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课堂提问实证性研究

来源 :地理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wolf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地理课堂提问的作用
  求证性。课堂提问是最为简便的检查教师的备课、讲授内容是否正确,学生能否接受,接受到什么程度的方式。
  启发性。课堂提问的目的在于启发学生思考,这样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或讲授时,设置具有一定深度的问题,能够引发学生自觉思索。
  警戒性。学生在长时间听课之后,容易分散注意力,课堂提问可以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然而,警戒不是惩罚,提问只是对听课不认真或注意力不集中学生的提醒而已。
  激励性。要求教师能够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难度各异的问题,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感受到回答问题正确后的愉悦,增强成功感,激发学生求知欲和追求成功的信心。
  调节性。好的课堂提问可以调节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情绪。因此,设计的问题,既要科学,又要根据课堂现状,进行随机调整。
  二、地理课堂提问实例——以“城市的区位因素”为例
  【实录一】
  师:由图6.7分析可知,城市大多分布在温和湿润的地区,那么桂林是什么气候?
  生:亚热带湿润气候。
  师:找出三大城市带的分布区。
  生:北纬60度以南的欧洲地区;东南亚的日本、朝鲜半岛以及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和平原地区;美国的东北部。
  师:三大城市带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那么是中纬度分布多还是低纬度分布多?为什么?
  生:中纬度分布多,气温、湿度都比较合适。
  师:世界城市带主要分布在中低温度的沿海地区,是因为其有适度的气温和降水。那么世界上有城市并不建在沿海地区吗?大家举几个例子。
  生:有,如新疆和西亚地区。
  师:高纬度高海拔地区不适合城市建设的气候原因是什么?
  生:高纬度高海拔地区气候寒冷。
  【实录二】
  师:世界三大城市带主要分布在30°至60°的中纬度地带,大家还记得高中低纬度是怎么划分的吗?
  生:0°至30°是低纬度地区,30°至60°度是中纬度地区,60°至90°是高纬度地区。
  师:世界三大城市带分布在中纬度地区,是受气候的影响,那么气候主要是受什么影响呢?
  生:主要是受气温和降水的影响。
  师:那形成城市带的地区是受什么样的气温和降水影响?
  生:适度的气温,适度的降水。
  师:大家看书44页,把这句话画出来:“大多数城市分布的地区,既有适度的降水,又有适度的气温”。大家说这是方法还是知识?
  生:方法。
  师:所以在答题时,这就是关键点:“适度的降水,适度的气温”。在考试时,如果出现这样的问题,问“在此处建城市的气候原因是什么?”就可答“适度的降水和适度的气温。”现在大家齐读一段话。
  生:(学生齐读)。
  师:这个图认不认识?

  生:纬度的变化引起气温的变化
  师:这图是什么意思?

  生:距海陆的远近引起的降水变化
  师:南北变化主要引起温度的变化,东西变化主要引起降水的变化。
  三、两段实录的对比与思考
  由实录一、二,就教师提问整体的连贯性来讲,实录一比较零散,内在的联系不强,各个问题:“桂林的气候”、“三大城市的分布”、“中低纬度城市分布哪个更多”、“违反一般规律不在沿海建的城市”、“高海拔不适合建城的原因”之间比较零散。实录二不但连贯性强,而且从前到后层层递进。从“三大城市带”引出“高中低纬度的划分”,再由“高中低纬度的划分”引出“气候的影响”,由“气候的影响”再引出“气候的因素”,由“气候的因素”引出课本的“关键点”,再由“关键点”引起对以往知识的回顾。
  由实录一、二,就提问的启发性来讲,实录一对学生的启发性不强,许多问题较为浅显,不能引发学生的进一步思考,如“教师提问:找出三大城市带的分布区。”这个问题的答案学生很容易在书上找到。实录二对学生的启发性较强,如“教师提问:世界三大城市带分布在中纬度地区,是受气候的影响,那么气候主要是受什么影响呢?”这种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才能引发学生自觉思考。
  由实录一、二,就重点的突破来讲,实录一的提问涉及到一般性的知识,但对考试的重点即答题的得分点没有涉及。例如,“找出三大城市带的分布区”。实录二,不仅有知识的点播,例如,“大家还记得高中低纬度是怎么划分的吗?”更有关于重点考点的点播,如“大家看书44页,把这句话画出来:‘大多数城市分布的地区,既有适度的降水,又有适度的气温。’大家说这是方法还是知识?”又如,“所以在答题时,这就是关键点:适度的降水,适度的气温。”
  由实录一、二,就图文结合提问来讲,实录一的提问涉及到关于图的提问,但是仅仅利用课本上的原图,由于课本原图信息量比较大,导致学生可能抓不住教师提问的重点。实录二的提问更注重图文结合的使用,但是并非照搬课本原图,教师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其提炼的简化图,这样的图不仅清晰明了便于学生抓住重点,更利于学生记忆以及做课堂笔记。
  四、产生精彩提问的方式
  1.从思维过程的角度提问
