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教上门,确保每个孩子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来源 :陕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yang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特殊教育是各级各类教育的薄弱环节,教育部等七部门出台的《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中指出:到2020年,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5%以上,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规模显著扩大,将实现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
  为落实国家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9年初,陕西省教育厅、民政厅、财政厅、人社厅、卫健委和省残联制定印发了《关于做好义务教育阶段适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切实行动积极主动推进全省特殊教育的发展,促进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陕西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马万清就《意见》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记者:马厅长,您好!近期由省教育厅、民政厅等6部门发布实施的《意见》,对我省义务教育阶段适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进行送教上门工作做了部署和安排。请您介绍一下《意见》出臺的背景和意义。
  马万清:接受义务教育是每一名适龄儿童少年的法定权利,送教上门是保障不能到校就读的适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主要方式。近年来,我省各地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和实施方案,认真抓好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工作,在做好不能到校就读的适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工作方面做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形成了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但各地对送教上门工作的重视程度不一,存在送教标准不规范、送教力量统筹不够、送教经费不到位等问题,影响了送教上门工作的顺利开展。
  为进一步规范送教上门工作,提高送教上门工作的质量和水平,省教育厅会同有关部门,在借鉴吸收省内外送教上门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省实际,制定了《关于做好义务教育阶段适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工作的意见》。《意见》对送教上门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和基本规范,是各地开展送教上门工作的基本依据,为切实保障不能到校就读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奠定了良好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都不能少。”我们要站在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助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送教上门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提高做好送教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确保送教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记者:确定送教对象是送教上门工作的关键点,《意见》对送教对象是如何认定的?有哪些具体规定?
  马万清:《意见》要求送教上门的对象为不能到学校就读、年龄在6~15周岁的义务教育阶段适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
  在确定送教对象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以本级残联提供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数据为主要依据,对于不在残联提供的数据中的残疾儿童少年也应做出合适的教育安置。2.对户籍在本县(区)但长期在外生活或治疗的,应积极协调学生实际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进行教育评估和安置,防止出现没人管的现象。3.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对实际举办地在本辖区的福利机构和康复机构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做出教育安置,对不能到校就读的进行送教上门。4.注意避免有些地方为图方便或不愿建设适当规模的特殊教育学校,将能够到校就读,甚至可以随班就读的残疾儿童少年列为送教对象的现象。5.因身体状况,经家长申请,可以延缓入学,但应避免出现有些学校存在的个别在校生年龄过大的现象。
  记者:送教上门是将学习的场所由学校转移到学生家里,在学习场所和形式的改变下,《意见》有哪些要求来确保送教上门这项活动的有效开展,以达到既定的教学任务和目标呢?
  马万清:送教上门是为了切实保障适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我们也要确保每个孩子享受高质量的教育,因此在提升送教质量上要下功夫,出实招。
  第一,《意见》明确指出各地要统筹送教力量。各县(区)在分解送教任务时,要统筹好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学校的力量,原则上要坚持就近送教,即安排与学生实际所在地距离较近的学校承担送教任务,不能将送教工作全部交由特殊教育学校承担,导致送教力量不足的问题。
  第二,抓好业务培训。承担送教任务的学校要选派有爱心、耐心、责任心和有一定特殊教育知识的教师负责送教工作,并开展有针对性的业务培训,不断提升业务能力。
  第三,要保证教学课时。送教学校要根据服务对象个别化教育计划和具体情况,每月至少送教2次(不含假期),每次至少2个课时。鼓励采取多种方式提高送教质量,条件允许的可以采取网络远程送教和现场送教相结合的方式。
  第四,建好送教档案。市或县(区)应建立统一格式的送教档案,便于进行考核评价。首次送教上门,要通过访谈了解学生现状,针对服务对象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残障类别、个人潜能等情况,与学生家长一起,参考教育部印发的三类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制定切实可行的个别化教育方案,建立残疾学生受教育档案,有针对性地开展课程教学和补偿训练。
  第五,纳入学籍管理。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发现,个别地方没有给送教上门的学生建立学籍,致使本地残疾学生义务教育入学率较低。各地要注意避免这个问题,要求承担送教任务的学校必须在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为送教上门的学生建立学籍。为便于管理,可以单独设立送教上门班。
  记者:送教上门工作的顺利开展,不仅需要人力保障,还需要经费保障,请问送教经费是如何保障的?
  马万清:我们要保障两项送教上门工作经费的有效落实,一是落实生均公用经费。各地和学校应将送教上门学生纳入教育事业统计范围,按照每生每年6000元的标准,给承担送教上门任务的学校拨付生均公用经费。残疾学生生均公用经费标准高于该标准的地区不得降低。二是落实送教补助。送教对象教育难度大,大多居住偏远且分散,公共交通不便,需要送教教师付出更多。各地应以市或县为单位,从实际出发,建立合理的送教上门教师工作和交通补助标准,保障送教工作的顺利开展。
  记者:这次《意见》的出台涉及省教育厅、民政厅等多部门,需要各部门的通力协作,而教育部门作为送教上门工作的“主力军”,承担着更多的责任和任务,在您看来,我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还要继续做好哪方面的工作,能更好地助推《意见》的高效落实?
