秀梅唱歌。“虽然现场就几个人,可能是我们经历过的观众人数最少的表演,但看到矿工们很高兴,大家也都觉得很亲切,那种感觉真不一样。”
  在青联20多年,类似的事情可以说比比皆是。“他对什么事情都充满热情,而且20年不变。凡是要到艰苦地方去慰问演出,第一个人选就是李扬。”同是老青联常委的姜昆曾经这样说。虽然参加青联志愿者艺术团的活动都是义务的,有时候还要自掏腰包付路费,但李扬一直以来都乐此不疲。“能为青联服务,我觉得很荣幸。”李扬说,“我在青联最能找到自身的价值。同样是热烈的掌声,但我的心里却是从未有过的充实。”
  
   孙悟空、唐老鸭与那些青春的日子
  
  每一次随全国青联志愿者艺术团出去演出,李扬现场惟妙惟肖地模仿一段孙悟空、唐老鸭的声音,总能博得阵阵的掌声和开怀的大笑。但少有人知道,为了这两个角色,李扬在幕后付出了多少。孙悟空与唐老鸭,不仅仅是李扬倾注心血最多的艺术形象,也见证了他慢慢滑过的青春。
  “啊~哦~节目开始了!”唧唧歪歪、脾气暴躁、神经质的唐老鸭,以它特有的嗓音、挺着个大肚子走来走去,它的四个小侄子也紧随其后吵吵嚷嚷地排队出来。
  1986年初,中央电视台少儿部从美国迪斯尼公司进口了当时已风靡世界的动画片——《米老鼠和唐老鸭》。“当时美国人提出,其它角色,包括米老鼠、花栗鼠、大黄狗,都可以由中国自己决定,但唐老鸭选完了之后,必需录上音,编上号,必须得听我们的。”
  这样,从各艺术院校和表演团体中一共选出了22个“候补唐老鸭”。竞争开始了,每个人的录音都按编号寄往美国。结果“14号中选!”14号就是中央电视台专题部的李扬。
  “当时真没怎么当一回事儿,那时候我已经配过上百部的外国电影和电视剧了。不就一部动画片嘛,能厉害哪儿去?”最初的李扬,完全没料到唐老鸭以后会令自己如此“轰动”。当然,他也没想到,配音的过程会如此“难受”。
  “真的很难受。”如今回忆起来,李扬依然这样说。唐老鸭是他配音生涯中最费力的一部作品。
  “哎,过来宝贝们,多可爱啊!多伊、罗伊、休伊,哦,宝贝们,恩,哈哈!”李扬捏着桑子,现场表扬起来,时间似乎回到20多年前。“现在我学一句这不算什么,你坐这儿,学一小时,就这样说话,看看能不能受得了?我那些日子,一配就配一天,都是这种嗓音。”嗓子喊哑是常事,有好几次,他甚至配得恶心得吐了。那时还年轻,对于导演苛刻的标准,他几乎无法忍受。“特恨导演,恨那个什么录音师,特别严格,那是一丝笑容都没有。还老让我重录。”如今的李扬笑呵呵地调侃着。
  事实上,声音的模仿还不是最难的。配音技术和技巧,则是更需要李扬用心去琢磨的。
  “当时就一场戏一场戏地琢磨。比如唐老鸭的一个动作,我给它“哼”一声,就比不“哼”一声强。还有那个“啊哦”。很多地方没有台词,可是它张嘴了,就琢磨着编点什么声音吧?什么哼啊哈的,反复实验,最后“啊哦”就出来了。”
  配完唐老鸭,伴随这只气急败坏又可爱无比的“鸭子”,李扬一举成名。后来美国电视台还拍摄了专题片《李扬先生配音唐老鸭》。“美国之音”也专门介绍李扬:“李扬是中国人熟悉的演员之一。他为唐老鸭的配音保持了原片的语言风格,令人叹为观止。”
  而另外一个大名鼎鼎的艺术形象孙悟空,也成为李扬的另外一个标志。
  1981年10月,中央电视台第一次筹拍25集电视连续剧《西游记》。六小龄童等人的表演精彩绝伦,但那时还没有同期声技术。于是,寻找可以为主角孙悟空配音的演员成为当时剧组的巨大难题。
  “六小龄童他不能自己配音。他是一个武生出身,声音嘶哑,反应不出孙悟空那种灵气,那种嘻笑怒骂,那种大无畏,那种嬉皮笑脸,那种猴里猴气。那怎么办啊?找,在全国找。”
  经人举荐,当时还在北京广播学院学习采编的李扬,来到剧组。因为声音像极了已故的配音大师邱岳峰,他成为了为孙悟空配音的最佳人选。
  甚至十几年后,《西游记》续集开拍,李扬依然是孙悟空配音的不二人选。当时导演的一个担心就是:李扬已不是十几年前那个年轻的小伙子了,可别配成了一只“老猴子”。李扬胸有成竹:“放心吧!多了十几年生活经历,一定可以把孙悟空刻画得更细腻。”
  此言非虚。续集中的《真假美猴王》成为比以往都难的挑战。“两个美猴王都要配,两个声道,先配真的再配假的,但是声音都一样。”这就难了,李扬便开始琢磨。“真的孙悟空虽然恨唐僧,觉得他有时肉眼凡胎,有时不识好歹,但是他还是爱唐僧的。那假的就不同了。假的在配音上要更狠一点儿,更直一点儿。”
  配完音,大家都很满意。李扬从录音棚钻出来时,六小龄童赶上来握着他的手说:“太好了,太好了!”
  孙悟空和唐老鸭无疑成就了李扬的声名。但多年以后,李扬说:“我不是靠迪斯尼出的名,靠的是自己的勤奋努力和聪明才智。”李扬自信自己的配音天赋。在声音里,他肆意挥洒着他绚丽的青春。
  