  (1)用演绎法进行提问。在地理课本正文中总有一些结论性语言,如定义、规律、开篇第一段等。它们必然是整篇课文的总结归纳,只要将其要素进行分解,就是最佳的提问。如人教版高一上册3.1“地壳物质的组织与循环”一节,开篇第一段讲到:“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组成地壳的物质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其中要素是:“组成矿物的岩石有哪些?”“岩石的类型有哪些,它们是怎么形成的?”“组成地壳的物质是怎样运动和变化的?”这些问题就可以在后边的正文中找到答案,从而掌握教材。
  (2)用归纳法进行提问。在课本正文中经常陈述各种地理现象,这时可以设问:为什么要陈述它们、各有什么共性、反映了何种地理规律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就能归纳出课文的本意。如人教版高一下册5.3“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一)”、5.4“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二)”两节中分别讲述了水稻种植业、大牧场放牧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在课程结束时则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这四种农业地域类型各有什么特殊性与共性、反映了何种地理规律等。
  2.从提问的性质考虑提问
  (1)根据因果关系设问。例如,人教版高一上册4.1“气候资源”一节中,“气候资源的特点”与“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这两个小标题可以用因果关系进行提问,影响“气候资源与农业”、“气候资源与建筑”、“气候资源与交通”的“气候资源特点”有哪些?从因果关系上使学生对教材有整体性的把握。
  (2)根据本课前后矛盾设问。例如,人教版高一上册2.4“全球性大气环流”一节中,在介绍完大气环流模型——三圈环流之后,可以对学生提出:“实际的大气环流比三圈环流复杂”,引起学生思维的激烈撞击,引发其好奇心。教师可以进一步解释:“三圈环流模型是基于假设大气是在均匀的地球表面上运动,但是大家都知道,地球表面并非均匀,那么大气运动的实际情况是怎样?受到什么因素影响?”从而自然引出“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3.从课本内容出发提问
  (1)围绕课文题目提问。例如,人教版高一上册3.2“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一节的三个小标题依次是:“一、地壳的变动”、“二、地壳运动与板块构造”、“三、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教师可以这样质疑:“这三者关系如何?”稍加思索就可以发现,一是涉及地壳变化的力学原因,二是涉及地壳运动变化的形式,三是涉及地壳运动变化的结果。这样从原因、形式、结果进行提问,就可以提高学生对教材的整体理解。
  (2)围绕课文难点提问。例如,人教版高一上册1.4“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中“太阳直射点的周年运动”的教学。首先,引导学生读图1.22“二分二至时地球的位置与黄赤交角”,找出:地轴、黄道平面、赤道平面、地轴与黄道平面的交角、地轴与赤道平面的夹角、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获得“一轴”、“两面”、“三角”的感性知识,然后让学生用地球仪演示并思考:地球公转运动时,有哪些要素是不变的(公转方向、地轴指向、黄赤交角大小)?地球处在公转轨道上的不同位置时,地球表面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有没有变化?有什么样的变化规律?这样始终围绕“太阳直射点的周年运动”的难点知识,层层设置疑点,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展开讨论交流,让学生掌握地球表面太阳直射点的周年运动规律,既有利于突破难点,教会学生学习分析问题的基本思路,又能培养学生读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锻炼其思维。
  (3)围绕课文重点对比提问。例如,人教版高一上册3.5“陆地水和循环水”一节中,关于潜水和承压水就可进行对比提问,潜水和承压水各有什么特点,从其定义、补给、排泄等各个方面进行对比提问,就可以使学生很容易掌握教材。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530004)
其他文献
1.充分挖掘教材,课堂导入生活化  新课程强调:“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经历和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具体来说就是要在生活中找教育,这在教学导入过程中非常关键,如同一出戏的“序幕”,要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帮助学生建立课本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其强烈的学习兴趣。例如,学习人教版必修1“地
一、教学设计是有效课堂的基础    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课程标准,依据学习者具体的学习要求与学习特点,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  案例:《地理 (湘教版)》4.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根据课程标准与学生具体的学习要求与学习特点,确定的教学目标是:了解人类面临的几种主要环境问题及成因;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地理图表的能力,提高学生收集、分
