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鹏志:职业生涯规划不是刻舟求剑

来源 :现代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dhd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鹏志:2001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现为浙江省温州中学心理辅导教师,温州大学兼职教师,温州市心理学会理事。擅长职业生涯规划、考前心理辅导、教师情绪管理、危机干预与哀伤辅导方面的讲座及个别辅导。
  刘鹏志先生热衷于先进教育理念的普及,在全国各地举办讲座上百场,深受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好评。日前,笔者就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问题采访了他。
  当计划赶不上变化时,职业生涯规划还有意义吗?
  笔者:近几年,职业生涯规划越来越受到家长们的重视,因为它事关孩子的未来。您是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专家,请您简单回顾一下职业生涯规划的起源以及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刘鹏志(以下简称刘):职业生涯规划也被称为生涯辅导、生涯教育等。1971年1月23日,美国联邦教育署署长马兰德在休斯敦全美中学校长联席会议上,发表了一篇有关职业生涯规划的演讲,此为职业生涯规划在美国的开端。马兰德接下来的几次演讲又提出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构想与计划,自此职业生涯规划在美国风起云涌,迅速普及各州郡,进而风行世界。
  职业生涯规划作为课程,在我国港澳台地区开展得较早,并且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理论和实践体系。我国内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主要在大学和职业中学里展开。鉴于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现在越来越多的普通高中也开设了这门课。
  笔者:您认为我国职业生涯规划事业发展得如何?存在哪些问题?
  刘:职业生涯规划受到国人的重视,当然是一件好事,但是存在的问题也不少。职业生涯规划的重点是指导学生的职业与人生发展,只有拥有正确的理念才能保证学生正确的人生方向。许多家长对职业生涯规划理解得过于功利化,将其变成了预测孩子未来职业和填报高考志愿的工具,这是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误解,亟待纠正。
  笔者:正确的理解是什么?
  刘:职业生涯教育的重点不在于规划,因为在瞬息万变的时代,规划反而可能成为一种限制。接纳不确定性,以开放的心态迎接未来,才是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正确理解。在职业生涯规划领域,最常听见的一种说法是:“你要为自己确定一个明确的职业目标。”也就是“及早做规划”。这种说法几乎成了职业生涯规划领域的金科玉律。这听起来很有道理,其实是不科学的。
  笔者:能说得具体些吗?
  刘:职业生涯规划师为学生做规划时,一般遵循的是传统的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但是这种传统的理论并未经过科学的验证。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发现契合个人特质的职业角色,“人职匹配”是根本理念。不过,近年来,许多研究发现,“人职匹配的职业决策就是好的或有效的职业决策”这一假设并没有得到实证研究的支持。而“规划”的理论基础基本上都是建立在这一假说的基础上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理论基础科学性尚未得以证实,以此为基础的“规划”的科学性何来?
  退一步说,即使“人职匹配”这一假设成立,我仍不建议孩子做这样的规划,因为有些测试已经比较陈旧,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比如最常用的“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是由霍兰德在20世纪70年代初编制的,经过我国心理学家引进并几经修订,逐渐传播开来。但是,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中文版最近的一次修订在1996年,由龍立荣修订,已经使用了20多年。这20多年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新的职业层出不穷,而测试版本及结果解释仍旧停留在1996年。这种情况,是不是有点“刻舟求剑”的感觉?
  笔者:那么,最新的职业生涯规划理念是什么?
  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们的工作与生活处在急速变化之中,不确定性大大增加。比如,人们的工作变动性越来越大,职业生涯发展路径更加难以界定和预见;工作环境更加复杂,影响因素更加多样化,意外事件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个人的生涯发展需要终身学习;等等。在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传统的职业生涯心理学理论已经不合时宜,于是出现了一种新的职业生涯心理学理论——生涯混沌理论。
  生涯混沌理论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启示是,人的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都是复杂多变的,要以变化的目光看待职业生涯发展。因此,中学生不一定要早早确定明确的职业目标,而是对未来要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中学生处于可塑性比较强的时期,价值观、人生观都没有定型,职业兴趣、职业能力倾向都还在发展变化之中,过早地进行规划反而可能限制其发展。
   “适应”才是职业规划的重点:从事并不十分喜欢的工作,不一定就出不了成就,全球100位杰出人士中有61位承认所从事的职业并不是自己最喜欢的
  笔者:在许多家长看来,孩子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和专业,大学毕业后选择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从此安居乐业,就是幸福的一生。
  刘:这是美好愿望,但不太现实。高考竞争如此残酷,不可能人人都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和专业;每年大学毕业生这么多,就业岗位如此少,能顺利就业就不错了,还要适合自己,无异于痴人说梦。
  笔者:那么,现实的策略是什么?
