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大课程”理念于小课堂

来源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obixian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语阅读教学,在英语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怎样走出语法、词语教学的困境,重视语篇,重视阅读能力,关注英语学科的“人文性”属性,是英语教育面临的课题。本文通过一节公开阅读课的设计和意图分析,探讨英语课堂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如何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文化品质和思维品格,融大课程于小课堂。
  【关键词】英语阅读 课堂设计 文本解读 英语课程
  【文章编号】
  【作者简介】胡跃波, 杭州外国语学校(杭州,)教师,浙江省英语特级教师。现为杭州英特外国语学校(杭州外国语学校英特校区)督学。
  一、设计理念
  笔者认为,基于标准的教学目标设计是追求课堂教学的高质化、平等化和积极化之前提。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对义务教育英语课程的目标做出了明确规定,指出“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这体现了英语教育的价值在于改变人的心智、塑造人的品格、进而改造社会。因此,如何基于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本着 “培养健康的人”为目的,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生的学习目标,确立多元的教学目标,开展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进行深度课堂改革的探索。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学习内容取自剑桥大学出版社American English in Mind第一级第三单元中的 Free Time 板块,主要话题是兴趣和业余爱好。本单元围绕中心话题,设计有阅读、语法、听力、口语和写作几个部分,本节阅课读所涉及的是第一块内容,一篇关于一个美国女孩不同寻常的兴趣——“养蜂”的描述,是话题和语言学习的主要平台;语法是关于一般现在时和动词like doing 的用法;词汇则是描述各种兴趣爱好活动的表达:reading, swimming, painting, listening to music, running, playing the guitar, doing sports等;
  在这节课上,学生围绕主要话题,通过听、问、读、讨论等多种语言实践活动,了解文本中介绍的美国女孩不同寻常的兴趣爱好和她的乐趣所在,反思自己的兴趣爱好,大胆想象自己将来所可能发展的新的兴趣爱好。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均需要运用本单元的重点语法、话题词汇和问答关于兴趣爱好的中心话题。
  本节课的教材主题非常接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内容真实,却又与中国学生的生活经历有些许不同,有足够他们提出疑问和发挥想象的空间,是适合学生习得语言、体验不同文化中同龄人不同的兴趣爱好的好材料。
  三、学生分析
  本次观摩研讨活动在张家港梁丰中学进行,借班上课的对象是该校的一个初二班级,共43人。平时使用的教材是译林出版社的《牛津初中英语》,阅读课授课方式以教师引导提问、学生阅读文本、口头回答问题为主,有活动小组。学生已经学习过有关“Animal Hobbies”话题,但未过多涉及讨论自己的兴趣爱好。学生的学习基础、课堂参与等各方面都有一定的差异,是一个普通的班级构成。
  四、教学目标
  基于学生的基本情况,根据本单元的话题(Free Time)、语言功能(Expressing likes and dislikes)和学生已有的语言能力,设定本节课学生的主要话语产出目标为谈论(别人或自己的)兴趣爱好,设计了可提升的语言知识和技能目标、基于学生实际背景的文化意识和思维技能目标。
  1.语言目标:通过语言活动,达到对文本的理解、根据文本进行推理并拓展概念,运用目的语言进行相关话题的描述、并能表达个人观点。具体通过以下几个维度构建:
  词汇:通过了解文本主人的喜好,学生能够理解相关词汇:hobby, fiddle, check, (bee)hive, feed, a mixture of, honey, sting, a swirling mass of stinging insects, etc.
  句型:通过交谈、阅读和自由描述等活动,学生能够使用like doing;
  听说:通过听和阅读文本段落,师生、生生间的相互交谈,学生能够获取并交换相关信息;
  阅读:通过Top down阅读练习,学生能够理解从宏观到微观的介绍性写作;带着问题和目的阅读,主动获取相应的信息;能够根据要求,解释和求证文本信息;
  写:能够做笔记、写下针对文本内容的简单个性化疑问;
  2.文化目标:通过阅读和讨论,学生能够意识到个人兴趣爱好与性格养成、日常交友等之间的关系,理解和尊重不同的个体拥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并畅想今后发展自己业余爱好的可能性。
  3. 思维目标:通过学生主动设疑、根据概念拓展演绎等,帮助学生实践询问、求证、判断和应用等技能。
  五、教学目标的达成路径
  五、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任何一堂课,其实在铃声响起之前就开始了。让学生以何种心态进入教室,也是教师需要做好的功课。这是一堂借班上的公开课,在学校的体育馆篮球场上进行。教师对学生和教学环境是陌生的,学生对教师、学习材料和教学环境也是陌生的。为了让学生不至于因陌生而产生焦虑感,那天在课前利用了10分钟时间,进入到了学生们的班级。他们在熟悉的环境里,见到了一个乱入的陌生人,交流就进行得非常“自然”:
  学生充满疑惑地问:Who are you? 我答:I’m who (Hu 胡).