江苏省盐城市初级中学郑新薇教师问答:  教学是一项错综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能否处理好以下方面,关系到整个教学系统的成效。    一、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知识与能力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没有知识,能力的培养就无从谈起;但也不能只重视知识,忽视能力的培养,问题的解决最终靠的是能力,掌握一大堆知识,而不会运用,终究只能纸上谈兵,对实际问
2009年11月13~14日,重庆市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又称地理教学研究会)在重庆市秀山县召开了以“总结和推广新课程学科教学经验”为主题的学术年会。重庆教科院地理教研室、重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的专家,重庆市各区县地理教研员、一线地理教师以及湖南教育出版社、《地理教育》杂志社代表等共计100余人出席了本次大会。  重庆市秀山县教委高度重视本次大会,年会由重庆市教育学会地理教学
浙江省临海市大田中学杨静雯教师回答:    1.搭建桥梁,新课导入“生活化”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上课前的3至5分钟内,教师如能利用身边地理知识导入新课,唤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兴趣,定能将学生很快引入教学情境中。  案例:讲述地震与地表形态,可将以下资料及相关图片作为新课导入:2010年1月12日海地发生里氏7.3级地震,共造成31.6万人死亡,35万
一、投入热情,抱以关心  没有中考束缚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师所关心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成功,而是学生是否在地理课上学会认识自己的潜力、学会承担责任和义务、发现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奇妙作用。  充满关心的地理课堂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创造和维系一种充满信任的师生关系,从自己的角度与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为了完善学生的世界观,教师需要经常以学生的眼光来看待世界,不否定学生表现出来的任何需要和进步。教师应认真倾听和
“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是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纽带,是联系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桥梁,历年来都是高考命题关注的焦点之一。新课标版的地理考试大纲或考试说明,对该部分的要求主要有: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保护;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特点、分布,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危害及预防,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
绿色农业指以生产并加工销售绿色食品为轴心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绿色农业以“绿色环境”、“绿色技术”、“绿色产品”为主体,促使过分依赖化肥、农药的化学农业向主要依靠生物内在机制的生态农业转变。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按照特定方式进行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的,允许使用绿色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生态农业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
黄潭河是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的第三大河流,集水面积1 222千米2,河长139千米,上杭县境内长98千米。黄潭河作为沿岸人民的母亲河,是两岸10多万群众生产生活的重要水源。由于各种原因,黄潭河的水污染现象比较突出,为此,明强中学黄潭河调查组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对学校附近村镇的水环境污染状况进行了实地调查,了解造成黄潭河水污染的各种原因,并探索治理农村水污染的有关对策。    一、调查目的    通过对
一、“建模”重要,灵活“用模”更重要    区位是高考永恒的主题,区位因素分析是高中地理模块2教学及高三复习阶段的重中之重。大部分教师在高中地理模块2教学和高三第一轮复习时都是先对工业、农业、交通、城市、港口等区位因素逐个进行详细分析,并加以归纳总结,形成知识结构;然后再把区位作为一个专题系统复习,找出上述几种区位因素的异同点,进行知识的梳理归纳,建立答题模式,完成“建模”,其目的是帮助学生在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