  刘:两个字:适应。传统的职业生涯规划理念认为,只有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职业,个人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在职业上取得成功,进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如果选择了自己不喜欢的职业,会限制自己的发展,甚至导致自己的职业生涯不成功。其实这种观点是非常片面的,低估了人的适应能力。因为传统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的缺陷,越来越多的职业生涯心理学家开始关注适应力,进而发展出了生涯适应理论。有研究者认为,青少年为其职业生涯所做的准备,核心是适应力的增强。
  美国著名心理学博士艾尔森曾经对全世界100位各行各业的杰出人士做过一次问卷调查,得出了一个让人十分惊讶的结论:其中61位杰出人士承认他们所从事的职业并不是他们内心最喜欢的,他们的兴趣并不在那上面。
  在以后的走访中,艾尔森发现,这些成功人士之所以能出类拔萃,就是因为适应力强。他们一致认为:既然我被安排到了并不十分喜欢的领域,从事并不理想的工作,那就不该有任何的抱怨和懈怠。只有把这份工作当成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担在肩上,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才是明智的选择。   正是在这种“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成其事”的高度责任感的感召下,这些人才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笔者:但是,从事不喜欢的职业,人不会感觉憋屈吗?这种憋屈一定会削减工作积极性吧?
  刘:传统的职业生涯规划理论认为,如果你选择了一个不喜欢的职业,不但会阻碍你的职业生涯发展,还会导致你产生消极情绪,甚至悲观厌世。这样的观点同样忽略了人的发展性。兴趣并非一成不变,对某一职业的兴趣既可减退、消失,同时也可以培养、发展,而且人的心态也是可以调整和适应的。
  研究表明,职业生涯适应力能够直接影响个体的健康发展,是个体健康发展的标志之一。研究者针对美国中学生的研究发现,积极的职业生涯定向和较好的职业生涯准备能够预防问题行为和提升其幸福感,同时减少一些消极情绪。职业生涯适应力与个体的健康发展也是密切相关的,个体的职业生涯适应力能够预测其生活满意度水平。可见,适应力强的个体不但容易在职业生涯发展中取得成功,而且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也较高。
  综上所述,强调“规划”的职业生涯规划不但脱离实际,而且不利于个体发展;而强调“适应”的生涯规划不但有利于社会,而且有利于个体的全面发展与身心健康。
   家长要允许孩子在职业生涯探索中出现失误
  笔者:既然在职业生涯发展中,适应力是如此重要,那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适应力呢?
  刘:首先,家长要建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理念。我国家长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解尚不到位,误以为职业生涯规划就是找工作的工具,所以“职业生涯规划”的叫法比“职业生涯教育”更流行,足见“规划”理念的根深蒂固。正如刚才所说,过于强调“规划”不仅不利于孩子的职业生涯发展,而且会阻碍孩子的职业生涯发展。这就需要家长首先要建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理念,向孩子强调“适应”的重要性,让孩子明白“职业生涯之道即应变之道”的道理,从而掌握“随机应变”的职业生涯应对策略。
  其次,家长要允许孩子在职业生涯探索中出现失误。职业生涯探索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是做几个测试、填几张量表就可以完成的。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大胆探索,多方尝试,允许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出现失误。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增强适应能力。有些所谓的职业生涯规划师动不动就向学生灌输“选错了专业会后患无穷,选错了职业会遗憾终生”的思想,让学生束手束脚不敢选择。其實,我们应该鼓励孩子大胆地去选择,如果真的选择了不喜欢的专业和职业,也并不意味着无尽的痛苦,还有其他许多可能。
  再次,给孩子树立人生榜样。真实的事例往往比较有说服力,因此,家长不妨给孩子推荐一些名人访谈电视节目。社会精英们的真实经历会对孩子深有启发,有利于孩子适应能力的增强。
  比如,我所在的温州中学曾经邀请全美温州博士协会会员、毕业于加州大学计算机专业、已在谷歌公司就职5年的校友叶绍志,为学生做职业生涯发展方面的讲座。叶绍志读高中时,从来没想过将来自己会成为电脑工程师。他在清华大学读的是电子工程专业,后来读博才转攻计算机。他说:“很多同学觉得现在学什么,以后一定就要干什么。在我看来,现在定性还太早,不要过早地给自己贴上标签,往往最后做什么比当初学什么要重要得多,而最后做什么,应该去寻找自己最喜欢的,最适合自己的事情。”他以自己的真实经历,让学生明白不断探索、积极适应的重要性,从而引发学生对适应力的重视。
  最后,让孩子在社会实践中提升自己的适应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职业生涯规划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性是职业生涯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仅限于理论知识的传授,无疑是本末倒置。因此,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应重视其实践性。与理论性学习相比,实践性学习可以充分利用家长的各种资源,丰富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开阔孩子的视野;可以加深孩子的感性认识,让孩子产生强烈的心理冲击,增加学习的实效性。
