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普通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下的教材比较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rc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研读《普通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和人民教育出版社、湖南教育出版社、中国地图出版社三家单位编写的三种版本的初中地理教材,选取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为研究内容,在内容安排和选取、正文语言文字、图形图像语言、活动和练习四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希望能为初中地理教材选择和使用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地理课标;人教版;湘教版;中图版
  作者简介:申艳华(1987-),女,河北邯郸人,广西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硕士研究生;*通讯作者:李晖(1981-),男,河南南阳人,广西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讲师。(广西 桂林 541004)
  基金项目:本文系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研究基金资助(项目编号:桂科能1001k009)、广西师范大学第七届教育教学改革青年教师专项立项项目、科技攻关与新产品试制(项目编号:20100304)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4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17-0117-01
  
  随着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普通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颁布实施,“一标多本”的初中地理教材多样化趋势日益凸显。其中,人民教育出版社、湖南教育出版社、中国地图出版社三家单位编写的初中地理教材(以下简称人教版、湘教版、中图版)已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与此同时,对不同版本教材的比较研究也应运而生。本文重点选取三版教材中的七年级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对三版教材进行比较研究,这主要是由于“地球和地球仪”这节是初中学生正式学习地理学科的入门课,所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上好这节课对于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至关重要。其次,这节课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史观也至关重要。并且,本节课出现了对学生今后学习地理至关重要的两项工具性内容——地球仪和经纬网。
  一、《地理课标》中关于“地球和地球仪”一节基本要求解析
  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及让学生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史观和科学精神[1]
  三版教材都没有把重点放在认识地球的形状上,而是把重点放在“提出证据的说明”上,目的是“使学生受到有关的科学史教育”。
  2.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是为了培养学生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1]
  三版教材虽然给出了地球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等数字,但并不要求学生记住,而只是要求学生会用这些数字来描述。在这里知识要求是次要的,而培养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才是主要的。
  3.用乒乓球或其他材料制作简易的地球仪模型,是重在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1]
  三版教材中都安排制作地球仪的活动,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地球仪的制作,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是如何划分的。
  4.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培养学生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位置的能力[1]
  三版教材围绕此标准把地球仪和经纬网当作学习的工具来看待,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地球仪,能说出经纬线和经纬度的划分,并且能够利用经纬网给任何地点定位。这样目标明确既减轻学生负担,又可以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观察和使用地理工具的能力。
  二、三版教材“地球和地球仪”一节对比
  1.内容安排和选取的比较
