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体系建构

来源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ali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全育人”理念融入劳动教育满足新时代呼唤高素质劳动者大军的客观需要,有利于完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是高职院校加强劳动教育的应有之义.当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劳动素养培育缺位、劳动育人过程衔接错位、劳动平台保障不足、劳动教育体系不全等问题.在“全员参与、全程渗透、全方位推进”的理念指导下,应围绕学校特色人才培养目标,强化育人队伍、设计衔接模块、建立联动机制,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创新创业、实习实训等环节相融合,建构多元、多层次、多通道的劳动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为阐述其宇宙观,柏拉图于《蒂迈欧篇》中提出了“穹若”这一概念.该术语之后被克里斯蒂娃挪用、移植到其早期对意指过程中符号态和象征态之动态辩证关系的探讨中.在她看来,穹若既为意指实践中意义与说话主体的生成提供原材料,同时又是符号态中身体性驱力向象征态语言转化的融变场域.在后期对母性问题的探讨中,克里斯蒂娃又创造性地将穹若与母性身体空间联系起来,突出了穹若一词本身所暗含的母性空间维度,彰显了其积极的创生力量.因此,穹若作为克里斯蒂娃所挪用与改造的重要概念,贯穿于其理论著述的诸多方面,是理解其动态意指实践论与独树
死亡是人类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现象之一,也是文学艺术的永恒主题.海德格尔一举突破了源远流长的自然论和文化论死亡观念,提出了空前独到深刻的存在论死亡学说,列维纳斯站在海德格尔的对立面,提出了实存论死亡学说.德里达在《绝境》中通过反思批判海德格尔和列维纳斯的死亡学说提出了绝境论死亡理论.他明确指出,死亡包含着客观事件与主观理解两种相反相成的因素,内在是二元矛盾、绝境性的.德里达在《持存》中通过分析阐述布朗肖二战期间的一次死亡经历充分印证了死亡的绝境性实质,深刻揭示了死亡的无限丰富复杂性,还原了死亡的本相,将西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网络技术的快速普及,以及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都标志着新时代的到来.革命文化作为我国发展过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它的存在不仅能够推动社会向前发展,提升国家综合实力与国际竞争力,还能够产生深远影响,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其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所以说,实现革命文化的发展和传播尤为重要.新时代下,革命文化传播面临诸多挑战,要想获得良好传播效果,突出革命文化的重要价值,就要注重革命文化创新传播策略的选择.
在《内心的报告》中,奥斯特展现了对自传文类惯例的质疑和背离.通过一系列实验性的叙事策略,奥斯特试图调和自传文类与后结构主义思想在身份和叙事问题上的矛盾:一方面,通过选择一种更能准确反映现代主体生存状况的碎片化叙事瓦解传统自传中的自我同一性,更“真实”地再现自我;另一方面,借助第二人称叙事视角、跨媒介等叙事手法激发自传文本与读者之间更多元的互动,确认自传作为实现与他者联结的“双边行为”的意义.这些叙事手法革新了自我书写的叙事模式,拓展了其文类功能;而通过将主体与自我认知间的分离焦虑转变为通过主体间关系建构自
建筑形态的迂回多歧与神话传说的丰厚语义,共同成就了“迷宫”历久弥新的文学表述能力.20世纪以降,作为人类命运同义词的“迷宫”在文学领域受到空前青睐,并实现了从神话故事素材与地志性文本意象到叙事话语策略的功能延展.迷宫叙事策略在本质上要求一种空间结构与语言结构间的抽象类比思维,体现了文本结构对于迷宫建筑构造与行走体验的多元化仿拟,表现为分岔、死胡同、折返、兜圈子等多种叙事情境.后设性迷宫叙事从语言内部的去稳定性技术出发,诠释了以差异消解同一、否定中心与出路、以无序启发秩序的创作思想,是后现代不确定性表述在文
技术与自然本性之争构成赫胥黎科幻小说中技术伦理思想的主线.赫胥黎首先立足于本体论,通过呈现显性的技术与自然本性之争,勾勒出技术与伦理的断裂图景,凸显出技术与伦理统一的必要性;其次,立足于价值论,阐述了文本中隐性的、与自然本性统一的、具有伦理维度的技艺要素,揭示出技术与伦理统一的可行性;最后,立足于方法论,筹划出调和技术与自然本性之争以修复技术与伦理关系的具体路径.本体论层面,构建赫胥黎科幻小说中的技术伦理思想,将弥补当下赫胥黎小说研究中对技术本体关注的阙如;价值论层面,赫胥黎的科幻小说兼具批判性和重构性,
博埃默是牛津大学英文系世界文学教授,英国殖民与后殖民研究创始人,以英国文学中的帝国和反帝国研究享誉世界.同时,她也是一名作家.她还是牛津大学出版社的《牛津后殖民研究系列丛书》总编辑.在后殖民研究最初推介到中国时,许多中国学者就是通过她的著作《殖民与后殖民文学:移民隐喻》(1995)来认识后殖民研究的.本次采访包括两个部分,分别完成于新冠疫情爆发前和爆发高峰期,梳理了英国后殖民研究的一些关键议题,包括英国后殖民研究的历史、英国学者关注的核心问题、殖民与后殖民研究之间的关系、族裔和移民作家对当代英国文学发展的
狄更斯在《匹克威克外传》中使用伦敦腔来塑造城市下层人物形象,迎合了19世纪前期英国读者的阅读需求.他选择社会中下层人士作为主要读者群,利用伦敦都市情怀和帝国情结为他们编制了一个温婉的美学幻象.《匹克威克外传》每期均制成文学册页售卖,以连载形式激发读者的好奇心与获得感,迅速打入文学快速消费品市场,唤醒和刺激了中下层民众潜藏已久的文学消费欲望,推动了英国文学市场的大繁荣.
文章以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使用CiteSpace软件分别对中英文文献研究概况、研究热点和发展轨迹进行梳理.中英文文献的相同点是该领域研究的每一次重大进展都伴随着大型的公共危机事件,不同点主要有:(1)研究发展的轨迹不同.英文文献起步略早,中文研究稍稍落后;英文文献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且近年来增速加快,中文文献总体呈倒W形变动趋势.(2)研究的着眼点和侧重点不同.英文文献更强调对危机的预测,即事前处理.中文文献显然更强调事后处理,对危机预测感知的研究相
多斯·帕索斯的小说《曼哈顿中转站》借助于城市空间的同时性场景叙事完成了对纽约现代城市生活的全景扫描.该小说独特的叙事模式一直以来为人所称道,但其背后复杂的审美逻辑问题似乎有被忽视之嫌.本文以此为关注点,探讨历史语境下《曼哈顿中转站》城市空间化叙事所表达的时代性审美诉求与都市生活新的时空特征之关联,以及作者在支离破碎的城市主题下对于现代主义总体性的艺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