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北方山区农村能源问题研究

来源 :经济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yas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北方山区长期面临着商品能源价格过高以及非商品能源供给不足等农村能源问题,导致农村居民基本生活能源支出负担过重,农户不得不支出更多的能源消费或降低基本生活用能水平。从北京市门头沟区农村能源状况的调查分析可知,解决北方山区农村能源问题的关键是确保冬季取暖和日常炊事用能的供应充足、价格合理。因此,要通过保障商品能源供给、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强农村节能工作等措施来解决北方山区的农村能源问题。
  关键词:北方山区;农村能源;可再生能源
  中图分类号:F320.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8-0047-03
  
  一、北方山区农村能源问题分析
  1.北方山区农村能源问题概况。北方山区是指中国秦岭—淮河以北的广大山区和高原,面积约320万平方公里,分别约占中国陆地和全国山区的1/3和1/2,区内人口约2.5亿。与平原地区和南方山区相比,北方山区基础设施落后,生活条件较差,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水土流失严重,森林覆盖率低,生态环境脆弱。
  由于气候、交通等条件的限制,北方山区农村长期面临着天然气、液化汽、电等优质商品能源供应不足以及煤炭价格过高等问题。在这一地区,农民为了冬季取暖,往往要购买煤炭或者樵采林木,不仅增加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能源消费支出,而且消耗了大量的煤炭、薪柴和秸秆,使当地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妥善解决北方山区农村长期面临的农村生活能源问题,不仅有利于改善北方农村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减少农民生活用能支出,而且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山区农村能源问题成因分析。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从行为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农户选择使用某种生活能源是农户在现实生活中所做出的有限理性行为[1],在一定的市场条件下,替代能源价格和政策约束对农户的能源使用情况具有显著影响[2]。在能源价格低廉或非商品能源供给充足的情况下,“靠山吃山”是山区居民的传统生活方式,砍伐林木作烧柴似乎是“理所当然”,实际却在较大程度上造成了林木的破坏和生态环境的恶化[3]。由于长期的过度樵采,中国华北、西北的天然林资源遭到了严重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有资料显示,1997年太行山区某县的薪柴资源拥有量和使用量分别为2.11万吨和2.53万吨,该县当年因过度樵采就要毁掉0.42万吨的林木资源,造成了当地林木资源的严重破坏[4]。
  近年来,随着煤炭等商品能源价格的普遍上涨以及国家加强对天然林的保护措施,使得农户获得基本生活用能的成本大幅增加,一些地区出现了农村商品能源价格过高等问题。图1给出了2000年以来,居民水电燃料消费价格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及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的变动情况(1999年为定基)①。由图可知,2007年国内燃料动力的平均购进价格较1999年上涨了83.0%,居民水电燃料消费价格较1999年上涨了52.9%,而同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仅为14.2%,能源价格特别是煤炭、油品等商品能源价格的涨幅远远超过了CPI的涨幅。此外,山区农村由于受到交通、物流条件等因素的限制,煤炭、液化石油气等商品能源价格的涨幅要比平原或城市地区的价格涨幅更大一些。
  二、门头沟区农村能源问题调查分析
  1.门头沟区农村能源问题概况。门头沟区位于北京城区的西南部,境内总面积1 455平方公里,属太行山余脉,其中山地面积约为98.5%,平原面积约为1.5%。门头沟区有6个山区乡镇,分别为潭柘寺镇、妙峰山镇、王平镇、雁翅镇、斋堂镇、清水镇,山区居民总人口约为5.3万,2.34万户。