  在青联,大家彼此影响,彼此碰撞
  
  李扬参加全国青联近20年,从第六届委员到第七届、八届、九届连任常委直到任副主席,还担任全国青联志愿者艺术团团长,李扬对青联的感悟可以说格外深刻。“加入青联后,我发现青联委员都是各行各业优秀的年轻人,像射击冠军许海峰,‘棋圣’聂卫平、歌唱家蒋大为、相声演员姜昆……全都是这样优秀的、顶尖的人。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在青联组织里,每个人都有远大的志向和积极的心态。大家彼此碰撞,彼此影响。加入青联后,这种积极向上的青联文化也在促使李扬不断挑战自己。从一个配音演员到主持人、再到成功的文化商人,正是他不断挑战自我的过程。
  1992年,李扬是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和编导。正当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他却突然从公众视野中消失了。李扬哪儿去了?消息传来,说“唐老鸭”飞到了香港,“孙悟空”摇身一变当上老板了。又有传闻,说李扬去香港,是为了继承遗产。
  继承遗产是真的,但并不是外界传言的“数目巨大”,李扬对接受遗产一事也并不看重。他把这看作是到香港来做一番事业的契机。他投资600万元,创办了李扬集团,当起了老板。
  然而,从主持人到做生意,这种角色转换并不是那么容易。几十年在内地形成的谦和、质朴的性格,在现实中很快被打得粉碎。在香港做什么事都离不开“赚钱”两个字。“要融入这个社会,就要按这个社会的规则去做,否则别人披着法律的钢盔铁甲和你一个血肉之躯碰撞时,吃亏的一定是你。”李扬渐渐认识到这一点。
  付出了许多学费,经历了诸多磨炼,李扬慢慢磨出了敏锐的商业眼光。他决定发挥自己在内地从事电视工作的优势,把内地的电视节目根据香港市场的需求,进行一番打造加工,推向香港和海外,进行商业化推广运作。这样,既弘扬了中华文化,又推动了双向文化、经贸交流。
  他瞅准时机,把中央电视台的巨作《三国演义》开创性地推广到香港。在进行了一番精心策划之后,把《三国演义》重新进行包装,以地道的粤语进行配音,还把其中的历史典故与香港人熟悉的现实典型事例结合起来,予以评侃……如此煞费苦心,终于得到丰厚的回报。重新包装的《三国演义》的播映费,从过去中央电视台历来平均不超过1000美金的价格,提高了十几倍,一举改变了大陆电视节目在海外廉价发行的历史。以商业手段精心运作推广《三国演义》的同时,李扬还开发与《三国演义》相关的活动项目,也大获成功。他推动港中旅借该剧播出的热季,沿三国故事发生地开辟旅游专线;又请商务印书馆加印一批精装《三国演义》,并以电视剧的剧照作插图,让这部经典作品一度成了畅销书。
  一时间,香港人满城争说“三国”,《三国演义》的收视率一举突破了香港近50年来的记录,许多广告商拎着钱袋子往里挤,与之相关的搭上“三国”顺风车的商家也大赚其钱。而李扬自己赚了多少钱呢?说来令人难以置信,他殚精竭虑煞费苦心上下奔走多方运作之后,只是规规矩矩拿了中央台给的10%代理费,大量的收益他都老老实实地汇到中央电视台账户上。
  《三国演义》在香港推广的全面成功,使李扬一发而不可收。李扬电视制作中心将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以买断新闻时间的方式,再打造成《两岸三地新闻联播》节目,每天两次在香港亚洲电视台播出并代理了其间的全部广告,通过香港发达的电视网络,使中央政府的声音和内地的发展信息,正确及时地落地港岛。他又把《武则天》、《宰相刘罗锅》、《唐明皇》、《官场现形记》等内地电视剧在香港代理发行,都引起了轰动性收视热点,
  李扬创业有成,正如曾任香港青联主席的孙大伦先生评价的:“李扬在香港的成功,靠的是他自己的努力”,“他的特点是能吃苦。”
  
