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如何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mgx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师资队伍素质是影响办学质量的最重要因素。处在探索阶段的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既不同于中等职业教育,也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较而言更富有高层次职业特性。加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特殊性研究,把握其培养中的问题,揭示培养规律,提出对策与建议,有利于提高我国高职专业教师的素质,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实用型技术人才。这就要求高职教师必须既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又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即所谓的“双师型”人才。而事实上,现在绝大多数高职教师都是从普通本科或者中等职业教育岗位上“平移”过来的,缺乏对高职教育规律的认识和从事高职教育的心理准备。从素质上看,要么实践经验欠缺,要么理论功底不够,适应不了高职教育的需求。建立起一支符合高职教育发展要求的师资队伍,对于加强高职院校建设,培养社会需要人才,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价值和意义。
  
  一、“双师型”教师的素质
  
  高职院校担负着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双重任务,这就使高职教师的功能、作用有别于以前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普通高校专业教师。高职教师不仅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而且应掌握熟练的专业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信念素质,即具有“技能加专业”的双师型特点。“双师型”教师既要有生产管理第一线的实践经验和动手操作能力,又要具备宽厚的知识背景,包括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精湛的专业知识,有效的教育学知识及人文素质的要求。
  
  二、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就高职院校目前状况看,虽然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与高职教师素质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难以满足培养21世纪高素质创新型应用人才的需要。突出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把学历达标与“双师型”目标对立起来
  如今高职院校大部分是“三改一补”转型而成,所谓“三改一补”就是四条办学途径:一是改革高专,特别是将高专办成规范化的高职;二是通过现有职业大学扩大办学规模,提倡联合办学;三是将有条件的成人高校办出高职特色;四是发挥少数重点中专的优势,办高职班。学校和教师个人在学历达标上投放了很多精力,都忽视了“双师素质”的提高。那种重学历达标而轻“双师型”建设的观念,势必要贻误或延缓高职教育的发展机遇。
  2. 教师动手能力不强又缺乏可保持密切联系的产业组织
  无论是“三改一补”转型的高职院校,还是民办高校、甚至重点大学所办的二级职院,由于传统的“精英教育”注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大部分教师少有甚至没有动手实践过,有职业资格证的寥寥无几,熟练的操作技能也就谈不上。据北京高职教育教学质量检查组对北京地区14所高职办学点的调查统计资料表明:教师中平均只有25.75%的人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曾下厂实践过的仅占23.9 %。教师自身动手能力不强,高职教育的能力本位原则也就难以得到有效落实。
  3. 课时量超负荷,教师无精力向“双师型”冲击
  高职教育为自身生存和发展,绝大多数院校必须在筹措办学经费方面奋斗。为此,他们充分挖掘校内现有人力、物力等资源潜能,努力扩大招生规模,而为节省开支,又要尽量少引进教师。这样教师人均周课时数激增,有的院校教师周课时数竟高达16节~20节,师生比甚至超过1∶20。教师们长年累月地埋头上课,疲于奔命,为应付职称外语、计算机考试尚且深感精力不济,向“双师型”冲击更谈何容易。
  4. 职称评定政策不配套
  目前,我国高职教师职称评定尚无政策,其标准是比照普通高校教师,过分强调科研论文的数量与质量。这样一来,高职教师就处在教学(理论、技能)、科研双重压力之下。精力相对不济,也就往往疏于对知识、技能结构的梳理,传授知识、技能缺乏集成性,这对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相当不利。
  