  门头沟曾是北京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农民生活用能以煤炭和薪柴为主。20世纪90年代末期,门头沟区有乡镇煤矿254个,年产原煤200余万吨,全区农村生活用能总计约为30万吨标准煤,其中煤炭所占的比重为85%,年消费量约为24万吨标准煤,折成原煤约33.6万吨(大部分用于冬季采暖);其余主要为薪柴和电力 [5]。那时煤炭价格普遍不高,加之山区林木资源丰富,农民可以从多种渠道获得非常廉价的煤炭等商品能源和薪柴等非商品能源。2001年以来,门头沟区按照国家和北京市的相关要求,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先后关闭乡镇煤矿240余个,实施生态保护、封山育林,山区煤炭、薪柴的供给十分有限,煤炭等能源价格普遍上涨。据估算,门头沟区的煤炭价格从2000年的90元~100元/吨上升到2008年的1 000元~1 200元/吨;液化气的价格从2000年的50元/瓶上升到2008年的100元/瓶。
  山区农村能源供应紧张以及商品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导致山区农户生活用能消费支出明显加大。2006—2007年度,门头沟区农民人均生活能源支出约占年总收入的22%,大约年收入的1/5用于能源消费,而同期北京市的农村户均生活用能支出仅占可支配年收入的5%~6%,门头沟区农户的能源支出所占比例过大[5]。生活用能支出增加导致农户生活用能负担加重,甚至一些农户的基本生活用能受到严重影响,特别是在冬季,一些农户买不起煤炭过冬,生活十分困难。
  2.门头沟区农村能源状况调查。为了进一步了解山区农村能源问题的基本情况,解决门头沟山区面临的商品能源供应不足以及煤炭等能源价格过高的问题。2009年5月,我们对门头沟区清水、斋堂和雁翅三个深山区乡镇的农户家庭生活用能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
  考虑到门头沟区的实际情况,本次调查主要针对于农户常用的煤炭、电和液化气等商品能源,并涵盖了沼气、太阳能和薪柴等非商品能源的使用情况。本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在三个镇的11个村,对620户农户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598份。
  3.门头沟区农村能源结构状况。门头沟山区农户最常用的生活能源主要是是煤炭、液化气和电。调查显示,有571户农户认为煤炭是最常用的生活能源之一,占调查总数的95.5%;有466户农户认为液化气是最常用的生活能源之一,占调查总数的77.9%;有337户农户认为电是最常用的生活能源之一,占调查总数的56.4%。此外,分别有11.5%、3.5%和1.0%的农户认为太阳能、薪柴和沼气是最常用的生活能源之一。由此可见,煤炭、液化气和电能等商品能源依然是门头沟山区农村能源消费结构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太阳能、薪柴和沼气等非商品能源或可再生能源在农户的生活能源消费结构中也占有一定的比例。
  4.商品能源的使用状况。门头沟山区农户冬季取暖和炊事用的主要能源是煤炭,夏季炊事的主要能源是液化气和电能。调查显示,有561户农户认为煤炭是冬季取暖的主要能源,占被调查总数的93.8%;有18户农户认为薪柴是冬季取暖的主要能源,占被调查总数的3.0%;有17户农户认为电力是冬季取暖的主要能源,占被调查总数的2.8%。此外,有359户农户将煤炭作为主要炊事用能源,占被调查总数的60.0%;有138户农户将液化气作为主要炊事用能源,占被调查总数的23.1%;有73户农户将电作为主要炊事用能源,占被调查总数的12.2%。通过调查得知,由于山区气温较低,农户冬季和春秋季节的炊事用能主要是煤炭,其次是液化气和电;农户夏季的炊事用能主要是液化气和电。
  5.非商品能源的使用状况。近年来,太阳能、沼气等可再生能源逐渐在门头沟山区农村得到推广和使用,并在较大程度上提高了山区农户的生活质量。在被调查的农户中,约有22.1%的农户家庭拥有太阳能热水器,有9.7%的农户家庭拥有太阳灶,且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灶的使用率都比较高,分别达到99.2%和91.4%;此外,还有约4.5%的农户家庭拥有户用沼气池,其中约有一半的沼气池能够正常使用。通过调查可知,农户使用太阳能热水器主要用来洗澡和用热水,使用太阳灶和沼气主要是用来烧水、热饭,而购买了太阳能热水器的农户家庭往往配有独立的上下水,使农户的卫生条件和生活质量有了较大改善。(见下页表2)
  通过调查可知,当前门头沟山区群众最关心的能源问题是农户冬季取暖和炊事用能供应紧张问题。在被调查农户中,有486户农户认为冬季取暖问题是最期待解决的能源问题,占被调查总数的81.3%;有90户农户认为炊事用能问题是最期待解决的能源问题,占被调查总数的15.1%;有22户农户认为解决洗漱用能问题是最期待解决的能源问题,占被调查总数的3.7%。
  三、北方山区农村能源问题的解决途径
