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shi8048836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阅读的体验过程,搭建起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桥梁,为提高学生在文本阅读的理解、鉴赏和创造能力,为学生培养可持续的阅读习惯打下略实的基础。
  [关键词]语文教学 阅读教学 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体验”是认知主体对认知对象的感同身受的体味和感悟,体验过程是学生对文本内容一拍即合的响应,是学生与文本心心相印的认同,是一种生活阅历的接轨、知识的融合、情感的共鸣。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学生在阅读中不是消极地接受、索取意义,而是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甚至创造意义。所以,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注重阅读的体验过程,搭建起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桥梁,为提高学生在文本阅读的理解、鉴赏和创造能力,为学生培养可持续的阅读习惯打下略实的基础。
  
  一、教师转变教学观念——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
  
  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一种对话过程,阅读教学就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问的对话。“对话”昭示着教学不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阅读。教学过程中的对话意咪着学生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阅读过程应该成为一种生命活动、学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如果教师意识不到这一点,仍然独霸课堂,不能让学生把阅读跟自己的生活、生命、成长、发展有机联系起来,学生就很难有自己的体验,很难走进文本的深处,领悟作者的情感,受不到心灵的震撼,那么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也就失去了它的本质和意义。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情感和思维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要求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可见,阅读教学的结果就是看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形成怎样的创意思考,拥有怎样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这是阅读教学的关键所在。
  
  二、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读透文本
  
  我国古令教育家、文学家都很重视熟读。朱熹提出“熟读精思”,朱自清则说“熟读工夫不要少”。叶圣陶先生也说过:“文字是一道桥堍,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这一道桥梁,读者才能和作者见面,不但会面,还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吻合。”教师正是要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这道桥梁探求文本的深层内涵,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获得独特的体验。所以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读透文本,走进文本。使学生与文本深入接触,用心灵去解读文本。
  文章中有些句子,初读时不理解,读几遍后可能就理解了;文章的思想内容和技巧,初读时不理解,读几遍后,慢慢就可能领悟到它的佳处来。“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
  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二十年代美国一位女教师在北大讲莎士比亚的戏剧课就是让学生多读的。他说:“上课她和学生一起念,她念一段,同学们也念一段,念完了她就问:‘有什么不懂吗?’一个同学说:‘这几个字我还不懂。’她就解释。把需要解释的地方解释完了以后,她就问:‘你们觉得这段写得好不好?’,有同学说:‘看不出。’她就说:‘再念一遍,再念一遍。’她就和大家一块念,然后又问:‘全懂了吗?’可同学们的反应还是不那么活跃,她又说:‘你们再念,再念一遍。’就是又念了一遍。就这么念来念去,大家就觉得这戏是不错,是写得很好啊!好了,就下课了。”这是一个以读代讲、“书得百遍,其义自见”的最有说服力的例子。
  可是在实际的课堂中学生体验的时间很少,在课程内容多和课时量少的矛盾前提下,许多时候还是老师讲解的多,学生体验的少,老师的讲解、体验(更多的是教参编者的体验)代替甚至破坏了学生的体验。如有位老师在上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时,有一个环节要求学生读课文第二部分的第七自然段(摇着轮椅在院子中慢慢走,又是雾罩的清晨……)体验作者的感情,这段文字朴实真诚、通俗易懂,字里行间蕴含着“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悔恨之情,学生读得很投入,应该说已经和作者产生了共鸣,可是教师却在读得慢的同学一遍还没读完的情况下就叫停了,然后大讲文段内容和文句写法,如交代时间地点、铺陈排比……教师的讲解打断了学生的体验,使他们从心灵世界叫到现实中,破坏了原本已经形成的体验情境。
  