  利用我姓氏发音的特殊性,跟学生开了一个玩笑,他们立刻进入到了想与我交流的状态。他们接着问了一些另外的问题,包括关于个人信息的: How old are you? 跟本课的主题有关的:What’s your hobby? 但我没有回答,告诉他们我将在下午的课上回答他们。学生们下午来到比教室高得多、大得多的体育馆,坐在被上百名听课教师围绕的课桌前时,还是比较轻松地融入到了教学活动中。   2nd reading: Read the whole passage to find answers to their questions
  3rd reading: Backup questions from the teacher.
  Ask students if there are questions that are not answered. Share with the class if there is any.
  【设计意图】词汇教学不一定要放在文本阅读之前。在文本语境中学习词汇也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这个篇章的新词汇主要集中在有关蜜蜂和养蜂这个话题上,所以在介绍Kellie那非同寻常的爱好时,词汇学习就有了自然的语境,通过图片认识beehive,sting, a swirling mass of stinging insects,更用音乐让学生感受蜂群飞舞,使得学生产生置身于野外蜂群之中的感觉。情之所至,他们在谈到对蜜蜂的看法时,表示比较害怕。所以在教师提出有什么问题想问Kellie时,问题集中在:Do bees sting you? Why aren’t you afraid of bees?
  这个部分的阅读分两步走,第一步为跳读:先阅读各段落的第一、二句,以确定篇章是否覆盖自己所要求证的信息,若有,是在哪一段。第二部为查读:仔细阅读他们认为包含有他们想寻找的信息部分,求证答案或得到释疑。
  通常,为了检测或引导学生的阅读理解,教师自己设计许多不同层面的问题,学生阅读文本寻找答案。教师备课辛苦设问,学生上课被动寻找答案,课堂被教师牢牢掌控,学生难有发挥自己想想空间的余地。而DIY问题,可以开发学生设疑的能力,是一种发展询问思维的较好途径。带着问题阅读以求证、或释疑,使得阅读具有了真实的意义。
  课堂学生活动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双人对子活动、四人小组活动或全班活动。这个阶段的设计有以上各种形式的活动。学生在课堂上有跟不同的人交流的机会,也确保不同基础的学生拥有机会使用自己的语言达到交流的目的,使得学习英语的过程成为使用英语的过程。
  3)Read beyond lines:
  Identify true or false statements. If false, tell why.
  Kellie has many hobbies. But, she has an unusual hobby —— beekeeping.
  · Kellie takes honey from the hives in the fall.
  · In the winter, bees live on sugar water because it is too cold.
  · Kellie keeps bees for money only.
  · Beekeeping makes her feel good about herself.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理解基于文本事实的推理,也是对文本的深层理解。对于初段学生而言,从阅读基本信息到推理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这个设计旨在帮助他们关注基本信息,解读基本信息,从而学习推理、概括。前三条比较明显,只是对文本信息进行了或正或误的解释。后两条需要学生根据事实进行一定的推理,要准确理解文本的字里行间的意义和作者的态度,是较高层次的理解。对最后一条,学生找出证据,证明了业余爱好和个性养成之间的关系,由此引入到了下一步骤的讨论。
  Step 4:读后讨论
  1)Why does Kellie like beekeeping?
  【设计意图】这个讨论设计是基于文本的跟进讨论。学生根据文本逻辑,顺着上一步得出的Kellie的业余爱好使她自信,学生可以从文本中概括出许多另外的理由:养蜂帮助她交朋友、吃到健康的蜂蜜、当然也利于赚钱。这个过程帮助学生看到了个人兴趣爱好与性格养成、日常交友等之间的关系。
  2) Why do people have hobbies?
  · To spend time
  · To get food
  · To make friends
  · To feel good
  · To learn new things
  · …
  3)What would you like to have as your hobby in the future?
  【设计意图】这个讨论设计是跳出文本的提升讨论。目的在于鼓励学生根据文本信息和他们自身对于业余爱好的理解,概括出可能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的积极影响,并大胆想象自己以后将可能发展的兴趣爱好,促进健康人格的发展。
  一个正在学弹钢琴的学生说:“他希望以后能够学习唱歌,那样他就可以边谈边唱!”多么积极的心态、美妙的愿望!衷心希望他保持这份初心,学习弹琴、学习唱歌、享受音乐带给他的每一刻。
  Step 5:英语运用
  语境1)What can we learn about Xi and the Queen’s hobbies?