  青联委员中的“鸭哥”
  
   1999年6月,李扬带着他在香港文化市场运作的成功经验,揣着相当雄厚的实力资金,又回到北京。他风趣而又豪爽地说:“俺老孙又回来啦!”李扬重回北京,对于他在青联的众多朋友来讲,久违之后的重逢,更是感到格外亲热。
  李扬似乎生来就爱交朋友、结交广泛、待友真诚,可以说是和他的知名度同步的。在青联,许多委员亲切地称他“鸭哥”,很多委员的共识是:一有事,往往最先想到的就是“鸭哥”。
   每一次,在各种赈灾义演、慰问演出的前线,他既是组织者,又是主持人;既是演员,又是舞台监督;既是关爱帮扶群体的爱的使者,又是呵护同伴的热心大哥。慰问活动深入农寨演出的时候,在崎岖的山路上,他走在最前面。有时赶往下一个演出地点还有七八个小时的旅途,他见大家困了,就一个劲儿给大家说笑话。同是青联常委的歌唱家金曼问他:“你不累吗?”李扬说:“大家在台上一个劲儿让观众乐,下了台,谁让他们乐一乐?我就应当让他们乐。”
  有一次,李扬做客中央电视台《朋友》节目,演播室里星光熠熠,不少老青联委员、像姜昆、秦鸣晓、董浩等人都是百忙中挤出时间来捧场。节目中,大家台上台下抢着评点“鸭哥”,着实使人感到李扬在青联朋友中特有的号召力、感召力、凝聚力、亲和力。
   2005年,李扬和30多位卸任委员挥别青联。那一天,老朋友们把酒言欢,抒写着对这个组织的留恋。太多的回忆、不舍一齐涌上心头。李扬捧着全国青联赠给卸任老委员的纪念牌,那上面有一行字:
  “青联是一本书,有一页以您的名字命名,记录您用飞扬青春书写的流金岁月。青春不老,青联常青。”
  
