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课本游绍兴

来源 :七彩语文·中高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8845319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绍兴就像一本漂浮在水上的书,翻开这本大书,许多故事便跃然纸上:从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到勾践卧薪尝胆,从兰亭的曲水流觞到鲁迅的三味书屋……这些故事也活跃在许多中小学语文课本里。想要了解绍兴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就请课本来为我们做“导游”吧!
  大禹的名字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为了制服洪水,他曾“三过家门而不入”。苏教版语文课本中就有一篇《大禹治水》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滔滔的洪水淹没了农田,冲倒了房屋,害得老百姓无家可归。
  禹下决心要治理洪水。他吃尽了千辛万苦,走遍了千山万水,仔细地察看水流和地形。他带领老百姓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引导洪水流入了大海。
  禹在外治水13年,曾经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但他一次也没有进去看一看。禹的儿子十多岁了,还不知道父亲是个什么样子。
  洪水被制服了,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大家非常感激这位治水的伟大英雄。从此,大禹的名字代代相传。
  来到绍兴,你很难不会想到大禹和他那些值得铭记的故事,为什么呢?因为在今天绍兴城的南边有一座“会稽山”,就与大禹有关。相传大禹治水告成以后,在这个地方邀请四方诸侯,计功行赏,并且把原先的“茅山”改名为“会稽山”。有人说大禹曾在这里寻到了金简玉书,书中记载了治水方法;也有史书记载,大禹向东边巡视,在会稽这个地方驾崩,因而就地归葬在山脚下……各种各样的传说,自古以来便在绍兴地区不断流传着。
  大禹去世后,后人为纪念他的功绩纷纷建造庙宇,世代供奉。全国和大禹相关的祭祀地点多达上百处,但唯独绍兴才有大禹陵。大禹陵是历代人们祭祀和瞻仰大禹的圣地,如今绍兴每年都会举办一次大禹祭典,隆重的祭祀活动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也是对大禹精神的弘扬。
  两千多年前,在长江下游有两个国家,一个是吴国,一个是越国。他们都想征服对方,使自己的国家强大起来。
  会稽一战,越国打了败仗。越王勾践万般无奈,只好派人向吴王夫差求和,表示愿意和夫人一起去吴国,给吴王当奴仆。吴国的谋臣们纷纷要求灭掉越国,免除后患。得胜的吴王非常骄傲,不听大家的建议,答应了勾践的请求……
  学过的同学还记得,这是课文《卧薪尝胆》中的一段话。会稽一战后,勾践到了吴国,在那里受尽屈辱。三年后,勾践回到越国,他在屋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前都要先尝尝它的苦味,并提醒自己:难道你忘了自己曾经受过的屈辱了吗?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越国之所以能够打败吴国,除了勾践卧薪尝胆的决心之外,其实还和他的一项明智举措分不开,那便是绍兴城的建立。
  公元前490年,勾践命令大臣范蠡率领越国民众在平原地带先后兴建一小一大两座城市:勾践小城与山阴大城。为了迷惑吴国,防止吴王夫差的猜忌,山阴大城只建造了三面城墙,临近吴国的西北方向则是大门敞开。绍兴城的最早雏形便是这大小两座城市,历经两千五百多年,城址一直未变。
  都城的建立,为越国重整军心、发展壮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越国最终击溃吴国,勾践也成为了春秋末期最后一位霸主。
  后人为缅怀越王勾践复国雪耻的事迹,便在府山修筑了越王台和越王殿,它们位于绍兴城区的府山公园内,公园中还有飞翼楼、文种墓等景点。虽说绍兴城景点众多,但往来此地的游客,多半不会错过这里。
  兰亭位于绍兴市兰渚山下,据说是因为越王勾践曾在这里种植兰花,东汉时该地又建有驿亭,所以得名。这座古朴典雅的园子虽然不大,看起来也很普通,却备受瞩目。究竟是何缘故?你一定急切地想知道答案,这一切都要从东晋时期发生在这儿的一场聚会说起: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永和九年,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好友在兰亭相聚,行修禊(一种驱除疾病与灾祸的习俗活动)之礼。此处风景优美,众人分别坐在弯曲的溪流两边,把装了酒的酒杯放在溪水之上,酒杯漂流到谁的面前,谁就即兴赋诗。之后再将大家作的诗汇录成集,由王羲之撰写序言,这就是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
  很多人想到《兰亭集序》,就会首先想到王羲之那潇洒飘逸、如行云流水般的书法。但其实,这篇久负盛名的序言不单是书法名作,也是一篇文字优美的文章,夹叙夹议,体现了王羲之博大的胸襟和旷达的心境。当你进入中学后,就有机会学习这篇文章了哟!
