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这个家园中,有中华传统文化里的众多先贤巨擘。包拯就是一位带有传奇色彩的中国清官文化源泉性的巨擘。
关键词: 包公故事;民间文学;传承
【中图分类号】 D922.16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09-0183-01
人类的历史,本质上是文化史。在历史的长河中,老百姓所敬仰的都是人文启蒙和文化引领者。屈原、嵇康、司马迁、李白、杜甫、苏东坡、关汉卿、唐伯虎、李清照、陆游、徐渭、八大山人、石涛、曹雪芹、龚自珍、谭嗣同、梁启超、鲁迅、陈寅恪等等,均长久驻留在人们的精神家族中。历史上,老百姓所终极守望的人物,有孔、孟、诸葛亮、关羽和包拯等。早在宋元时代的《清平山堂话本》就有了包公断案的情节。在宋元南戏里就已经出现了包公戏。到了元、明、清又得到不断丰富。据专家统计,18种元代公案戏中写包公审案断狱的有十一种。明、清又诞生了20种;明代《元曲选》里100种中,包公戏就有10种;近代《京剧剧目初探》里,有34种包公戏,如《铡美案》、《赤桑镇》、《双钉案》等等。人们在遇到现实生活和人生道路的困惑时,就习惯性的从中吸取精神资源与力量。
“狸猫换太子”、“怒铡陈世美”、“箭杆黄鳝马蹄鳖”……这些来自民间的包公传说传颂了近千年,成为中国民间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2010年,包公故事入选安徽省第三批省级非遗名录,如今,包公故事即将申报第四批国家级非遗项目,作为包公故里,合肥将包公故事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并进行保护,一同了解包公故事的前世今生。
“包公墓是我发掘的,包公墓里3000字的墓志铭也是我第一个发现的,可以说,在包公去世安葬之后,一千多年来,我是第一个看到墓志铭的读者。”今年89岁的程如峰是包公墓的发掘者,当年正是他將刚刚出土且已经破损的包公墓志石搬到一边,照原样拼凑好。墓志石当时已经碎成了五块,而墓志铭也由于年代久远,上面很多字都模糊不清了。为了了解到墓志铭上写了什么,程如峰花了整整两天时间,才将包公墓志上的淤泥彻底清洗干净,并开始认真研究墓志铭的内容。经过研究,程如峰发现,包公的墓志铭由包公的挚友、同朝同为枢密副使的吴奎撰写,共计3000多字,详细记录包拯的生平事迹,这比宋代的《包公传》更加详尽。“一千多年来,关于包公的历史记载非常少,只有《包公传》等为数不多的史料,大部分都是民间的传说,而《包公传》也只有1300多字,墓志铭上的3000多字, 更加丰富了人们对历史上真实包公的了解。”程老如是说,历史上还留下了包公的奏议100多篇,但是因为没有时间顺序,现代的人无法从中清楚地了解到包公当年的生活轨迹,而包公墓志铭的出土,与包公奏议相对应,恰好更加清楚地解析了包公的生平。此后,程如峰与包公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不仅想办法保存下来包公的遗骨,还参与设计了包公墓的建设。程老还相继撰写了《包公传》等多部与包公生平和后事有关的书籍,因此,也成为包公故事最重要的传承人之一。
合肥是包公的家乡,自古以来就流传着无数有关包公的传说和故事。其中关于包公少年时勤奋好学、勤政廉洁、除暴安民的故事在合肥周边地区世代相传,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这些传说故事不仅遍及大江南北、海峡两岸,而且在东南亚一带也备加推崇。关于包公的故事,有些源自史实,而大多数则是人民的艺术创作,人们通过故事人物的夸张重组,将包公品质具体化、形象化。其实包公故事中,被人传颂最广的几个案子都不是包公断的,有的是包公的后人断案,有的案子则与包公和其家族一点关系都没有,但是人们都将这些断案的故事算在包公身上,这说明人们对包公的崇拜和敬仰,是其他历史人物难以比肩的。包公作为封建时代的清官,其在民间传说故事中的言行,已经成了为民众谋利益的偶像,包公在人们的心目中已变成理想的化身,成为神通广大、上天入地、执法如山的尊神。这些关于包公的传说故事虽然以历史的面目出现,却对现实生活有着启迪、训诫和借鉴作用。
一千多年来,有关包公的传说故事在合肥地区流传的形式,最主要的是民间百姓的口口相传,其次为散见于文字记载的各类书刊,以及说唱、戏曲、书场等形式保存下来的演义故事等。其历史渊源可追溯到元代的杂剧、明代的话本、清代的章回小说;合肥历代的地方史志中也均有详尽的记载。 从古至今,历史人物的故事之所以能够在民间广为流传,与民间口头文学的传播有着极大的关系。作为一种民间口头传承的艺术,民间文学通过典型人物形象的生动塑造,通过人们世世代代的口头传播,在传播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艺术化、典型化的加工。包公故事作为民间文学,虽然不是历史事实,但是作为一种文学形式,是很有必要传承的。
