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昆虫虽然在属性上算不上人类的近亲,但它对人类乃至地球的繁衍绵延都至关重要。这倒不是昆虫对我们有任何好感,而是它们的生存方式与人类的生态系统息息相关。没有昆虫就不会有开花植物,树木也不会在近几十年间就腐烂分解,甚至动物的粪便也不会如此快速地被回收改造。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是啊,没有谁我们都可以照样生存,但是大的不能没有太阳;小的不能没有昆虫。例如,微不足道的蜣螂就对我们的生存至关重要。
从名字上便可以看出来,我们对这种昆虫的感觉有一点矛盾,既蔑称它为屎壳郎,又叫它金龟子。倒是埃及人的认识更准确客观,古埃及人叫蜣螂为圣甲虫。数千年前,当法老去世时,巫师就把法老的心脏从尸体中取出,将一只圣甲虫的石像安放在心脏的位置上。他们相信在空中有一个巨大的圣甲虫,名叫克罗斯特,是它用后腿推动着地球转动的。在埃及到处可见圣甲虫的图腾商品,在那里,它不仅是避邪的护身吉祥之物,也是象征生命不朽及正义之物。
世界上已知蜣螂种类达360多种,除南极洲以外的任何一块大陆都能看到它们忙碌的身影。它们最小的只有1厘米长,最大的是有10厘米长的巨蜣螂。它们一生都在为处理自然界中的大小动物粪便辛勤奔忙,人送雅号:“自然界的清道夫”。
科学家研究发现,蜣螂对自然的重要远远超出清道夫的范畴,它们不仅把动物粪便从我们视觉和嗅觉中清除,而且,还通过把吃不掉的食物埋起来的办法,为土地施加了肥料。美国加州大学的生物学家吉尔·卡特教授指出:“实验证明,蜣螂通过把粪便埋入地下而增加了土壤中的氮含量,从而避免了氮流失到大气中去。”
卡特教授与他的学生们进行过缜密计算,得出的结论是,假如地球上没有蜣螂,地表将覆盖着2米以上的动物粪便,使万物生灵失去生存的空间。此外,蜣螂还像蚯蚓一样,通过挖掘活动给土壤透气,让土壤更适合植物的生长。
蜣螂常将粪便制成球状,滚动到可靠的地方藏起来,然后再慢慢吃掉。一只蜣螂可以滚动一个比它身体大很多倍的粪球。处于繁殖期的雌蜣螂则会将粪球做成梨状,并在其中产卵。孵出的幼虫以现成的粪球为食,直到发育为成年蜣螂才破土而出。植食性蜣螂以甘甜的树汁为食,雌雄交配后,雌蜣螂把卵产在腐叶土里,约10天后,幼虫便破卵而出,以腐叶土或动物粪便为食,幼虫不断成长,第二年7月化为蛹,约20天后变为成虫。
一头牛平均每天要排粪10至15次,一头大象每小时会制造4磅重的排泄物。一堆大象的粪便简直就是一个供蜣螂虫们度假的曼哈顿岛,上面动辄有数以百种成千上万的蜣螂在大显身手地熟练工作,力气大的滚大球,力气小的在滚小球。还有一种针头大小的蜣螂干脆一头扎进粪堆里不出来,即使这对粪便开始变干,对大块头的蜣螂已经没有什么用处时,这些小东西仍在里面大快朵颐,乐不思蜀。
最为神奇的是,一个在非洲工作的研究小组报告称,他们在一堆大象的粪便上一共发现了16000多只蜣螂。两个小时后,当科学家们回来检验时,他们惊奇地发现那堆挺大的粪便竟然神奇地消失了。
为了有效规避小鸟、猫鼬等猎食动物,一些蜣螂进化出怪异的模样,它们把自己变得像一截不易消化的树棍,或一片干枯的树叶。
有人可能不理解,它们为什么那么钟情于恶臭难闻的动物粪便,视人类所不齿的垃圾为珍宝。其实不然,大多数哺乳动物只会消化它们所吃食物的一部分,所以,它们的排泄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营养、细菌和其他多种营养成分。