  兰亭的曲水流觞,引来了后世文人的纷纷效仿。直到今天,游人来到此地,还会忍不住体验一番。在兰亭,你还能看到相传是由王羲之父子完成的“鹅池”字碑、康熙题写的御碑、历代书法家撰写的《兰亭集序》等等。要寻访王羲之的足迹只到兰亭是不够的,还需前往蕺(jí)山脚下的“书圣故里”。那里至今仍流传着不少与王羲之有关的小故事呢!
  对于那些从没来过绍兴或者初次来到绍兴的人而言,绍兴这座城市还有一张最大的“名片”,那就是——鲁迅。鲁迅先生的文章,陪伴了我国好几代人走过中小学学习生涯。通过他的文字,人们认识了这片笼罩着轻烟薄雾的江南水乡。
  作为绍兴最重要的景点,鲁迅故里是寻访鲁迅童年时期学习和生活的最佳去處。这里包括了周家新台门、寿家台门,鲁迅笔下的三味书屋、百草园等几个地方。“台门”是绍兴当地具有地域特色的房屋建筑。周家新台门是鲁迅主要居住过的地方,有朴素别致的天井和层层递进的庭院,白墙黛瓦给人清爽湿润的感觉,在这里至今仍然可以看到鲁迅曾住过的房间。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这就是鲁迅笔下的乐园——百草园,园子位于鲁迅故居的后面,童年时代的鲁迅曾在此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如今大部分园地依旧保持着原貌。文章里描写的每样东西,几乎都有实物对应,旁边还有相应的石碑注明。
  小时候的鲁迅在百草园里嬉戏玩耍,好不快活。直到有一天,家人将他送进了一所严厉的私塾——三味书屋。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道:“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
  年少的鲁迅在三味书屋读书,他的书桌上刻了一个小小的“早”字。据说,那年鲁迅的父亲生了病躺在床上,鲁迅一边上私塾,一边帮忙做家务,天天奔走在当铺和药铺之间。有一天早晨,鲁迅上学迟到了,他的老师寿镜吾先生严厉地对他说:“以后要早到!”鲁迅听了后便在书桌上轻轻地刻了一个“早”字,以此自勉,从那以后,鲁迅上学就再也没有迟到过。如今这张书桌安静地摆放在房间的东北角,来来往往的游客常在此伫立观摩,仿佛它正提醒着人们珍惜时间奋发向上。
  除了鲁迅故里,鲁镇也是一处不容错过的地方,它是根据鲁迅先生的小说来还原的,在那里你会看到他笔下塑造出的人物:少年闰土、孔乙己、阿Q、祥林嫂……鲁镇上的小剧院循环演出鲁迅笔下的故事,这些演得活灵活现的演员都是当地居民,十分有意思。观看这些演出,对于只能通过想象来学习课文的我们来说,未尝不是一件有益的事情。
  绍兴值得游玩的地方还有很多:如果你是戏迷,那么夜游沈园可是绝对不能错过的;假如你喜欢绘画,就应该去青藤书屋寻访大画家徐渭的足迹;当然,大通学堂、秋瑾故居、周恩来故居等等也是往来游客参观的重要景点。“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期待着某天你能亲自踏上这方土地,感受绍兴那浓浓的文化底蕴。
其他文献
从前,有一座驼背山。山上有一位驼背爷爷,每天都在种树。  一个平常的日子,一只脏兮兮的小狐狸来到山上。它怯生生地问驼背爷爷:“我没有家,请问可以留在这里吗?”  “可以。”驼背爷爷答。  小狐狸松了口气,把一个树叶包裹放在地上,心安定了下来。  最初,小狐狸住在驼背爷爷的柴草棚里。一刮风,小狐狸的皮毛间就会吹出旋涡状的花纹。要是逢到下霜的日子,小狐狸的皮毛就变成白色。  冬天的夜晚,下雪了。硕大的
期刊
我被困在树枝上,像一只受到惊吓的小猫,几次试图跳到地上,却畏惧于高度,不敢动弹。  这片小树林里少有人经过,所以,当我看到一个小胖墩走过来,顿时欣喜万分。更难能可贵的是,我对这个小胖墩非常熟悉。他叫吴布,是我的同班同学。  “嗨,布头!”我大声叫着吴布的小名,看见他抬头看我,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我无视他的反应,求救道:“帮帮我!”  “我怎么帮你?”吴布问,“你是怎么爬到上面去的?”  “说来话长
期刊