  职业生涯规划的实践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带领孩子走进企业、社区、机关等场所,让学生深入了解当今社会与现代企业;二是指导孩子运用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解决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走出人生的迷惘,坚定自己的理想与目标。通过这些实践,学生可以大大提升职业生涯适应力。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新事物,它的理论基础并未发展成熟,还处在不断发展与革新的阶段。因此,家长一定要不断地学习,接触新的理论与理念,及时更新自己的观念,以便给孩子提供有效的帮助。
  【编辑:陈彤】
其他文献
孩子厌学,是令家长谈虎色变的坏消息,本刊此前已座谈过多次,之所以还要组织座谈,是因为还有许多孩子深陷厌学的泥潭。本期,我们邀请教育心理学教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关晓春先生,与家长朋友们一起探讨厌学的根本原因以及矫正方法。  只因缺乏内驱力  胡岳玲(10岁男孩的妈妈):我儿子才上小学四年级就开始厌学了,一做作业就瞌睡,还经常装病不想上学,学习成绩更是说不出口。离高考还有8年呢,这可怎么得了?请问,
德国父母普遍愿意为孩子提供各种尝试的机会,因为他们明白一个浅显的却又被许多人忽视的道理:没有足够的尝试,就不可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德國儿童擅长做家务,在西方国家中是出了名的。据悉,有的德国孩子甚至早在牙牙学语时便开始在父母的指导下学做一些最简单的家务了,如在用餐前帮助大人把餐具摆放整齐等——尽管有时候仅仅是象征性的,孩子干完了父母还得重来一遍,但长此以往锻炼下来,德国儿童的动手能力就自然而然地出
【谢刚简介】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硕士、美国天普大学学校心理学博士、美国加州注册心理学家。从2000年起任职美国加州湾区弗里蒙特市联合校区学校心理学家,工作主要包括针对3~22岁儿童、青少年的心理测评和咨询,以及行为管理、教育方案的设计等工作。从2002年起与旧金山湾区电台、电视台和十多个民间组织合作,科普心理健康知识。从2013年起兼任加州州立大学学校心理系实习生指导老师。著有《我在美国做学
9 岁的艾米是在美国出生的华人孩子,每年她都会和父母一起回祖国探亲。春节时,中国的亲戚都会给她发红包,有时候总金额超过2万元。不过,妈妈不允许她随便花钱买东西,并且做出了如下规定:在18岁成年以前,艾米若想用自己名下的钱买东西,首先要写一份申请书,申请书中要写出购买理由,如果理由不充分,妈妈将予以驳回。一旦申请被驳回,一个月以后才能重新申请。  苹果手机一度引发了艾米班里同学的购买热,艾米看着越来
在众多的“学霸秀”中,孙雨朦、孙雨彤姐妹俩格外引人注目。2006年小升初时,两人一同考上南京外国语学校;6年后又双双入围复旦大学保送考试并一举成功,入校后因颜值高且表现优异被公认为校花;就在距大学毕业不到100天的时间里,两人又双双收到喜讯,同时被哈佛大学录取,创造了中国双胞胎同时进入哈佛大学的纪录。  2012年,她们主持《一站到底》节目,2015年主持互联网金融论坛,与三马(马云、马化腾、马明
疑似有自闭症的小女孩  “老师,我女儿肯定患有自闭症!”在电话中,这位妈妈的口气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我女儿整天畏畏缩缩的,没有一点儿大方的样子。家里来了客人,她也不打招呼,只会坐着发呆,还没有她3岁的弟弟会说话!我觉得她好像恨不得把自己锁在一个小世界里,最好谁都不要看到她。你说,这是不是自闭症的典型症状……”  第二天,我便在咨询室里看到了这个疑似有自闭症的小姑娘颜颜,她大大的眼睛里满含着胆
说起虐待,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身体上的虐待,而忽视了另一种虐待——心理虐待。不要小瞧心理虐待的危害,虽然它不像拳打脚踢那样会在身体上留下伤痕,却可以令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千疮百孔。而来自亲生父母的心理虐待,更令人气愤……  被亲妈虐待是什么感受?  小叶是自己来咨询中心求助的。她说最近在网上听了一堂心理教育课,知道自己一直以来被妈妈虐待,却又不知如何改变处境。  小叶是一名高一女生,未满18岁,没有监
问:我把孩子送到学校受教育,费用分文不少地缴纳了,可有些人总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长并不擅长教育,养家糊口的同时还要教育孩子,难免力不从心。请问,学校教育能否代替家庭教育?  文华  答:您对家庭教育的概念有误。家庭教育主要教孩子做人,学校教育主要教孩子文化。二者既不等同,也不能相互代替。  1.家庭教育是个别化教育,针对具体孩子的关注、指导和教育,必须由家长完成,学校无法代替;而学校教育面向大
【李玫瑾簡介】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中国警察学会特邀研究员,中国法学会青少年法律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心理学会法制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犯罪心理学、犯罪心理画像、公安社会心理调查研究、未成年人犯罪心理及预防等。  李玫瑾教授的专业是研究犯罪心理学,她对家庭教育的看法及角度也较为特别。在进行了大量的相关研究后,她发现孩子出现行为问题或心理问题,如
犹太人口,只占全世界人口的0.3%,但全世界超级富翁中,犹太人占了20%~25%。例如,美国股神巴菲特、量子基金创办人索罗斯、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前主席格林斯潘、微软公司共同创办人艾伦、华纳电影公司创办人华纳、路透社创办人路透、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等知名富豪,都是犹太人。  犹太人对金钱有一套明确态度。他们对财富的文化传承,靠的是《塔木德经》。象征美国资本主义精神的洛克菲勒家族,就是犹太人活用《塔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