  1.保障山区商品能源供给充足。一是要加强农村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当前中国山区农村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建设滞后。2003—2006年,中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8.0%,农村仅为19.7%,不少地区农村电网布局不合理,设备、设施陈旧老化,农村能源基础设施“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比较严重,已建成的农村能源基础设施由于缺乏正常维护,使用寿命缩短、综合功能下降。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以及家用电器的普及,农村在生活照明、炊事、洗漱和冬季取暖等的用电需求会逐渐增加。因此,要加大农村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完善山区农网建设和改造工程,提高山区农村的供电可靠性,确保电网安全、可靠运行,实现城乡同网同价,切实减轻农民的负担。
  二是要建立健全农村能源物流体系。煤炭和液化石油气是北方农村的主要商品能源,但是由于农村能源流通体系不健全等因素,导致一些地区长期存在煤(液化气)经营单位和中介机构过多过滥,流通环节过多,交易成本过高等问题,加之能源流通市场分布不均也提高了交易成本,致使煤炭和液化气等能源在流通过程中的运输和交易费用大幅增加。因此,建立健全农村能源物流体系,整合煤炭、液化石油气等能源的运输市场,整合个体户和小型运输公司,形成大、中型的运输企业,规范农村能源销售市场,提高农村能源物流效率,确保煤炭、液化气等农村能源供应充足、价格合理。
  2.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1)大力发展太阳能。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是人类可以利用的最丰富的能源,可以就地开发利用,不存在运输问题,适合交通不发达的山区农村。当前,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灶等已经在洗漱、炊事等方面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对于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节约能源等起到了积极作用。因此,有条件的地区应加大在山区农村推广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灶的工作力度,可以仿效“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的模式,对农户购买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灶给予适当的补贴。(2)积极利用生物质能源。中国山区农村蕴藏着大量的作物秸秆、枝杈柴和有机垃圾(如,畜禽粪便)等生物质资源,这些生物质资源往往随意弃置,不仅利用效率不高,还影响了农村的居住环境。因此,要充分利用山区农村现有的生物质资源,积极发展农村户用沼气等经济适用的技术,探索沼气“三位一体”、“四位一体”等多种生态经济模式,实现解决农村能源问题与发展农村经济的有效衔接。(3)在山区栽种薪炭林。薪炭林是以生产薪炭材和提供燃料为主要目的乔木林和灌木林,通常是具有耐干旱瘠薄、适应性广、再生能力强、耐樵采、燃烧值高等特性的林木。在北方山区栽种薪炭林,一方面能够提供薪柴以替代煤炭和秸秆等,同时还能够发展林业,提高农民收入。以灌木薪炭林为例(如,沙棘、小叶锦鸡儿、柽柳、梭梭等)造林后3~4年即可采伐,轮伐期一般以3~4年为宜,若4年平茬一次,一般土地每亩每年可产柴2~3吨,基本一亩薪炭林就可以解决一户农民的生活用柴问题。如果种植头木作业薪炭林,每年还可以有一定的木材产出作为收益。(4)探索利用风能和地热能。北方山区蕴藏着丰富的地热能和风能资源。有资料显示,西北、华北和东北等地是中国风能较为丰富的地区,华北和松辽等地则地热资源较为丰富①。在偏远山区可以发展风能以解决农户照明用能问题,在地热能丰富的地区,可以发展地热能解决供暖、温室、家庭用热水等问题。若有条件,可以利用风能、地热能发电及开展综合利用。
  3.加强农村节能工作。(1)推进农村建筑节能。有调查显示,北方农村房屋普遍热量散失快,因门窗单薄、缝隙不严,门窗及空气渗透所损失的热量占全部热量损失的一半以上,其余热量损失在外墙和屋面上。② 开展农村新建和既有房屋的建筑节能改造,是减少热量损失,提高冬季室内温度具有重要途径。因此,应支持山区农户进行农房节能改造,鼓励农房采用真空双层窗体,鼓励农户采用墙体保温技术对农房进行保温改造,实现建筑节能。(2)在农村推广节能产品和节能技术。要采取多种措施,在农村大力推广节能灯具、节能电器、省柴灶等节能产品,减少农村居民日常生活的能源消耗。同时还要积极推广吊炕、沼气等农村能源实用技术,提高农村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何大安.理性选择向非理性选择转化的行为分析[J].经济研究,2005,(8):73-83.
  [2]汪海波,辛贤.农户采纳沼气行为选择及影响因素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8,(12):79-85.
  [3]郭晓东,牛叔文,李国柱,等.西秦岭山地农村生活能源建设与退的生态经济效益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3):98-102.
  [4]杨洪林,王月勇,马新国,等.太行山区薪柴资源可持续开发模式探讨[J].可再生能源,2002,(6):41-42.