  青联档案
  李扬,第六届全国青联委员,第七、八界全国青联常委、第九届全国青联副主席
其他文献
每个“老字号”的背后都有一段婉转曲折的故事。作为安徽省黄山市屯溪老街上一个小小的馄饨挑子,“汪一挑”也许还算不上知名的老字号。但是,它也书写了一段颇为传奇的故事。挑主汪自立曾经因为自己是个小商贩而十分自卑,他没有想到,如今这副馄饨挑子却改变了他的命运。       馄饨品牌    “汪一挑”已经有100多年历史了,从汪自立曾祖父起就有了这副挑子。2000年5月的一天下午,当汪自立从父亲手里接过这副
期刊
余秋雨,浙江余姚人。著名文化学者、戏剧理论家。前上海戏剧学院院长。主要作品有《文化苦旅》、《山居笔记》、《千年一叹》、《行者无疆》、《霜冷长河》、《借我一生》、《寻觅中华》、《摩挲大地》、《戏剧理论史稿》、《戏剧审美心理学》等。   语言有一个底座。说一种语言的人属于一个(或几个)种族,属于身体上某些特征与别人不同的一个群。语言不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脱离那种代代相传地决定着我们生活面貌的风俗信仰总体
期刊
有时候我想,人这辈子一直在学习的事情只有一件,就是走路。顺顺当当走完的路很少,大多数人还是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学着,走着,摔倒了再起身。有互相搀扶着走的,也有踽踽独行的。有的人会一往直前,有的人会拐弯或调头,有的甚至会原地踏步,蹉跎岁月。这都没有关系,只要忠实于自己的心,我们一定会慢慢走得稳妥,走得漂亮。那中间的千回百转,都是我们学习过程中必须付出的代价,毋庸着急,更不要苛责自己。 “   ——摘
期刊
挑山工    黄山,位于北纬30度神密地带上的一颗耀眼的东方明珠。它有着泰山之雄伟,华山之峻峭,衡山之烟云,雁荡之巧石,峨眉之清凉的特色,自古以来就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誉。  灰白的山石,翠绿的青松点缀于一身,奇形怪状的山石在奇峰中摆出各种姿态,如同淡淡的烟云在峰壑中弥漫,与青松相融、与彩云相映,使她生机勃勃,充满了活力。落幕夕阳如同害羞的少女脸上的淡淡红润,更加娇艳多情。云海
期刊
参观完华润幸福里之后的那个深夜,我忽然冒出一个非份之想:靠近望江路地段,买栋房子,一次性结束掉自己长久飘零着的异乡生活,向着本质的幸福大马力靠近。这个想法的产生,缘于一则可信度有些偏八卦的日本民生新闻,说日本的清子公主出嫁时,娘家给出的陪嫁居然不够她为自己的夫君购买一栋象样的房子。要知道,清子怎么说也是日本的皇室成员,天皇陛下的一个孙女,这样的身份在日本,尚且无力获得一份大额房贴,这事若在我国,则
期刊
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存在艺术炒作集团在拍卖会上“天价做局”,艺术品价格被人为操纵,大部分天价作品的成交实际上是虚假交易。——朱其    “不要乱说话,否则小心杀手找上门!”  2008年6月,朱其一篇题为《当代艺术拍卖的“天价做局”,以及暴利游戏》的博客获得了极高的点击率,文章直指艺术品拍卖中的弄虚作假、坑蒙拐骗现象,引起了无数业内认识的广泛认同,但是在其留言栏中赫然出现了这样一则悄悄话。    作为
期刊
唐以来的许多大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 陆游,都非常推崇陶渊明,艺术创作和人生态度深受影响。  陶渊明的诗文代表了 “人的觉醒”:人不光要有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也非常重要。他是东晋时期的大诗人。出生年代说法不一,大体在公元365~427年之间。他是隐逸诗人之宗,开创了田园文学。他是简朴的名士,不为五斗米折腰 。    田园诗人陶渊明    陶渊明始终视田园生活为理想之境,每一次出仕离开田园
期刊
载人航天  作者:白瑞雪,孙彦新主编??  出版时间:2008-10-1  定价:32元      作者简介:  本书的作者,是一直跟踪采访和报道我国航天事业的记者,以大量珍贵的照片和翔实生动的文字,清晰地勾勒了我国航天事业中创建航天事业、突破“两弹一星”、攻克“三抓任务”、挺进国际市场、拓展空间应用、进军载人航天等种种历程。在行云流水般的文字中,我们似乎身临其境感受中国航天事业如何不断攀升新的高
期刊
他研究国际金融,所以他一直在关注本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  他以一个金融学者的目光剖析危机形成的本源,更以一个中国人的胸怀为中国在全球金融体系的作用与本国的金融政策做了详尽的诠释。    “这次金融危机是一种新型的危机,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在三年之内难以恢复。”陈雨露对记者表示。这也迎合了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这是一个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的论调。  确实是百年一遇。不少人认为,即便是上世纪最大金融风
期刊
1968年7、8月间,毛主席发表一系列指示,指出:“我们提倡知识分子到群众中去,到工厂去,到农村去,主要的是到农村去……由工农兵给他们以再教育。”  9月初,在天安门广场召开的一次群众大会上,周恩来总理再一次要求在场的青年“到基层去,上山下乡,到工矿和农村去劳动锻炼。”并勉励侄女坚持在内蒙古草原落户。  1968年12月22日,“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成为了最高指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