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进入课堂,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受到冲击,高速发展的时代呼唤新型的作文教学模式。在作文教学中,我尝试用信息技术指导学生习作,通过教学实践深深体会到:运用信息技术的特殊效能,采取组合教学的方式,形象生动,感染力强,是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培养观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和听、说、读、写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让信息技术提供翔实素材
小学生生活阅历浅、知识面狭窄,生活经验贫乏,造成他们在写作文时“无话可说,无从说起”。运用信息技术可突破时空的限制,将人、事、季节、天气、动物、植物等生动形象的展现在学生眼前,从而为学生提供了写作素材。它解决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问题。
研究发现,只要多组织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引导学生亲身参与,他们就不会发愁作文没得写。但我们应该注意到这样的问题:学生玩得高兴,忘得快,活动结束后,却只记住个大致过程,很难回忆起当时的具体情节。因此,也就出现了活动花费了大量时间,但为学生提供的写作帮助却很少。怎样才能使一个活动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做到省时高效呢?我在校运会上,用摄像机记录下了比赛的全过程。再回到作文课上,运用信息技术让学生一边看录像,一边回忆当时的比赛情景,使他们像仍在赛场一样。对于精彩的情节,暂停下来让学生仔细观察,从而给学生更充分的时间,引发出更加深入、广泛的思考。而且通过多媒体的运用,我们事先记录下的比赛可利用两次,甚至可以更多次地利用。
二、用信息技术培养观察能力
充分利用学生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特征,在写作指导过程中巧妙地运用现代电教媒体,如投影、录像、多媒体画面等,通过精心剪辑的画面、音乐和对白,将生活真实艺术地再现,吸引学生进行有意识的观察,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一是在播放录像、多媒体画面或欣赏投影片的时候,向学生明确提出观察的目的、任务和具体方法,使他们对人物、动物、自然、社会的观察有的放矢,抓住中心,讲究方式;其次是要求学生尽可能地用多种感官参与观察,如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手势比划比划,用嘴轻轻地说等,使大脑对一些事物能从各个方面加以分析综合,以形成完整而全面的概念。
兴趣是无意注意的重要源泉。“多媒体”以其绚丽的色彩、活动的画面,刺激着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引起学生的注意,进而引起学生的一系列心理活动。他们要记忆、要思考、要产生各种联想。由此,将会由无意注意转化为有意注意,形成一种高级注意形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无疑得到了培养。我指导学生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时,先播放了录像。播放前,提出问题,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学生说了事情大概经过后,又放了一次录像,这一次让学生仔细观察,对画面的细节高度注意。这样,事情过程才能在头脑中变得清晰、完整、深刻,从而达到写得“具体”的目的。
三、借信息技术实现个性作文
现代教育鼓励学生写作活动个性化。但在当前班级授课制的情况下,教师对五六十名学生按同一要求、同一步骤和同一方法进行作文训练,把学生的习作活动约束成高度统一的集体活动,使大部分学生无所适从,既增加了学生练习写作的难度,又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如果教师事先将作文训练的内容、要求、方法等制作成图文并茂、声像辉映的智能软件,学生就可以根据教师的设计自主开展写作训练,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
另一方面,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可以通过网络及时向老师请教,也可以与同学开展网上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在充分讨论、感知、协作的基础上,学生开展自主性写作活动,写完后放到网上供大家学习、评价,也可以调阅其他同学的习作,取长补短,修改自己的作文。
四、以信息技术激发写作兴趣
现代教学媒体,直观、形象、生动。它利用活生生的画面和音响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习兴趣,使智力活动呈现最佳状态。如我在教学写景的作文时,对学生说:“我是归国华侨,来到咱们晋江后,被美丽的世纪公园深深吸引了。我想请你们帮我用文字描绘它的美丽,我再把它装入信封后,寄到海外,让我的朋友们来分享这里的美丽。”这时学生纷纷举手。在学生产生了需要感时,我播放了的录像。通过观看全景、局部定格和欣赏动态、静态、近处、远处的景象,学生就能理清观察顺序,抓住观察重点。看完后,学生说:真没想到家乡的世纪公园如此美,难怪老师想把它介绍给朋友们。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教师可借助信息技术直观、生动、形象的特点,激发兴趣使学生智力活动呈现最佳状态。教学时可根据作文要求,把特定情境和气氛运用信息技术展现在学生面前,以声、形、景拨动学生心弦、诱发学生写作动机。如我教学《童年趣事》作文时,教学时播放儿童捉蟋蟀、游泳或钓鱼的片断,讓学生观察欣赏,这样由景激情、由情引意,学生的思维被激活,再让学生畅所欲言,叙述自己做的趣事:乘凉、郊游、捞鱼、打蚊子等。随后,老师“引”势利导,进行写法指导,这样学生既感兴趣,又乐写作。这样学生作文时就不再“头疼”,而是下笔“如有神”,一吐为快了。