  马万清: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去推进这项工作,要认识到送教上门是解决不能到校就读的适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问题的一项制度设计,是长期性的工作举措。各地要坚决克服临时思想、应付意识,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建立规范的长效机制,不断探索创新方式方法,努力提升送教上门工作质量,切实保障好残疾学生接受教育的权利,把党和国家对残疾学生的关心关爱送到他们的心里,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首先,要强化责任意识。教育行政部门是落实送教上门工作的主责部门,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程度和推动力度,决定着送教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把送教工作和残疾学生就学工作纳入义务教育“控辍保学”范围一并谋划、统筹安排,及时协调解决送教工作和残疾学生就学方面的实际问题,以强烈的责任意识抓好送教上门工作。
  其次,要及时出台落实细则。各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意见》要求,从本地实际出发,着眼保障重度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主动协调本级相关部门,尽快出台本地区送教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有关政策和措施,确保送教工作落细落实。
  最后,加强保障能力建设。要加强县(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建设,指导特殊教育资源中心与普通学校协同制定好个别化教育方案,增强教育方案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每学期至少入户巡查一次,帮助教育行政部门协调指导好送教上门工作。要协调建好县(区)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建立健全运行机制,及时对残疾人教育安置纠纷进行专业评估,提出专业的教育安置建议。要提升送教上门工作信息化水平,配备相关的专业辅助设备,提高送教上门的便捷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记者: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其他文献
2018年10月,汉阴县实验小学来了两位精神抖擞的“陌生人”。他们是苏陕教育协作江苏省溧阳市教育局派到汉阴县实验小学结对帮扶的成云雷、马洪生老师。在短短一个月的结对帮扶中,成云雷老师和马洪生老师为汉阴县实验小学留下的不仅是新鲜的教学理念、务实的专业引领,更是深深的“师徒”情谊和浓厚的苏陕结对帮扶情。  新鲜的教学理念频频烧脑  “当我们还在考虑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时,人家已经在研究学生学什么、怎么
期刊
芬兰是北欧的一个小国,人口只有500多万,但芬兰教育却屡屡高踞国际教育体系排名榜首,被公认是全世界基础教育成功的典范。每每看到报刊网络上对于芬兰教育的介绍,作为从教24年的“老教师”,我总是觉得不可思议。今年8月,我有幸被西藏教育厅选派,赴芬兰参加为期21天的“基础教育名校长、名教师能力提升培训”考察学习活动。带着诸多好奇和疑惑,进行了一次特别的“芬兰教育体验之旅”。通过培训、参观,我对芬兰的社会
期刊
她,二十多年无怨无悔、尽心尽责,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幼儿园,把自己的一生融进了幼儿教育事业,她就是武功县大庄中心幼儿园幼儿教师张文婷。  张文婷老师二十多年如一日,把所有的精力和心思都放在了她所忠诚的教育事业中。工作的历练,不仅使她养成自强不息、勇挑重担、正视现实、战胜挫折的秉性,而且也使她学会了踏实做人、勤奋做事,拥有一颗真诚而善良的爱心。从每件小事做起,在平凡的岗位上用自己的辛勤和智慧做出了不
期刊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表示:“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在努力给学生减负,今天我要强调,教师也需要减负。”这一消息传出后,引起各方积极响应,纷纷点赞。  如果教师的精力时间被非教育事务“占据”,被非教育教学给“耽误”,那么,我们对教育的一切期待就只能停留在设想层面。只有教师强,才有学生的快乐成长。只有教师能静下心来做教育的事,教育才可能健康持续发展,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给教师减什么负,怎么
期刊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流感等传染病防控和学校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要求切实做好当前和2019年春季开学前后流感等传染病防控和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工作,维护师生健康。  《通知》要求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主动与卫生部门加强沟通和联系,及时了解和掌握本地流感等传染病流行情况。各地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要切实发挥校医、保健教师作用,做好学生晨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工作,做到传染
期刊
最近参加了几次教育培训,感觉“跨界”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界一个最潮流的字眼。很多教育“大咖”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跨界学说”,更有一些“时髦”校长在学校里开设了“跨界课程”,仿佛一夜之间找到了破解应试教育“命门”捷径。  笔者深知自己才疏学浅,但对于教育毕竟已有30多年的浸润。从一名普通小学老师,到现在一所农村乡镇小学的校长,我更有着自己的治学和治校之道。老子在《道德经》第六十章写道:“治大国,若烹小鲜。
期刊
近日,教育部在北京召开2019年第三场新春新闻发布会,主要介绍《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具体内容和下一步工作考虑。会议中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副司长黄伟就“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重点强调建设一批国家级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2018年,我国职业院校专任教师共有133.2万人,其中,中职专任教师83.4万人,高职专任教师49.8万人。“双师型”教师总量为
期刊
傅国涌一向关注中国近代史,尤其百年言论史和知识分子问题。近作《新学记》是他关于民国教育长期思考的结果。  作品以李弘祺著作《学以为己》入题,“学以为己”四个字就是理解传统教育的一把钥匙,或者就像罗庸《论为己之学》所说的,中国传统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明人伦”,而现代教育多仿西洋,有国家目的在内,变成了“学以为人”。  从“学以为己”到“学以为人”,伴随19世纪中下叶“西学东渐”的兴起。提倡“西学”,是
期刊
校本研修活动是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抓手,是教研队伍建设的新课题,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教师自身专业素养、教学能力和研究水平的整体提升。调查发现,安康市历史教师存在专业化程度低、缺乏职前培训、教研活动弱化、成长内驱力弱、教育观念滞后五大问题。学校集体备课活动取代教研组活动现象严重,学科教研组活动呈现弱化趋势;学科教研活动缺乏主题,只有“研”的被动参与,缺乏“修”的主動思考。基于此,我们
期刊
这是跨越百年的青春对话,这是矢志奋斗的青春宣言。  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深切缅怀五四先驱崇高的爱国情怀和革命精神,高度评价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明确提出新时代发扬五四精神的重要要求,为做好新时代青年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语重心长,饱含对广大青年的殷切期待、对青年成长的深切关怀,必将汇聚起拥抱新时代、奋进新时代的磅礴青春力量。  回望百年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