  三、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从文本中读出自己
  
  李镇西老师说过,读文章首先要读出自己。这里的“读出‘自己’”,指的是通过阅读文本而情不自禁地联想到自己相似的情感、自己熟悉的生活、自己所处的社会或自已正经历的时代,进而与作者产生心灵的共鸣。说穿了,所谓“读出‘自己’”,就是我们常说的“把自己摆进去”。那么怎样才能把自己摆进去呢?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就要联系学生自己的生活体验。学生的生活体验是理解文本的仓库。生活体验越丰富,理解就越深刻。阅读归根结底就是读自己。萧乾曾经说过:“阅读就是生活的汇兑”。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阅历,把学生的生活体验融入到对文本的理解之中去,借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四、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读出独特感受
  
  1.备课中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独特感受
  备课是教师为课堂教学做准备的过程,是为学生如何获取知识,提高能力,感受情感所做的设计。所以教师备课时,除了备知识、备教法,更应该备学生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就是学生独特的感受。
  2.课堂上创设情境,让学生获得独特感受
  阅读是一个对文本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而文学作品是作家通过塑造形象,生动地反映现实生活及其作家的思想感情,学生对作品的感受也因人而异。因此教师应创设氛围,让学生自己进入文章的情境,体验其中人物的情感,深刻理解文章的内容。教师要善于营造逼真、优美、愉悦的有利于体验的氛围,善于进行感情渲染,使学生真正进入角色,体验作者的内心,领悟作品的美感,获得感情上的快乐。可以让学生在不同层次的要求下反复听老师吟诵,听朗读录音,带领学生品读,让学生自读自悟。还可以辅以恰当的音乐、图画和具体的场景等。因为声音和图画比文字更能够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觉,更能够让学生进入意境,增强体验。
  总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阅读体验,让学生真正地投入情感,创造性地理解文本中所蕴涵的思想感情,以达到语文要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目的,真正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全国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编.新世纪中学语文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3]巢宗祺,雷实,陆志平.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2003.54.
  [4]论文学作品主题理解的差异性.语文教学与研究,2006,(26).
  (作者单位:山东日照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办好三牟制临床医学专业是本地区医疗服务的需要,如何使培养的人才显示出自身的优势,努力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笔者认为:通过探索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性教学体系、素质教育
当今时代,我国电力通信各方面的工作皆在朝向更高端的智能化、数字化、自动化的方面转变,而软交换技术作为目前电力通信中不断更新的有效控制器,其在电力通信中的应用为通信
数码显微互动系统把现代信息技术融进了教学实验室,使师生可以共享数字图像和进行信息交流。在数码显微互动实验室进行病理学实验课教学,能充分实现师生互动,给学生提供及时
医患关系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医院面临的重要问题。健康和谐的医患关系是社会文明的体现,更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如何解决医患冲突,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是目前医学教
该研究旨在遵从认识论的规律,改变现行的专业理论教学以课堂灌输为主的传统模式,把课堂尽早“搬进”医院,让学生在进行专业理论课学习的同时,早进入临床、早接触影像实践,让学生把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钻孔灌注桩的桩长和桩径不断加大,单桩承载力也越来越高,同时,也使单柱单桩的设计成为可能。对于长桩、大桩,其施工难度大,易发生质量事故。因此,有必要对钻
[摘要]本文把培养学生美术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他们主体性发展的教学策略作为研究课题,探究了有哪些因素影响学生进行美术自主学习,学生、教师、学校各自需怎样做好自己的事情,彼此间又怎样结合才能促进学生的美术自主学习等相关问题,以期为初中开展自主性美术学习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 美术教学 自主学习    一、引言    21世纪,以加强学生能力培养为重点和突破口,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既符合国家教育
研究型大学应加强本科生研究性教学,即强调对学生科研能力与素质的培养。该研究报告了本科生参加临床医学研究性教学活动的心得和体会。此外,为今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研究性教学
目的:探讨心脏检查仿真电子标准化病人在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60名学生随机分为A、B两组,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然后进行临床实践考核,同时对A组学生进行教学反馈问卷调
现代医学教育重视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生理学虽然是一门基础学科.但却是培养临床思维能力雏形的关键阶段。支撑-活动教学模式强调知识、技能的情景迁移及其应用的前瞻性,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