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馈在临床机器人手术教学中的应用特点

来源 :腹腔镜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xing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发展,临床教学形式日趋多元化,为教学反馈在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结合教学反馈与外科临床教学的特点,重点论述其在临床机器人手术教学中的应用.目前临床机器人手术的教学有了新的特点,对临床机器人手术教学的教学反馈提出了新挑战.教学反馈的多维化、多元化、标准化是下一步发展的方向.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与术前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使用计算机在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EBSCO数据库中检索比较LC+LCBDE、ERCP+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得到的文献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后进行文献质量评价,提取相关数据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14篇随机对照试验,包括1637例患者,实验组行LC
目的:探讨老年中低位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LCA)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66例行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的老年中低位
近年来兴起的闭环式神经调控技术将闭环式控制刺激系统和神经调控相结合,是医学和多个学科交叉的产物.医学临床实践中,闭环式控制刺激的思维随处可见,医者、患者同时达到“得
吲哚菁绿荧光胆道造影技术在胆道外科中的应用日趋广泛,可为外科医生实时提供胆道解剖的线路图,有望提升Calot三角解剖的安全性,从而避免胆道损伤。吲哚菁绿荧光导航给药途径包括经外周静脉注射及经胆道直接注射。本文现就吲哚菁绿荧光胆道造影不同给药方式的优势与局限性进行系统综述,并总结得出两种途径各自适宜的临床情况,提出不同途径联合应用的可能,使吲哚菁绿荧光胆道造影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视化,并能更好地推广应用。
目的:总结扶镜手在腹腔镜直肠癌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中左半结肠游离时的扶镜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0月至2018年6月施行的52例腹腔镜直肠癌NOSES的临床资料。由中间入路解剖出肠系膜下动脉,并结扎离断;由内向外、自下而上分离左半结肠Toldt间隙,直至胰腺下缘,根部结扎、离断肠系膜下静脉;于胰腺下缘横结肠系膜根部切开进入小网膜囊,顺势向左尽可能游离横结肠系膜;再打开胃结肠韧带向近端脾区游离,最后沿降结肠外侧由下至上向远端脾区游离,至脾曲完全游离。结果:52例均顺利完成NOSES,无
输血在临床抢救与疾病治疗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输血又是高风险的措施,稍有疏忽即可危及患者生命,输血安全至关重要[1].传统输血模式采用人工核对与手工书写输血护理记录,
Objective Several studies have revealed the critical role of long non-coding RNAs (lncRNAs) as biomarkers for diagnosing 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SCC). Ho
目的探索MTHFR-MMP2基因-基因交互作用是否影响患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AAA)的风险。方法基于1∶2匹配病例对照研究设计,以2011-2014年解放军总医院血管外科的AAA患者、同期同一医院及北京市房山区两地性别、年龄匹配的非AAA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标准化问卷收集其基本人口学资料、病史及行为危险因素;开展体格检查、腹主动脉超声,并采集5 mL外周静脉血液标本对基因分型。采用传统及机器学习方法,包括条件Logistic回归、广义多因子降维(general
针灸、针灸学、针灸学科概念之间存在层层包含的关系,针灸学知识体系与组织建制相结合建构了针灸学科。交叉学科的方法与视角引入是针灸学科形成与发展演化的核心动力,不仅促进了针灸学科问题域的变化,更与建制力量相互作用。在学科交叉的参与下,当前针灸学科在临床、技法、基础与人文等4个维度上有明显的分化。
目的了解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 NVAF)住院患者抗凝药物使用情况,探讨影响NVAF患者抗凝药物治疗率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NVAF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口服抗凝药物使用状况。根据卒中风险分层筛选出CHA2DS2-VASc评分≥2分的患者,了解其抗凝药物使用状况,并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讨论抗凝治疗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纳入3 984例患者,抗凝患者为2 438例(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