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不理卖咖啡

来源 :财经国家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xingjie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狗不理做咖啡生意能在國内外咖啡企业的夹缝中生存下来吗?

  “狗不理”要卖咖啡了!
  2015年1月,拥有超过150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天津狗不理集团获得澳大利亚最大的咖啡连锁品牌高乐雅在中国的永久使用权。这意味着狗不理成为这个国际知名品牌在中国市场的“主人”,成为狗不理拓展中国本土餐饮市场的利器。
  2月3日,全国政协委员、天津狗不理集团董事长张彦森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经营咖啡是企业多元化发展的需要,并且可以用获得的利润反哺“老字号”的发展。
  对于外界担心跨界经营的风险,张彦森表示,狗不理投资洋咖啡,并非用狗不理的模式直接经营咖啡,高乐雅咖啡在中国实际经营过程中,完全独立运作。但业内人士也担心,作为后进者,狗不理能否在星巴克、车库咖啡等国内外咖啡企业的夹缝中生存,还有待时间考验。
  布局
  56岁的张彦森,身材微胖,声音洪亮。多年前的一次出国交流考察中,他发现了咖啡的商机。张彦森认为,国外的一些普通咖啡品牌,在国内却被捧为高端品牌,主要是由于进口咖啡豆抬高了成本。这让他有了经营咖啡的想法。
  2012年底,狗不理与高乐雅咖啡国际有限公司进行了初步接触。此后,经过了将近两年的艰苦谈判,期间,往返10余次,5次中断谈判,终于在2014年圣诞节签署了知识产权许可协议,狗不理成为高乐雅在中国唯一永久的品牌使用者。
  据悉,高乐雅的母公司Retail Food Group已与狗不理旗下子公司天津森永泰餐饮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双方成立合资公司,中方将持有80%的股权,外方持有余下的20%股权,狗不理向外方支付的特许经营费为600万澳元(折合人民币3063万元)已全部到账。
  创始于1979年的高乐雅咖啡,经过30多年发展, 目前已成为澳大利亚最大的专业咖啡零售企业,1000多家门店分布全球42个国家和地区。在中国,高乐雅咖啡也已成功经营10多家店,分布在上海、天津等地。
  2015年,高乐雅将计划在国内多开设20家连锁店。未来,高乐雅在中国的拓展将采取商业合作和连锁经营的方式,预计今后5年在中国的连锁店突破200家。
  “今年5月之前,我们还会和澳大利亚的一个面包连锁店合作,希望进一步与咖啡融合。”张彦森说,今年下半年,他们有望在北京开一家大型旗舰店。
  值得一提的是,高乐雅咖啡未来计划不是走加盟店的形式,而是紧密与知名书店、银行合作,通过平台精准人群细分来助推咖啡店的扩张。
  挑战
  但狗不理的咖啡之旅并非坦途。国内咖啡市场竞争早已白热化。星巴克、Costa咖啡、西雅图、埃尔咖啡等国际品牌纷纷跑马圈地,雕刻时光、车库咖啡等本土品牌也势头强劲。
  营销专家李志起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在中国真正赚钱的咖啡品牌门店并不多,尤其是走高大上路线的咖啡店。狗不理以前卖包子,现在卖咖啡,两块业务的产业链截然不同,因此狗不理运作咖啡挑战很大。
  张彦森似乎并不在意外界的说法。他表示,不管大家喜不喜欢咖啡,咖啡产业都将是未来发展速度最快的产业之一。咖啡厅的人工费用投入小,相比餐馆,成本更低。同时,咖啡店不受营业面积大小的影响,租金压力相对较小。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咖啡消费市场每年市场增长速度为15%左右,远高于国际市场每年2%的增长速度。2012年中国的咖啡消费大约为700亿元,未来5年中国的咖啡消费将突破1500亿元。
  “因为我们走的是高品质路线,定位基本是在一二线城市,不同于一些咖啡品牌的流水线操作,我们追求的是个性化的高品质。”张彦森认为,高乐雅咖啡会根据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和喜好,手工生产“你喜欢的咖啡”。
  中西文化的融合也是高乐雅咖啡的一大特色。在张彦森看来,他们要潜移默化地将中国文化更好地融入咖啡文化。譬如咖啡厅作为第三空间,为消费者提供消费场所,就要融入中国文化,将其打造成具有中国元素更加温馨的与众不同的咖啡厅。
  中国烹饪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冯恩援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狗不理作为大型企业集团,选择新的业态也是大胆的举措,一个企业可以有多种业态,包子和咖啡业务并不矛盾,因为双方是独立运作,一切都要看市场的需求。
  当然,咖啡战略只是张彦森打造狗不理多元化的一部分。2014年,在餐饮行业整体增长放缓这一新常态背景下,狗不理新开张了4家门店,2015年将有4家新店开业。此外,张彦森还打算拓展新加坡和美国市场。
  更具想象空间的是,2015年,狗不理将与欧美食品行业巨头开展重大合作,共同开发以速冻食品为主导的国内外市场。目前,双方已完成2轮商务谈判,并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具体合作方案预计将在今年3月底前交双方董事会讨论通过。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像狗不理这样走出去投资、引进来合作的企业会越来越多。狗不理卖好包子很重要,能够与时俱进发展、做强做久更重要。”张彦森说。
其他文献
