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渴思吞海 诗狂欲上天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isl07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画家刘海粟曾与范曾合作过一幅《酒仙图》,图中酒仙“斯文扫地”,全无士子的“道貌岸然”。画家通过简洁的线条、生动的造型,让完全沉浸在酒精制造的迷幻之中的酒仙形象栩栩如生——他眼中的酒瓶已经空了,被他轻轻一推,倒在了地上。但酒仙依然放不过这个空瓶子,他用手去扶,却乏力可为;他用手去摩挲,却越发感觉它是那么的高大。这不,酒瓶子几乎占据了整个视野,茫然而别无它物了。他也完全可以钻进酒瓶子里了。可他触摸到的却是一个空空如也的酒瓶子的屁股,令人忍俊不禁。这是酒仙的幽默还是画家的幽默呢?
  画面中,酒仙头顶上方题有两句诗:“酒渴思吞海,诗狂欲上天。”看来酒仙喝的酒还永远没有到位,空酒瓶子有了第一个,便会有第二、第三个??以至更多,否则就无须“思吞海”了。读了第二句才知道这酒仙不是一个凡者,而是个疯狂的诗人。是呀,如果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怎么能够称得上是酒仙呢?那只能叫酒鬼。酒鬼与酒仙的区别并不在于社会地位的高下。其“鬼”者,当然是嗜酒如命的瘾君子。其“仙”者,必然怀明月清风,揽青山绿水,开口便是吟诗,出手也是捞月,亦颠亦狂,风流无羁。
  自古以来,酒仙甚多,能够被后人排上名号的,又能让我记得的,大约有蔡邕、李白、贺知章、张旭、刘伶等。恰如刘伶在《酒德颂》里所写的那位先生一样,酒仙在人们的心目中总是捧着酒瓮,抱着酒槽,衔着酒杯,喝着浊酒;拈着胡须,箕踞而坐;仿佛无思无虑,无心无肺,永远其乐陶陶。
  读刘海粟的《酒仙图》,以为“丙寅大暑”,海老想以酒解渴,结果却是渴上加渴。原因在于他少了做酒仙的自然环境。明代画家陈子和的《古木酒仙图》为我们提供了一番做酒仙的环境——高大却不挺拔的古木,看上去擎天盖地,新枝勃发;草莱丛生,藤蔓纵横;绿荫匝地,凉风习习。如此情景,可谓仙境。每次看到此图,我都忍俊不禁,为画中那个倚古木酣然瞌睡的酒仙,为酒仙能容万物的便便大腹,还有那缭绕不绝的酒仙之气。虽然我不嗜酒,更不是酒仙,但这种横卧草莱或斜倚树木的姿态却是我常有的。那种大腹能容世间万物之形态也是我怀念的。现在体重减轻了许多,确实带来了许多现实生活的方便,但我却怀念那个大腹便便的岁月。
其他文献
张一元早在20世纪的30年代,就在京城第一家使用留声机招徕顾客。当年,张一元茶庄在门市用高音喇叭播放歌曲、戏剧等当时的“流行音乐”,进行商业造势,招徕顾客。  “北有王麻子,南有张小泉。”王麻子剪刀创立于清朝顺治八年,是著名的中华老字号。数百年来,王麻子刀剪产品以刃口锋利、经久耐用而享誉民间。新中国成立后,“王麻子”剪刀依然火遍全国,成为百年老字号的杰出代表。在生意最好的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期刊
更多情况下,收藏只是一种个人化、个性化的陶冶性情的雅好,然而,一个人的收藏往往是积累藏品易,研究总结、增进学识难,即使付出大量的时间与代价也未必能收到良好的效果。集木成林,好汉三帮,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藏家彼此间的交流探讨、互通有无就成了收藏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邀三五好友,杯酒笑谈,品藏说事,这对于很多收藏者来说都是再普通不过的交流方式了。而如今,这类雅聚渐成规模放大、效应放大之势,或天南海北共聚
期刊
“西游漫记——张光宇艺术作品展”日前在苏州博物馆现代艺术厅展出。本次展览展示了张光宇先生130件左右的作品,包括他以苏州、无锡为背景的水彩写生,部分人物肖像,《西游漫记》和《新西游漫记》原稿以及动画片《大闹天宫》的人物设计草图,全面地呈现张光宇先生作为一名“杂家”于漫画、装饰艺术、文学插图、电影美术等多个门类及领域之骄人艺术成绩。展览将持续至2月24日。  张光宇13岁开始学艺,在50年漫长的艺术