  三、“双师型”教师培养途径和方法
  
  高职教育的特性和高职师资素质的要求,决定了对职教师资培养和培训的手段与措施不同于普通教育师资的培养,要突出职业性、技能性和适应性,需要通过多种措施,努力建设一支具有良好素质的高职师资队伍。
  1. 招聘引进,加快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不能把聘请校外兼职教师作为发展高职教育的权宜之计,而应该作为一项策略来抓。一方面抓住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兼并重组的有利时机,积极从企业引进一些专业基础扎实,有丰富实践经验或操作技能,而且熟习本地区、本单位情况、具备教师基本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来校担任兼职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另一方面,建立校外兼职教师流动站,根据专业设置及课程的需要吸收知名专家、教授来校工作,让他们讲授本专业的前沿科学技术知识,并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和科研成果给学生上课,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创业教育及技能培养。知名专家的参与,不仅能加强办学的针对性,降低办学成本,而且能扩大学校的影响,提高高职学院的声誉。
  2. 改革高职教师编制管理模式,严格实施教师聘任制
  对高职教师的管理要从过程管理转向目标管理,宏观控制,微观放开。突破普通高校教师编制管理模式,建立“固定编制”与“流动编制”相结合的教师队伍管理模式与教师资源开发的有效机制。同时要增加高职院校教师编制,使教师有时间和机会得以继续学习、进修、参加实际生产、管理锻炼,以利于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国际上高校教师有“自由职业者”的称谓。我国高职教师队伍应由社会统筹规划,各院校分散管理,彻底实施教师聘任制,真正解决学校没有用人自主权,需要的进不来,不需要的出不去的问题。进一步规范教师与学校的劳动关系,高职教师聘任要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择优聘用合同管理,使大学校长辞退、解聘教师成为顺理成章的事,真正实现高职教师资源共享。
  3. 改革高职教育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出台高职教师职称评定新政策
  要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尽快出台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聘工作标准,其中要把技能考核等级作为一项重要指标。职称要实行双轨制,既要求有相应的教师职称,同时还要具备初、中、高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废除教师、实习实验教师系列概念,倡导理论课、实践实训一体化教师体系。制定高职教师基本条件、任职资格相关的要求条例。国家应该制定相关法规,明确高职教师的任职资格,并严格考核,保证教师队伍的严肃性和质量。职称评聘与待遇要挂好钩。由于从事高职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需是“双师型”的,因而与同等学力、相同职称的普通高校的教师相比,应上浮工资,使其价值得到应有体现。
  4. 高职院校要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使教师经常到企业工作与学习
  同时,酌情吸收生产、服务、管理一线的高素质的人才加入到教师队伍中来。各高职院校要经常主动与企业建立联系,确保教师能够经常到企业工作和学习,及时熟悉和掌握企业生产和工艺过程特点,以及正在发生的变化,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教师通过在企业工作,了解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帮助企业解决一些问题,可以提高教师研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杨振升.谈双师型高职教师的内涵及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7(17).
  [2]张亚杭.21世纪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改革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08(1).
  [3]刘建湘.探析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的管理策略[J].教育与职业,2007(21).
  [4]董桂玲.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内涵新解[J].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学报,2007(2).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
其他文献
信息科学技术的普及,在作用于社会经济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与传统经济发展方式有明显区别的经济形式,它催生了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使企业的运营与现代信息技术紧密地联系起来
【正】 今年10月30日,在国务院召开的进一步做好增收节支工作全国电视电话会议上,李岚清副总理要求各级税务机关必须坚决贯彻“加强征管、堵塞漏洞、惩治腐败、清缴欠税”的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术中脑膨出的发生机理与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重型颅脑损伤术中的脑膨出的综合治疗方法及疗效。结果死亡13例(28.3%),植物生存8例(17.4%),重残9例(19.6%),轻残
在我家小院的一角,生长着一棵小枣树,小枣树个头还不高,好像一个娃娃的模样。在它的旁边,不知何时生长出一棵牵牛花,因为它也生长在墙角,所以平时很爱整洁的母亲也就没有将它
“钱学森之问,是一个世纪之问,是一个沉重的话题.需受全社会都来思考和回答。为什么我们的国家培养不出拔尖、创新人才?我觉得这个问题很复杂,不能用简单的几句话回答。比如说,有经
目的探讨当归中藁本内酯的提取分离和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藁本内酯是苯并呋哺酮类化合物,性质极不稳定,易溶于无水乙醇,采用有机溶剂提取双波长反射锯齿法扫描测定其含量(λS=320n
目的 探讨亚砷酸(ATO)持续输注联合小剂量维A酸(LD—ATRA)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6例初治APL采用ATO持续输注联合LD—ATRA方法治疗,ATO按10mg·d^
后进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观愿望想学好,但缺乏自信心,有畏难情绪,有的甚至颇为严重。我们必须走进后进生世界,加强沟通,培养感情,积极挖掘其优点,树立自信,鼓励进取,激发
目的:从弱势群体单亲孕妇层面出发,探讨单亲孕妇产前抑郁状态与相关因素,并进行预测,及早干预。方法:78例单亲孕妇为研究组,80例正常孕妇为对照组,对单亲孕妇进行孕期心理健康调查,对
摘 要:写作能力培养是外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要通过巧用《牛津初中英语》相关板块,优化写作训练策略,切实提高初三英语写作训练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三英语;过程写作;写作策略;有效性      使用目的语写作是外语学习者运用语言的书面表达形式,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即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写作技能的培养是外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我国基础英语教育中,写作技能被列为构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四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