  三版教材在本节课编排的内容安排上大体一致,但在各个部分的分配归属上略有不同,见表1。显而易见,在总体上人教版和湘教版都把本节分为四部分,中图版则把本节分为三部分。(1)人教版与中图版在第一部分中的结构基本一致:都包括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这两个内容,而湘教版在第一部分中只有认识地球的形状,把地球的大小安排在第二部分中,这样使湘教版第二部分的内容略显单薄;(2)三版教材都把地球仪安排为单独的一部分,人教和中图版在这部分中都只对地球仪做了一个基本介绍,湘教版不仅对地球仪做了简单介绍还把经线和纬线的内容纳入进来;(3)在对经纬线和经纬网这部分的编写上三个版本差异较大,人教版把经线和纬线分为单独的一部分,讲解详细并赋予相应的练习题,把经纬网的利用单独分为一个部分,并赋予相应的练习题。湘教版把经线和纬线合并到地球仪的部分后,经纬网的部分单独列出并赋予相应的练习题,值得一提的是,在经纬网这部分中其插入了制作地图的内容,这是其他两版所没有涉及到的。中图版把纬线和经线以及经纬网合成一个部分,但在经纬网的利用这部分过于笼统,只是把其当做复习题列在课文最后。
  表1 人教、湘教、中图三版本节内容结构比较
   人教版 湘教版 中图版
  第一部分 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形状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第二部分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地球有多大 地球仪
  第三部分 经线和纬线 地球仪 纬线和经线
  第四部分 利用经纬网定位 经纬网 无
  
  2.正文语言文字的比较
  人教版教材中的语言平实生动,动逻辑性强,语言文字更倾向于地理学科本身。湘教版教材中的语言表述追求通俗化、生活化、形象化,[2]其突出特点是设置了“双语学习”栏目,对于本节中的“关键词”给予英文注释。值得探讨的地方是课文中的文字偏小,语言不够精炼。中图版教材文字表述简洁,善于总结规律,利于学生掌握,折射出有经验的一线地理教师的智慧。
  3.图形图像语言的比较
  图形图像语言是目前世界公认的人际交流的三大语言工具之一,它是以图形、图像和图示的方式传递信息。[2]与自然语言和数字语言相比较,它在传递空间、环境信息方面占有绝对优势。[2]在地理教科书的编排和地理教学中,地理图形图像语言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三个版本在图形图语言上都很下功夫,见表2。
  人教版的图像数量多、图幅大,易于阅读,采用图像配合文字说明的方式,节约了教材篇幅,但图像的艺术性和美感略显不足。湘教版教材图像设计比较精细和富于艺术性,卡通人物形象可爱并贯穿其中,更为吸引像七年级这样年龄段的学生,但是有些图幅所占的篇幅过大。中图版的一大特色是图文并茂、以图为线索贯穿整节。中图版课本发挥了做图的优势,书中插图色泽逼真、比对明显,图名和编号独树一帜,图中要反映的地理事物清晰明了,几乎每一幅插图做得都很精致。值得探讨的地方:图B(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中把“天圆地方说”与“在海边眺望驶进的帆船”的位置做个调换,这样就与前文的活动承接得更加紧密。
  4.活动和练习的比较
  人教版本节一共设置了四个活动,前两个活动主要以学生的观察和制作为主,后两个活动以练习题为主。活动设置丰富是湘教版的一大特色,在每个知识点的结尾处基本都有活动设置以便学生巩固知识点。在本节共设置了六个活动,观察、习题和制作融入这六个活动之中,形势活泼。中图版在本节也设置了六个活动,分别为探索、讨论、观察、制作、观察、读图,活动中没有涉及练习题的内容。
  三个版本的活动中都涉及到地球仪的制作这个小活动,不但充分体现了地理新课标,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加深了学生对地球仪的认识。
  三、对不同版本教材的使用建议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校只能选取某一种版本的教材作为学生的课本,对于学生来说,与其他版本的教材接触机会不多,即使有机会接触也无过多的精力和时间来深入学习。这就需要教师对不同版本的教材进行深入地挖掘和理解。因此,广大地理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课标”为准绳,走出以教材为纲的误区。在使用其他版本的教材时,应当在深刻理解本校所选择版本教材的基础上,将其他教材作为重要的参考资料,细化内容,择优而用,把不同版本教材的具体内容和案例抽象出一般性的、规律性的东西来。
  同时,要避免陷入具有代表性的使用教材误区:一是眼光仅限于学校统一选取的教材,不关心不研究还有什么别的教材。二是什么版本的教材都想教给学生,不加以筛选,导致日常教学变成了各个版本教材的随意大杂烩,破坏了教材的系统和逻辑性。三是只教各种版本的相同之处,这样致使有学生对于学校所选取的教材理解不深。
  最后,地理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起体现时代精神的现代教育观念。真正领会地理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课程目标,形成新的教材观。认识到地理教材除了地理课本外,还包括光盘教材、地理图册、地理练习册、教师指导用书、地理读物、教学挂图、教学用具、实验器材、多媒体课件、网络信息等等。[2]地理教师不能囿于地理课本,而要开阔视野,运用多种方式,充分挖掘地理教材资源的功能。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里,仅仅靠教材教地理是没有出路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汤吉舜.初中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星球版《地理》之比较研究[Z].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科所,2009.
  [3]王向东,张立峰.新课程不同版本初中地理实验教科书中区域选择的比较与内容编制策略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09,(5):71-75.