期刊
在影视剧中,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小徒弟唯唯诺诺地跟着师傅身后,师傅说什么,便要牢牢记下,没准,这就是自己将来当掌柜的要诀。其实,师傅带徒弟,有着千百年的传承历史。  每一个行当都有着自己的讲究。以我们最为熟悉的中医为例,过去的医家对于煎药极为重视,所谓“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煎药用水是煎药成败的关键。在众方之祖的《伤寒杂病论》中,对于煎药用水已经十分讲究。概论下来有普通
期刊
对于老字号的理解,更多是由老字号本身带来的经济效益,而不是老字号品牌的传承。这也是现在许多城市的老字号有其名而无实的根本原因。  每座城市都有记忆,而每个记忆又有一个切入的点。城市记忆的切入点,就是那些曾经存在过的老字号。  以笔者所熟悉的居于长江、位于南京与武汉之间的安庆为例,民国之前为安徽省老省城。作为安徽政治、文化、教育以及经济中心,安庆老城熙熙攘攘的繁华街道,繁华街道上鳞次栉比的老字号,都
期刊
德清窑的黑釉器色黑如墨,庄重而大气;德清窑的青釉器翠色欲流,澄澈而灵动。近日,为清晰展示德清窑的发展脉络,全面揭示德清窑的特征内涵,浙江德清县博物馆举办了一场名为“玄翠孑霓—德清窑馆藏精品与瓷窑址考古成果展”的展览。现从诸多展品中遴选出数件德清窑精品,以期通过具体翔实的器物赏析,使读者能进一步认知和解读德清窑。  东汉时期 东汉晚期是德清窑的滥觞期,因此发现的窑址数量并不多,主要集中在德清的二都
期刊
清 翡翠雕童子戏象摆件  高13.3厘米,宽10.8厘米。一童子侧坐于大象背上,另一童子从后方趴伏,一手扶前边童子之肩,一手抚摸象背,彼此嬉笑相戏。大象体态丰腴,侧首回视,象鼻在地上托卷,表情温顺。童子戏象是清代常见的吉祥题材玉雕,“骑象”谐音“吉祥”,整器有“喜庆吉祥”、“太平有象”的美好寓意。  清 茶晶雕坐佛  高8.6厘米,宽8.9厘米,直径7.6厘米。此件作品以颜色深沉近似墨色的茶晶
期刊
有些事是难以忘怀的。此刻我正在欣赏石涛的《杜甫诗意册》,并不是原作,而是一本高仿的复制品,印工极佳,仿旧如旧,令人把玩不已。原作为美国纽约一位华人收藏家收藏,去年9月的一个晚上,我在纽约拜访了这位收藏家,他拿出收藏的许多古今名迹给我看,让我大饱眼福。我们一边看一边聊,忘乎所以,等到感觉稍有倦意的时候,一看时间,已经是第二天早晨四点一刻了—这本册页的原作我就是那个晚上欣赏的。前不久这位收藏家到了北京
期刊
在笔者收藏的唱片中,有一套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唱片。今年是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份,再次聆听经典之作,意义非同寻常。  《东方红》是一部表现我党战斗历程、热情讴歌毛泽东思想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周恩来总理亲自倡议和领导了这部作品的创作、排练和电影摄制工作,从确定主题思想、安排重大情节,到歌词、朗诵词的修改定稿,周总理都花费了心血。1964年10月16
期刊
中国画家以葫芦为题材入画者可谓久远矣,作为民俗题材,多为画工为之。葫芦入画最初多为佛道人物所携之法器宝物,而花鸟画家涂写葫芦者已入明清矣,近现代画家亦多有此雅好。吴昌硕、赵之谦、齐白石、陈半丁、于非厂,朱屺瞻、王个、杨善深等大家都有葫芦作品传世,其中吴昌硕和齐白石的作品在数量上犹为可观,大师随手写来的“葫芦”,风格独具,个性天然。葫芦作品多以“依样”为题,这是延续了数百年的传统,因为这里面蕴含着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