A股行情的火爆,使产业资本减持套现的冲动也明显澎湃起来。  春节后复盘至3月16日(计14个交易日),两市共有277家上市公司遭遇控股股东、非控股股东中的法人股,以及公司高管三类主要产业资本代表的减持,套现额约175亿元。而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公告股东减持累计套现的额度已经超过1000亿元。  如此量级在“疯牛”行情中的减持,并且是由掌握信息与成本优势的产业资本主导,无疑隐含着产业格局的变化与投资逻辑
期刊
经济转型助推器、金融改革试验田、深化改革重要抓手……新三板正被寄予越来越多的厚望。  挂牌企业大扩容、做市商制度引入、融资并购潮涌……2014年,新三板不负所望,完成了一个个里程碑式跨越。  这一年,新三板新增挂牌公司1276家,挂牌公司总量达1572家,同比增长342%;该市场上采用做市商交易方式企业122家,参与做市券商78家;有289家挂牌公司完成股票发行329次,融資132.09亿元。  
期刊
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建立健全自然资源产权法律制度。要做到这一点,应该从明确权利、建立统一登记制度和救济制度这三个方面着手,分“三步走”,逐步推进。  第一步要建立健全自然资源权利制度,依法明確自然资源权利的种类、名称、主体与客体、内容与限制及其取得与丧失,等等。  其中,最基础的是明确自然资源的所有权,包括国家所有权和集体所有权。明确国家所有
期刊
2014年,频繁的地缘冲突、高频汇率波动、原油崩盘及全球治理体系的裂缝,重新把人们拉入到危机阴影之中。眼花缭乱的变量让世界变得难以理解。  这冲击着此前人们对世界经济形势的认知:2007年次贷危机以来,全球的政治经济体系就运行在一个弱平衡水平线上。到2013年,次贷危机已经过去,全球将开启全新的复苏繁荣周期。  与此相反,如果放在长波周期框架下来看,2014年是全球经济进入萧条期的元年,美元及其政
期刊
在京津冀三省市交界处、海拔800多米山顶的长城烽火台旧址处,一座高约1米的正三棱体界碑静静地伫立着。  碑体三个立面分别镶着“北京”、“天津”、“河北”等字样。三条鹅卵石延长线指向两道始建于北齐的古长城和一道山梁,它们正是京津冀行政区在此划分的依据。  在此接壤的是北京市平谷区金海湖镇、天津市蓟县下营镇、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界碑下三地村民的生活水平按照京、津、冀的顺序拉开了档次,形同天壤,贫穷与富
期刊
“再学习下新《预算法》吧!”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大手一挥,对挤上前追问 “万亿元债务置换”的记者们说完,转身欲走。随后又加上一句:“风险能管控住,全国人民都请放心吧!”  两会期间,《财经国家周刊》记者曾就地方政府融资问题先后三次提问朱光耀。他坦言,“十三五”期间将基本解决前期刺激政策的历史遗留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即地方债务风险。  1月1日,新《预算法》施行,首次在法律层面突破地方政府可舉债融资这
期刊
2015年年初,有业内人士形象说,“新三板市场遍地是黄金!现在买新三板,就和2014年底买指数一样。不用挑,只等着涨就是了。”  早在2014年10月,鼎锋资产总经理李霖君以一篇“得新三板者得天下”引发微信圈疯转。机构对于新三板的热情再度爆发。  “我从2014年4月开始关注新三板,圈子里都感觉市场前景很不错。大家都担心2015市场进一步活跃后拿不到票。”2014年末,曾有私募投资人对《财经国家周
期刊
说到民国时期的金融中心,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南上海”“北天津”。其实,上世纪二十年代北洋政府时期,上海和北京才是一南一北的两个全国性金融中心。只是到了蒋介石建都南京后,国民政府以南京为政治中心、上海为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上海才变得一枝独秀,天津作为北方金融中心的地位则更加凸显。  从都城到边塞:首都南迁后的北平  北京金融中心的溢彩流光,在不断响起的枪炮声中渐渐消失,在政权轮替和首都迁移中改变了模
期刊
伴随着新明斯克协议的签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世行)2月中旬先后与乌克兰当局达成巨额贷款协议,以拯救岌岌可危的乌克兰经济。  2013年底,因前政权推迟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定,乌克兰爆发大规模抗议活动。到2014年2月,前政权被推翻,亲西方政治力量上台执政。此后,乌南部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举行全民公决后宣布独立并加入俄罗斯。乌东部亲俄分离主义势力分别成立“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和“卢甘
期刊
经过一年多的摸索实践,民企“双对接”正式写入浙江省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作为今年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一个抓手。  双对接即“加强企业与科技、金融双对接”。浙江省政府副秘书长陆建强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这些年来,浙江企业对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认识越来越深刻,但受到自身力量和条件的限制,多数中小企业不知道该往哪里转,也不清楚创新的资源在何处、如何对接,仍处于“低端依赖、高端迷茫”的徘徊状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