近年来,合肥市在打好“包公牌”、宣传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关于包公的传说故事在青年一代的心目中逐渐淡化。如何传承和保护这一民间口头文学,也成为当下社会关注和面临亟待解决的难题。
2017年,合肥市精心编纂出版了《包公故事》进校园系列读本1。《包公故事》课外读本的编纂,开启了我市大众传承、非遗普及的新途径,为引导青少年学习、认识、参与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研究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增添了新的内容。作为一本激发文化自信,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等核心思想理念的故事读本,通过用文图并茂的丰富表情,展示千百年来民间口口相传、被历朝历代所颂扬的著名清官包公的“色正芒寒”、凌厉顿挫和铁骨铮铮。作为一本旨在中小学生群体中宣传本土文化和先贤,藉以激发广大学生从历史、文学、思想情感、人生体验、心理气质、审美要求等不同侧面,去接近故土先贤文化本体,进而通过发现、阐释、融合、再创造的运动过程,生发出地域自豪感、文化自信力、民族向心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热忱和力量。
文化似水,润物无声。包公作为合肥的一张历史文化名片,必将为我们促进城乡经济建设的发展,打造城市文化品牌,发展旅游经济,增强城市历史文化的厚重感和亲和力,为合肥市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全力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新局面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磊. 谈民间文学的传承发展 [J].艺术殿堂,2017,(2):35-36.
关键词: 包公故事;民间文学;传承
【中图分类号】 D922.16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09-0183-01
人类的历史,本质上是文化史。在历史的长河中,老百姓所敬仰的都是人文启蒙和文化引领者。屈原、嵇康、司马迁、李白、杜甫、苏东坡、关汉卿、唐伯虎、李清照、陆游、徐渭、八大山人、石涛、曹雪芹、龚自珍、谭嗣同、梁启超、鲁迅、陈寅恪等等,均长久驻留在人们的精神家族中。历史上,老百姓所终极守望的人物,有孔、孟、诸葛亮、关羽和包拯等。早在宋元时代的《清平山堂话本》就有了包公断案的情节。在宋元南戏里就已经出现了包公戏。到了元、明、清又得到不断丰富。据专家统计,18种元代公案戏中写包公审案断狱的有十一种。明、清又诞生了20种;明代《元曲选》里100种中,包公戏就有10种;近代《京剧剧目初探》里,有34种包公戏,如《铡美案》、《赤桑镇》、《双钉案》等等。人们在遇到现实生活和人生道路的困惑时,就习惯性的从中吸取精神资源与力量。
“狸猫换太子”、“怒铡陈世美”、“箭杆黄鳝马蹄鳖”……这些来自民间的包公传说传颂了近千年,成为中国民间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2010年,包公故事入选安徽省第三批省级非遗名录,如今,包公故事即将申报第四批国家级非遗项目,作为包公故里,合肥将包公故事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并进行保护,一同了解包公故事的前世今生。
