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太极拳的劲法

来源 :少林与太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dada123sasas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太极拳劲法分类
  太极拳之发力,与内气是分不开的,所以称为内劲。内劲从其劲法来看多达40多种,归纳起来不外为化劲和击劲两种。所谓化劲,即由沾连黏随、不丢不顶、舍己从人练出来的柔化之劲。击劲分直击劲和爆发劲。直击劲为杨式太极拳的劲法,讲求运用招法把对方制住、乘对方换劲之机用黏随之劲,对准击点沉着松静,直指一方向前发劲,以收意远劲长之效。爆发劲是陈式太极拳的劲法,在得机得势之时,用螺旋惊弹之力使对方失中,随即用迅雷不及掩耳的爆发之劲,直指击点。二者在劲法形式上虽然有所不同,但实质都是先化后打、先蓄后发。即使是杨式劲法,在得机得势、对准击点的最后瞬间,也同样要用爆发之力,即所谓蓄劲如开弓、发劲如放箭的发劲方法。
  二、如何发劲
  太极拳的发劲,是在大脑的统一指挥下,通过招法实现的。它要求曲中求直,蓄而后发;柔中寓刚,刚中有柔,刚柔相济;配合呼吸,虚实互用。从其劲路来看,不管上肢发力或下肢发力,都是以腰为中心。因为腰椎的脊髓是传出神经和传入神经的中枢,它以上承胸椎和颈椎的神经直达两肩、两臂、两掌指,下接骶椎和尾椎的神经,直通两胯、两腿和两脚,中间横向通连两肋和内脏。
  太极拳的发劲要求在一动无不动的基础上发周身一家的整力,所以在用弓步向前通过掌指发力时,首先是通过大脑指挥运动神经(也称传出神经)经过腰脊传到腿和脚,随着后脚蹬地的反作用力,经腿到腰与丹田之气会合,再由腰脊用力,配合呼气传至肩臂和掌指,最后发出。
  反之,如用腿脚发力,也是由大脑指挥运动神经,先传至腰脊,然后顺骶、尾神经传到腿脚,这样才能起作用。(这里指的是非条件反射的活动过程,建立起条件反射功能之后的腿脚活动可由较低级的腰椎神经中枢直接指挥,不通过大脑。)
  这就是《十三势行功心解》提出的“腰为车轴,气如车轮”和《十三势歌》提出的“命意源头在腰隙”的道理所在。
  三、如何蓄劲
  蓄劲是发劲的前驱,也是发劲的准备阶段。太极拳的发劲要求先蓄后发。只有做好开弓如满月,瞄准目标,才能射出准确有力的箭矢。换言之,只有蓄好劲,才能把劲发好。蓄劲是发劲的先决条件。因此在太极拳走架和推手的锻炼中,认真讲求蓄劲是极为重要的。蓄劲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着眼。
  (一)意识上要做好收和放的导引
  收为蓄,放为发。在发劲之前,要用意引导内气随着姿势的开合做到先蓄后发。
  (二)姿势上要立身中正,支撑八面,能屈能伸,能开能合
  《十三势行功心解》说:“切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牵动往来气贴背,敛气入骨。”在蓄劲中要求姿势紧凑,使全身的气力在腰间会合,顺脊骨上达两肩臂掌指,对准击点,用爆发力向前进击。或在交手中将敌制住之时,沉着松静,使我劲不曲不散,向其倾斜方向发劲。(前者是陈式太极拳发劲之法,后者是杨式太极拳发劲之法。)
  (三)以呼吸为导引,作好吞吐收放之功
  在呼吸上,吸为吞,呼为吐。在用劲上,虚为吞,实为吐。在招法上,用走化吸引敌手为吞,用黏随之劲造成我顺彼背乘机进手发劲为吐。
  以上三点必须紧密结合,随曲就伸,灵活无滞,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蓄劲得法、发劲有力。李亦畲说:“吸则自然提得起,亦擎得人起。呼则自然沉得下,亦放得人出。”又说:“引到身前劲始蓄。”其法以推手的挤按为例,如对方用手臂来挤,我必须含胸拔背,沉肩坠肘,以双手分别按肘腕。同时向后坐腰,以泄其力。与此同时要配合身法紧凑,深吸一口气,随着吸气,用意导引,由两臀顺肩胸吸入脊背。同时后脚蹬地,把后脚蹬地的反作用力由腿而腰,与丹田和肩胸收回之气会合,以脊神经为主导,头上顶,再用短促的呼气集中全身的整劲,由脊背顺肩胸传到两臂和掌指,用爆发力进击。必要时呼气,可擤气有声,或发哼嗨之声。
  这就是“一动无不动,牵动往来气贴背,敛气入骨”和“引到身前劲始蓄”的具体练法和用法。
  有人平时锻炼中没有吸气于脊背的感觉,那是不知用意去领。如果在平时走架中精神集中,着重用意引导,开呼合吸形成习惯,达到条件反射的程度,在推手和与敌交手时就能在不知不觉中发挥出来。这即是高明的太极拳家所说的达到了“无意皆意,无法皆法”的境界。其根本問题,在于练功得法和长期刻苦锻炼。
  (编辑/张震)
其他文献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32年前,原本是自幼同参同学的他们在少林寺依依惜别,彼此都还是10多岁的小沙弥,-位精研少林武功,一位通晓经典和佛乐。32年后,他们在三
化学物质的进化和化学物质的层次分类,是一个问题的两方面,而不是两个不相关的问题。本文根据耗散结构理论,研究化学物质结构的演变,找到了化学物质的进化规律,并得到了化学
如何理解太极拳推手的“四两拨千斤”?“四两拨千斤”是太极推手中的比喻,即以小力破大力,是借劲使劲,即借对方进攻之力,自己只须使用较小的力量去改变对方力量的方向,破坏对
本文提出了一个关于知识增长的“蚕茧”模型。笔者认为该模型不仅适用于研究科学哲学知识的增长,而且适用于讨论普遍意义上的科学知识的成长。
本文根据当代学科发展的趋势,论述了微波化学的产生,发展,基于微波在化学中的广泛应用,探讨了微波化学发展地趋势。
在格斗术训练中,大多数练习者只重视了纯动作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功力的训练。拳谚道:"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功力练习是融力量、速度、耐力、韧性、抗击打等身体素质于一体,
本文认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而经济的持续增长又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态环境密切相关,所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应以STES研究为基础,调整技术进
右式:接上式。顺呼吸;右拳变掌从腰际外分上抬,至大臂与耳平行时,拔肩、屈肘、弯腰、扭项,右掌心朝内停于左面侧前,如抱头状;同时左拳变掌,回背于体后,尽力上抬。式定后约静立半分钟。
太极十三势者,手八法(掤捋挤按采挒肘靠)、眼两法(左顾右盼)、步两法(前进后退)、身一法(中正稳定)是也。太极金刚朱天才编排的太极十三势(老架),金刚捣碓、掩手肱拳、当头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