  【设计意图】通过新闻阅读,将课本知识和内容扩展运用到实际生活。既实现了在学习中运用,也实践了在运用中学习。通过阅读,学生得以了解,有时候个人兴趣爱好不仅可以影响自己的素养和性格,还可以促进国家间交往。
  语境2)I’m going to retire in two years. I’d like to pick up some new hobbies. What would you suggest?   【设计意图】告诉学生我将在两年后退休,我将会有许多时间和需要诸如看世界、交朋友等愿望,请他们为我建议有何业余活动可做。这是一个与学生自由对话的设计,也是体现学生们学生运用本节课学到的语言和逻辑的平台。学生给我的建议是:周游世界!或许他们是希望我能有机会多收集一些世界各地的松果吧?这也正是我所希望的!
  六、教学反思
  学生的学习行为是超越了一般智力意义的心理和技能的综合行为,以显性的实践能力、长久以来形成的习惯、个性和意志力为特征。因此,学生的学习行为具有可塑性,教学设计可以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多方面的影。据此,本课教学设计,以教学目标为导向,逆向思维,确定了目标达成路径,在语言初步接触和使用、文化感悟和思维提高等各方面,层层推进。
  教学设计帮助学生在明确的语境中,通过设疑和求证,了解事实细节并进行简单判断分析,根据文本进行简单概括和推理,结合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运用目的语,介绍自己理想中的兴趣爱好活动,提升对业余生活和个人性格养成之间关系的理解,根据新闻材料,推论出别人的兴趣爱好并反思其对不同生活层面的作用,根据教师给出的真实生活情境,提出发展业余爱好的建议。
  整个课堂设计,明确了多元目标引导,关注了对教学领域,诸如学生认知特点、学科特点和本质、教学规律等方面。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尊重,让学生成为主动学习者。课堂将避免“满堂灌”或“满堂问”的情况,学生将得到思考的时间和说真话的权利。课堂的推进,关注过程,鼓励求异思维。
  为了培养具有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和审美情趣的学生,英语课堂的教学目标,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有价值的教学内容、有意义的教学目标和可行的任务过程。设计基于标准的教学目标,超越了传统英语课堂简单的帮助学生获取语言知识和成绩的目标,着重以人为本、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坚持与时俱进的人的全面发展要求,是我们所要追求的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教学能力,也是目前教师所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概言之,基于标准的教学目标设计,有利于引导学生优化英语学习方式,有利于挖掘他们的潜能,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是追求课堂教学的高质化、平等化和积极化的前提。
  教学活动的设计,应具有形成性评价的作用。教学活动的推进,在认知和思维层面上设有梯度。从师生互相了解到运用查读技能了解文本主人,从对文本主人的爱好进行设疑到细读文本进行解惑,从理解文本主人兴趣爱好的收获,感悟不同兴趣爱好可以带给人们的积极影响。后一个活动的设计,都是对前一个活动效度的检测。
  在教学准备阶段,教师应预测到学生的学习需求和难点,并对此设有一定的应对措施。本堂课在设计阶段,就预测到了请学生对未知的文本进行提问会是一个难点,为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先对同学们自己的业余爱好进行了提问,作为接下来他们可以仿照提问的范式。教师也准备了几个备用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推进课堂进程。事实证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同学们也许是对教师先前的提问关注不够(提问是针对某个人的,不是针对全体),也许是课堂不习惯主动提问,也许是话题陌生,又或许是公开课环境所致,总之,到了主动提问环节,相当一部分同学有点不知所措,导致疑问不多。这或许就是我们的课堂症结所在:学生缺少独立思考、提出问题、不找标准答案的机会。在本堂课上,有赖于两个学生的问题,和教师事先准备的启发式问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主动思考的机会。
  七、 结语
  在整堂课的设计和教授过程中,教师应努力发掘有价值的教育内容,确定有意义的教育目标、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过程。通过有效的输入、内化活动设计和语言实践活动的输出来实现语言、文化和思维的学习,在小小的课堂里融入大课程的理念。
  附上课文本:
  An unusual hobby
  Kellie Lenamond is 16. She’s from Texas in the United States. She has many hobbies. She likes playing volleyball. She also likes playing the fiddle, and she loves singing. But, Kellie has an unusual hobby: beekeeping.