“包公墓是我发掘的,包公墓里3000字的墓志铭也是我第一个发现的,可以说,在包公去世安葬之后,一千多年来,我是第一个看到墓志铭的读者。”今年89岁的程如峰是包公墓的发掘者,当年正是他將刚刚出土且已经破损的包公墓志石搬到一边,照原样拼凑好。墓志石当时已经碎成了五块,而墓志铭也由于年代久远,上面很多字都模糊不清了。为了了解到墓志铭上写了什么,程如峰花了整整两天时间,才将包公墓志上的淤泥彻底清洗干净,并开始认真研究墓志铭的内容。经过研究,程如峰发现,包公的墓志铭由包公的挚友、同朝同为枢密副使的吴奎撰写,共计3000多字,详细记录包拯的生平事迹,这比宋代的《包公传》更加详尽。“一千多年来,关于包公的历史记载非常少,只有《包公传》等为数不多的史料,大部分都是民间的传说,而《包公传》也只有1300多字,墓志铭上的3000多字, 更加丰富了人们对历史上真实包公的了解。”程老如是说,历史上还留下了包公的奏议100多篇,但是因为没有时间顺序,现代的人无法从中清楚地了解到包公当年的生活轨迹,而包公墓志铭的出土,与包公奏议相对应,恰好更加清楚地解析了包公的生平。此后,程如峰与包公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不仅想办法保存下来包公的遗骨,还参与设计了包公墓的建设。程老还相继撰写了《包公传》等多部与包公生平和后事有关的书籍,因此,也成为包公故事最重要的传承人之一。
合肥是包公的家乡,自古以来就流传着无数有关包公的传说和故事。其中关于包公少年时勤奋好学、勤政廉洁、除暴安民的故事在合肥周边地区世代相传,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这些传说故事不仅遍及大江南北、海峡两岸,而且在东南亚一带也备加推崇。关于包公的故事,有些源自史实,而大多数则是人民的艺术创作,人们通过故事人物的夸张重组,将包公品质具体化、形象化。其实包公故事中,被人传颂最广的几个案子都不是包公断的,有的是包公的后人断案,有的案子则与包公和其家族一点关系都没有,但是人们都将这些断案的故事算在包公身上,这说明人们对包公的崇拜和敬仰,是其他历史人物难以比肩的。包公作为封建时代的清官,其在民间传说故事中的言行,已经成了为民众谋利益的偶像,包公在人们的心目中已变成理想的化身,成为神通广大、上天入地、执法如山的尊神。这些关于包公的传说故事虽然以历史的面目出现,却对现实生活有着启迪、训诫和借鉴作用。
一千多年来,有关包公的传说故事在合肥地区流传的形式,最主要的是民间百姓的口口相传,其次为散见于文字记载的各类书刊,以及说唱、戏曲、书场等形式保存下来的演义故事等。其历史渊源可追溯到元代的杂剧、明代的话本、清代的章回小说;合肥历代的地方史志中也均有详尽的记载。 从古至今,历史人物的故事之所以能够在民间广为流传,与民间口头文学的传播有着极大的关系。作为一种民间口头传承的艺术,民间文学通过典型人物形象的生动塑造,通过人们世世代代的口头传播,在传播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艺术化、典型化的加工。包公故事作为民间文学,虽然不是历史事实,但是作为一种文学形式,是很有必要传承的。
近年来,合肥市在打好“包公牌”、宣传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关于包公的传说故事在青年一代的心目中逐渐淡化。如何传承和保护这一民间口头文学,也成为当下社会关注和面临亟待解决的难题。
2017年,合肥市精心编纂出版了《包公故事》进校园系列读本1。《包公故事》课外读本的编纂,开启了我市大众传承、非遗普及的新途径,为引导青少年学习、认识、参与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研究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增添了新的内容。作为一本激发文化自信,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等核心思想理念的故事读本,通过用文图并茂的丰富表情,展示千百年来民间口口相传、被历朝历代所颂扬的著名清官包公的“色正芒寒”、凌厉顿挫和铁骨铮铮。作为一本旨在中小学生群体中宣传本土文化和先贤,藉以激发广大学生从历史、文学、思想情感、人生体验、心理气质、审美要求等不同侧面,去接近故土先贤文化本体,进而通过发现、阐释、融合、再创造的运动过程,生发出地域自豪感、文化自信力、民族向心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热忱和力量。
文化似水,润物无声。包公作为合肥的一张历史文化名片,必将为我们促进城乡经济建设的发展,打造城市文化品牌,发展旅游经济,增强城市历史文化的厚重感和亲和力,为合肥市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全力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新局面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磊. 谈民间文学的传承发展 [J].艺术殿堂,2017,(2):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