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农业生产在国民经济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各种新技术、新产品的广泛应用,特别是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极大的提高了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稳固了农业的基础,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本文简要介绍了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农业生产
1 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可以极大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一方面,用机械代替手工工具,能使人摆脱天然器官的限制,使一个人能够同时用更多数量和灵巧的工具;另一方面,动力机械的应用,使劳动者能够使用的工具数目和速度完全不受人力和畜力限制。这样,在手工劳动下需要几个人、几十个人、甚至成百上千人才能完成的工作量,在使用机器的情况下,只要一个人或几个人就能完成,农业劳动生产率能得到极大的提高。
2 农机是农业中实现稳产、高产、大幅度提高单位土地面积和产量的有力手段
2.1农机能够做到准确、均衡、作业质量好
它可以比人畜力操作更严格地按照农业技术的要求,适时地进行耕、耙、播、中耕、收获等作业,为农作物的生長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2.2农机作业效率高,能抢农时,赶季节
农业化学的奠基人之一李比希说过:“在农业上没有比时间因素更重要的因素了”。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是,季节性的人畜力紧张在全国是普遍存在的,有不少地区还是严重的,特别是近些年来多种经营的发展和劳动力向外大量输出,再加上复种面积的迅速扩大,更加深了这种严重性。所以就是在人口稠密的地区,广大农民也要求机械化。另外在比较寒冷、无霜期短的东北地区等,利用农机抢农时、赶季节尤为重要,因为“气候越是不利,农业劳动期间越短,从而资本和劳动的支出就越是紧缩在短时期内。”所以使用农机就有更大的优越性。
2.3使用农机可以大大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各种自然灾害是农业生产的大敌。我国历史上历来自然灾害频繁,其中以水旱灾为最大,病虫害的为害也很严重。在农业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这种状况有了很大改变,但自然灾害的影响仍是很大的。不少地方的产量仍然很不稳定,一遇灾害就大幅度减产。这种不稳定性对于人们生活和国家建设影响很大。要改变这种局面就必须进行大规模的农业基本建设,对山、水、林、田、路进行综合治理,必须提高排洪和灌溉的能力,采用能抗御自然灾害的耕作方法和防治病虫害的有效措施。而要做到这些,单靠人畜力,不搞机械化是办不到的。
2.4使用农机是实现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不可缺少的条件
要大幅度地不断提高单产,就必须采用各种现代化的农业技术措施,而各种农业现代化技术措施的采用,也都需要以机器作为手段。
3 农机化能促进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
我国有非常优越的全面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农业生产结构都是以种植业为主体,种植业中又以粮食为主,这是农业生产力不发达的表现。要彻底改变这种不合理的状况,实现机械化是一个重要的条件。这是因为:只有在大大提高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稳定高产水平的基础上,才能为林、牧、副、渔的大力发展提供充足的粮食和劳动力,林、牧、副、渔各业也只有实现现代化,才能高速度的发展。
4 农机化是降低农产品成本,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条件
农业机械化后,由于农业生产中物化劳动消耗大量增加,农民支付的生产资料费用的绝对量将会随之增加,但是由于产品产量的大幅度增加和劳动消耗的大量减少,因而分摊到单位产品上的总成本额仍然会趋于下降,农民在支付成本后的收入仍然会不断增加,因此,要降低产品的成本,增加农民的收入,农业机械化是必由之路。
5 农机化能推动工业和科学技术发展
实现农业机械化,促进农业大发展,不仅可为国家提供更多的商品粮食、工业原料和其他农副产品以及更多的资金,支援国家的工业建设和其他各项事业,而且可以为工业开辟广阔的市场。我国地域辽阔,实现农业机械化,需要大量的拖拉机、汽车、配套农具、油料、建筑材料等。这样广阔的国内市场,将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非常有利的条件。此外,农业机械化还要求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这个新陈代谢过程,必然会推动工业和科学技术事业的相应发展。
6 农机化还具有更为深远的政治经济意义
我国是在没有实现农业机械化的条件下,实现了农业合作化的。但是绝不能认为,社会主义农业可以长期建立在落后农业的物质基础上。只有农业机械化,才能大大减轻农民繁重的体力劳动,促进农业科学文化的发展。所以它又是改造农村落后面貌,逐步消灭城乡、脑体劳动之间三大差别的必由之路。
概括以上各点,可以看到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中心环节。把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现代化等同起来的观点,固然是错误的,但是必须明确,没有农业机械化也不可能真正实现农业现代化。目前农业机械化水平仍然很低,与世界上经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为了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农业的落后面貌,不断地缩小和消除与世界上先进国家农业的差距,就必须积极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农机化从而实现农业现代化。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农业生产