  Kellie doesn’t work with the bees every day. She checks her hives about twice a month in the spring, summer and fall. She spends more time with the bees in the winter. There aren’t many flowers for the bees to get food from at this time of year. So, Kellie feeds the bees a mixture of sugar and water in the winter.
  Every summer, Kellie takes honey from the hives. Her bees produce about 35 liters of honey a year. Kellie and her family sell some of the honey, cook with the honey and give friends honey, too.
  Kellie’s friends don’t go near the hives. They are afraid. They don’t want the bees to sting them. Kellie says they don’t understand that bees are a good thing. She says, “I like standing safely in the middle of a swirling mass of stinging insects. No one else is brave enough!”
其他文献
【关键词】核心素养;阅读材料;阅读指导;阅读反馈;阅读时间;衔接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27-0045-03  在新的学科目标要求下,英语阅读对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特别是“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以及“学习能力”这几个方面将会起到关键的作用。(王蔷,2017) 广泛的课外阅读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提高语言表达能
长期以来,高中英语的写作教学没有得到教师和学生的普遍重视。一谈到写作,教师不知如何实施,缺乏循序渐进的训练计划;学生对于写作缺乏热情,更是不知如何入手。近年来,部分教师积极探索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新途径,如,他们更加重视“过程写作”的教学方式,也有部分教师潜心研究“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
【关键词】数学教学;学科价值;激发兴趣;发展学力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30-0050-03  【作者简介】茅雅琳,江苏省海门市东洲国际学校(江苏海门,226199)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南通市学科带头人。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笔者以为,数学学科的价值首先体现在它的应用价值。教师要善于借助生活中的素材进行教学,帮助学
【摘 要】教学郑振铎的《猫》,在文体上以“大体则有,定体则无”为原则;教学价值定位于“具有普遍意义的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以表达方式为文本解读的路径,推敲语言,细读文本;回到整体,深度解读。  【关键词】小说阅读;表达方式;阅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35-0075-05  语文教学“少慢差费”,一个无法否认的原因就是“学生知
【摘 要】要追寻教学的本意、还原课堂应有的生态,就应该让人走到课中央。可以通过四个方面实现该理念:教学观念层面,时刻关注“人”的存在和需求;课堂活动方面,突出体验性、探究性和交往性;教育价值诉求和教学素材选择方面,基本指向是人文性;学科观方面,人是学科的中心。  【关键词】单元教学设计;学科核心素养;高中化学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
【编者按】2016年11月,江苏省第28届“教海探航”征文颁奖仪式暨全国名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在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举行。此次活动中,省内外多位名师的展示课和讲座受到与会教师的好评。为进一步发挥名师的引领作用,我们约请了本次活动中授课教师撰写了相关文章,在“特别策划”栏目中分四期连载刊发,本期呈现的是数学学科的内容。  【摘 要】数学学科育人的核心价值主要体现于数学的理性精神以及蕴含其中的数学思想
编者按:有特色才有活力,建设特色校本课程是学校特色办学的重要体现。上海市徐汇中学作为一所拥有170年办学历史的学校,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始终秉持“崇尚科学”的理念,充分利用资源,打造了凸显高科技特色的课程群,被评为上海市特色普通高中。其与大学共建对接课程群的探索,体现了“中学校长是课程设计的主导,中学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体,中学生是科学研究的主人”的“三主”实践主张,值得借鉴。  【关键词】
【摘 要】基于“原道”思想的深度复习课堂具有本源性、开放性、生命性等特征。它紧跟地理高考的最新趋向:基础、综合、应用、探究和开放。追寻基于“原道”的深度复习,即站在命题原点,衍生地理关键能力,提升学生地理核心素养。  【关键词】“原道”;地理核心素养;关键能力;深度复习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03-0051-03  【作者简介】陈
【关键词】雨花石文化;学校文化特质;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59-0057-03  【作者简介】孙进,南京市雨花台中学(南京,210012)副校长,高级教师。  课程是一所学校践行办学理念、实现办学理想、舒展教育情怀从而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主要载体,只有课程拥有了温度和色彩,才有了学生生命成长的温度和色彩。南京市雨花台中学多年来
【摘 要】在调查研究高中英语教师和学生对英语词汇教学的看法的基礎上,探讨在高中阶段利用概念隐喻进行英语词汇教学的可行性以及如何利用概念隐喻进行高中英语词汇教学。  【关键词】概念隐喻;高中英语;词汇教学;隐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03-0033-04  【作者简介】卞丽华,江苏省高邮市第一中学(江苏高邮,225600)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