十岁的小孙子有一次问我:“奶奶,你小时候养过宠物吗?”  我想了想说:“养过。”  “养什么呀,小狗还是小猫?”  我摇摇头说:“都不是,是小鸭子。”  小孫子睁大了眼睛说:“不可能吧,我这么大了,还没有看到过小鸭子呢!”于是我就给小孙子讲养小鸭子的故事。  每年春天渐渐转热的时候,我们村子里就会有人挑一担小鸭子来卖,口里不停地喊着:“放鸭啰——放鸭。”孩子们就一窝蜂似的赶去看。  只见两只扁扁的
期刊
1.秦国大将桓齮(yǐ)率军攻赵,李牧领命抵御,依旧像对付匈奴一样,扎好营寨,筑起壁垒,只要求坚守,不许士兵们主动出战。  2.桓齮认为,过去廉颇曾用坚守不出的战略来抵抗王龁,现在李牧也采取了这种办法,自己不能再重蹈覆辙。于是他留下一半兵力攻城,自己率领另一半兵力去袭击赵国的甘泉。  3.赵国的大将赵葱不明就里,请求李牧带人马立刻去救援,而李牧却说:“敌人进攻而我们去营救,是受人所制,这是兵家所忌
期刊
“小俊,快出来,爸爸给你准备了惊喜!”院子里,爸爸兴高采烈地喊了一嗓子,要知道,他已经忙活半天了。  小俊赶紧放下手中的书,火速跑出书房:“老爸,什么惊喜啊?”  到院子中一看,原来是一个漂亮的秋千。小俊一脸不乐意地说:“爸爸,我是男孩子,才不要玩荡秋千呢,一点挑战性都没有。”  “谁说荡秋千没有挑战性的?你平常看到的坐在板子上前后摇摆的那种,是难度系数最低的玩法。要知道,荡秋千不仅是游戏,也是一
期刊
人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有的时候遇到一件倒霉的事儿,说不定还真就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不,我這个替师兄顶了黑锅,被师傅罚到后山山洞面壁思过的倒霉蛋,真要稀里糊涂地时来运转了!  事情是这样的。我们师门所在的山头叫“云梦山”,那天我刚走进后山山洞,就看见一个满头银发一身白衣的人,正用手指在山洞的石壁上比画着什么。他看见我,朝我一笑。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只见白光一闪,人就无影无踪了。我以
期刊
什么是预讲呢?拆开来说你们一下子就明白了,“预”“讲”,就是预备、演讲。很多同学会有疑惑了:这不还是以前讲过的演讲前的准备吗?非也非也,预讲是在做好了充足准备之后进行的环节,这就像演员正式演出之前的“彩排”一样。演讲者在对演讲材料进行取舍、整理后,还需要进行多次演练。这个环节,就叫作预讲。  孙中山先生十分重视预讲,他曾经这样说道:“一是练姿势……予少时研究演说,对镜练习,到无缺点为止。二是练语气
期刊
公孟子穿着儒服,头戴礼帽,腰间插着笏板(古代大臣上朝时拿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行走在路上。见到了墨子,他高兴地说:“你看,君子就要依照古代的礼仪制度说话穿衣。”说着他挥袖拍拍胸膛,“只有这样才合乎仁义。”  墨子说:“你这话可没道理。从前商纣王的卿士费仲是众人皆知的暴徒,箕子和微子则是有名的圣人,他们说同一种语言,却有人仁义有人不仁。周公旦是圣人,管叔却是暴徒,但他们的衣着是
期刊
公元503年,也就是南梁立国的第二年,面对北魏的侵犯,梁武帝派大将曹景宗率军出击,获得了一场大胜。大军班师回朝之后,欣喜的梁武帝在华光殿举办宴会,为曹景宗庆功。豪华的皇家宴会上,当然少不了一些活跃气氛的活动,于是,饮到酒酣耳热之际,梁武帝提议,用一场比试为宴会助兴。  比试什么呢?为了庆祝大将得胜归来,用一场比武来彰显武功?如果是比武,满堂君臣,恐怕没有人是曹景宗的对手。梁武帝是一位热爱文学的皇帝
期刊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每当仰望天空,想起这些诗句,我脑海里便浮现出诗人们怀乡的画面……  诗人有思乡之情,我也有。  小路蜿蜒,洒满了我的思念和牵挂。车子离外公家越来越近,远远就瞧见那个熟悉的身影——那是太奶奶。夕阳下,她拄着拐杖,倚在门前龙眼树下望着小路,余晖映衬着她的满头银发。  到了她跟前,我大声叫了太奶奶。太奶奶笑了,轻轻地扬起嘴角,一双浑浊的眼睛充满爱怜
期刊