  (责任编辑:苏宇嵬)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摘要:社交焦虑是一种与社会交往和社交活动有关的焦虑。大学生经历高考,进入大学校园后,其学习和生活环境都发生了较大改变,面对交友圈的突然变化,容易产生社交焦虑问题。本研究采用自尊量表SES与社交焦虑量表IAS对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表明,大学生的自尊水平存在性别差异,社交焦虑水平存在年级差异,自尊水平能够预测大学生的社交焦虑水平,可以通过提高个体的自尊水平,帮助大学生解决社交焦虑问题。  关键词:大学
期刊
摘要:目前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语言测试的科学性仍然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首先介绍了与语言测试相关的信度、效度、区分度、难度等一些基本的理论,然后以GITEST软件对题目的分析为依据,对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一次英语期末考试中的多项选择题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就测试题目的设计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英语测试;GITEST;项目分析  作者简介:靳秀芳(1965-),女,河北保定人,保定电
期刊
摘要:科学知识转化为课程的机制是复杂的,现主要从社会外控的角度进行探讨与研究社会需求与价值观是其转化的价值认可前提,社会对学校的影响与控制是其转化的制度与组织保证,社会与课程的互动反馈机制则为其提供了长久的生命力。  关键词:科学知识;社会外控;转化机制  作者简介:王根顺(1951-),男,甘肃兰州人,兰州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李建(1985-),女,河北保定人,兰州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甘肃
期刊
摘要: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95名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情况进行评估,通过分析人口学变量及大五人格各维度对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影响,得到如下结果:性别、年级以及家庭经济状况等人口统计学变量对大学生学习适应性产生影响;大五人格的五个维度,神经质、宜人性、自律性、外倾性和开放性与学习适应性显著相关,是学习适应性有效的预测变量。  关键词:大学生;学习适应性;大五人格  作者简介:刘霁炜(1982-),女
期刊
摘要:多媒体课件以其特有的图、文、声、像效果而显示出其优越性。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是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的必然趋势。针对“食品工艺学”实验课程的特点,阐述了多媒体课件在“食品工艺学”实验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并介绍了多媒体课件研制的主要环节和组织方式;同时分析了课件制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食品工艺学;实验教学;多媒体课件  作者简介:刘丽莉(1974-),女,河南商丘人,河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
期刊
摘要:依据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基于汉英平行语料库,逐步实施教学大纲的步骤,使学生对翻译教学产生兴趣,并利用语料库平台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通过语料库示例,较为详细地讲解了大学翻译教学创新模式的具体构建步骤。  关键词:大学翻译教学;汉英平行语料库;自主学习  作者简介:刘彬(1974-),男,湖南长沙人,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清华大学翻译与跨文化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北京100
期刊
摘要:“离散结构”课程内容广泛,理论性强,不易理解。所以,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质量不理想。结合笔者近年来从事“离散结构”教学实际,探讨了“离散结构”教学过程中的若干教学方法。  关键词:离散结构;教学方法;教学探索  作者简介:张蕾(1982-),女,河南信阳人,武汉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黄文芝(1979-),女,湖北潜江人,武汉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湖北武汉430
期刊
摘要:在对比国内外工科院校实践教学差别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工科院校实践教学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为了进一步完善和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探讨了工科院校实践教学的改革途径,主要包括:突出实践教学地位、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有效应用实践教学资源、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和积极开展产学研教育形式。  关键词:实践教学;改革途径;素质教育  作者简介:严亮(1979-),男,河南信阳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土木与交通学院
期刊
摘要:在卓越工程师背景下,为着力解决高等工程教育中的实践性和创新性问题,着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从本科毕业设计教学模式的改革着手,在分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任务分解—资料搜集—成果展示—评价反思”此模式的基础之上,提出教学过程的特别之处,并且就此模式实施的教学方法和实施途径进行了分析阐述。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毕业设计;教学方法  作者简介:王苏凤(1964-),女,安徽合肥人,合肥工业大学教务
期刊
摘要:“高等教学”是一门抽象且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是学生公认的较难学的一门课程,但作为各相关专业的理论基础和应用工具,学好“高等数学”尤其重要。另外,科技发展的多元化对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更高要求,怎样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目前高等教育的核心,将“高等数学”与新理念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切入点,最终实现素质教育。  关键词:高等数学;素质教育;方法;兴趣   作者简介:初元红(1979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