一、让信息技术提供翔实素材
小学生生活阅历浅、知识面狭窄,生活经验贫乏,造成他们在写作文时“无话可说,无从说起”。运用信息技术可突破时空的限制,将人、事、季节、天气、动物、植物等生动形象的展现在学生眼前,从而为学生提供了写作素材。它解决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问题。
研究发现,只要多组织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引导学生亲身参与,他们就不会发愁作文没得写。但我们应该注意到这样的问题:学生玩得高兴,忘得快,活动结束后,却只记住个大致过程,很难回忆起当时的具体情节。因此,也就出现了活动花费了大量时间,但为学生提供的写作帮助却很少。怎样才能使一个活动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做到省时高效呢?我在校运会上,用摄像机记录下了比赛的全过程。再回到作文课上,运用信息技术让学生一边看录像,一边回忆当时的比赛情景,使他们像仍在赛场一样。对于精彩的情节,暂停下来让学生仔细观察,从而给学生更充分的时间,引发出更加深入、广泛的思考。而且通过多媒体的运用,我们事先记录下的比赛可利用两次,甚至可以更多次地利用。
二、用信息技术培养观察能力
充分利用学生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特征,在写作指导过程中巧妙地运用现代电教媒体,如投影、录像、多媒体画面等,通过精心剪辑的画面、音乐和对白,将生活真实艺术地再现,吸引学生进行有意识的观察,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一是在播放录像、多媒体画面或欣赏投影片的时候,向学生明确提出观察的目的、任务和具体方法,使他们对人物、动物、自然、社会的观察有的放矢,抓住中心,讲究方式;其次是要求学生尽可能地用多种感官参与观察,如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手势比划比划,用嘴轻轻地说等,使大脑对一些事物能从各个方面加以分析综合,以形成完整而全面的概念。
兴趣是无意注意的重要源泉。“多媒体”以其绚丽的色彩、活动的画面,刺激着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引起学生的注意,进而引起学生的一系列心理活动。他们要记忆、要思考、要产生各种联想。由此,将会由无意注意转化为有意注意,形成一种高级注意形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无疑得到了培养。我指导学生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时,先播放了录像。播放前,提出问题,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学生说了事情大概经过后,又放了一次录像,这一次让学生仔细观察,对画面的细节高度注意。这样,事情过程才能在头脑中变得清晰、完整、深刻,从而达到写得“具体”的目的。
三、借信息技术实现个性作文
现代教育鼓励学生写作活动个性化。但在当前班级授课制的情况下,教师对五六十名学生按同一要求、同一步骤和同一方法进行作文训练,把学生的习作活动约束成高度统一的集体活动,使大部分学生无所适从,既增加了学生练习写作的难度,又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如果教师事先将作文训练的内容、要求、方法等制作成图文并茂、声像辉映的智能软件,学生就可以根据教师的设计自主开展写作训练,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
另一方面,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可以通过网络及时向老师请教,也可以与同学开展网上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在充分讨论、感知、协作的基础上,学生开展自主性写作活动,写完后放到网上供大家学习、评价,也可以调阅其他同学的习作,取长补短,修改自己的作文。
四、以信息技术激发写作兴趣
现代教学媒体,直观、形象、生动。它利用活生生的画面和音响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习兴趣,使智力活动呈现最佳状态。如我在教学写景的作文时,对学生说:“我是归国华侨,来到咱们晋江后,被美丽的世纪公园深深吸引了。我想请你们帮我用文字描绘它的美丽,我再把它装入信封后,寄到海外,让我的朋友们来分享这里的美丽。”这时学生纷纷举手。在学生产生了需要感时,我播放了的录像。通过观看全景、局部定格和欣赏动态、静态、近处、远处的景象,学生就能理清观察顺序,抓住观察重点。看完后,学生说:真没想到家乡的世纪公园如此美,难怪老师想把它介绍给朋友们。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教师可借助信息技术直观、生动、形象的特点,激发兴趣使学生智力活动呈现最佳状态。教学时可根据作文要求,把特定情境和气氛运用信息技术展现在学生面前,以声、形、景拨动学生心弦、诱发学生写作动机。如我教学《童年趣事》作文时,教学时播放儿童捉蟋蟀、游泳或钓鱼的片断,讓学生观察欣赏,这样由景激情、由情引意,学生的思维被激活,再让学生畅所欲言,叙述自己做的趣事:乘凉、郊游、捞鱼、打蚊子等。随后,老师“引”势利导,进行写法指导,这样学生既感兴趣,又乐写作。这样学生作文时就不再“头疼”,而是下笔“如有神”,一吐为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