除了粪便之外,任何有生命的东西都在不停地进化。动物不断进化出捕猎或逃逸的本领,力争使自己的基因得到顺利延续;植物也会生成毒素以反抗食草动物的侵袭,以求枝繁叶茂,生生不息。唯独动物排泄物没有进化功能,它们完全是一副无所畏惧的样子。这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蜣螂这种生物,它们不必像狮子老虎一样冒着极大的风险去捕食猎物,只需耐心等待,守株待兔。
当然,进化神功一样体现在蜣螂的身上。一些聪明的家伙具备极强的嗅觉,它们根据气味就能知道哪些动物将要排泄,于是本能地爬到这些动物的尾部,等待美食的新鲜出炉,该出手时就出手,行动敏捷,风卷残云。
让科学家无法解释的是,蜣螂起源于3.5亿年前,当时大型食草动物还未出现呢。科学家猜测它们有可能是热衷清理恐龙的粪便,可是又从未在恐龙的粪便化石中发现它们的踪迹。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假如没有蜣螂为森林和草原上的动物清除粪便,大型哺乳动物一定不会像现在这样兽丁兴旺。
澳大利亚的野生动物主要以袋鼠和袋熊为主,所以澳洲的蜣螂品种单一。后来澳洲大力发展畜牧业,大量的牛羊粪便无法清除,到20世纪60年代积累的畜牧业动物粪便达到了十分危急的程度——整个澳洲几乎被密集的蚊蝇所包围。轰赶脸上蚊蝇的动作被戏称为澳洲式敬礼。
澳洲政府在焦头烂额下,果断采纳生物学家的建议,迅速向亚洲(包括中国)、欧洲和非洲求援,紧急引进不同品种的蜣螂,借以应对棘手的生态危机。
澳洲引进蜣螂的做法成效显著,轰动世界。时隔不久,美国政府也效仿澳大利亚的做法,从亚洲和非洲进口数以百万计的蜣螂,借以应对佛罗里达和南得克萨斯州的大量牲畜排泄物。此举很快取得了明显效果。
小蜣螂不仅默默为地球做了亿万年的清道夫工作,还为人类探索生态环保立下了奇功。
(作者单位:天津北洋音像出版社)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是啊,没有谁我们都可以照样生存,但是大的不能没有太阳;小的不能没有昆虫。例如,微不足道的蜣螂就对我们的生存至关重要。
从名字上便可以看出来,我们对这种昆虫的感觉有一点矛盾,既蔑称它为屎壳郎,又叫它金龟子。倒是埃及人的认识更准确客观,古埃及人叫蜣螂为圣甲虫。数千年前,当法老去世时,巫师就把法老的心脏从尸体中取出,将一只圣甲虫的石像安放在心脏的位置上。他们相信在空中有一个巨大的圣甲虫,名叫克罗斯特,是它用后腿推动着地球转动的。在埃及到处可见圣甲虫的图腾商品,在那里,它不仅是避邪的护身吉祥之物,也是象征生命不朽及正义之物。
世界上已知蜣螂种类达360多种,除南极洲以外的任何一块大陆都能看到它们忙碌的身影。它们最小的只有1厘米长,最大的是有10厘米长的巨蜣螂。它们一生都在为处理自然界中的大小动物粪便辛勤奔忙,人送雅号:“自然界的清道夫”。
科学家研究发现,蜣螂对自然的重要远远超出清道夫的范畴,它们不仅把动物粪便从我们视觉和嗅觉中清除,而且,还通过把吃不掉的食物埋起来的办法,为土地施加了肥料。美国加州大学的生物学家吉尔·卡特教授指出:“实验证明,蜣螂通过把粪便埋入地下而增加了土壤中的氮含量,从而避免了氮流失到大气中去。”
卡特教授与他的学生们进行过缜密计算,得出的结论是,假如地球上没有蜣螂,地表将覆盖着2米以上的动物粪便,使万物生灵失去生存的空间。此外,蜣螂还像蚯蚓一样,通过挖掘活动给土壤透气,让土壤更适合植物的生长。
