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多发动脉瘤围手术期的护理

来源 :国际护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nameiscaohaox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总结颅内多发动脉瘤围手术期的护理对策.对于颅内多发动脉瘤,护士严密细致观察病情变化,及早发现术后并发症,早期果断处理,对病人康复极为重要。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学龄期患儿行氯胺酮麻醉术后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选择学龄期患儿行氯胺酮麻醉手术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围术期常规护理,实验组除按常规护理外,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即降低患儿术前焦虑、患儿在等候室情绪稳定后接人手术问及允许患儿父母在麻醉后复苏室陪伴.用小儿麻醉后躁动量表(PAED)评分比较两组患儿术后10、20、30 min的躁动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
目的 探讨改良手背静脉输液的固定方法在学龄前儿童的应用.方法 采用高分子泡沫板,松紧带,尼龙粘扣和泡钉制成大、中、小三种型号的固定支具.将200例手背静脉输液的儿童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观察组使用改良方法固定,对照组使用传统方法固定.分别观察输液渗漏,回血,肿胀,需重复穿刺数等指标情况.结果 观察组各项观察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改良后固定支具的儿童输液手
目的 探讨胃肠道肿瘤围手术期预防性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方法 选择胃肠道肿瘤外科手术患者104例,将患者分为术前一次性使用抗生素或术后8 h或24 h追加1次量(1组)与传统术后连续使用(2组),观察其术后发生感染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术后切口/或手术部位以及肺部和秘尿系统等感染率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胃肠道肿瘤围手术期术前一次性(或术后8h或24 h追加1次量)使用头孢曲松或头
胶质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脑肿瘤,由于它具有无限制增生,缺乏凋亡等特性,使得手术及放化疗等方法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近年来,在基因水平积极研究胶质瘤的治疗方法是当前神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癫痫是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特点是大脑神经元反复过度放电,导致突然性、发作性、短暂性脑功能紊乱。目前被认同的癫痫发病机制假说是:神经元兴奋性增强,大脑病灶区的过度同
2006年5月4日,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美国卒中协会(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ASA)卒中委员会发布了最新的“缺血性卒中一级预防指南”。6月,Stroke全文发表了这一指南。这是该指南自2001年以来的首次更新。缺血性卒中的一级预防是指通过早期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主动地控制各种危险因素,从而达到使卒中不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化疗性静脉炎的防护方法.方法 将68例乳腺癌患者按单、双日入院时间分为保护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保护组采用系统保护方法保护静脉,对照组未采用系统保护方法,比较两组静脉炎发生的情况.结果 两组静脉炎发生情况有显著性差异(P<0.01),保护组静脉炎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系统保护方法可以有效降低乳腺癌患者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有利于乳腺癌患者静脉的保护。
Olig家族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碱性-螺旋-环-螺旋(bHLH)转录因子,它决定少突胶质细胞系的发生,并与少突胶质细胞的成熟密切相关,Olig蛋白的作用受多种基因信号的调控。本文就
卒中是世界范围内人口死亡的第三位病因和成人残疾的首要原因,同时,也是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和情感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为卒中高发国家,卒中年发病率为(185~219)/10万,估计每年有200万新发卒中病例,每年有150万人死于脑血管病,有卒中存活者700万人。脑血管病是我国人口死亡的第二位原因,2/3的卒中患者死亡或遗留不同程度的残疾,给国家和家庭造成巨大的社会经济负担,据估计每年卒中的治疗费用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