  [5]北京市门头沟区科委.关于农村生活能源需求的调查[R],2007-09.[责任编辑 王瑾]
其他文献
摘要:民国时期,在西方物质文化的影响下,中国妇女们在装束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为西方马首是瞻,竞相追逐。而这一现象却为当时的大多数人所不能接受,他们在报刊、杂志等媒体上发表了大量的言论来抨击这些妇女,同时国民政府也采取了强制手段来干涉这些妇女,但却未能杜绝妇女们追逐时尚的现象。  关键词:女性时尚;认知;摩登女;民国时期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4-
期刊
摘要: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作为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管理类学科,其本身的特点要求其学生,不仅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更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综合管理素质,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在大学教育阶段,应注重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手段,不仅教会学生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知识点,更要重视学生综合管理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方法;学生素质;体验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
期刊
建筑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在当前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对未来也有重要的意义。国内外相关法律文件将原真性与完整性作为建筑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而在具体保护实践中仍然存在对原真性与完整性概念的理解偏差,进而缺乏有效的保护策略。本文是基于同一性的视角对建筑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与保护策略研究。
  首先,选择同一性为研究视角,从同一性的概念与判断条件及其与建筑遗产保护的关系展开研究。基于同一性视角探索了建筑遗产保护中原真性与完整性的本质内涵与适用条件,并引出传承性的概念。分别探索了原真性、完整性、传承性三者在不同类型、不
自改革开放以来,住宅领域成就巨大,当前住宅新建市场逐渐放缓,存量市场逐渐成为住宅市场的重要内容。与此同时,既有住区建筑户外环境原始设计水平相对较低,各类要素也日趋劣化,逐渐无法满足居民日常使用需求。住区的管理权责不明确,户外环境无人管理的现象大量存在,目前主要依靠政府相关部门进行管理与日常维护。从十九大开始,国家提出将老旧住区的改造列入国家的住宅领域的重要内容,到2019年7月和2020年3月国务院政策吹风会上均将老旧住区更新列入了国家重点民生项目,并在各地积极开展的试点项目。但是改造的具体方法和操作仍然
21c以来,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老年人口的数量及比例迅速上升。在六七十年代出生的老人如今已步入中老年阶段,我国养老正面临着严峻的压力。然而,由于早期我国发展的局限性,并没有足够重视养老产业,城市土地规划上也没有足够重视养老产业的规划,导致现有一些机构在原有老旧基础上改扩建而来,存在空间建设的诸多问题。随着老年人的养老需求越来越高,这些问题日益凸显出来,机构养老的建设不能很好地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对于老人而言,当其步入老年阶段之后,其生理和心理都有显著的特征,虽然老年人逐渐脱离社会生产,身体机
摘要: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对个人的社会经济地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的民族其职业流动状况是否存在差异呢?广西是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区,以广西为个案,通过比较研究,发现汉族和少数民族的职业流动存在差异,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职业观念的影响是导致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职业流动;民族;民族差异  中图分类号:F127.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农产品经营已经进入到品牌竞争时代,农产品区域品牌是区域农产品的形象代言和经济名片,具有超越一般品牌的经济和社会效应。本研究以宁乡土花猪区域品牌建设为具体案例,深入分析农产品区域品牌形成的障碍因素,并提出中国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的若干对策。  关键词:农产品区域品牌;品牌建设;宁乡土花猪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3-0105-02    品牌
期刊
摘要:公用事业民营化长期以来备受学术界、政府及广大民众的关注,是如今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近年来,随着中国公用事业民营化进程的加快,其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但是,中国公用事业民营化进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障碍和问题。我们要认识问题,找到对策,加快公用事业民营化进程,提高公用事业民营化质量,进一步发挥其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为此,国内外众多学者作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了促进研究的进一步深
期刊
摘要:随着国际经济发展的进一步深化,国际经济和贸易专业的学生培养必须能够适合新形势的需要。烟台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特色建设方面具有自身独特之处。其人才培养方案、师资条件、学生培养效果都具有明显优势,并在学生技能培养、加强国际合作、开展双语教学方面形成了鲜明特色,其专业建设思路和保障措施对国内其他相关院校也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特色专业;烟台大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期刊
摘要:搞好城乡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是城乡统筹中的切入点和重要内容,针对渝东南民族地区医疗方面存在的享受较好的医疗服务难、就医渠道畅通难、医疗费用降低难的“三难”问题,必须从观念上、体制上、资源配置和布局上,彻底改变现行的空间上的城乡二元结构、群体上的等级三元结构、布局上的资源梯级结构、管理上纯本辖区居民的板块结构以及监控机制失衡的问题。  关键词:统筹;医疗体系;整合;医疗资源  中图分类号:F3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