蜣螂常将粪便制成球状,滚动到可靠的地方藏起来,然后再慢慢吃掉。一只蜣螂可以滚动一个比它身体大很多倍的粪球。处于繁殖期的雌蜣螂则会将粪球做成梨状,并在其中产卵。孵出的幼虫以现成的粪球为食,直到发育为成年蜣螂才破土而出。植食性蜣螂以甘甜的树汁为食,雌雄交配后,雌蜣螂把卵产在腐叶土里,约10天后,幼虫便破卵而出,以腐叶土或动物粪便为食,幼虫不断成长,第二年7月化为蛹,约20天后变为成虫。
一头牛平均每天要排粪10至15次,一头大象每小时会制造4磅重的排泄物。一堆大象的粪便简直就是一个供蜣螂虫们度假的曼哈顿岛,上面动辄有数以百种成千上万的蜣螂在大显身手地熟练工作,力气大的滚大球,力气小的在滚小球。还有一种针头大小的蜣螂干脆一头扎进粪堆里不出来,即使这对粪便开始变干,对大块头的蜣螂已经没有什么用处时,这些小东西仍在里面大快朵颐,乐不思蜀。
最为神奇的是,一个在非洲工作的研究小组报告称,他们在一堆大象的粪便上一共发现了16000多只蜣螂。两个小时后,当科学家们回来检验时,他们惊奇地发现那堆挺大的粪便竟然神奇地消失了。
为了有效规避小鸟、猫鼬等猎食动物,一些蜣螂进化出怪异的模样,它们把自己变得像一截不易消化的树棍,或一片干枯的树叶。
有人可能不理解,它们为什么那么钟情于恶臭难闻的动物粪便,视人类所不齿的垃圾为珍宝。其实不然,大多数哺乳动物只会消化它们所吃食物的一部分,所以,它们的排泄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营养、细菌和其他多种营养成分。
除了粪便之外,任何有生命的东西都在不停地进化。动物不断进化出捕猎或逃逸的本领,力争使自己的基因得到顺利延续;植物也会生成毒素以反抗食草动物的侵袭,以求枝繁叶茂,生生不息。唯独动物排泄物没有进化功能,它们完全是一副无所畏惧的样子。这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蜣螂这种生物,它们不必像狮子老虎一样冒着极大的风险去捕食猎物,只需耐心等待,守株待兔。
当然,进化神功一样体现在蜣螂的身上。一些聪明的家伙具备极强的嗅觉,它们根据气味就能知道哪些动物将要排泄,于是本能地爬到这些动物的尾部,等待美食的新鲜出炉,该出手时就出手,行动敏捷,风卷残云。
让科学家无法解释的是,蜣螂起源于3.5亿年前,当时大型食草动物还未出现呢。科学家猜测它们有可能是热衷清理恐龙的粪便,可是又从未在恐龙的粪便化石中发现它们的踪迹。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假如没有蜣螂为森林和草原上的动物清除粪便,大型哺乳动物一定不会像现在这样兽丁兴旺。
澳大利亚的野生动物主要以袋鼠和袋熊为主,所以澳洲的蜣螂品种单一。后来澳洲大力发展畜牧业,大量的牛羊粪便无法清除,到20世纪60年代积累的畜牧业动物粪便达到了十分危急的程度——整个澳洲几乎被密集的蚊蝇所包围。轰赶脸上蚊蝇的动作被戏称为澳洲式敬礼。
澳洲政府在焦头烂额下,果断采纳生物学家的建议,迅速向亚洲(包括中国)、欧洲和非洲求援,紧急引进不同品种的蜣螂,借以应对棘手的生态危机。
澳洲引进蜣螂的做法成效显著,轰动世界。时隔不久,美国政府也效仿澳大利亚的做法,从亚洲和非洲进口数以百万计的蜣螂,借以应对佛罗里达和南得克萨斯州的大量牲畜排泄物。此举很快取得了明显效果。
小蜣螂不仅默默为地球做了亿万年的清道夫工作,还为人类探索生态环保立下了奇功。
(作者单位:天津北洋音像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