1 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可以极大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一方面,用机械代替手工工具,能使人摆脱天然器官的限制,使一个人能够同时用更多数量和灵巧的工具;另一方面,动力机械的应用,使劳动者能够使用的工具数目和速度完全不受人力和畜力限制。这样,在手工劳动下需要几个人、几十个人、甚至成百上千人才能完成的工作量,在使用机器的情况下,只要一个人或几个人就能完成,农业劳动生产率能得到极大的提高。
2 农机是农业中实现稳产、高产、大幅度提高单位土地面积和产量的有力手段
2.1农机能够做到准确、均衡、作业质量好
它可以比人畜力操作更严格地按照农业技术的要求,适时地进行耕、耙、播、中耕、收获等作业,为农作物的生長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2.2农机作业效率高,能抢农时,赶季节
农业化学的奠基人之一李比希说过:“在农业上没有比时间因素更重要的因素了”。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是,季节性的人畜力紧张在全国是普遍存在的,有不少地区还是严重的,特别是近些年来多种经营的发展和劳动力向外大量输出,再加上复种面积的迅速扩大,更加深了这种严重性。所以就是在人口稠密的地区,广大农民也要求机械化。另外在比较寒冷、无霜期短的东北地区等,利用农机抢农时、赶季节尤为重要,因为“气候越是不利,农业劳动期间越短,从而资本和劳动的支出就越是紧缩在短时期内。”所以使用农机就有更大的优越性。
2.3使用农机可以大大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各种自然灾害是农业生产的大敌。我国历史上历来自然灾害频繁,其中以水旱灾为最大,病虫害的为害也很严重。在农业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这种状况有了很大改变,但自然灾害的影响仍是很大的。不少地方的产量仍然很不稳定,一遇灾害就大幅度减产。这种不稳定性对于人们生活和国家建设影响很大。要改变这种局面就必须进行大规模的农业基本建设,对山、水、林、田、路进行综合治理,必须提高排洪和灌溉的能力,采用能抗御自然灾害的耕作方法和防治病虫害的有效措施。而要做到这些,单靠人畜力,不搞机械化是办不到的。
2.4使用农机是实现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不可缺少的条件
要大幅度地不断提高单产,就必须采用各种现代化的农业技术措施,而各种农业现代化技术措施的采用,也都需要以机器作为手段。
3 农机化能促进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
我国有非常优越的全面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农业生产结构都是以种植业为主体,种植业中又以粮食为主,这是农业生产力不发达的表现。要彻底改变这种不合理的状况,实现机械化是一个重要的条件。这是因为:只有在大大提高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稳定高产水平的基础上,才能为林、牧、副、渔的大力发展提供充足的粮食和劳动力,林、牧、副、渔各业也只有实现现代化,才能高速度的发展。
4 农机化是降低农产品成本,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条件
农业机械化后,由于农业生产中物化劳动消耗大量增加,农民支付的生产资料费用的绝对量将会随之增加,但是由于产品产量的大幅度增加和劳动消耗的大量减少,因而分摊到单位产品上的总成本额仍然会趋于下降,农民在支付成本后的收入仍然会不断增加,因此,要降低产品的成本,增加农民的收入,农业机械化是必由之路。
5 农机化能推动工业和科学技术发展
实现农业机械化,促进农业大发展,不仅可为国家提供更多的商品粮食、工业原料和其他农副产品以及更多的资金,支援国家的工业建设和其他各项事业,而且可以为工业开辟广阔的市场。我国地域辽阔,实现农业机械化,需要大量的拖拉机、汽车、配套农具、油料、建筑材料等。这样广阔的国内市场,将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非常有利的条件。此外,农业机械化还要求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这个新陈代谢过程,必然会推动工业和科学技术事业的相应发展。
6 农机化还具有更为深远的政治经济意义
我国是在没有实现农业机械化的条件下,实现了农业合作化的。但是绝不能认为,社会主义农业可以长期建立在落后农业的物质基础上。只有农业机械化,才能大大减轻农民繁重的体力劳动,促进农业科学文化的发展。所以它又是改造农村落后面貌,逐步消灭城乡、脑体劳动之间三大差别的必由之路。
概括以上各点,可以看到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中心环节。把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现代化等同起来的观点,固然是错误的,但是必须明确,没有农业机械化也不可能真正实现农业现代化。目前农业机械化水平仍然很低,与世界上经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为了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农业的落后面貌,不断地缩小和消除与世界上先进国家农业的差距,就必须积极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农机化从而实现农业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